福州新聞網11月2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陳宇娟)最近,老吳突然頭暈得厲害,連路都走不穩,就像喝醉酒。為了找到病因,他費了一番周折,先後以為是頸椎病、高血壓、腦供血不足以及腔隙性腦梗在作怪。最終,「真兇」被查出來了,是一種特殊的腦中風——小腦梗死。
最近20多天,57歲的老吳莫名其妙出現頭暈症狀,整天迷迷糊糊、頭重腳輕,走路跌跌撞撞。一開始,他以為是沒休息好,加上天氣變化等引起的,遂向單位請假,在家休息。沒想到,此後症狀不但沒緩解,反而明顯加重了。老吳一天中除了吃飯、上廁所,其餘時間都得臥床。
之後,老吳家人推測,他的病因可能是頸椎病。老吳就去推拿店按摩了幾次。後來,他又到家附近的診所和醫院,做了抽血、拍CT等檢查,先後被診斷為高血壓、腦供血不足、腔隙性腦梗,吞了不少藥,還連續輸液,然而,頭暈問題依然沒解決。
25日,他在家人的攙扶下,到福建省級機關醫院神經內科就診。接診醫生林細康教授注意到,老吳不僅走路不穩,手腳運動也不協調,難直線行走,雙腳併攏時難站穩。此外,他的精神狀態也很差,言語對答不流利,兩眼轉動時,可見眼球明顯震顫。
經追問病史和磁共振檢查,林教授最終確診,老吳的病因是「三高」引起的小腦梗死。目前,老吳已住院接受治療。
「根據梗塞位置的不同,腦中風的症狀並不只有口角歪斜、半身乏力。」林教授說,人腦由大腦、小腦、間腦和腦幹等部分組成,小腦位於後腦勺裡,負責調節肌張力、協調隨意運動和維持身體平衡。小腦一旦發生病變,典型症狀除了頭暈,還常表現為走路跌跌撞撞、言語遲緩、眼球震顫、指鼻試驗等動作不協調或不準確等。若小腦病灶較大,可向下壓迫腦幹,出現顱神經麻痺、周圍性面癱、吞咽困難等。隨著病變部位的增大,患者可進入昏迷狀態,出現雙側瞳孔縮小呈針尖樣,甚至腦疝、死亡。
小腦梗死多發於中老年人,常見病因有「三高」、肥胖、心臟病、長期酗酒或抽菸等。它也是一種具有高發病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和高經濟負擔的「五高」疾病,市民應注意控制危險因素,科學預防。
【責任編輯:徐匆】
來源: 福州新聞網 作者:朱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