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建中: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最重要

2020-12-05 人民網教育

人民網北京8月28日電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沃建中做客人民網《對話教育》高端訪談節目。沃建中表示,一個人要成功,要幸福和快樂,來自於一個健康的人格的培養。

孩子選擇上培訓班,不僅家長被迫無奈,孩子更無奈,在雙方都無奈的情況下,培訓班上出來的效果,會不會在感情因素的影響下受到很大的衝擊或者折扣?對此,沃建忠表示:當然了。我可以舉一個例子。

我們去年有一個孩子是高三的,期末考試考的不太好,大概他的分數線在三本左右,三本可能都不一定上得了,他的分數很低了,到期末考試,按照高考的總分來進行命題的話,他能考多少分呢?330分,那是已經很低了。他爸爸說,不行了,就剩下一個學期,無論怎樣要把孩子砸出來,所以乾脆學校裡的課也不去,全部放到某個培訓機構,全課程補課,花多少錢呢?50萬。最後高考結果怎樣?提高了3分。這是最典型的例子。

所以也就是說,我覺得從一個孩子的發展來講,作為合理的課外補課這是可以的,但是我所了解到的有很多的孩子,把第二課堂,也就是課外的輔導當成主課堂,而學校裡的正式上課不去了,或者不好好聽了,這個導向是錯的。第二,也就是說,孩子們由於是被迫無奈,所以,他完全是一種被動的學習,這樣一種被動的學習,效果肯定是不好的。所以我覺得一個孩子只有激發他內在的動力,主動自己好好學。

沃建中認為:第二要解決他的信心,要有信心去學。所以,如果說某一些學科有一個短板,在課堂上沒有聽好的適量給他一些補課,而且他自己願意的話,我覺得從應試來講,對他還是有好處的。但是從人類一個整體發展來說,這樣一種模式演變下來以後,忽視了一個人一生成長當中最最重要的一個東西。比如今天的孩子,他沒有時間更好地建立個人的溝通和人際溝通,我們講一個人的人際溝通能力是一生當中最核心的、最基礎的東西。而我們今天的孩子很自我,不會考慮別人的,不會學會和人家合作、分享,那企業怎麼要他,沒有辦法很好地生存。而這些方面沒有辦法教育的,就忽視了。

沃建中坦言:我們講一個人要成功,他幸福和快樂,這個幸福和快樂來自什麼?來自一個健康的人格的培養。而只有我們基礎教育過程當中,最最重要、最最核心的是在於,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但我們所有的經歷都花到了學習上,忽視了這方面的訓練和培養。你說書讀出來了,即使考上了最有名的大學,有什麼意義呢?好不容易上了大學了,人不行了,原因在哪裡?他沒有一個健康的人格,沒有更好的人際溝通的能力,因為他沒有時間來做這個訓練,沒有時間家長來做正確的引導,所以也就忽視了這一方面,特別是從智力的角度講,人最需要的創造性的思維、創造性的智慧扼殺了,這是教育上的畸形和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

相關新聞:

沃建中:美國與中國家長的教育觀念不同

薛建國:校外培訓是校內教育的一個延伸

相關焦點

  • 沃建中:美國與中國家長的教育觀念不同
    人民網北京8月28日電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沃建中做客人民網《對話教育》高端訪談節目,他表示,美國和中國家長的教育觀念不一樣。 沃建中說: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可能美國和中國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呢?我們覺得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做比較。第一,從人格發展上,我們從內在的人格發展上來做比較,這個比較在哪裡呢?
  • 沃建中從腦AT整體潛能測評看體育運動對人的影響
    為什麼很多人通過腦AT整體潛能測評得分很高,但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他們的潛能並沒有被重視和釋放出來?沃建中說,從腦科學的角度看,很大一個原因緣於很多人過早地把自己圈死了,放棄了自己的那些「可能性」,而從事體育活動可以幫助人釋放這些「可能性」。
  • 尊重個體,才是中國好教育——訪2014年度中國教育領袖人物沃建中
    作為腦AT技術(刺激信息認知能力值測試系統及其方法,專利號:ZL201010113875.4)發明家,倡導「科學育人,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環度生涯規劃首席專家沃建中教授在採訪中與我們分享他所認為的中國好教育:「我覺得好的教育應該符合個體的發展,根據個體的優勢去培養,而不是一刀切,讓每個人可以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為將來自己的職業生涯做準備,同時,讓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並能夠去實現他的夢想
  • 科學育人 因材施教——訪心理學博士沃建中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喊了幾千年,到底如何科學有效的因材、施教,環度生涯規劃研究所首席專家沃建中博士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沃建中博士告訴我們,因材是前提,施教是手段,成才是結果。所以首先必須了解「材料」。通過什麼了解?科學、技術是最真實有效的方法!沃建中博士從1994年開始探知腦科學領域,開啟個體潛能研究。
  •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3招提升孩子的情緒認知能力,培養高情商的娃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是因為很多家長只重視智力因素的開發和培養,而忽視非智力因素對孩子未來成功與命運的影響。其實,早在許多年前,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就說過:「孩子健康人格的培養,是父母家教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比孩子智力的教育要重要得多。」
  • 沃愛奇英語——以先進理念和國際視野,打造更適合中國幼少兒的高端...
    目前全國各地幼少兒英語教育培訓正從傳統應試教育為主向興趣能力培養方向轉變,具備全面高端定位與國際化導向的英語教育資源與機構尚處 於極度缺乏的階段,無法滿足中國中高端家庭教育消費群體的迫切需求。沃愛奇英語在眾多的英語輔導機構中脫穎而出,秉承以專業學術打造品牌、以社會責任引領教育的崇高理念,打造更適合中國少兒的、專業、高端英語教育品牌。
  • 談六歲之前孩子的人格教育
    六歲之前孩子的人格教育,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同情心、同理心,教孩子遵守遊戲規則,學會自製,學會分享。 六歲之前,對孩子進行人格教育,早嗎? 一點兒都不早。 回答早的父母,通常沒有意識到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 蜘蛛小墨丨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有健全的人格……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而通識教育致力於培養健全人格的人。它更重視學生在健全人格、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及社會責任感上的收穫與成長。早在古羅馬時期 ,思想家西塞羅就認為 ,教育的目標不僅是培養具有某些專門技能的人。教育的崇高目標,應當是培養使其他德行相形見絀的真正的至善人格的人。父母若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的發展中一路坦蕩,請先做好孩子的人格教育。
  • 孩子人格可細分為「九型人格」,育兒方式要隨之變化,試試這樣做
    在97年出版的一本《氣質和發展》(「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中也有提到,從出生後2到3月大的嬰兒身上,就可以分辨出9種不同的氣質了。後面經過,史丹福大學醫學院臨床精神科教授戴維·丹尼爾斯研究發現,剛好和九型人格對應並匹配。具體來說,什麼是九型人格?九型人格作為性格類型研究的劃分成果,一直被西方的管理學者加以應用。
  • 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應該給母親3年產假,利於培養嬰幼兒正確的依戀關係。」 在公開場合,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這樣公開呼籲。 源於美國的「哭聲免疫法」曾一度風靡全球,年輕的中國父母也追捧不已——孩子哭鬧時不能馬上抱起,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好習慣,避免養成哭鬧的習慣。
  • 扭曲人格形成,禍害孩子一生,父母難辭其咎
    可是灰暗的童年,總會很容易讓孩子心理不健康,從而產生扭曲人格。國民心理學家"奧利弗·詹姆斯曾經說過,在童年階段,不同類型的撫養方式,會讓孩子最終成長為不同的人。這樣的性格會讓孩子跟同學和朋友很不好相處,有時候跟自己比較親近的人,哪怕是親生父母之間都會時常起爭執,遇到事情會特別的固執己見,要麼就是1或者就必須是0跟計算機的二進位一樣不會靈活變通,在一些他自己認為重要的問題上會表現的超乎常人的執拗。
  • 「健全人格修養」的重要性,不要只看成績,內在人格其實更重要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的關注點在於,孩子是否聰明成績是否優秀,甚至以此作為最重要的教育目的,但一定程度上。智商取決於先天的遺傳基因,儘管後天環境也會對基因的表達造成影響,但成績其實是孩子人格的外顯表現,這一點越長大越容易顯現。人格的形成關乎基因以及後天環境,其發展具有穩定性,因此對人一生的影響都相當重要。在教育問題上。
  • 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讓父母懂得孩子,同時也讓孩子懂得父母!
    讓愛孩子有更好的路徑?對比嚴肅的心理學,九型人格會更適合親子教育。因為目前眾多心理學親子課,只是單方面讓父母改變,經由父母的改變影響孩子。學習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父母立即改變,孩子也當下改變。學習九型親子教育法,父母懂得孩子,同時也讓孩子懂得父母!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開啟的雙向溝通改變的通道。
  • 陳建斌帶你體驗「皇室」課後教育:孩子過分聽話需警惕討好型人格
    7歲的小姑娘面對鏡頭也不怯場,和老師們熟悉了就現場吐槽親媽會莫名其妙的生氣,說到興奮處還現場還原;9歲的王恩澤撞臉張若昀,是這群孩子中最自覺的,因為父母在電視臺工作,平時就把他送到託管,所以他很習慣這個模式,作業完成的很快,雖有孩子的小缺點但總體來說是個陽光樂觀的男孩,並沒因父母太忙而受到影響。
  • 人民日報: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作者:沐白來源:教師E家(ID: edu589)洞見孩子身上的每一個毛病,幾乎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根源。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是你最重要的事業俗話說得好:「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胡同裡也練不出千軍萬馬。」父母傾其一生,都在為孩子努力。忙事業,忙賺錢,希望給更優渥的生活條件,更好的學習環境。
  • 諾貝爾獎得主: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幼兒園學到的!
    你看,這些我們不以為然、甚至覺得沒有必要的一些社會領域「常識」,卻是諾貝爾獲得者覺得最重要的! 02 3-6歲是一個人心智發育最快的時期,這段時間內形成的習慣、性格對人有終身的影響,這也證明,幼年時期對孩子的影響很深遠。 「幼兒社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過程是其社會性不斷完善並奠定健全人格基礎的過程。」社會性是兒童學習與發展不可或缺的領域,是兒童成長為合格公民所必須具備的特性,更是早就完整健全人格的基礎。
  • 人工智慧時代,培養孩子什麼能力最重要
    所以就目前而且我們培養孩子不再是多年前的知識型填充,而是要教會他們掌握學習的能力。 所以,在人工智慧「佔領」世界之前,我們必須先具備與人工智慧溝通的能力,而編程將是孩子邁入人工智慧時代的第一步! 在美國,兒童編程已經成為學生繼閱讀、寫作、算術這三項基本能力外所需要掌握的第四項必備技能。
  • 孩子長身體,睡眠很重要,培養孩子良好作息的兩個重要方法
    文丨孕育島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長得高高壯壯的,希望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然而孩子長身體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睡好,很多寶媽因為寶寶睡覺問題而頭疼,因為睡不好,孩子不能長高長胖,也許是你的帶娃方式出現了問題。
  • 實測:孩子成長階段的9種人格類型,你家孩子是哪種人格?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好的性格不僅會讓孩子成為受歡迎的人,還會影響孩子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性格需要後天培養,但寶寶生來就帶有自己的性格特色。了解孩子的性格分類,可以幫助父母更好地判斷寶寶的性格類型,更好地引導孩子性格成長。家長們看看下面這幾種個性,你的孩子有哪幾類性格?
  • 李玟瑾: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太重要!和孩子的成長息息相關
    問孩子「為什麼」,不僅是為了激發孩子的思維能力,也是為了快速判斷孩子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強的孩子思維嚴謹全面,不碎片化,善於用充分的理由和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善於利用前因後果在表達過程中呈現清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