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再大,都要管理好自己。心理學家說:別讓壞情緒拉低你的層次

2020-12-03 熒在江湖

感謝您在閱讀後點擊右上角的「關注」,謝謝支持!分享職場乾貨,感悟不惑人生------熒在江湖

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上級,一遇到點事,就亂發脾氣,下屬都要看他的臉色行事。我想你一定會說「有」,而且是大有人在。

一、管理不好自己情緒的人,也管理不好團隊。

有一位國內著名的產品經理曾說:情緒,是一個人的底層作業系統。驅動一個人的,正是他的情緒。情緒穩定的背後,彰顯的是一個人的實力,也是格局。

曾經服務的一個企業老闆,他對企業選拔中層以上管理幹部的任職要求,其中有一條硬性條件就是:情緒穩定。

這位老闆認為:一個具備管理能力的人,一定是一個積極正向並且心智相對成熟的人,否則將會給團隊乃至企業帶來任職上的風險。

情緒的由來情緒是大腦皮層對丘腦的抑制解除後丘腦功能亢進的生理結果。每個人都會有情緒,美國著名心理醫生貝弗莉.恩格爾說過:「憤怒情緒也是一種正常、合理的情緒。只是成年人要學會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

情緒從心理層面上說,是屬於一個人的個性特質,我們常說一個人心理不成熟,心智成熟晚,都與情緒有關,在個性特質分析上,叫「穩定性」。穩定性高者,心理能量足,心態及情緒穩定;穩定性低者,情緒易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起伏不定。

測一測,你的穩定性是高還是低?1. 我有能力應付各種困難:(A)是的;(B)不一定;(C)不是的。2. 即使是關在鐵籠裡的猛獸,我見了也會感到惴惴不安:(A)是的;(B)不一定;(C)不是的。3. 如果我能到一個新的環境,我要:(A)把生活安排得和從前不一樣;(B)不確定;(C)和從前相仿。4. 在一生中,我總覺得我能達到我所預期的目標:(A)是的;(B)不一定;(C)不是的。5. 我在小學時敬佩的老師,到現在仍然值得我敬佩:(A)是的;(B)不一定;(C)不是的。6. 不知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迴避或冷淡我:(A)是的;(B)不一定;(C)不是的。7. 我雖然好意待人,但常常得不到好報:(A)是的;(B)不一定;(C)不是的。8. 我在大街上,常常避開我所不願意打招呼的人:(A)極少如此;(B)偶然如此;(C)有時如此。9. 當我聚精會神地聽音樂時,假使有人在旁邊高談闊論:(A)我仍能專心聽音樂;(B)介於(A)、(C)之間;(C)不能專心而感到惱怒。10. 我不論到什麼地方,都能清楚地辨別方向:(A)是的;(B)介於(A)、(C)之間;(C)不是的。11. 我熱愛我所學的專業和所從事的工作:(A)是的;(B)不一定;(C)不是的。12. 生動的夢境,常常幹擾我的睡眠:(A)經常如此;(B)偶然如此;(C)從不如此。13. 氣候的變化並不影響我的情緒:(A)是的;(B)介於(A)、(C)之間;(C)不是的。

以上13道題,源自於著名的卡特爾的人格特質測評,每題3個選項,選擇其中一項最符合自己的,而不是認為最正確的。

情緒的穩定與一個人的年齡及學歷沒有絕對的關係在職場服務這20多年裡,遇到過不同的老闆和上級,有的老闆遇事沉穩,有的老闆脾氣暴躁。

曾經的一家企業老闆,企業做的很大,老闆起家於建築行業,到這家公司後,發現這位老闆特殊愛發火、罵人,就連分公司的老總都被他整天罵得暈頭轉向,那時還年輕的我,感覺這班上得真窩火,還得被領導罵,圖啥吶?

隨著年齡增大,經歷多了之後,也遇到過類似的上級或老闆。這些老闆暴躁的性格,影射出來的主要問題是做人的格局。為什麼有一些職場打工者,離職後會說企業的各種不好,如果只是少數人說不好那是員工個人的偏見,如果大家都說不好,那問題一定是出在了老闆身上。

所以,高學歷、高層領導一樣會有情緒不穩定的特質,導致易怒、易發火。

一個情緒不穩定的管理者,就算再高的能力和學歷,在處理問題上也會激進,也會不成熟,自然會影響他帶好一個團隊,乃至一個公司。

二、如何控制情緒?

影響情緒的三個因素環境、生理狀態和認知過程。其中認知因素是決定情緒反應的關鍵因素。

也就是說,情緒往往會產生於我們不正確的認知層面,比如,對上級有成見,對下屬有偏見、對家人有不滿,對問題不能正確對待等,我們會基於問題表面而給出錯誤的判斷。

所以,當我們對一件事或一個人過度反應時,我們應該讓自己先冷靜下來,冷靜後的大腦才會處於一個正常的思維狀態,再用理性的一面去分析事情或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到解決的辦法。

曾看過一段成人危機的視頻短片,短片中男主人由於職場壓力大,每天下班後到家樓下時,都要坐在車裡平復一下情緒,聽聽音樂或靜一會,然後再回家,是不希望把自己不開心或有情緒的一面帶給自己最親的家人。

人在情緒失控時,常會做出不當的行為一次職場失控,可能就讓你永遠失去晉升機會;屢次婚內失控,會使讓你徹底丟掉親密愛人;孩子教育失控,會給孩子的人格成長帶來扭曲及親子關係疏離。

情緒的控制能力,是成人最重要的能力。

學會分析與復盤 工作中,一個項目結束我們都會做分析和復盤,以避免下次發生同類型的錯誤,其實復盤分析法也是我們情緒管理上的必修課。

每次情緒發洩之後,無論結果是好是壞,都要做一次深入地分析和復盤,分析得越是透徹,對情緒的掌控力就越強,下次遇到同類型的情緒問題,就不會手足無措,出口傷人。

車和家創始人李想曾說:不少朋友不清楚什麼是情商。這個情不是感情的情,而是情緒的情,尤其是關鍵時刻對於自我情緒的控制能力,以及關鍵時刻做出理性選擇的能力。

情緒管理,就是認識和駕馭自我情緒、他人情緒的能力,也即讓感性等待理性的能力。一個成年人最大的本事,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能控制情緒的人,也能更從容地控制人生!

閱讀本期內容的夥伴,如果想要了解自己情緒的穩定值處於什麼水平,請私信我,留言「情緒」,我將予以解讀。

我是熒在江湖 ,職場奮鬥路上的同行者。關注我,用生涯規劃的思維,闖蕩職場,贏在江湖!

相關焦點

  • 孩子的負面情緒如何處理?7個核心技巧,和「壞」情緒說拜拜
    4、不做情緒綁架我們經常會對孩子說「你再這樣,媽媽要生氣了」,家長用情緒管教孩子的方式,會讓孩子覺得要照顧大人的情緒,從而忽視了遵守規則本來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產生自責和內疚。孩子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前提是家長們要引導,比如很常見的孩子到飯點哭鬧不吃飯,我會跟他說:「你哭只會耽誤自己的時間,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哭完還是要吃飯的,如果你早點吃飯,吃完飯你會有更多的時間玩」,把這些道理講給孩子,當他們出現情緒時,也會試著冷靜下來,練習處理自己的情緒。
  • 《時間管理7堂課》: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成為時間管理的主宰者
    即使你學會了許多時間管理的方法,如果不能理性自覺的控制情緒,當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再好的計劃和方法都不能達成你的目標,想必你也有過這樣的感受:「本來計劃好的今天寫一篇文章發表,可是今天心情不大好,想著還是明天寫吧」。「計劃每天早起自由寫作半個小時,寫了兩天,覺得這個方法不適合我,想一想還是什麼時間有時間什麼時候再寫吧」。
  • 管理好情緒,才能掌控生活
    看到每天不斷增加的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總是在不停的與家人念叨;明知在家裡宅著很安全,卻動不動就要測量一下自己的體溫,看看是否正常;不停地用84消毒液噴灑消毒;不知道你的身邊,有沒有這樣人?或者你自己身上有沒有類似的「症狀」?這種情況就是我們常說的焦慮。
  • 領道師出堂的第一步: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面對不順,有人控制不了情緒,會發脾氣甚至大吼大罵發洩一通,來讓自己的心情好受一些,而且我們往往會對自己最親近、最愛的人發更大的、甚至完全沒來由的脾氣。此時,我們對待他們的態度甚至還不如對待一般的陌生人。原因只是因為對方是和自己關係最近的家人、朋友!對外人還有所顧忌和克制,卻想當然地以為親友就應該理解自己,會原諒自己的壞脾氣!
  • 92.4%受訪者認為提高「情緒管理能力」重要
    良好的情緒控制力能夠成為我們個人發展的內驅力。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4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7.2%的受訪者有過情緒失控的經歷,78.2%的受訪者坦言這給自己帶來較大負面影響。92.4%的受訪者認為提高「情緒管理能力」重要,88.5%的受訪者認為有必要培養自己的情緒知覺意識。
  • 生活中共情能力強是好還是壞?你有共情能力嗎?
    共情能力,這個詞越來越流行。共情能力,指的是設身處地為感受他人的處境,從而理解他人感受或者情緒的一種能力。看到很多有共情能力的培養、共情能力的訓練,共情能力屬於一種心理活動、也是一種社交能力。所以共情能力強越來越重要。我們經常在很多場合裡會需要共情能力。
  • 要對拉低你能量級的人堅決說:「No」
    以下是她的一些親身經歷:A君的老闆是個負能量爆棚的人,而且是個大嘴巴。A君說,老闆對她挺好,就是每次跟老闆在一起,都感覺挺累。因為她老闆要麼總是在A君面前說他們部門領導的不好,要麼就是數落某些同事的不是,要麼就是嘮嘮叨叨說一些她家裡的瑣事……。
  • 學會情緒管理 遠離雞飛狗跳
    談話要和藹,逆反不能叫,交流總微笑。請牢記,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不能體罰和變相體罰孩子哦!    談話要和藹、交流總微笑,不管發生什麼情況都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怎麼能做到呢?對於不是專業人士的家長來說,育兒過程中如何認識自己的情緒呢?錢紅林以上海17歲少年和媽媽發生爭執時跳下盧浦大橋的悲劇為例,提醒家長「感覺到情緒失控時要立刻按下暫停鍵,凡事以後再談,這是談話技巧,更是情緒管理的技巧」。「青春期的孩子情緒特別容易衝動,家長在識別情緒之前,第一步是覺察自己的情緒。」錢紅林說兒子上小學時她情緒經常抓狂,總覺得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待。
  • 《墨菲定律》: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的確,能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才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都能像禪師這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我們的生活就會多一分淡定,多一分從容,少一些焦慮,少一些憤怒,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更美好,更有意義。
  • MBA關注:情緒敏感的人如何自我管理,提升自己?
    原標題:情緒敏感的人如何自我管理,提升自己?【MBA中國網訊】許多傳統自我管理策略,都因情緒而失效。如果你也曾因此而遭遇拖延等問題,這篇就是寫給你的。你有沒有過以下這些體驗?
  • 踢貓效應:管理好情緒,才能掌控生活
    人的心情對傳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一個好(壞)的情緒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別人的決策和行為。如果一個人只知道喋喋不休的抱怨,那麼整個人都會充滿怨氣,與這樣的人交往,自然就會在無形之中被對方感染,並且會感到非常的無力,沒有人想面對負面的情緒,好的情緒才會使人感到快樂。
  • 用轉移、替代和升華調節自己的負性情緒
    因此,疫情期間,宅在家裡,應該設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負性情緒。如何管理自己的負性情緒?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彼得薩絡威(Peter Salovey)、迪巴洛(Maria Dipaolo )和約翰梅耶(John D. Mayer)提出的情緒智力,情緒智力是與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緒相關的能力。控制,更多強調的是控制負性情緒。
  • 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共情到孩子?
    人有兩個大腦,一個是動物腦,也叫情緒腦,另一個叫理性腦。當你生氣時,你的大腦蓋子就會打開,動物腦就露出來,你的行為就會被它主導,如情緒化、不理智等,把情緒亂丟出去,傷害他人也氣了自己。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擇用一些方式,讓大腦蓋子合起來,我們的理智腦出來。
  • 情緒管理繪本《生氣王子》:孩子的壞情緒裡,藏著父母的影子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反而更加理解為什麼媽媽們對不吼不叫這麼感興趣了,因為要面對那個讓自己不滿意的孩子,還要心平氣和是真的需要情緒的修煉。尤其是很多父母可能並不了解情緒是如何產生的,他們說的最多的就是:我沒法控制我的情緒,都是他讓我生氣的!我也想控制自己的情緒,可是我控制不了啊!那麼到底是孩子太皮,還是父母情緒太差呢?
  • 美國心理學家:你記憶中的第一件事,代表了你一生的劇本
    但是,嬰兒是沒有能力的,吸引力法則至少告訴人們要行動,但是嬰兒無法行動,他們的一切需求都需要父母的滿足。 投射 投射是心理學上的重要概念,指個體依據其需要、情緒的主觀指向,將自己的特徵轉移到他人身上的現象。然而,三個月前的嬰兒都不能把「壞」投射到媽媽身上,那麼,他會投射到哪兒呢?
  • 別成為情緒的奴隸
    《奇葩說》中,辯手陳銘講過一個故事。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女兒的照片,留言區裡就有人攻擊她女兒長相。他的怒火瞬間就被點燃,立刻就準備罵回去。可老婆卻勸住了他說,如果你罵回去,和這些鍵盤俠有什麼區別呢?陳銘這才恍然大悟,控制住了自己。 發現了沒?一旦掉入情緒的陷阱,瞬間就淪為情緒的奴隸。別人輕而易舉就能影響你的行為,頃刻間就能把你變成你最討厭的那種人。
  • 孩子情緒的好壞跟身體密切相關,你知道嗎?善用3R策略調節情緒
    孩子在生病的時候,身體各方面機能都比較脆弱。自控力和情緒調節能力也會跟著變差,家長要耐心的開導孩子,鼓勵他們勇敢戰勝疾病。當他精神好一點的時候,可以讓他們適當多吃點,增加營養,這樣有助於身體康復。『孩子肚子餓的時候情緒會變得暴躁。
  • 情緒失控,和上司吵架,結果丟掉了工作,3招學會管理好你的情緒
    我聽了特別吃驚,因為師弟無論學歷還是工作能力上一直都是很優秀的,為什麼會被辭退。 原來師弟的上司最近一直給師弟加派好多原不屬於師弟的工作任務,經常都要加班到很晚才能完成,師弟心中一直有怨氣。 昨天剛好師弟女朋友過生日,很早就約好晚上一起去吃飯看電影給女朋友慶生。
  • 鋪天蓋地的信息裡,如何分辨好信息和壞信息?︱方法論
    在我的定義裡,謠言屬於一種「壞信息」,它同樣具備壞信息的特徵:為了讓自身更好地傳播,可以編造虛假事實,或者輕率地作出斷言,挑動讀者的恐慌。 但為什麼我要說「壞信息」,而不講大多數人更熟悉的「謠言」呢?原因很簡單:判別謠言是需要知識基礎的。一個人,哪怕再聰明,在他所不熟悉的領域,他也沒有能力去鑑別一條信息是否為謠言。
  • 放下手機,停止當手機的工具人,學會管理自己的娛樂時間好嗎?
    如果解鎖手機後發現沒有什麼值得引起你興奮的信息,你大概率也不會關機,而是繼續刷,繼續玩手機。就和那隻知道搖杆被做了手腳後的老鼠一樣,沒事就會去拉搖杆。 講到這你是不是覺得我們作為高等生物怎麼會在手機面前表現得跟老鼠一樣?對此七哥想說,我們太高估自己了,我們是「人不如鼠」或者說情況比老鼠更糟糕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