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O reports:袁增強等揭示FOXO3的賴氨酸甲基化及在神經細胞凋亡...

2020-12-04 生物谷

近日,國際著名雜誌EMBO reports在線刊登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袁增強研究組等的最新研究成果「Lysine methylation of FOXO3 regulates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neuronal cell death」,文章中,研究者報導了轉錄因子FOXO3的一種新的翻譯後修飾—賴氨酸甲基化及其在在神經細胞凋亡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轉錄因子FOXO家族在氧化壓力介導的神經細胞凋亡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已經發現,FOXO存在著磷酸化、乙醯化、泛素化等翻譯後修飾,對其功能存在重要的調控作用。本論文發現FOXO存在一種新的翻譯後修飾——賴氨酸甲基化。賴氨酸甲基轉移酶Set9可以甲基化FOXO3的270位賴氨酸,抑制其DNA結合能力和轉錄活性。賴氨酸甲基化修飾下調了FOXO3的下遊促凋亡基因Bim的表達,從而抑制了神經細胞的凋亡。

本研究首次發現FOXO3存在賴氨酸甲基化修飾,並且闡明了這種修飾抑制了其介導的神經細胞凋亡。

本論文由生物物理所袁增強研究組、北京生命科學院董夢秋研究組以及廈門大學尤涵研究組合作完成。生物物理所袁增強研究員為本文的通訊作者,士研究生謝琦博、郝玉民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生物谷Bioon.com)

Lysine methylation of FOXO3 regulates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neuronal cell death

Qi Xie1,2,*, Yumin Hao1,2,*, Li Tao3, Shengyi Peng1,2, Chitong Rao4, Hong Chen1, Han You5, Meng-qiu Dong3 & Zengqiang Yuan1

FOXO transcription factors have a critical role in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neuronal cell death. A variety of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of FOXO family proteins have been reported, including phosphorylation, acetylation, ubiqutination and recently arginine methylation.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methyltransferase Set9 methylates FOXO3 at lysine 270. Methylation of FOXO3 leads to the inhibition of its DNA-binding activity and transactivation. Accordingly, lysine methylation reduces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and FOXO3-mediated Bim expression and neuronal apoptosis in neurons. Collectively, these findings define a novel modification of FOXO3 and show that lysine methylation negatively regulates FOXO3-mediated transcription and neuronal apoptosis.

相關焦點

  •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FOXO3a調控神經細胞凋亡的新機制被...
    2015年1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2015年1月21日,著名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發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袁增強課題組及宣武醫院吉訓明課題組題為HDAC2 Selectively Regulates FOXO3a-Mediated Gene Transcription during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 研究突破賴氨酸單甲基化研究瓶頸
    Kme(賴氨酸甲基化),尤其是Kme1,只在底物上產生很小的結構變化,使得單甲基化與非甲基化的賴氨酸生化性質幾乎不發生改變,很難用化學方法將二者分離。此外,開發一個單甲基化的高度特異性及親和性的抗體仍然是一個挑戰。因此至今仍缺少一個有效的系統的鑑定和分析蛋白甲基化尤其是單甲基化的方法。
  • 藍細菌賴氨酸單甲基化修飾研究獲進展
    賴氨酸甲基化是常見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類型之一,其調控機制複雜,在生命調控過程中的地位較為重要,尤其在真核生物中的組蛋白上發生的甲基化修飾,對異染色質形成、基因印記和轉錄過程有重要的調控作用。目前在真核生物中已報導多種能夠催化關鍵細胞因子發生賴氨酸甲基化的修飾酶,並對各種關鍵通路進行精確的調節。
  • 水生所藍細菌賴氨酸單甲基化修飾研究獲進展
    賴氨酸甲基化是常見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類型之一,其調控機制複雜,在生命調控過程中的地位較為重要,尤其在真核生物中的組蛋白上發生的甲基化修飾,對異染色質形成、基因印記和轉錄過程有重要的調控作用。目前在真核生物中已報導多種能夠催化關鍵細胞因子發生賴氨酸甲基化的修飾酶,並對各種關鍵通路進行精確的調節。
  • 科學家揭示相關組蛋白甲基化活性的串擾調控機制—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上海精準醫學研究院黃晶課題組首次揭示了染色質的核小體結構對組蛋白修飾酶MLL(Mixed Lineage Leukemia
  • 水生所肖武漢組揭示SIRT5和琥珀醯化在抗病毒先天免疫中的功能
    他們研究發現:SIRT5過表達抑制細胞抗病毒先天免疫反應,而SIRT5缺失增強細胞抗病毒先天免疫反應。 進一步分析發現:SIRT5與接頭蛋白MAVS緊密結合於線粒體中。通過質譜分析,他們發現:SIRT5能夠導致MAVS第7位賴氨酸的去琥珀醯化,從而抑制MAVS的多聚化,因此它無法激活轉錄因子IRF3,使細胞的抗病毒先天免疫反應受到強烈抑制。他們還通過Sirt5基因敲除的小鼠證明:Sirt5的缺失,增強了宿主抗病毒先天免疫反應;在病毒感染的情況下,與野生型相比,Sirt5缺失宿主的器官損傷大大減少,其成活率顯著增加。
  • 研究人員揭示超級增強子動態甲基化調控轉錄異質性
    研究人員選擇了Sox2和miR290-295的超級增強子作為研究對象。這兩個基因的超級增強子對於保持多能性有重要作用,而且其T-DMR在測序數據中顯示低水平甲基化。在Castaneous x 129 F1的mESC中(兩套基因組之前含大量SNP,便於區分不同allele),研究人員將兩個不同顏色的甲基化報告子通過CRISPR/Cas9 敲進Sox2或者miR290-295的超級增強子T-DMR,報告子的螢光可以實時反映在單細胞單染色體水平Sox2或者miR290-295 超級增強子位點的甲基化變化。
  • 相同組蛋白甲基化修飾無須對稱存在
    2011年2月18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朱冰實驗室在《EMBO報告》(EMBO reports)雜誌在線發表題為」 Symmetrical
  • Cell:揭示組蛋白H3K9的分級甲基化可以在核被膜處對染色體臂進行定位
    文中,研究者揭示了至少在兩種水平上,組蛋白H3 9位賴氨酸的甲基化可以引發異染色質定位在核被膜處。在細胞核中存在的有大量的DNA和RNA,主要來負責進行基因表達以及基因組的複製和修復,並且調節必要的生物過程。
  • 揭示DNA去甲基化與DNA損傷修復之間的調控作用—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
  • 蛋白質的甲基化修飾
    蛋白質的甲基化(methylation)是指將甲基酶促轉移到蛋白質的某個殘基上,通常是賴氨酸或精氨酸,也包括組氨酸、半胱氨酸和天冬醯胺等。蛋白質的甲基化是一種普遍的修飾,在大鼠肝細胞核的總蛋白提取物中,大約2%的精氨酸殘基是二甲基化的。
  • Cell Reports | Matthias Mann團隊新研究揭示凋亡Vs壞死性細胞...
    2020年1月28日,蛋白質組學研究領域著名科學家Matthias Mann團隊(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在著名學術期刊Cell Reports上發表論文,運用基於質譜的蛋白質組學技術,深度揭示了細胞凋亡和壞死病期間的蛋白質釋放差異與動態變化
  • 科學家揭示去甲基化酶在腫瘤中的致病機理—新聞—科學網
    該研究以「KDM4B通過激活LINE-1促進DNA損傷」為題,解析了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B)在腫瘤中所扮演的新角色,從全新角度揭示了KDM4B在腫瘤細胞中高表達的致病分子機理,並為腫瘤的預防和靶向治療提供了線索。
  • 揭示DNA甲基化增強基因轉錄機制
    2018年12月13日/生物谷BIOON/---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為DNA化學修飾的一種形式,能夠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改變遺傳表現。所謂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轉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碳位共價鍵結合一個甲基基團。
  • 神經細胞也愛「關起門聊天」?研究揭示神經細胞「交流」機制
    作者:魯亦研究人員揭示細胞「密語」大腦中的神經細胞也在「緊閉的門」後相互交流。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德國波恩大學等機構開展的一項國際研究表明,一個神經細胞在大腦中有多少「聽眾」是受到嚴格控制的。在學習神經元的環境中,某些過程的啟動能使信號傳輸不那麼排外。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神經元》上。
  • H3K4去甲基化作用機制研究獲進展
    ,為解析H3K4去甲基化作用機制提供了結構基礎,將有助於進一步分析植物莖生長的去甲基化作用機理。張啟發教授在去年曾於Science雜誌上發表文章,揭示了水稻秈粳亞種間生殖隔離的機理,這對於水稻品種改良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此入選了2012年生命科學十大風雲人物。 組蛋白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調控染色質結構和基因表達的表觀遺傳修飾,這種發生在染色體組成成分--組蛋白上的修飾,主要有甲基化(me)、乙醯化(Ac)、磷酸化(P)、泛素化,ADP-核糖基化等修飾方式。
  • 【學術前沿】張雷組揭示Hippo信號通路維持細胞增殖和凋亡平衡以...
    【學術前沿】張雷組揭示Hippo信號通路維持細胞增殖和凋亡平衡以控制器官大小的全新機制 2020-10-22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網—我科學家解析組蛋白氨基末端甲基化分子機制
    NRMT1 催化著絲粒組蛋白CENP-A 的氨基末端甲基化 本報訊 日前,
  • 解析組蛋白氨基末端甲基化分子機制
    本工作進一步揭示了組蛋白修飾調控的複雜度和精密性。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生吳若溪為本文第一作者,李海濤為本文通訊作者。     NRMT1催化著絲粒組蛋白CENP-A的氨基末端甲基化。   組蛋白甲基化,通常情況下,被認為發生在賴氨酸和精氨酸殘基側鏈上,是一類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密碼,在轉錄調控、染色質高級結構組織及DNA修復等多種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近年來才有報導表明哺乳動物中組蛋白甲基化也可以發生在N-末端的alpha氨基上。
  • 《自然》雜誌:首次揭示組蛋白賴氨酸乳酸醯化(Kla)調控機制
    新聞事件今天《自然》雜誌發表了芝加哥大學趙英明教授小組的一篇表觀遺傳蛋白修飾文章,首次揭示了組蛋白賴氨酸乳酸醯化(Kla)這個調控機制,並證明其在基因表達,微環境中改變巨噬細胞中的作用。作者首先用一系列化學和生化的方法,確認此修飾在組蛋白中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