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現象將持續整個夏季

2021-01-12 可為漁業

5月份CPC/NCEP/NWS/IRI 觀測及預報產品,4月期間赤道太平洋大部分地區的海表溫度(SSTs)高於同期平均水平(圖1),反映了正在進行的厄爾尼諾現象。除了Nio-1+2指數為+0.3℃外,所有最新的Nio指數都接近+0.8℃。雖然4月份的海表溫度相對沒有變化,但次表層海水溫度距平有所下降(圖2)。近赤道太平洋表層附近的海水溫度距平為正值,但隨著深度增加逐漸變為負值。印度尼西亞附近的熱帶對流受到明顯抑制(圖3),日期線附近的對流持續增強,但相比於上兩個月增強較弱。熱帶太平洋的低層風異常較弱,西太平洋低層東風異常明顯。西太平洋上層為東風異常,東太平洋上層大部分地區為西風異常。總體而言,海洋和大氣條件與厄爾尼諾現象一致。

圖1. 2019年5月1日的周平均海表面溫度異常

圖2. 2019年4月28日赤道太平洋表層(0-300米)

溫度異常的經度剖面圖

圖3. 2019年4月3日至4月28日期間的平均長波輻射(OLR)距平(W / m**2)

IRI / CPC的大多數模式預測厄爾尼諾現象將持續(圖4),其中Nio-3.4區域的SST距平將會在+0.5℃和+1.0℃之間。然而,春季期間的模式預測相對於一年中的其他時間往往不太準確。從短期來看,近期的中西太平洋西風異常增加預示著下沉海洋開爾文波發展的可能,這可能會提高次表層海水溫度,促使厄爾尼諾現象持續存在。總之,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會延續至2019年夏季(70%的概率)和秋季(55-60%的概率)

圖4. Nio-3.4地區海面溫度異常預報

(2019年4月19日IRI/CPC更新)

△內容來源:海維斯海洋信息服務,作者:錢蘇偉,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百家號!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厄爾尼諾現象
    據統計,本次厄爾尼諾事件在世界範圍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200億美元。範圍可達整個熱帶太平洋東部至中部。現在,厄爾尼諾一詞已被氣象學家和海洋學家專門用來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的大範圍異常增溫現象。科學家們由此認為,新一輪厄爾尼諾現象開始形成,並將持續到1998年。也正是從這一刻起,地球上的氣候開始亂了套。  在南部非洲,厄爾尼諾帶來了自1997來最嚴重的乾旱,並使大約500萬人口面臨饑荒的威脅;在西太平洋地區,厄爾尼諾抑制了降雨,使印度尼西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陷入了乾旱並引起森林火災;東太平洋沿岸國家智利、秘魯、厄瓜多、阿根廷、烏拉圭和巴西東部暴風雨和雪成災。
  • 厄爾尼諾現象注意!或將導致我國「南澇北旱」
    厄爾尼諾現象注意!或將導致我國「南澇北旱」時間:2015-05-31 00:07   來源:伊秀新聞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近日,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布的 公告,2015年厄爾尼諾發生的概率在60%—70%。那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它的出現又將給我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 地理學科知識——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主要指太平洋中東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異常地持續升溫,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的異常氣候現象。
  • 拉尼娜與厄爾尼諾相反的現象
    從去年春季開始,太平洋上出現了本世紀最嚴重的厄爾尼諾現象,造成了大氣環流異常,給全球帶來了嚴重災害。但最近,氣象專家預測:今年7月—9月,太平洋上可能發生與厄爾尼諾相反的拉尼娜(LaNina)現象。  什麼是拉尼娜現象?
  • 厄爾尼諾將持續到春季延續時間最長 強度暫居第二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結果顯示,自2014年5月開始的厄爾尼諾,目前已經開始逐步衰減。國家氣候中心預計,厄爾尼諾事件將持續到今年春季,今年春夏的全球及我國氣候,可能會繼續受到它的影響。  已持續21個月,強度僅次於1997/1998年超強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是指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洋表面溫度持續異常增溫的現象,一般2—7年發生一次,上一次出現在2009年至2010年。  「厄爾尼諾事件是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的結果。」
  • 我國南方持續洪澇災害,難道厄爾尼諾現象又來了?難道像之前一樣
    我國南方持續洪澇災害,難道厄爾尼諾現象又來了?難道像之前一樣最近我國的南方出現了持續洪澇的災害現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厄爾尼諾又來了?那麼到底什麼的厄爾尼諾現象呢?下面先來和你們說一說。厄爾尼諾現象是太平洋的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在南美洲西部和南太平洋東部,從南向北流動的一股著名的迷路韓流,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份,南半球的夏季海域水溫普遍升高,一直向西流動的赤道慢慢得到加強,這個時候,隨著全球起亞和風帶的移動,迷路韓流水溫反常,這股力量被稱為厄爾尼諾暖流。
  • 聯合國:加大力度應對非洲和亞太地區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據估計,全球有超過6000萬人,僅東非和南部非洲就有約4000萬人,將因為厄爾尼諾氣候事件的影響而處於糧食無保障狀況。科學家們預測,發生拉尼娜這一相對應的氣候現象的可能性與日俱增。這將導致因厄爾尼諾現象而遭受乾旱的地區出現高於平均水平降雨和洪水的機率增加,而與此同時,由於厄爾尼諾現象而發生洪災的地區更有可能遭受乾旱。
  • 厄爾尼諾現象如何影響全球主要農產品?
    此前,世界三大氣象機構均表示今年夏季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概率較大。例如,日本氣象廳6月10日表示今年夏季份發生厄爾尼諾的概率為70%,秋冬季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概率為60%;澳大利亞氣象局6月11日報告認為今年發生厄爾尼諾的概率為50%,這為正常水平的2倍;美國氣象局6月13日表示:北半球夏季發生厄爾尼諾的概率為66%,厄爾尼諾持續至秋冬季的概率在50-55%。
  • 專家:今年極端天氣並非厄爾尼諾現象所致
    不少機構預測今年太平洋地區或將面臨厄爾尼諾現象,遭遇洪水、風暴和乾旱侵襲。也有人認為席捲全球的極端氣候是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全球氣候災害頻發的罪魁禍首真的是厄爾尼諾現象嗎?今年是否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強度如何?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來勢洶洶的極端天氣?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公報稱,鑑於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溫度已達到出現厄爾尼諾前兆的程度,今年中期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 輕鬆了解厄爾尼諾現象
    一旦出現了罕見的超強厄爾尼諾現象,我國南方很有可能要面臨嚴重的洪災。很多人應該也還記得1998年那場特大洪水,而它的罪魁禍首也正是這個厄爾尼諾現象。那麼到底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呢?由於這些南美洲的漁民們遇到幾次這個事件的時候,恰好都在過聖誕節,所以給這種現象起名為「聖嬰」,這代表耶穌。這個西班牙語單詞音譯過來就是厄爾尼諾——這就是厄爾尼諾現象這個名稱的由來。它最直接的表現在太平洋東部海水溫度的異常上升。那問題來了:發生在遙遠的太平洋對面的海水升溫怎麼會影響到中國的氣候呢?其實,這背後有一個有趣的科學原理。
  • 厄爾尼諾現象:是空調銷量的助力還是阻力?
    而近期,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9年11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並持續維持厄爾尼諾狀態,連續5個月Nio 3.4指數的滑動平均值分別為0.6℃、0.5℃、0.5℃、0.5℃和0.5℃。以此作為依據,我國氣候確定開始進入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階段。
  • 厄爾尼諾現象逼近史上最強 擾亂全球天氣中國將迎暖冬
    據中國天氣網報導,記者從中國氣象局3日下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厄爾尼諾已經達到極強標準,強度逼近史上最強的1997/1998年厄爾尼諾事件。預計今冬將達到峰值,繼續給全球氣候帶來影響。 另據中新網援引外媒報導,厄爾尼諾現象致乾旱威脅印尼等國農作物產量。近期,印尼34個省當中有20省遭遇嚴重乾旱。
  • 【氣象科普】兄妹現象——厄爾尼諾與拉尼娜
    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暖流被稱之為厄爾尼諾暖流。我們可以結合圖片來看看厄爾尼諾現象。總的來說,當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時,赤道東太平洋由於海水溫度高,空氣層結不穩定,對流發展,由乾燥少雨變為多雨,引發洪澇災害;而赤道太平洋西岸地區由於海水溫度低,空氣層結穩定,由溼潤多雨變為乾燥少雨。
  • 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什麼意思
    近年來出現的異常自然現象中,有一個叫做「厄爾尼諾現象」。那麼,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呢?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同時,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拉尼娜現象有時會跟著出現。  厄爾尼諾又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這個狀態維持3個月以上,才認定是厄爾尼諾事件。
  • 厄爾尼諾現象已出現 深度分析其影響
    澳大利亞氣象局(BOM)4月稱,天氣模型顯示今年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6月出現的機率至少有70%。熱帶太平洋(601099,股吧)海水溫度持續高於均值,信風則弱於正常水平,所有模型均顯示海水溫度將進一步上升。  厄爾尼諾是一種周期性的自然現象,科學家通過對全球氣候進行分析,認為厄爾尼諾不是一個孤立的自然現象,它是全球性氣候異常的一個方面。
  • 厄爾尼諾發生概率提升至80%!或持續整個冬季
    來源/視覺中國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丹)今年10月以來,熱帶太平洋中東部地區的海表溫度一直處於較弱的厄爾尼諾水平。世界氣象組織(WMO)最新預測結果表明,未來三個月,發生成熟厄爾尼諾現象的概率提升至了75%至80%,且約有60%的概率將在2019年2月至4月期間持續發生。本次事件中等強度厄爾尼諾,是一種發生在赤道中東太平洋地區的大範圍水溫異常升高的現象,通常每隔幾年發生一次。
  • 圖解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
    圖解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1.沃克環流赤道地區大洋的東側是下層冷海水上升作用最為強烈的地區。在東赤道太平洋地區強烈的冷海水上翻,使得其海洋表層溫度與西赤道太平洋地區的「暖地」之間形成強烈的對比。沃克環流是赤道地區海--氣作用的產物,並通過大氣的動力影響到世界其他地區,整個赤道均存在沃克環流。2.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海面盛行赤道東風,而東南太平洋則吹東南信風,大洋東側表層的暖海水被吹送到西太平洋,其下層的冷海水則不斷向上補充表層流失的暖海水,結果使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熱量聚積。
  • 厄爾尼諾現象「三連擊」?2020/21年冬季可能性為83%,或又是暖冬
    作者:文/虞子期2020年的氣候真的是比較「異常」多變,而今年的主要氣候現象就是形成了一次厄爾尼諾現象,但是這次的厄爾尼諾現象持續的時間並不久,並且強度也算大,在2020年5月份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如今海洋區域「ENSO中性偏冷狀態」,所以厄爾尼諾消失之後,按照這個狀態持續的發展,最終也會導致拉尼娜發展起不來。
  • 2015厄爾尼諾或將製造「凌亂」夏天
    (來源:中國氣象報) 按照國家氣候中心ENSO監測,從2014年5-10月,當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已經持續6個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以上,表明一次新的厄爾尼諾事件正式形成。我國也是國際上首個確認厄爾尼諾事件的國家。本次厄爾尼諾將持續多久?
  • 【地理備考】沃克環流、厄爾尼諾及拉尼娜現象對我國的影響
    沃克環流增強就會出現拉尼娜現象,偏弱則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02—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厄爾尼諾現象: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