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離子門控通道結構及其門控機制被解析

2020-12-04 科學網

鈉離子門控通道結構及其門控機制被解析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10 20:11:37

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William A. Catterall和Ning Zheng研究組解析了鈉離子門控通道的靜息態結構及其門控機制。 這一研究成果於2019年8月9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上。

為了穩定靜息構象,研究人員插入了改變電壓的突變並在細菌鈉離子通道Na VAb的電壓傳感器(VS)中引入一個二硫鍵交聯。研究人員揭示了鈉離子通道靜息態的冷凍電鏡結構以及完整的電壓依賴門控機制。VS的S4區段處在細胞內,並與三個門控電荷通過跨膜電場。該運動形成連接S4到S4-S5連接器的彎頭,從而收緊S6激活門周圍的環,並防止其打開。 基於這一鈉離子通道蛋白的高解析度結構,這些發現支持經典的「滑動螺旋」電壓感知機制,並為電壓傳感器功能、通道開啟和活化門閉合提供了完整的門控機制。

研究人員表示,電壓門控鈉離子(Na V)通道在神經、肌肉和其他電興奮細胞中啟動動作電位。電壓門控的結構基礎是不清楚的,因為靜息態僅存在於深度負電極膜電位時。

附:英文原文

Title: Resting-State Structure and Gating Mechanism of a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Author: Goragot Wisedchaisri, Lige Tonggu, Eedann McCord, Tamer M. Gamal El-Din, Liguo Wang, Ning Zheng, William A. Catterall

Issue&Volume: Volume 178 Issue 4

Abstract: Voltage-gated sodium (Na V) channels initiate action potentials in nerve, muscle, and other electrically excitable cells. The structural basis of voltage gating is uncertain because the resting state exists only at deeply negative membrane potentials. To stabilize the resting conformation, we inserted voltage-shifting mutations and introduced a disulfide crosslink in the VS of the ancestral bacterial sodium channel Na VAb. Here, we present a cryo-EM structure of the resting state and a complete voltage-dependent gating mechanism. The S4 segment of the VS is drawn intracellularly, with three gating charges passing through the transmembrane electric field. This movement forms an elbow connecting S4 to the S4-S5 linker, tightens the collar around the S6 activation gate, and prevents its opening. Our structure supports the classical 「sliding helix」 mechanism of voltage sensing and provides a complete gating mechanism for voltage sensor function, pore opening, and activation-gate closure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structures of a single sodium channel protein.

DOI: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9.06.031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9)30734-2

Cell:《細胞》,創刊於1974年。隸屬於細胞出版社,最新IF:36.216

相關焦點

  • 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研究進展
    10月1日《細胞科學雜誌》(Journal of Cell Science)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鮑嵐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3亞單位通過掩蓋Nav1.8內質網滯留信號增加通道在細胞膜表面的表達量。
  • ...發表長文報導首個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近原子解析度結構
    顏寧研究組在《科學》發表長文報導首個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近原子解析度結構清華新聞網2月10日電 2月10日,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研究組在《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題為《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近原子解析度三維結構》(Structure of a eukaryotic voltage-gated sodium
  • 顏寧組《細胞》報導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研究進展—新聞—科學網
    顏寧研究組在《細胞》發文報導電鰻激活態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Nav1.4與β1複合物三維結構   7月20日,生命中心顏寧研究組在《細胞》(Cell)期刊在線發表題為《來自電鰻的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Nav1.4-β1複合物結構》(Structure of the Nav1.4-β1 complex from
  • 酸敏感離子通道門控機制研究
    ,闡述了1型酸敏感離子通道(ASIC1)門控機制的分子動力學基礎。對於闡明離子通道生物學功能和以離子通道為靶標的生物醫藥研究來說,通道的變構激活(門控)機制的闡述是最核心的內容。然而,充分闡明離子通道門控機制具有技術上的挑戰性,因為離子通道在門控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發生較大的構象變化,而目前已有的研究方法並不能有效地檢測這些變化。 有關專家認為,蔣華良課題組與徐天樂課題組的合作研究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例。
  • 顏寧等解析首個真核生物鈉通道近原子解析度結構—新聞—科學網
    年2月10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顏寧研究組在《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題為《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近原子解析度三維結構》(Structure of a eukaryotic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at near atomic resolution)的研究長文,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
  • 人源鈉離子滲漏通道NALCN結構獲解析
    人源鈉離子滲漏通道NALCN結構獲解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5 17:18:22 美國基因泰克公司Jian Payandeh等研究人員合作解析出人源鈉離子滲漏通道NALCN的結構。
  • Nature:揭示腎上腺素激活心臟電壓門控鈣通道機制,有助開發治療...
    然而,這種激素如何刺激心臟功能的確切分子機制仍不清楚。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解決了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的一個謎團,即腎上腺素如何調節一類關鍵的負責啟動心臟細胞收縮的膜蛋白---電壓門控鈣通道。
  • J Neurosci:研究發現KIF5B促進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1.8運輸及功能的...
    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是可興奮細胞產生動作電位的基礎,其亞型1.8(Nav1.8)選擇性分布於外周神經系統,並對炎性痛和神經病理性痛有重要貢獻。之前的研究顯示Nav1.8主要定位於背根神經節(DRG)神經元的細胞質內,外周炎症和神經損傷時聚集到坐骨神經中,但是Nav1.8在神經纖維中發生聚集的分子機制及生理病理意義並不十分清楚。
  • 【科技前沿】顏寧團隊首次解析了被發現20多年的鈉離子通道蛋白
    NaChBac是第一個被表徵為電壓門控的Na +(Nav)通道,已經成為研究Nav通道結構與功能關係的原核原型。在近二十年前發現的NaChBac的結構尚未確定。確定納米光碟中NaChBac的結構使研究人員能夠檢查脂質雙層中Nav通道的門控修飾劑毒素(GMT)。為了研究哺乳動物Nav通道中的GMT,該研究生成了一個嵌合體,其中Nav1.7的第二個電壓感測域中S3和S4區段的細胞外片段替換了NaChBac中的相應序列。此解決方案可實現毒素對接的可視化。
  • 三次簡化一張圖:一招理解LSTM/GRU門控機制
    但是,對 RNN 及其變種 LSTM 和 GRU 結構的理解仍然是一個困難的任務。本文介紹一種理解 LSTM 和 GRU 的簡單通用的方法。通過對 LSTM 和 GRU 數學形式化的三次簡化,最後將數據流形式畫成一張圖,可以簡潔直觀地對其中的原理進行理解與分析。此外,本文介紹的三次簡化一張圖的分析方法具有普適性,可廣泛用於其他門控網絡的分析。1.
  • 心跳觸發器——鈉離子通道的原子視圖
    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原子水平上對鈉離子通道蛋白的結構進行了研究,由此得到的結構信息可能會成為開發用於更好診斷、治療心律問題藥物的基礎。相關論文發表在12月19日的《細胞》雜誌上。
  • 顏寧小組《科學》發文 解析河魨毒性為何強—新聞—科學網
    北京時間2018年7月26日,顏寧研究組在《科學》(Science)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動物毒素調節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結構基礎》(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modulation of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 by animal toxins)的研究長文,分別解析了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NavPaS
  • 西湖大學閆湞等報導人源鈉漏通道高分辨結構
    ——鈉漏通道的高解析度三維結構(圖1,圖2)。圖2.人源鈉漏通道NALCN結構藝術圖(背景圖片來自網絡)儘管NALCN在生理和病理學中十分重要,相比與之拓撲結構相近的電壓門控鈉離子(Nav)和鈣離子(Cav)通道,其結構與功能的研究還不夠深入。
  • 研究首次報導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晶體結構
    他主要從事結構生物學領域的研究工作,曾於2003年在世界上第一個解析了SARS病毒主要蛋白酶的晶體結構,並且發現一種經過修飾的底物類似物可以有效地抑制這一蛋白酶的活性,為設計抗SARS的藥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生物膜離子通道(ion channels of biomembrane)是各種無機離子跨膜被動運輸的通路。
  • 背根神經節參與疼痛機制研究進展
    (1)轉導:表達於背根神經節神經元末梢區域的將傷害性刺激轉導為電衝動的瞬時型感受器電位通道、鈉離子通道、酸敏感離子通道、ATP敏感離子通道受體。(2)傳導:鈉離子和鉀離子通道參與動作電位的傳遞。(3)調控突觸傳遞:表達於脊髓背角初級傳入突觸前末梢的電壓門控性鈣離子通道(VGCC)和穀氨酸受體(GluR)調節神經遞質的釋放。
  • 西湖大學閆湞等《自然通訊》發文報導人源鈉漏通道高分辨結構
    這一去極化趨勢主要由鈉漏通道NALCN介導的鈉離子電流來維持,這對調節神經元興奮性非常重要。NALCN的功能異常會導致諸如精神運動發育遲緩(IHPRF)、肌張力減退和發育遲緩(CLIFAHDD)、嬰兒神經軸索營養不良(INAD)、精神分裂症和雙相情感障礙等眾多神經相關疾病。近年來,有多項研究報導NALCN在運動功能、疼痛敏感性和晝夜節律等許多其他基本的生理過程中也同樣發揮重要作用。
  • 學界| 並行運算,Facebook提出門控卷積神經網絡的語言建模
    我們引入了一種新的門控機制,可以緩和梯度傳播,它的表現比 LSTM 方式的門控(Oord 等人,2016)更加優秀。我們的方法在 WikiText-103 上創造了新的最高紀錄,同時我們也在 Google Billion Word 基準上進行了單 GPU 測試,結果創造了新的最快記錄。因為可以並行運算,在對延遲敏感的任務中,我們的模型的速度相較其他模型提升了一個數量級。
  • 廈門大學侯旭課題組綜述:液基多孔膜,微納孔道藏世界,液體門控通乾坤
    液門的設計策略:液門的界面設計集中於多孔膜和門控液體之間的固/液界面的設計,以及門控液體和輸送流體之間的液/氣或液/液界面的設計。3.基於門控液體的響應性外部驅動機制。與只有氣袋的微通道相比,動態液體袋的微通道內血流清晰可見;B. 液基多孔膜在受到物理損傷後可恢復其抗汙功能,使液滴在自癒合表面上滑動。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與危重急救研究室周誠團隊:吸入麻醉藥異氟烷通過抑制瞬時性和持續性鈉離子通道電流調控海馬CA1錐體神經元興奮性
    鈉離子通道對神經系統電信號傳遞和神經元興奮性具有決定性意義,然而鈉離子通道是否是吸入麻醉藥物的主要靶點仍然不明確。目前研究已知,多種吸入麻醉藥物在轉染細胞水平能夠抑制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電流,並且鈉離子通道參與了吸入麻醉藥物在中樞神經系統對突觸神經遞質釋放的調控。
  • 《自然通訊》揭示鈉通道NaV1.5激活-失活偶聯的結構基礎
    在神經和肌肉等可興奮細胞中,動作電位的產生是由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NaVs)選擇性的向細胞內迅速地通透鈉離子引起的。在鈉通道激活並開啟幾個毫秒內,鈉通道會快速地自我關閉進入失活狀態。鈉通道快速失活的特性一方面避免了過多鈉離子流向細胞內,另一方面保證可興奮細胞在短時間內可以出現多重動作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