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少數有益生物在治療2型糖尿病中起著關鍵作用。

2021-01-07 騰訊網

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腸道微生物群中的少數微生物在2型糖尿病中起著關鍵作用,這為一種嚴重的代謝疾病提供了可能的益生菌療法,這種疾病影響到大約十分之一的美國人。

「事實上,2型糖尿病是一場全球性的流行病,在未來十年裡,診斷的數量預計還會持續上升,」OSU藥學院藥學副教授安德烈·莫根(AndreyMorgun)說。「所謂的『西方飲食』--富含飽和脂肪和精製糖--是主要因素之一。但腸道細菌在調節飲食效果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以前被稱為成人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影響身體代謝葡萄糖的方式,葡萄糖是一種重要的能量來源。對一些病人來說,這意味著他們的身體抵抗胰島素的影響--胰島素是由胰腺產生的激素,它為糖進入細胞打開了大門。其他病人的胰島素不足以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在任何一種情況下,糖在血液中積累,如果不加以治療,這種影響會損害許多主要器官,有時甚至會使人致殘或危及生命。2型糖尿病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是超重,這通常是西方飲食與低體力活動相結合的結果。

人類腸道微生物群的特徵是來自大約1000種不同細菌的10萬億多個微生物細胞。微生物群中的失調或不平衡通常會對人的健康產生有害影響。

「一些研究表明,生物失調是由數百種不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複雜變化造成的,」OSU卡爾森獸醫學院的生物醫學副教授納塔莉亞·舒爾琴科(Natalia Shulzhenko)說。「然而,我們的研究和其他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落中的個體成員,如果被飲食改變,可能會對宿主產生重大影響。」

Shulzhenko和Morgun使用了一種新的、由數據驅動的系統生物學方法,稱為跨領域網絡分析,以研究西方飲食下宿主-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使得他們能夠調查微生物群中的個體成員是否參與了飲食在宿主體內引起的代謝變化。

「分析指出,特定的微生物可能會影響一個人代謝葡萄糖和脂質的方式,」莫根說。「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可以推斷這些影響對宿主是有害的還是有益的。我們還發現了這些微生物和肥胖之間的聯繫。」

科學家們確定了四個操作分類單元(OTUS),它們似乎會影響葡萄糖代謝;OTUS是一種根據基因序列相似性對細菌進行分類的方法。

所鑑定的OTUS為4種細菌,分別為:johnsonii乳桿菌、Gassseri乳桿菌、ilaboutsia iliciis和Rumino球菌gnavus。

Shulzhenko說:「前兩種微生物被認為是葡萄糖代謝的潛在『改善劑』,另外兩種可能『惡化』。」總體跡象是,個體類型的微生物和/或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社區一級的失調,是2型糖尿病的關鍵因素。「

研究人員給老鼠餵食相當於西方飲食的食物,然後補充嚙齒類動物的攝取量,添加更好的和更惡化的微生物。乳酸桿菌促進了肝臟線粒體的健康,這意味著宿主代謝葡萄糖和脂類的方式有所改善,而接受這些乳酸桿菌的小鼠的脂肪質量指數也低於那些只吃西餐的小鼠。

科學家們根據早期人類研究的數據檢查老鼠的結果,發現人體質量指數和這四種細菌的豐度之間存在相關性--越多的改進劑意味著更好的身體質量指數,越多的惡化者與不太健康的BMI有關。

Shulzhenko說:「我們發現80%以上的肥胖患者中都存在伊萊拉氏菌,這表明這種微生物可能是超重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疾病。」

病態性是一種通常與宿主有共生關係的有機體,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致病。

她說:「總的來說,我們的觀察證實了我們在西方飲食餵養的老鼠身上所看到的。」「在觀察所有的代謝產物時,我們發現了一些可以解釋乳酸菌治療引起的益生菌效應的原因。」

乳桿菌是一個微生物屬,含有數百種不同的細菌。它的代表是常見的益生菌,並經常發現在許多類型的發酵食品和乳酸菌強化乳製品,如酸奶。

莫根說:「我們的研究揭示了治療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潛在益生菌菌株,以及對其作用機制的深入了解。」「這意味著有機會開發有針對性的療法,而不是試圖恢復『健康』的總體微生物群。」

相關焦點

  • 丙二醯化修飾影響2型糖尿病
    ,題為「Lysine malonylation is elevated in type 2 diabetic mouse models and enriched in metabolic associated proteins」,在該研究中他們發現賴氨酸丙二醯化修飾在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2型糖尿病最新研究進展
    因此,近年來幹細胞移植成為幹預2型糖尿病的研究熱點。幹細胞移植有效幹預2型糖尿病的三大作用機制間充質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能幹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分化成多種細胞類型,在體內發揮重要的組織修復與再生作用,為改善2型糖尿病開闢了一條新的路徑。
  • 時隔四年 這項治療2型糖尿病的研究終於有了「續集」
    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佔據了90%以上,是全球範圍內最常見且代價最高的疾病。作為一個目前還不能有效根治的疾病,患者只能通過每天服用一種或多種抗糖尿病藥物來暫時改善高血糖。低血糖和體重增加是藥物治療中的常見副作用,而採用非手術方法無法持續緩解疾病。
  • 新研究揭示:「第二大腦」在糖尿病中的作用
    如今,2型糖尿病這種代謝疾病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去年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糖尿病患者至少已有4.63億(每11個人中就有1位)。另據2020年中國糖尿病流行病學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糖尿病患者總數已達1.298億。
  • 鐵皮石斛多糖對2型糖尿病小鼠降糖降脂的作用
    因此,從中草藥中尋找高效、安全的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天然產物,具有很高的實際應用價值。現在已經有大量的研究發現,許多中草藥都有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其中包括生芪、地黃、黃連、當歸、葛根、鐵皮石斛等。鐵皮石斛具有的藥用價值,是一種珍貴的藥材,其最主要的藥用成分是石斛多糖,除此之外還含有石斛鹼、黃酮和一些微量元素。諸多研究證明鐵皮石斛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等藥理作用。
  • 研究發現細菌細胞壁成分對2型糖尿病治療的重要意義!
    特別是涉及炎症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來自南非斯坦堡大學(SU)的Resia Pretorius教授和曼徹斯特大學的道格拉斯·凱爾教授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大大改變了科學家們關於細菌對許多疾病(包括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的思考方式,帕金森病,敗血症,類風溼關節炎和最近的2型糖尿病(T2D)。以前,Pretorius和Kell已經確定,這些慢性炎性疾病也具有微生物來源。
  • 抗體治療預防小鼠Ⅰ型糖尿病
    此項研究成果發表在《Diabetes》雜誌(2005年影響因子為8.028)一月期上,研究者認為這對於人類Ⅰ型糖尿病的治療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在美國,有超過70萬人患有Ⅰ型糖尿病。這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身體中的免疫細胞會錯誤地攻擊胰臟中合成胰島素的細胞,導致血糖濃度升高,最終引發多種疾病,如失明、腎功能衰竭、心臟病和神經損傷等。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2型糖尿病研究進展!
    幹細胞具有獨特的高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可以在特定的微環境中誘導分化為胰島素分泌細胞(IPCS)。 因此,幹細胞移植有望克服胰島細胞移植的缺陷,成為幹預2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幹預2型糖尿病的傳統方法並不令人滿意近年來,中國的糖尿病發病率很嚴重。
  • 最新研究表明;糖尿病新藥特普珠單抗,有助於延緩1型糖尿病發作
    最新研究表明,特普珠單抗可延緩家族增加1型糖尿病的發生風險。特普珠單抗如何在新診斷為1型糖尿病的兒童和青少年中發揮作用,現在將在研究中進行調查。研究藥物治療似乎可以防止細胞(T細胞)破壞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
  • Stem Cell Reports:幹細胞移植可治療II型糖尿病
    2015年3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加拿大的科學家在國際期刊Stem Cell Reports在線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胰腺前體細胞移植對於II型糖尿病治療具有良好效果,與糖尿病治療藥物聯合使用,治療效果更加明顯,這項研究表明基於幹細胞技術的治療方法或許是治療II型糖尿病的一種可行方法。
  • 糖尿病日|幹細胞究竟能不能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治癒糖尿病的方法。而且傳統的糖尿病治療,不能解決併發症的問題。 根據糖尿病的特點,糖尿病通常分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和妊娠型糖尿病。大多數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Ⅱ型糖尿病主要由胰島素抵抗伴胰島素分泌不足轉變為胰島素分泌不足伴胰島素抵抗。 2、發病年齡不同 Ⅰ型糖尿病的發病多在25歲以前的青春期,少數可發生在25歲以後的任何年齡段。
  • 治療2型糖尿病聯合製劑未達期望
    2型糖尿病成年人患者;如今來自德國藥物評估局(IQWIG)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的檔案評估來確定是否這種新型藥物組合製劑相比一般的2型糖尿病療法可以帶來更多的益處。當2型糖尿病患者不能進行血糖控制時可以使用單一的坎格列嗪或二甲雙胍、以及坎格列嗪和二甲雙胍聯合製劑來進行治療,病人也可以選擇在不同的藥片中進行兩種藥物的服用。
  • 中藥複方葛根芩連湯中調節腸道菌群治療糖尿病的關鍵活性成分
    大量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失調在2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會導致多種有益菌的減少以及有害細菌的異常繁殖。因此,以腸道菌群為靶點,採用生活方式幹預(如飲食、運動等)、補充微生態製劑(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等)、菌群移植等手段,對腸道菌群進行靶向性調節成為防治2型糖尿病的新策略。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研究
    雖然已經證實,移植其他人的胰腺是有效的,但考慮到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如器官捐獻者的胰腺和病人的適用性,以及缺乏捐贈者,還沒有一種方法可以確定為基本解決方案。有幾種類型的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蘭格漢斯島的β細胞被某種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破壞和胰島素缺乏引起的。 缺乏胰島素,具有抑制血糖的作用,不能抑制血糖水平,導致高血糖。
  • 免疫細胞在糖尿病、癌症等疾病治療中發揮什麼作用?
    免疫細胞在治療糖尿病併發症中的作用糖尿病已成為繼腫瘤、心血管疾病之後第三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大血管病變是其主要併發症之一,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約80%糖尿病患者死於大血管病變。研究表明,免疫細胞失衡,可通過多種途徑引起大血管區域免疫炎症微環境紊亂,擴大免疫炎性反應,引起血管持續損傷, 誘發糖尿病大血管病變。
  • 2型糖尿病來襲
    「故事」的全部,遺傳和表觀遺傳—基因表達的改變或許也在2型糖尿病發病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今研究者在許多年紀非常小的瘦人中也發現了2型糖尿病發病率的增加,這就打破了人們一直以來的想法,即年紀較大的肥胖個體往往患2型糖尿病風險高一些;研究者指出,我們不光要關注良好的飲食和鍛鍊,更應該知曉哪些群體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一些,這包括了許多種族的人群,比如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群體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群體等,在研究者的臨床實踐中,他們對青少年甚至7歲大的兒童進行過研究,同時還對亞洲
  • Diabetes:新一代藥物坎格列淨或可有效治療2型糖尿病
    BIOON/ --刊登於國際雜誌Diabetes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鄧迪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曾經被批准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的新一代藥物,在不需要與二甲雙胍結合使用時或許會更加有效;這三種名為坎格列淨(canagliflozin)、達格列淨(Dapagliflozin)和依帕列淨(Empagliflozin)的可以抑制鈉-葡萄糖共轉運體2(SGLT2)的新一代藥物在過去兩年裡
  • 利用二甲雙胍在分子水平上發現了治療糖尿病的新機制
    新研究確定了以前未知的機制,有助於加強上皮細胞的結構和緊密連接,使他們可以保持屏障。二甲雙胍激活LKB1-AMPK應激極性途徑以前的研究表明,廣泛使用的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有助於保持上皮屏障抵抗壓力,如炎症,敗血症,低氧(缺氧)和有害微生物的能力。它也似乎有助於抑制腫瘤。
  • 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有多高?《自然醫學》定義6種糖尿病前期亞型
    血脂異常的狀態表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進一步升高。然而,當前對糖尿病前期的臨床定義並沒有反映出病理生理學的差異,也無法預測未來的代謝軌跡。也就是說,糖尿病前期患者會不會發展成2型糖尿病是無法預測的。近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德國圖賓根大學和德國糖尿病中心(DZD)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根據一項25年的研究數據,確定了6種不同的糖尿病前期亞型。這6種亞型在發展為2型糖尿病時具有不同的風險水平,這將有助於臨床醫生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並控制糖尿病前期和隨之而來的其他問題。
  • JCB:糖尿病發病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糖尿病是21世紀全球發病率最高和最嚴重的健康問題之一。糖尿病會引發中風、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衰竭、失明、截肢等多種併發症,嚴重影響了人類的身體健康和生活水平。糖尿病是由於機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利用障礙,導致血糖長期高於標準值的一種代謝性疾病。胰島素由胰腺β細胞分泌,在維持機體血糖平衡中起著關鍵作用,當胰島素合成出現障礙將會引起血糖失衡,造成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