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合作通用造純電動車:採用最新電池技術,續航或超700公裡

2021-01-07 騰訊網

隨著全球新能源行業的飛速發展,各個車企也是在快速擴張著自己的新能源版圖,以更優先的姿態分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在競爭如此激勵的背景下,不少車企也是選擇強強聯手,通過合作的方式推出產品。日前,《車壹圈》就從相關渠道獲悉:本田將與通用達成在純電動車領域的合作,雙方將基於通用汽車的Ultium電池技術打造全新純電動車型。據悉,本田將率先推出本田品牌和謳歌品牌的產品,其續航有望達到450英裡(724公裡)。

通用Ultium電池技術打底

2020年8月,通用汽車發布了電動化平臺BEV3、Ultium電池技術以及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系統。其中,Ultium電池技術是此次通用與本田合作最關鍵的技術之一。在核心技術上,Ultium電池採用了「袋裝電池」(PACK)組成方式,其相比傳統的PACK形式做了更多的細化設計,省去了80%的電池組接線。此外,Ultium電池技術還擁有6、8、10、12組模組的形式,可對應50KWH到200KWH的電池容量。同時,Ultium電池採用了NMCA鎳錳鈷鋁的新配方,對貴金屬的需求降低了70%,大大降低了電池成本。所以,從實際使用角度來看,Ultium電池技術就擁有大小/布局靈活、節省空間、容量大、成本低等優點。

雙方都渴望後來居上

從目前本田的產品陣容上看,在燃油和混動領域其都有豐富的車型,雅閣、思域、飛度、CR-V等車型的口碑和銷量都相當給力。不過在純電動車領域,本田除了X-VX和VE-1以外,最新的車型也就只有M-NV,而這三款車本質也都是相同車型。而且在產品力方面,售價近15萬的M-NV最大馬力為160匹,續航480公裡。作為一款小型SUV,M-NV的性價比並不是特別高。而通用方面,以中國市場為例,雖然其各品牌燃油車型已經覆蓋了轎車、SUV、MPV等各個細分領域,但純電動車型卻只有微藍6、暢巡等寥寥幾款車型。所以本田、通用在產品少、產品力不夠強的情況下,合作發開新能源產品自然順理成章。

從《車壹圈》目前獲悉到的信息來看,在雙方合作的前期本田將分別推出一款本田品牌車型和一款謳歌品牌車型,兩款新車有望在2023年和2024年與消費者見面。據悉,在新車研發生產中本田將負責車型設計和調校,通用提供平臺、電池技術的同時也將拿出墨西哥拉莫斯阿里斯佩工廠、田納西州斯普林希爾工廠負責投產新車。雖然此次通用方面並沒有透露合作相關的新車,但從其之前公布的5年30款純電新車的計劃來看,雙方合作期間通用也必將推出相關新車。

車企聯手或成大趨勢

在全國排名前十的《車壹圈》看來:此次本田和通用的聯手可謂強強聯合,共同發力搶佔全球新能源市場。而面對飛速的新能源行業,《車壹圈》也相信在未來多個車企也會像本田和通用這樣通過聯手的方式推出新產品。而大車企之間的合作發展,也將進一步打壓造車新勢力、小車企的生存空間,未來各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相關焦點

  • 加氫三分鐘續航700公裡,氫燃料電池汽車才是未來?
    純電動車(三元鋰電池)作為用戶對新能源的泛認知,已經深入人心,並且在銷量上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不過,關於純電動的續航憂慮、充電快慢以及電池的維修、更換成本已經是用戶的普遍用戶憂慮。也有不少聲音表示,電動車雖能代替燃油車降低對油量的使用從而降低有害物質的排放,但純電動車更像是偷換概念,並沒有達到真正的節能。而最近頻頻出現的氫能源是否能成為純電動車的接班人,成為真正環保低碳出行的踐行者?氫能源又比純電動車好在哪裡?真正的「0碳排放」!
  • 通用汽車:新電池可在未來五年內將電動車成本降至內燃機車的水準
    該電池技術可將電動車的續航裡程數提升至450英裡。 通用汽車的產品研發部負責人Doug Parks表示:「我們認為,汽車業正在轉型中,我們想要在電動車領域佔據居於領先位置。」 通用汽車承諾,到2025年,小型SUV的成本將低於3萬美元(約合19.73萬元)並生產30款電動車型。如今,幾乎所有電動車型的成本都在3萬美元以上。
  • 前瞻電動汽車產業全球周報第51期:2019中國最好賣的電動車 不是...
    其中,蔚來、威馬、小鵬為首的「造車新勢力」均貢獻了百萬級別的捐款。與此同時,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等車企也開始改建廠房,自行生產口罩。新車將採用純電形式驅動,綜合最大功率可達390kW,百公裡加速4s內即可完成,部分車型還將配備四驅系統。此外,新車或將配備80kWh電池組,最大續航裡程可達600公裡。特立獨行 寶馬確定不會研發純電動車平臺鑑於純電動的技術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包括奔馳和大眾等汽車廠商都開始研發純電動汽車專屬平臺。不過,寶馬則可以說是特立獨行。
  • 華為進入電動車行業,石墨烯電池,充電十分鐘續航1000公裡
    近幾年華為在手機市場發展迅猛收益頗豐,如今進入電動車行業造車,細看市場企業跨界造車似乎成了跟風潮流了,格力造車到現在華為也來造車了,據了解華為悄悄無聲息地進入了新能源汽車行業——入股威馬汽車,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決定。
  • 新能源汽車周報(8月第二周) | 北汽新能源與奔馳能源合作共建儲能...
    梅賽德斯-奔馳能源公司是戴姆勒股份公司全資子公司,2016年起研發基於梅賽德斯-奔馳及smart品牌純電動及混動車型所採用的汽車動力電池技術的創新的儲能解決方案。公司的大規模儲能設備可應用於負載峰值補償、黑啟動和不間斷電源,並特別聚焦於電池梯次利用和備用儲能裝置領域的應用。之前,戴姆勒已與合作夥伴一起,成功將採用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的三套大型儲能設備(儲能總量為40兆瓦時)併入德國的電網。
  • 東風本田電動化最新成果M-NV 憑實力打動消費者
    ,以及純電的續航裡程上,M-NV都表現的非常「本田」。低能耗是一款好電動車的核心其實對於增加續航裡程來說,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增加電池包的數量,來提升電池組容量,這也就讓一部分消費者忽略了電動車能耗指標,而恰恰綜合能耗指標才是考驗一個車企技術實力的關鍵——同等條件下,能耗越低,續航裡程就越高,充電間隔就越長。
  • 本田6000元電動車,摩託車減震真空胎,極速52km/h,續航100公裡
    在目前摩託車禁令仍然沒有完全失效的環境下,騎電動車出行已經是最常見的方式之一,即使是禁摩令早已廢除的西安,大街上最常見的還是二輪電動車。相比較摩託車,電動車的更輕更小,價格更低,雖然續航不行,但是充電也是很方便的。
  • 氫燃料電池汽車,打得過純電動車麼?
    此外,寶馬集團還與豐田汽車公司合作,雙方將致力於氫燃料電池技術的開發。BMW i Hydrogen NEXT動力系統就是搭載的雙方合作研發的燃料電池,和寶馬集團獨立研發的燃料電池組和整體驅動系統。寶馬集團研發負責人傅樂希表示:「從長期來看,氫燃料電池技術有可能成為寶馬集團動力系統組合的第四大支柱。」
  • 奔馳新能源卡車續航超1000公裡?比亞迪擴充刀片電池產能為哪般?
    保時捷推出移動充電解決方案02:44來自汽車大滿貫奔馳新能源卡車續航將超1000公裡?梅賽德斯-奔馳近來公布了三款零排放卡車,這三款車都採用氫燃料電池和電動電池系統,續航裡程有望超過1000公裡。其中的梅賽德斯-奔馳eActros最早或在明年投產。奔馳新能源卡車在全球商用車領域,奔馳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戴姆勒表示,未來電池組將變得更小、更輕、效率更高、續航裡程更長、對載貨能力的影響更小,這也為未來商用車大規模搭載電驅動系統提供了可能。
  • 蔚來汽車固態電池新車型量產 最高續航能力達1000公裡
    蔚來汽車固態電池新車型量產 最高續航能力達1000公裡 BT財經 發表於 2021-01-12 13:26:01 過去一年,在特斯拉股價如火箭般躥升的帶動下,國內造車新勢力領頭羊蔚來股價也暴漲十幾倍,市值逼近千億美金
  • 站比亞迪肩膀上,長安用其晶片電池和永磁電機,續航跑出900km
    可以說比亞迪做全了電動車的全產業鏈技術,還能自主生產全球領先的電動車核心晶片IGBT,佔整車成本約5%,是與動力電池電芯齊名的「雙芯」之一。目前比亞迪IGBT晶片晶圓產能已達每月5萬片,預計2021年每月10萬片,可供120萬輛使用,野心非常大。
  • SK開發NCM全新電池,高速充電20分鐘續航800公裡!
    ,高速充電20分鐘續航800公裡!:如今的內燃機需要付出非常長時間的努力才能把熱效率再提高1%,帶來一點點的續航增加和油耗降低,但是在隔壁的純電動車領域,尤其是電池部分,幾乎每一年的進步都能把續航裡程向前推進100公裡,對比之下,誰的上限更高一目了然。
  • 蔚來「超級電池」撲朔迷離,1000公裡續航恐難落地
    1月9日,在成都舉辦的NIODay 2020大會上,蔚來發布了旗下首款純電轎車ET7,雷射雷達、自動駕駛、最大續航超1000公裡。  發布會上,蔚來董事長李斌稱,eT7將會在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補貼前售價為44.8~52.6萬元,競爭對手鎖定為寶馬、奔馳和奧迪,遠期甚至包含蘋果的汽車。
  • 品質續航智能ARCFOX極狐αT如何滿足一臺純電動車所有期望
    電池也來自成熟電池供應商韓國SK,擁有 67 kWh 和 93.6 kWh 兩種容量,其頂配版本最長NEDC續航可達653km。而ARCFOX極狐αT還是國內唯一擁有純電自適應全地形四驅系統的車型。 另外,ARCFOX極狐αT的底盤調校還來自麥格納奔馳大G團隊,其實優秀的底盤調校是和成熟的造車經驗分不開的,其中需要技術更需要經驗加持,這也是很多造車新勢力的產品短板。而ARCFOX極狐αT可以忽視這一點,機械素質和駕控方面,ARCFOX極狐αT同樣有著十分的底氣。
  • 【技術】鋁電池電動車續航裡程的未來?
    關注我,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汽技術信息」4月6日,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教授戴宏傑的研究小組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題為《An ultrafast rechargeable aluminium-ion battery》的論文,論文稱他們的團隊研發出一種的鋁離子電池,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能「快速充放電」,並且循環次數竟然高達7500次,遠遠超過普通鋰電池。
  • 通用汽車試圖說服投資者:我們的電動車未來能超過特斯拉
    即便全球汽車市場因新冠狀病毒受到不小的影響,但這不妨礙特斯拉的估值遠超通用汽車和其他大多數傳統汽車製造商。截止至本周二,特斯拉的市值在1440億美元左右,這個數字是通用汽車450億美元市值的三倍以上。通用汽車是目前為止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有著充足的現金流和豐厚的利潤,但在電動車市場上,特斯拉才是領導者。
  • 凱迪拉克的第一輛電動車有個33寸的屏幕
    新能源車的時代已經來臨,尤其是特斯拉的強勢不斷向傳統廠商施壓,不得不加快電氣化的進程,不管本身願意與否,越來越多傳統汽車廠商都公布了推出電動車的計劃。豪華品牌裡面,奧迪、奔馳、寶馬、雷克薩斯、捷豹、沃爾沃已經推出或準備推出自家的純電動車,唯獨銷量並不少的凱迪拉克似乎一直都沒有什麼動靜。
  • 充電45分鐘續航400公裡 BMW iX3要做電動車實力派_易車網
    汽車電氣化的趨勢下,純電動汽車成為汽車產業的另一條賽道,但是當下不少消費者還是持觀望態度,從某種角度來說大家普遍認為電動技術剛剛起步,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其實不然,像寶馬這類豪華車企早在半個世紀前就開啟了純電動車研發的先河。
  • 老司機告訴你15萬級純電動車怎麼選
    不只看表面數據,還要看技術續航裡程一直是消費者購買純電動車的重要考量因素。為此各汽車企業投其所好,通過增加電池數量和採用更高能量密度電池等方式不斷提高續航裡程,目前主流廠商給出的NEDC續航裡程已經達到500公裡,完全滿足日常出行的需求。所以,僅僅盯著續航裡程等數值,既無法從大量同質化車型中挑出更高的「將軍」,而且也沒這個必要。
  • 80萬的國產純電SUV、豐田氫能源車!北京車展五款熱門新能源車點評
    目前各大汽車企業還在進行技術線路之爭,電池驅動是目前最普遍的方案,有更多的車企加入,有更多的產品投放。 不過,以豐田、本田為代表的汽車企業卻並不認為電池驅動是最好的方案,氫燃料電池驅動似乎才是新能源汽車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