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從群眾中來 到群眾中去丨望謨縣郊納鎮水秧村駐村...

2021-01-21 天眼新聞

我叫王強,在3月初時組織派遣我到郊納鎮水秧村開展脫貧攻堅一線工作,短短時間,讓我得到了鍛鍊,收穫了成長。

剛來時,各種各樣的文件表格、人民群眾,缺乏工作經驗的我焦頭爛額。有些懊惱,習慣了部隊命令式的工作方式後,看著現今工作有些無從下手,甚至開始懷疑自己能不能勝任這份工作。

夜晚到農戶家裡開小組會宣傳政策

通過發揚黨的基本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深入群眾,走近群眾,在經驗豐富的前輩們帶領下,我逐漸獲得了群眾們的認可。  群眾白天大多在外面幹活,為了更好的集結群眾,我們經常披星戴月,翻山越嶺到農戶家中開小組會議。每天不是在下組就是在下組的路上。

組織後寨村民進行路面大掃除

為了人民群眾脫真貧、真脫貧,我就想必須深入群眾,了解群眾所需、所想、所感,真正「對症下藥」;絕不閉門造車,一步一個腳印,真幹實幹。  我們村地處西南地區,雨水充沛加上土質疏鬆,極易滑坡斷崖。記得有一次山體滑坡,沙石阻斷了道路。鎮政府從工地馬上請來挖掘機進行路面清理。  由於面積過大,整整花了三天,才將所有路面清理乾淨。路面清理乾淨後,群眾們積極參與到溝渠清理活動中來,為了家園的美麗建設,群眾們不遺餘力。

衛生評比獎品發放

人多力量大,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溝渠的清理。實現了真正的「小康路」建設目標;看著群眾臉上洋溢的笑容,這次活動不僅修好了我們的道路,更加凝聚了幹群關係,收穫了安全更收穫了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認可度。  為了使群眾遠離病蟲災疫,我們會不定時進行環境衛生評比,家居環境衛生搞得好的,我們進行小禮品的發放,起榜樣帶頭作用,環境衛生差的,進行拍照全村曝光督促整改,在真正意義上養成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

勤勞的小朋友

參加扶貧工作,讓我更深入了解到農民生活的艱辛,也加深了對國家政策的認識。脫貧攻堅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在工作中我始終懷有飽滿的熱情,敞開心扉去和群眾交談,把部隊作風融入到工作中來,做到真幹、實幹、帶頭幹,向他們宣講國家政策,激發他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竭盡全力把黨的溫暖送到他們身邊,實實在在提高群眾的生活水準,讓困難群眾真脫貧、脫真貧!  【人物小傳】   王強,望謨縣郊納鎮水秧村駐村幹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唐波 整理編輯 孫文竹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他鄉變故鄉,群眾是親人丨獨山縣基長鎮董秧村駐村...
    自駐村以來,我深知群眾事無小事,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賽道上,我跟所有一線扶貧幹部一樣,都奔跑著、衝刺著、收穫著,用自己的汗水澆灌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希望之花。唐婭入戶宣傳政策董秧村是少數民族布依族居住地,這裡的群眾都講布依語,用當地語言叫「麻話」,老人們不僅講布依話,更聽不懂普通話。因此,語言不通成為我開展駐村工作最大困難,想要開展好工作,第一要務就是克服言語障礙。
  • ...故事」不一樣的幸福丨望謨縣郊納鎮政府黨政辦公室工作員李小江
    我是望謨縣郊納鎮政府黨政辦公室工作員李小江。2019年,我來到郊納鎮鴨龍村開展駐村工作。剛到村的我多次走訪動員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群眾一句「我這一大把年紀,搬到那裡吃什麼用什麼。」,讓我吃了不少閉門羹。
  • 「我的扶貧故事」願為群眾好生活盡一份力丨望謨縣平洞街道納朝村...
    我叫楊應剛,是望謨縣平洞街道農業服務中心工作員。2019年,在街道黨工委、街道辦事處的安排下,我來到納朝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成為納朝村納朝組的網格員。 剛到納朝村,我對納朝村工作一點不熟悉,只能挨家挨戶走訪入戶了解情況。
  • 「我的扶貧故事」張政:駐村經歷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
    我叫張政,山東人,是國投集團盤江公司的員工,也是平塘縣平舟鎮興民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不同的兩個角色,讓我感到身上的責任重大。2018年7月,我像千千萬萬的扶貧幹部一樣,背起裝滿夢想的行囊,伴著激昂的鬥志,來到平塘縣興民村擔任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只要用心幫扶,就會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丨興義市...
    2020年4月2日,根據安排,我到興義市南盤江鎮梅家灣村接任第一書記,開啟了我的駐村扶貧之路。駐村扶貧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除了滿腔熱情,更要有吃苦奉獻的精神。為了全面掌握情況,我到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入戶走訪,掌握村情民意。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跑遍9個村寨,走訪群眾230餘人,問人口、問收入、問困難,並將每戶的就業、生產、生活情況記錄在筆記本上。在透風漏雨整改工作中,我和指揮所的同事到二手市場淘門窗送到農戶家,親自動手安裝,還幫助群眾挖廁所、接水管、裝櫥。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單車少年」丨織金縣化起鎮大山村駐...
    我叫蓋家春,2015年11月參加工作,2017年9月入黨。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在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化起鎮大山村任駐村幹部,2020年2月到桂果鎮工作。期間,我和貧困戶之間有過爭執,有過爭吵,但我們都沒有放棄彼此,那份情更濃,那份愛更深。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脫貧致富路上的陪伴者丨威寧自治縣黑石頭...
    我叫李繼文,是威寧自治縣第九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2017年9月有幸被組織選派到黑石頭鎮採基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到村後,我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戶摸實情,查找致貧原因,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走遍了432戶農戶,也摸清了村裡的情況,掌握了採基村的致貧原因,理清了工作思路,找準了工作目標和方向。歷經三年多的努力,改變了採基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後面貌,同時帶領貧困戶找到了脫貧致富的方法,致力於成為他們脫貧致富路上的陪伴者。
  • 「我的扶貧故事」我把村委當家,村裡的群眾當親人丨畢節市百裡杜鵑...
    我叫陳文春,曾擔任過畢節市百裡杜鵑管理區普底鄉迎豐村第一書記。2018年3月調整至百納鄉鴨院村任駐村工作組組長、第一書記。 剛到鴨院村時,村民們質疑我「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怎能搞好村裡的發展工作?」甚至還有「我們村怕是要完咯」的嘆息聲。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是我最大的幸福|赫章縣結構鄉沙壩村第一書記...
    我叫肖明軍,是畢節市委組織部人事科科長,2018年2月,單位派我到赫章縣結構鄉擔任沙壩村第一書記。  駐村期間,我做得最多事情就是走訪群眾,儘快精準掌握全村扶貧底數;多說,改變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有效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多做,用實際行動解決村民的實際困難,帶動大家真正脫貧。
  • 漫畫丨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地圖
    漫畫丨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地圖 在稅務機關, 有著這樣一群駐村「第一書記」: 他們,蹲在村頭村尾
  • 「我的扶貧故事」用腳步丈量村子 用行動服務群眾︱榕江縣朗洞鎮平...
    我叫歐一林,自2016年2月到2018年6月,一直以駐村幹部的身份紮根基層,2019年被組織選派到榕江縣朗洞鎮平地村擔任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員。  駐村工作期間,我和鄉村幹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戶走訪座談,幫助群眾積極爭取項目,為貧困群眾工作做了許多實事好事,得到駐村工作隊及群眾的一致好評。
  • 「我的扶貧故事」想群眾之所想 解群眾之所困丨習水縣醒民鎮馬蹄村...
    駐村以來我積極參與協助管理馬蹄村的大小事務,為村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諫言獻策,積極調解村民的矛盾糾紛,與村支兩委進村入戶排查矛盾糾紛,發現矛盾糾紛後,及時耐心地做好群眾教育和思想疏導,成功的化解了許多類似曹氏兄弟的矛盾糾紛,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訪的政法工作要求。
  • 「我的扶貧故事」「小周」變「老周」 「空心村」變「明星村」 丨...
    我們村召開了2020年扶貧項目分紅大會,為全村147戶貧困戶發放分紅資金73500元,這一天,也是我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幾年來工作成果展示的一天,我真切地感受到「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的喜悅感。回顧這幾年村上的發展,我們是一步一個腳印「踏」出來的幸福感。  新美村很美,但前幾年的名聲卻有點「臭」。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村發生了蛻變丨大方縣八堡鄉海龍村駐村幹部...
    我叫汪磊,是畢節市大方縣文體廣電旅遊局的一名工作員,2018年3月,根據組織安排,我來到了二類貧困村八堡鄉海龍村,開始了我的駐村工作。初到海龍村,我準備首先熟悉村情、了解民意。在海龍村第一書記曾毅的帶領下,我們挨家挨戶走訪。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的事 就是我的事丨榕江縣水尾水族鄉拉術村第...
    我叫龍昭集,是榕江縣運管局的工作人員,作為局裡年輕幹部,我主動請纓到村裡開展駐村工作。於2019年6月,背上行囊,離開剛剛結婚的妻子和年邁的父母,來到了水尾鄉拉術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拉術村村民們祖祖輩輩在這裡生活,因為交通阻塞,群眾出行不便,一些老人一輩子從未走出大山。  到村後,我對村裡的貧困群眾進行了挨家挨戶走訪,和他們嘮家常,了解貧困戶的家庭生產生活情況。誰家養了幾頭豬、誰家有幾頭牛,我都要摸得一清二楚。經過3個月的走訪,拉術村基本情況我已全部了解,為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奠定紮實的基礎。
  • 「我的扶貧故事」是駐村工作成就了我丨興義市南盤江鎮南龍村駐村...
    我叫李明洲,是一個剛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新人,當領導告知我被抽調到興義市南盤江鎮南龍村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時,我的心裡是很恐慌的,對於眼前的工作不得而知。剛到村裡面的時候,對於村情實際一無所知,我被安排到四組擔任網格員。
  • 「我的扶貧故事」只要用心就沒有脫不了的貧丨 德江縣穩坪鎮鮓魚村...
    2018年3月,我從銅仁市應急管理局煤礦監管科的一名採礦工程師,成為了德江縣穩坪鎮鮓魚村駐村幹部的一員。初到鮓魚村,看到的是很多留守在家的婦孺小孩,通村公路沒有硬化凹凸不平,沒有路燈,沒有連戶路,老舊危房散落在各個角落,環境衛生髒亂......沒有一點生機的村子,心瞬間涼了半截。
  • 「我的扶貧故事」盡力去做 直到無愧於心|望謨縣平洞街道洛郎村...
    我叫詹俊,是省發改委的一名普通職工,2018年3月15日,我來到望謨縣平洞街道辦洛郎村擔任第一書記,開啟了服務三農的新徵程。儘管來之前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崎嶇難行的道路,高溫炎熱的氣候,謷牙詰屈的語言還是讓我猝不及防。
  • 「我的扶貧故事」使命在肩 不負韶華|惠水縣斷杉鎮定理村駐村第一...
    我叫吳弘毅,2019年11月,在組織的安排下,從黔南州生態環境局選派到惠水縣斷杉鎮定理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使命在肩,不負韶華,到村後立即向村支兩委和其他駐村幹部交流諮詢,謙虛討教,第二天便和網格員深入群眾家中開展遍訪了解情況,極力克服少數民族語言不通的困難,很快熟悉了環境、熟悉了村情,較短時間內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 「我的扶貧故事」從育人園丁到第一書記的蛻變丨龍裡縣龍山鎮金星...
    得知汛情後,我立即組織駐村工作隊全體成員抗洪搶險,然而雨勢過大,上遊衝刷下來的浪渣頃刻間就堵住了排水洞口,水位不斷上漲,淹沒了地勢較低的農田,眼看著就要淹到楊進珍老人家中了,駐村工作隊人手不夠,我趕緊挨戶敲響了群眾的家門,組織幾名身強力壯的群眾幫助轉移老人家中的所有糧食及家用物資,搬完後又接著趕往下一家……就這樣,我和駐村工作隊、水落洞群眾一起共同奮戰到天亮,直到雨勢漸小,洪水退去,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