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長文報導首個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近原子解析度結構

2020-12-08 清華大學新聞網

顏寧研究組在《科學》發表長文報導首個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近原子解析度結構


清華新聞網2月10日電 2月10日,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研究組在《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題為《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近原子解析度三維結構》(Structure of a eukaryotic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at near atomic resolution)的研究長文,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以下簡稱「鈉通道」)的3.8埃解析度的冷凍電鏡結構,為理解其作用機制和相關疾病致病機理奠定了基礎。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五年級博士生申懷宗、醫學院副研究員周強、醫學院博士後潘孝敬、生命學院二年級博士生李張強和生命學院五年級博士生吳建平為該文章共同第一作者。通訊作者是清華大學醫學院拜耳講席教授以及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國際青年科學家顏寧。

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拓撲圖和三維電鏡結構。

重要性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英國科學家霍奇金和赫胥黎發現了動作電位;之後發現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Nav通道)引發動作電位,而電壓門控鉀離子通道(Kv通道)則終結動作電位,恢復至靜息狀態。自此科學界展開了針對鈉通道方方面面延續至今的系統研究;可以說,對鈉通道的研究構成了過去60多年電生理研究的重要基石。

鈉通道是所有動物中電信號的主要啟動鍵,而電信號則是神經活動和肌肉收縮等一系列生理過程的控制基礎。在人體中,一共有九種已知的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亞型,在不同的器官和生理過程中發揮作用。鈉通道的異常會導致一系列與神經、肌肉和心血管相關的疾病,特別是癲癇、心律失常和持續性疼痛或者無法感知痛覺等;迄今已經在人體的九種鈉通道蛋白中發現了一千多個與已知疾病相關的點突變。此外,鈉通道也是許多局部麻醉劑以及自然界中大量的神經毒素的直接靶點,許多蛇毒、蠍毒、蜘蛛毒素等,都是作用於鈉離子通道而產生不良後果。

鈉通道是諸多國際製藥公司的研究靶點,有著巨大的製藥前景。獲取鈉通道的精細三維結構對於理解其工作機理以及製藥至關重要。

技術難度

除了作為膜蛋白通常具有的技術難度之外,對於真核鈉通道高解析度三維結構的解析還存在著幾道額外的很難逾越的「路障」。

首先,獲取蛋白樣品難。真核生物鈉離子通道蛋白全長包含約2000個胺基酸,很難對其像電壓門控鉀離子通道那樣進行大量的體外重組表達;內源鈉通道通常含量極低,很難像電壓門控鈣離子通道那樣從生物組織直接純化出足夠的用於結構解析的高質量蛋白樣品。

其次,鈉通道是由一條肽鏈摺疊而成,具有假四次對稱特徵。與同源四聚體的鉀通道相比,鈉通道很難結晶或者利用冷凍電鏡技術獲取結構;它們又不像鈣通道那樣與輔助亞基形成較大分子量的穩定複合體,從而增大了利用電鏡技術解析結構的難度。

最後,真核鈉通道包含有比較多的柔性區域,還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翻譯後修飾,這都對其結構解析構成很大挑戰。

也因此,對於真核鈉通道的結構生物學研究遠遠滯後於早在2003年即獲得首個晶體結構的電壓門控鉀離子通道。包括歐美英日在內的全球數十個研究團隊都在緊鑼密鼓攻堅,力圖獲得首個真核鈉通道的高解析度結構。

突破點

在最新的《科學》論文中,顏寧研究組成功地克服了以上的層層瓶頸,獲得了性質良好的蛋白樣品,並利用單顆粒冷凍電鏡的方法,重構出了可以清晰分辨絕大多數側鏈的真核生物鈉離子通道(命名為NavPaS)的三維結構。研究組利用電鏡技術,同時反其道而行之,放棄了對於大分子量蛋白的追求,而利用序列分析選取長度最短的真核鈉離子通道,成功利用重組技術獲得了表達量較高、性質穩定均一的美洲蟑螂(電生理重要模式生物之一)的鈉通道蛋白。該結構的解析為理解鈉通道的離子選擇性、電壓依賴的激活與失活特性、配體抑制機理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礎,為解釋過去60多年的大量實驗數據提供了結構模板,並為基於結構的分子配體開發奠定了基礎。

十年鑄劍

值得一提的是,顏寧自2007年在清華大學醫學院建立實驗室伊始即開始了針對電壓門控鈉離子和鈣離子通道的結構生物學攻堅,並於2012年在《自然》報導了來自一種海洋細菌的鈉離子通道NavRh處於失活狀態的晶體結構。此後,課題組又在國際上首次報導了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鈣離子通道Cav1.1的高解析度結構,為理解相關生理過程(包括但不限於肌肉收縮偶聯過程)的分子機理打下了重要基礎。歷經十年,顏寧實驗室解析了真核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結構。至此,所有經典的電壓門控陽離子通道都有了三維結構模板,而其中由單鏈摺疊而成的真核鈣離子和鈉離子通道結構都是顏寧實驗室率先獲得,奠定了其團隊在該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本研究獲得了清華大學冷凍電鏡平臺雷建林博士、李小梅和李曉敏的大力支持,數據採集於清華大學於2009年購置的Titan Krios冷凍電鏡。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清華大學冷凍電鏡平臺和清華大學高性能計算平臺分別為本研究的數據收集和數據處理提供了支持。科技部、基金委、生命科學聯合中心-清華大學、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本研究提供了經費支持。本研究還獲得了清華大學醫學院和生命學院肖百龍、熊巍、陶慶華、塞西莉亞·卡捏莎(Cecilia Canessa)等實驗室的幫助。

相關論文連結: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7/02/08/science.aal4326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86/n7401/full/nature11054.html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0/6267/aad2395.long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37/n7619/full/nature19321.html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17/n7532/full/nature14063.html

http://www.nature.com/cr/journal/v26/n9/full/cr201689a.html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4/6310/aah5324.full

 供稿:醫學院 編輯:田心

 

相關焦點

  • 顏寧等解析首個真核生物鈉通道近原子解析度結構—新聞—科學網
    年2月10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顏寧研究組在《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題為《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近原子解析度三維結構》(Structure of a eukaryotic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at near atomic resolution)的研究長文,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
  • 顏寧組《細胞》報導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研究進展—新聞—科學網
    顏寧研究組在《細胞》發文報導電鰻激活態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Nav1.4與β1複合物三維結構   7月20日,生命中心顏寧研究組在《細胞》(Cell)期刊在線發表題為《來自電鰻的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Nav1.4-β1複合物結構》(Structure of the Nav1.4-β1 complex from
  • 鈉離子門控通道結構及其門控機制被解析
    鈉離子門控通道結構及其門控機制被解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10 20:11:37 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William A.
  • 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研究進展
    10月1日《細胞科學雜誌》(Journal of Cell Science)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鮑嵐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3亞單位通過掩蓋Nav1.8內質網滯留信號增加通道在細胞膜表面的表達量。
  • 心跳觸發器——鈉離子通道的原子視圖
    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原子水平上對鈉離子通道蛋白的結構進行了研究,由此得到的結構信息可能會成為開發用於更好診斷、治療心律問題藥物的基礎。相關論文發表在12月19日的《細胞》雜誌上。
  • 【科技前沿】顏寧團隊首次解析了被發現20多年的鈉離子通道蛋白
    NaChBac是第一個被表徵為電壓門控的Na +(Nav)通道,已經成為研究Nav通道結構與功能關係的原核原型。在近二十年前發現的NaChBac的結構尚未確定。確定納米光碟中NaChBac的結構使研究人員能夠檢查脂質雙層中Nav通道的門控修飾劑毒素(GMT)。為了研究哺乳動物Nav通道中的GMT,該研究生成了一個嵌合體,其中Nav1.7的第二個電壓感測域中S3和S4區段的細胞外片段替換了NaChBac中的相應序列。此解決方案可實現毒素對接的可視化。
  • 西湖大學閆湞等報導人源鈉漏通道高分辨結構
    with FAM155A」的最新研究論文,報導了一類新型人源離子通道——鈉漏通道的高解析度三維結構(圖1,圖2)。圖2.人源鈉漏通道NALCN結構藝術圖(背景圖片來自網絡)儘管NALCN在生理和病理學中十分重要,相比與之拓撲結構相近的電壓門控鈉離子(Nav)和鈣離子(Cav)通道,其結構與功能的研究還不夠深入。
  • 西湖大學閆湞等《自然通訊》發文報導人源鈉漏通道高分辨結構
    近日,西湖大學閆湞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題為「Structure of the human sodium leak channel NALCN in complex with FAM155A」的最新研究論文,報導了一類新型人源離子通道——鈉漏通道的高解析度三維結構(圖1,圖2)。
  • 共同在《自然》發文揭示真核生物DNA複製解旋酶高分辨三維結構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高寧研究組與香港科技大學戴碧瓘研究組共同在《自然》發文揭示真核生物DNA複製解旋酶高分辨三維結構  清華新聞網7月31日電 7月29日,清華大學高寧研究組和香港科技大學戴碧瓘教授研究組共同在《自然》(Nature)雜誌上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了題為《真核生物DNA複製解旋酶MCM複合物的3.8
  • 《自然通訊》揭示鈉通道NaV1.5激活-失活偶聯的結構基礎
    在神經和肌肉等可興奮細胞中,動作電位的產生是由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NaVs)選擇性的向細胞內迅速地通透鈉離子引起的。在鈉通道激活並開啟幾個毫秒內,鈉通道會快速地自我關閉進入失活狀態。鈉通道快速失活的特性一方面避免了過多鈉離子流向細胞內,另一方面保證可興奮細胞在短時間內可以出現多重動作電位。
  • 人源鈉離子滲漏通道NALCN結構獲解析
    人源鈉離子滲漏通道NALCN結構獲解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5 17:18:22 美國基因泰克公司Jian Payandeh等研究人員合作解析出人源鈉離子滲漏通道NALCN的結構。
  • ...北京大學陳雷研究組報導NALCN-FAM155A亞通道複合體的高分辨結構
    NALCN通道亞基在哺乳動物中高度保守,與電壓門控鈣離子通道(CaV)和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NaV)具有一定的同源性。NALCN的功能異常會導致多種嚴重的神經疾病(5),例如:患有精神運動發育遲緩和特徵面相的小兒肌張力低下(IHPRF)(6,7)、四肢和面部先天性攣縮、肌張力低下和發育遲緩(CLIFAHDD)(8)等。
  • 《分子細胞》發表西湖大學申懷宗課題組KCNQ4鉀通道結構研究成果
    拿古代戰爭中用烽火傳遞軍情的場景來比擬,信號一旦生成,就像有個「火把」被點燃了,會在神經系統內沿著一個個「烽火臺」進行傳遞。鈉通道(只能通過鈉離子的離子通道),是烽火臺負責點火的「士兵」;而鉀通道(只能通過鉀離子的離子通道),則是負責熄火的「士兵」。
  • ...科技大學戴碧瓘研究組共同在《自然》發文揭示真核生物DNA複製...
    2015年7月29日,清華大學高寧研究組和香港科技大學戴碧瓘教授研究組共同在《自然》(Nature)雜誌上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了題為《真核生物DNA複製解旋酶MCM複合物的3.8埃解析度結構》(Structure of the Eukaryotic 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 J Neurosci:研究發現KIF5B促進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1.8運輸及功能的...
    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是可興奮細胞產生動作電位的基礎,其亞型1.8(Nav1.8)選擇性分布於外周神經系統,並對炎性痛和神經病理性痛有重要貢獻。之前的研究顯示Nav1.8主要定位於背根神經節(DRG)神經元的細胞質內,外周炎症和神經損傷時聚集到坐骨神經中,但是Nav1.8在神經纖維中發生聚集的分子機制及生理病理意義並不十分清楚。
  • 酸敏感離子通道門控機制研究
    ,闡述了1型酸敏感離子通道(ASIC1)門控機制的分子動力學基礎。對於闡明離子通道生物學功能和以離子通道為靶標的生物醫藥研究來說,通道的變構激活(門控)機制的闡述是最核心的內容。然而,充分闡明離子通道門控機制具有技術上的挑戰性,因為離子通道在門控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發生較大的構象變化,而目前已有的研究方法並不能有效地檢測這些變化。 有關專家認為,蔣華良課題組與徐天樂課題組的合作研究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例。
  • 施一公研究組在《科學》發表論文報導剪接體組裝過程重要複合物U4/...
    Spliceosome Assembly and Catalysis),報導了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剪接體組裝過程中的一個關鍵複合物U4/U6.U5 tri-snRNP高達3.8埃解析度的冷凍電鏡結構,並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剪接體的組裝機制,為進一步理解剪接體的激活及前體信使RNA(pre-mRNA)剪接反應的催化機制提供了重要分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