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知道一部摩託車的內部構造,會用什麼方法呢?普通青年會去用搜尋引擎,人類幾乎所有的知識都能通過搜尋引擎找到。那麼文藝青年呢?文藝青年會用X光攝影為我們營造出一個不一般的透視世界。
在英國,有一位文藝青年休·特維(Hugh Turvey),他端起相機,用X光攝影為我們呈現出異彩紛呈的透視世界。
談起創作,特維稱自己更像是一個工匠,而不僅僅是一名藝術家。在拍攝的前期,他需要為拍攝對象設計出一部「唯它專屬」的拍照設備。他說:「我沒有找到對任何對象均適用的設備,也沒有想過這臺設備是可能存在的。所以,對於每件作品,我都為其設計出一套獨一無二的設備,以得到最佳的拍攝效果。這一點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捕捉小件的低密度的物品時的要求,就與拍攝精密複雜的儀器時所需要的設備完全不同,甚至對於同一物品,微小角度的差別都必須重新設計拍攝器材。」
所以,特維的工作室像是一個大工廠,各種機械零件、醫療配件和攝影器材隨處可見。其在拍攝時採用的攝影技術與普通相機更是截然不同,他沿襲了被稱為「photograms」的傳統攝影技術,將要拍攝的物體直接放在感光紙上,然後進行曝光。感光紙根據物品不同區域的不同透明度可以得到從白到黑、層次漸進的灰度圖像。與傳統的photograms技術不同在於,特維用以曝光的光源頻率不再局限於可見光,而是更高頻率的X光。X光具有穿透物體的能力,根據穿透區域密度和物質的不同,X光會有不同的殘餘量用以曝光,從而實現透視的效果。
所以,特維稱自己的X光攝影並不是簡單的藝術,而是結合了多項複雜的技術。在拍攝時,要結合過曝光技術和多次曝光技術。在膠片處理上,要考慮化學處理和濾波。同時,設計拍攝設備時,又要考慮到機械和物理的知識。據特維說,由於沒有鏡頭來預覽成像效果,所以在拍攝之前必須對要拍攝的物體了如指掌,明確各處明暗和細節的展現方式,為不同的需求計算出不同的曝光值。即便如此,得出來的結果還是存在著偶然性和較大的偏差,需要反覆多次調整各處細節,才能得到滿意的照片。
在特維的作品中,比起精準的透視細節,更拉轟的還有斑斕的著色,一掃原始X光圖片中乏善可陳的黑白色,更渲染出被攝物品栩栩如生的生命感。這些豐富的色彩是通過怎樣的技術手段實現的呢?特維給出的答案著實令人意興闌珊,在現階段,其著色均是手工添加的。不過,與其他的X光攝影家不同的是,除了著色以外,他的照片再無任何後期處理。
除了這些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外,讓休·特維聲名鵲起的另一產品,是為iPad上專門設計的電子書,《X is for x-ray》。在書中,他用26種常見的日常用品對應26個英語字母,為每個物品呈現出逼真的「三維」透視效果,可通過指尖在屏幕上的互動操作實現放大和縮小,也可以旋轉觀察。
這些物品的X光透視圖,均由特維傾力打造。那麼,又是怎麼由二維的靜態透視照片得到三維的動態透視效果呢?
其實,這只是一個「障眼法」,細心的用戶可以發現,X is for x-ray的三維旋轉中,並不是對於任何一個方向的旋轉軸都可以實現旋轉的,而是只能繞著垂直軸,實現360°旋轉。所以,此時屏幕上所呈現的三維效果,是假三維,由圖像拼接技術所得到的。其原理為,在拍攝時將原始物體固定,在某一固定的水平面上,以物體為圓心,相機繞圓心旋轉360°進行拍攝,得到一組圖片。然後,通過圖像匹配和圖像融合兩個步驟,得到圖像拼接的結果,以實現任意角度的環視效果。在這種技術下,如果拍攝的密度足夠高,即可實現非常逼真和高效的單軸旋轉結果。其技術弱點就是,旋轉軸固定,無法實現球面的360°任意旋轉。
不過,僅為了實現單軸旋轉的酷炫效果,Turvey也一定是煞費了苦心。
特維自稱,其早期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俄國的結構主義(Constructivist concepts)文化,即通過各種事物表象系統隱藏下的各種關係,探尋出一種新的表現方式。Turvey深諳其內涵,並將其運用到作品實踐中。他的作品正如他最喜歡的那一句話,seeing the unseen。
看到,看不到的世界。就讓我們由這句話,開啟特維為我們營造的奇幻透視之旅吧。
玫瑰
百合
百子蓮
海芋
風信子的成長過程
魔術師的兔子
X is for x-ray視頻:
X is for x-ray的網址:http://www.touchpress.com/titles/x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