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9年末,國內的城市化水平已全面超過了60%,據統計,每年進入城市的人口平均有1000多萬。在大規模人口流入之下,對房屋數量的需求量也在逐漸拉高,住房的壓力增大,城市迫切需要建造新的樓房來安置這麼多的流入人口。
但土地資源有限,如果盲目建房,會降低城市的土地利用率,沒有多餘的空間提供給其他行業發展,所以我們需要建造高層樓房。所幸我們的建築工藝和建築材料都在高速發展,現在都是鋼筋水泥樓房,比起以前最多10層的磚頭房結構更加穩定,建造數十層的高樓已經不再是什麼難事。
現在城市裡新建的房子大多數都是高層住宅,其中不乏五六十層的超高層。但過高的樓層反而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
一、維修難度和成本問題
即便是鋼筋混泥土的房屋,也會出現老化的情況,而樓層越高,維護的成本和難度也會增高,頭幾次會使用維修基金進行維修,但維修基金消耗完以後,就輪到業主自己出資維修了。
1.電梯故障維護
這是很常見的一個問題,很多十幾年房齡的住宅樓已經陸續出現了故障問題,對高層住戶的居住體驗十分不友好。當以後需要業主自行掏錢維修的時候,各樓層出資多少也是個問題,畢竟低層對電梯的需求沒有那麼高,費用分擔的意見難以統一。
2.水電氣管道老化
如果說電梯故障還可以多花時間爬樓來解決的話,水電氣管道老化,導致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對於高層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比如說夏天沒電、飯點沒氣、洗澡沒水,這些問題都會對居民的生活質量產生巨大的影響,幾十層的高度維修也會非常困難。
3.難以拆遷
一方面,因為居民住戶的意見難以統一;另一方面過多的居民需要的拆遷成本已是天價,在「限高令」限制樓房高度的現在,開發商無利可圖,難以拆遷。
二、安全隱患
1.外牆玻璃脫落
現在高空墜物的現象屢見不鮮,有一些是人為致使,而另一部分是非人為的,那就是樓層老化帶來的外牆或者玻璃脫落。在19年的深圳就發生過這種情況,某棟樓20層的一扇玻璃窗從樓上掉落,砸到了恰巧經過樓下的一個男孩,致其生命垂危。
所以現在部分地區已經有了新規定,高層嚴禁設計採用外平開窗。
2.消防隱患
對於很多城市來說,現在的消防雲梯工作高度規範在32-52米左右,在15層上下。更高的消防雲梯由於造價昂貴,同時超重無法上橋,每個城市都沒有幾輛,顧及範圍有限。
為減少高樓帶來的負面影響,今年住建部和發改委會聯合發布了新規,對高層樓房進行了嚴格的規定。
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築,確需建設的,由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結合消防等專題論證進行建築方案審查,並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各地新建100米以上建築應充分論證、集中布局,嚴格執行超限高層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審批制度,與城市規模、空間尺度相適宜,與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中小城市要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築。
「限高令」明確對高樓的建設進行了限制,對設計質量不達標的樓房進行了駁回處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未來高層樓帶來的問題相信能夠有效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