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文/理邏 李澤卿(實習生)
技術和資質壁壘一直是醫美級玻尿酸行業的核心競爭壁壘。
安信證券曾發研報表示,醫藥級玻尿酸原料屬於藥品範疇,在取得環保資質的基礎上,還需要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批准文號以及GMP證書「三證齊全」才可銷售,整體流程需要2—5年時間,對歐美、日韓等出口則更加嚴格,需要根據各國的制度和標準申請醫藥級原料的資質,這一過程則需要更長時間。
此外,技術也曾是行業競爭壁壘的一大關卡。有行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玻尿酸發展史上的第一次產業革命是張天民在國內率先成功提取玻尿酸;在第二次產業革命中,郭學平帶領團隊率先在國內實現了微生物發酵法大規模製備玻尿酸;第三次產業革命,華熙生物運用酶切法生產低分子和寡聚透明質酸,解決了小分子玻尿酸的推廣應用問題。
正是通過技術與資質壁壘,華熙生物目前坐穩了醫美級玻尿酸行業老大的低位,其公司股價也在2020年獲得76.03%的漲幅。
不過,近期有產業鏈人士表示,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目前技術壁壘早已不再高高在上,未來資質紅利也將逐漸消失。
對於資質問題。該產業鏈人士表示,同樣作為藥品生產企業,目前國內數十家企業的資質都比較全,與華熙相當,但定價較華熙更為一些。現如今,華熙不再像之前一樣一家獨大,獨攬大多醫藥級客戶。當資質不再是醫藥級玻尿酸行業的壁壘,行業競爭也將逐漸加大,越來越多的不同品牌銷售醫藥級玻尿酸只是時間問題。資質作為最難的一關,隨著時間的沉澱,逐漸被攻破,資質帶來的紅利逐漸消失。
關於技術壁壘,玻尿酸按用途和技術要求可分為醫藥級、化妝品級和食品級,其中,醫藥級別的玻尿酸對於質量和純度要求是最高的,其次是化妝品級玻尿酸,最後是食品級玻尿酸。
對此,一家生廠商表示,事實上,各個公司都有酶切技術,華熙也沒有切得更小,每個公司都是差不多的,不存在技術壁壘。交聯技術這一塊也沒太大壁壘,行業中大多公司都擁有自己的交聯技術。例如,華熙生物旗下品牌潤致是單相和雙相交聯含麻產品,昊海生物同樣擁有透明制酸創新型交聯技術和交聯透明質酸凝膠製劑製備技術。除此之外,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在各自的技術領域中不斷發展。例如,福瑞達依託山東省藥學科學院和山東省醫藥工業設計院兩家省級科研院所,持有超200項專利技術,成果轉化率超90%。
未來,玻尿酸的大幅增長空間卻可能在利潤率更低的食品級領域。目前,食品級玻尿酸已經放開,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玻尿酸作為食品原料已經得到認可,在國外市場,食品級玻尿酸的增量尤為較大。數據表明,在2018年,食品級玻尿酸銷量同比增長20%,預計在2018-2023年可實現23.3%的高增長率。食品級玻尿酸注重價格,因此品牌大企業並不佔優勢。未來,在食品級玻尿酸領域,行業的競爭壁壘在於成本和價格。
因此,規模效應或將成為玻尿酸行業新的競爭壁壘。
近年來,眾多企業紛紛擴張產能,想要佔領更大的市場份額。目前,龍頭企業華熙生物和焦點生物產能均達到420 噸,在華熙生物收購東辰生物子公司佛思特後,由產能320噸擴充到420噸。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眾多企業一同擴產必將帶來市場上「供大於求」,加之醫藥級玻尿酸帶來的高毛利吸引了大批競爭者加入該行業,未來很有可能引發「價格戰」,一旦爆發「價格戰」,企業在生產中的周轉率或可成為制勝關鍵。「玻尿酸本質上還是醫藥或精細化工製造行業,不應有持續的超高利潤率,未來行業將逐漸轉變為成本為王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