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轟轟烈烈的基因組測序計劃,如今都有哪些新發現?

2020-11-05 綜合資訊信息

經過九年義務教育,大部分人都對教科書上的基因組測序計劃耳熟能詳,甚至能夠回憶起生物老師當年談論基因時的神秘表情。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當基因組計劃完成之時,也就是人類的諸多奧秘被解開之日。然而,從2001年開啟的項目,到如今卻鮮有新聞爆出,這項計劃究竟發現了哪些黑科技?

(圖源網絡)

自從2001年就開啟的基因草圖計劃,雖然基礎的測繪工作已經接近完成,大概有92%左右的人類基因組被測序並且被拼接了起來,好像人體所有的秘密都將會通過基因而被全部揭露。然而,伴隨著研究的持續深入,基因相關的端粒、著絲粒序列等因為大量的重複序列而無法正確拼接。這些無法測出的序列被稱為基因組黑洞;隨著研究的進一步加深,似乎整個基因組更像是一個更大的黑洞,乃至於科學家們甚至無法正視基因這個詞的準確定義。

在基因層面上還有另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當年,在基因組計劃接近完成的時候,很多科學家都驚訝的發現,人類的基因數量僅有2.5萬個左右,與預想中的10萬個左右的基因數量相差甚遠。而就連一種非常簡單的生物,線蟲的基因也多達2萬個左右;甚至連水稻的基因都比人類多出1倍。為何人類的基因數量那麼少?因為存在可變剪切,基因的數量相比能表達出的蛋白質數量要更少。而且人類基因的可變剪接程度比昆蟲、線蟲、植物的更大,總體可變剪接比例大概在60%左右,也就意味著當人類基因組中的兩條染色體進行可變剪接時,很可能會直接導致蛋白質組成員增加5萬多種,或許這也是人類進化速度如此之快的一個微妙縮影吧!

相關焦點

  • 全球微生物模式基因組測序計劃獲進展
    全球微生物模式基因組測序計劃獲進展 2020-11-25 微生物研究所 【字體:2018年,微生物所牽頭髮起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測序計劃,從全球微生物資源保藏中心選擇目前未進行測序的模式微生物菌株(包括細菌、古菌和可培養真菌),預計5年內完成超過10,000種的細菌、真菌、古菌模式菌株基因組測序,建立全球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組測序合作網絡,美國典型菌種保藏中心、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日本技術評價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韓國典型菌種保藏中心等微生物資源保藏中心已正式加入該計劃並形成階段性成果
  • 全球微生物模式基因組測序計劃取得重要進展
    10月29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Research)在線發表了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團隊關於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gcType的文章。gcType是由我國牽頭的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測序計劃的重要成果。
  • 美癌症基因組圖譜計劃完成
    在美國大型癌症基因組計劃告一段落後,卵巢癌是還將進行集中測序的若干腫瘤類型之一。作為在2006年開始的一個斥資1億美元的試點項目,癌症基因組圖譜(TCGA)如今是國際癌症基因組聯盟中最大的組成部分,該聯盟由來自16個國家的科學家組成,已經發現了近1000萬個與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   現在的問題是下一步該怎麼做。一些研究人員希望能夠繼續專注於測序;其他人則希望擴充他們的工作,從而探索已經被查明的基因突變如何對癌症的形成與發展產生影響。
  • 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和微生物組測序合作計劃正式啟動
    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和微生物組測序合作計劃正式啟動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10-12   今日/總瀏覽:1/5866
  • 基因組測序是什麼
    基因組測序正在弄清楚基因組中DNA核苷酸或鹼基的順序-組成生物體DNA的As,Cs,Gs和Ts的順序。人類基因組由超過30億個這些遺傳字母組成。如今,大規模的DNA測序-雄心勃勃的項目(例如對整個基因組測序)所必需的規模-大多是由高科技機器完成的。就像您的眼睛掃描字母序列來閱讀句子一樣,這些機器「讀取」 DNA鹼基序列。
  • 模式微生物基因組可以免費測序了
    自從2018年1月起,在《國際系統與進化微生物學雜誌》(IJSEM)雜誌上發表微生物的新種,都需要提供基因組測序數據了。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WFCC-MIRCEN World Data Centre for Microorganisms, WDCM)在2017年底啟動了全球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組測序計劃(GCM2.0),目前已經有16個國家的25家微生物資源保藏中心的正式加入。
  • 倭黑猩猩基因組測序完成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6月13日刊登報告說,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完成了對倭黑猩猩的基因組測序,這是科學界獲得的又一份人類「近親」的基因組圖譜,有助於對比研究是哪些基因導致了人類與各種猩猩的區別
  • 盤點:新一代測序,今年又有啥變化
    花開花落,又是一年,是時候盤點一下新一代測序領域的新變化了。自今年2月份以來,測序儀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也不是說一切都是老樣子。新的樣品製備儀器正揭開面紗,而測序讀長更是逆了天。羅氏454454生命科學曾在2013年宣布,計劃在2015年停止測序硬體的銷售。據羅氏診斷的測序銷售經理Susan Ulanowicz介紹,該公司將支持其硬體直到2016年底,而不是之前報導的2016年年中。不過,羅氏NimbleGen仍在開發NGS的樣品製備工具。
  • 食蟹猴和中國恆河猴基因組測序完成
    近日來自中山大學、廣東華南新藥創製中心、深圳華大基因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華南理工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了對兩種獼猴屬動物食蟹猴和中國恆河猴的基因組測序工作
  • 中國科學家正在繪製黃種人全基因組序列圖
    據悉,該研究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生物信息系統國家工程中心及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科學家共同承擔,這一合作團隊是曾經參與了「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的主要成員。計劃一旦成功,意味著中國將實現人類基因組序列圖繪製工作從1%到100%的成功跨越。  目前全世界共發現2000個與疾病有關的人類基因,其中有1500個已在美國用於臨床診斷。
  • 遊隼和獵隼基因組測序完成
    來自英國卡迪夫大學、深圳華大基因研究所等處的研究人員近日完成了對遊隼和獵隼的基因組測序,提供了關於捕食生物生活方式演變的一些新認識,相關論文「Peregrine
  • 精確醫學:不僅是簡單的基因組測序
    2015年初,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主任弗朗西斯·柯林斯 (Frans Collins)和美國曾任國立癌症研究所所長的哈羅德·瓦慕斯 (Harold Varmus)在介紹美國的精確醫學計劃時,這樣寫到:「項目參與者被要求同意對其進行全面地生物學分析(包括細胞種類、蛋白質、代謝分子、RNA以及DNA;當經費允許時可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和行為分析,並與其電子健康檔案相聯」[1]。
  •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組測序和分析完成
    據悉,這次研究不僅確認了與身高和身體質量指數(BMI)等表型有關的新的遺傳位點,還發現了中國人基因組中獨特的病毒DNA分布。發現獨特病毒DNA分布10月4日,中國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完成了迄今最大規模的中國人基因組測序和分析,有助於揭示基因與生育的聯繫以及了解中國人口基因結構。
  • 我國科學家完成大蒜基因組測序和組裝
    近日,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南方蛋白飼料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團隊聯合有關高校和企業,歷時4年完成了大蒜基因組的測序和組裝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在 《分子植物》上。據課題組成員劉頭明研究員介紹,大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我國大蒜的年播種面積達到1000萬畝以上。
  • 華大智造發布百萬級基因組測序設備
    華大智造高級副總裁倪鳴表示:「近年來大人群基因組測序和分析漸成趨勢,國家級別的基因組測序項目不斷湧現。全球範圍內大人群基因組計劃的實施,對高通量基因測序平臺技術的水平,對基因測序方案的通量、成本、精準度、智能化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華大智造也希望為此貢獻己力。」
  • 倭黑猩猩基因組測序完成-光明日報-光明網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刊登報告說,德、美、英等國研究人員完成了對倭黑猩猩的基因組測序,這是科學界繼紅毛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之後,獲得的又一份人類「近親」的基因組圖譜,有助於對比研究哪些基因導致了人類與各種猩猩的區別。    該研究組完成了對一隻18歲的雌性倭黑猩猩的基因組測序。
  • Science:馬基因組測序發現新染色體著絲點
    Science據11月5日的《科學》雜誌報導說,研究人員成功地為一匹名叫Twilight的灰色的研究用馬做了基因組的測序。研究人員說,這一工作闡述了馴化的過程,並顯示了其與其它的像牛這樣的被測序的胎盤類哺乳動物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相似性。
  • 100美元1小時全基因組測序!Illumina厲害了
    測序巨頭Illumina發布了一款新的DNA測序儀——NovaSeq系列。隨著基因測序價格降低,測序體量的升高,曾經不切實際的技術將變得觸手可及。Illumina公司的CEO Francis DeSouza認為,「有一天」,公司的NovaSeq系列進行人類全基因組測序的價格將控制在每人100美元。
  • 曾經有個30億的大型「拼圖」項目
    但另一方面,如今流行的生命科學相關話題,基因編輯、精準醫療、遺傳診斷等等,全都離不開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項目。人類基因組計劃究竟做了什麼事?時間和經費都花在了哪裡?於是,科學家們激動地開始各自展開課題,結果今天我克隆了一個基因,明天你又測序了一個基因,後天他又又發現了一個基因。長此以往,文章倒是可以一直水下去了,對於人類基因組究竟有怎樣的構成,一共有多少基因,卻還是缺乏整體的認識。因此,學者們提議集中力量辦大事,合作對整個人類基因組序列進行研究。
  • 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求同存異,追本溯源
    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是在單細胞水平對全基因組進行擴增與測序的一項新技術,它對單個細胞異質性的研究不僅在表觀遺傳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等理論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在癌症腫瘤疾病診斷治療、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篩查等臨床應用中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