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構建「1+2+N」和定性定量相結合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2021-01-13 文旅中國

本端融媒體記者 於懷峰

1月12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財政廳、預算績效管理處、濟南市財政局、臨沂市財政局等負責同志介紹山東省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推進情況。

山東如何引導各級各部門落實績效責任?又如何確保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山東省財政廳副廳長陳東輝介紹,近兩年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總體按照「一個目標、兩個支撐、三個環節、四個層次」的思路展開。

1個目標

「哪裡有財政資金和政府公共資源,哪裡就有績效管理」。

省級用3年時間、市縣用5年時間,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實現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改變預算資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實施效果。

「全方位」,就是既包括通常說的財政資金、項目和政策績效評價,又包括政府財政運行和部門單位整體績效管理。

「全過程」,就是將績效理念和方法深度嵌入預算管理的全鏈條,在預算編制前,要對準備入庫的新增政策和項目進行充分評估;在預算編制時,要明確績效目標;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要加強績效監控;在預算執行完畢後,要開展績效評價,並將評價結果與來年預算安排掛鈎,績效好的多安排,績效差的少安排甚至不安排,從而形成管理「閉環」,引導各方面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全覆蓋」,就是不僅要覆蓋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保基金預算等「四本預算」,還要向政府債務、資產管理、政府採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領域拓展延伸。簡而言之,「哪裡有財政資金和政府公共資源,哪裡就有績效管理」。

2個支撐

構建起「1+2+N」和定性定量相結合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

第一是制度支撐。堅持制度先行,構建起「1+2+N」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其中,「1」指的是省委省政府印發的實施意見,「2」指的是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橫向面對省級部門單位、縱向針對轉移支付資金的2個配套辦法,「N」指的是省財政廳研究出臺的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管理、運行監控、績效評價等20多項制度辦法及操作規程。

第二是標準支撐。初步建立起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預算績效管理標準體系。截至目前,省級共出臺了普通國省道建設養護、地質勘查和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運維等11項預算支出標準,同時,對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和新舊動能轉換等38個專項、60個部門,建立了分行業、分領域、分層次績效指標標準體系。

3個環節

抓住「事前、事中、事後」三個關鍵環節分段施治

堅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抓住「事前、事中、事後」三個關鍵環節,分段施治、各有側重。

事前重在紮緊關口。省級對所有項目支出全部實施績效目標管理,沒有編制績效目標的,堅決不納入財政預算「盤子」。從2019年起,又對新增重大政策和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試點,2020年起在全省全面推開。兩年來,全省各級各部門共對1萬多個新增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其中財政部門直接開展的事前評估項目3000多個,涉及資金453億元,否決不合規項目,減少不合理預算70.4億元。

事中重在監控糾偏。通過加強資金監控,重點看預算是不是按照計劃進度執行,是不是達到了預定的績效目標,並及時發現項目執行中的偏差和管理漏洞。兩年來,各級財政部門對1.4萬多個項目開展了重點監控,涉及資金1415億元,通過監控調整收回資金69.6億元。

事後重在評價問效。經過這幾年的探索實踐,山東逐步建立了「部門單位自評+部門和財政重點評價」的績效評價機制。兩年來,各級各部門對9萬多個項目開展績效自評,財政部門對6125個項目開展重點評價。同時強化績效評價結果應用,通過評價完善制度辦法522項,整改問題4119條,取消或調整專項資金382項,壓減預算112億元。

4個層次

項目、政策、部門、政府層面逐步遞進深化

預算績效管理的層級從最初的資金、項目層面,逐步延伸到政策效果,再到部門、政府財政運行,逐步深化、層層遞進。

項目層次,是預算績效管理的基礎層級。

政策層次,不僅關注財政資金直接產出效果,更關注宏觀政策目標的實現程度。兩年來,省級財政共對減稅降費、「十強」產業等6項政策開展財政重點評價,並選擇老舊小區改造、養老服務業發展等6個實施周期超過一年的重大政策開展跟蹤問效,詳細評判實施效果,有針對性提出了優化調整建議,在完善財政政策、更好促進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部門層次,對於部門的績效管理,不局限於評價部門哪一項資金花得怎麼樣,而更看重的是這個部門資金的整體效益,特別是部門核心業務開展得怎麼樣、整體運行績效如何。2019年,選取了8個省級部門單位和8個市、8個縣,共115個部門先行試點。2020年將試點範圍擴大到33個省級部門、2284個市縣部門。今年將實現省級部門整體績效管理全覆蓋。

政府層次,選擇濟南、濟寧、臨沂、日照4市開展縣、鄉政府財政運行綜合績效評價試點,探索政府財政運行績效管理路徑。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研究起草了政府財政運行綜合績效評價辦法,將政府收支預算全面納入績效管理,從而促進地方政府不斷提高收入質量、優化支出結構,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

責編:李 倩

審核:於懷峰

相關焦點

  • 物業管理知識:定量和定性相結合計分法
    按照物業經營管理者提交報告的期間(報告期)不同,可以把物業管理報告分為月度物業管理報告、季度物業管理報告、半年度物業管理和年度物業管理報告幾種類型。這種分類的物業管理報告只存在提交時間的不同,以及由於報告涉及的時間的長短帶來的報告內容的詳略、多少和覆蓋範圍的不同,舉例來說,按月提交的物業管理報告通常比按年提交的物業管理內容少,相對簡單,覆蓋的時間範圍只是按年提交報告的一個月份。至於物業管理報告的組成格式和主要內容則沒有區別。
  • 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相結合
    導報訊(記者 孫秀紅)山東省委、省政府近日印發《關於開展省直機關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工作的意見(試行)》。從2015年起,省委、省政府將在69個省直機關首次進行科學發展綜合考核。
  • 山東將推行省直機關工作綜合考核 定量考核定性考核相結合
    原標題:山東將推行省直機關工作綜合考核 定量考核定性考核相結合 □記者滕敦齋報導  本報濟南訊 為引導省直機關更好地履職盡責、依法行政、改進作風,省委、省政府近日制定出臺了《關於開展省直機關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工作的意見(試行)》。
  •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策略 定性和定量結合精選個股
    股票投資策略方面採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策略,將結合定量、定性分析,優選具備持續成長性和估值優勢的個股,可投資港股。基金經理陳鵬揚,投資經理年限 4.50年,歷任管理基金數 9隻,在任管理基金數 3隻,在管基金總規模 21.13億。他屬於偏股型基金經理,年化回報15.14%,整體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從管理的偏債產品看,長期看,跑贏中證綜合債指數,年化回報7.5%。
  • 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2017年「無違建縣」創評標準出爐
    洞頭通過違建管控處置中心的建設完善,真正實現了「點對點」的精細化管理,對違建管控實現了全覆蓋;象山結合「三改一拆」在全省率先率先出臺開展「一戶多宅」集中清理、推進村莊梳理式改造的實施意見,為全省各地「一戶多宅」整治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諸暨市出臺農民建房指標分配和審批監管辦法,建立完善農民建房指標對象管理、指標公平分配、指標退出、批後監管、責任追究等五大機制。
  • 信息處理方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UX研究
    那麼我們如何對定性和定量進行比對?在定量方法中,我們非常專注為什麼和怎麼樣,並且有很多的描述性的語言。比如說描述他們的情感、挫折、開心等等。我們根據這些語言去做一些分析,當然還有語言本身。我們的定性是能夠幫助你去開發一些想法的,得到一些消費者的見解,我們就把這兩個方法在這張表格上進行定量和定性進行比對。
  • 結合公安交通管理特點 加強基層交警績效考核
    ,鹽亭縣公安系統認真落實中央、省、市、縣決策,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加強基層交通民警績效考核,推進交警隊伍建設、激發隊伍活力、提高工作效能,力爭實現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的常態良性全面發展。近年來,各級公安交警部門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績效考核工作實踐中也暴露出諸多不足,亟待我們完善。
  • 亳州市實施預算績效管理 政府花錢更趨科學化精細化
    近年來,我市認真落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要求,強化績效理念,出臺了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實施辦法,初步建立了從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管理,到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管理和結果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不斷提高。
  • 重慶設「五把尺子」丈量市級部門預算管理績效
    《方案》開宗明義:通過對市級部門預算管理工作的量化評價,將新《預算法》各項規定全部落實到部門預算編報、執行、決算、監督、公開等環節,有序推動預算改革和規範預算管理工作,提升預算管理水平,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方案》提出,按照「明晰分類、綜合評價」的原則對市級部門包括一級預算單位和所屬的二、三級單位的預算綜合管理情況,從共性和個性兩項指標進行百分制評價排序。
  • 方法論的選擇:定性還是定量
    但在定量研究中,研究者通常是研究現場的局外人,與研究對象保持一定距離,以求達到「客觀」或價值中立。為了比較和表述的方便,表1列出了定量與定性的極端情況。但在實際操作(被當作方法而非方法論)時,這些方法之間並非涇渭分明。
  • 泰興2019年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獲省財政廳表揚
    原標題:泰興2019年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獲省財政廳表揚   日前,省
  • 科技評價的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
    圖片來自網絡科技評價不僅是科技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國家宏觀管理和科研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對科研機構行為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長期以來形成的以統一、量化為特徵的科技評價機制,對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了重要作用。
  • 正略諮詢:高科技行業的績效管理研究(含華為案例分析)
    通過分析基礎崗位工作目標和工作職責的方式明確績效目標,優先確保最大程度地激發基礎崗位的活力,進而依次逐層地往上推進,最終實現績效目標。2.績效管理原則:一般可以分為五個部分——目標導向、科學量化、分級管理、注重實績以及指標聯動。
  • 定性與定量(巴菲特)
    巴菲特早期特別重視定量分析,獨立管理投資幾年之後開始接受定性分析,逐步把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二者結合。他稱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加上15%的費雪。也許這也是巴菲特的投資成就遠遠超越兩位導師的重要原因,有大成者往往是集大成者。第一,巴菲特從完全的定量分析開始逐步融入更多的定性分析。巴菲特早期完全模仿格雷厄姆的投資策略,以定量分析為主。
  • 國科大MBA「定性與定量分析綜合集成」講座圓滿結束
    【MBA中國網訊】6月1日晚,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汪壽陽院士做客傑出科學家系列講座,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定性與定量分析綜合集成」的精彩演講。早在80年代初,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先生就提出:研究和解決經濟社會問題,必須採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這一理論,經歷了「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系統工程方法」、「從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集成法」等階段,不斷提煉與概括,為處理開放複雜系統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對解決中國的問題、世界的問題具有重大的方法論意義。
  • 無績效,不管理!彭劍鋒教授深度解析10大績效管理工具的選擇與場景...
    (3)KPI是強結果導向的考核指標   KPI一般與企業經營計劃和預算體系相配合,採取非對稱性資源配置原則,集中配置資源於關鍵績效要素上,將企業資源在戰略成功關鍵要點上壓強,實現有效突破。這種方法通過財務與非財務考核手段之間的相互補充,不僅使績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組織的戰略層面,使之成為組織戰略的實施工具,同時在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指標的前饋指導和後饋控制、組織的短期增長與長期增長、組織的各個利益相關者之間尋求「平衡」的基礎,從而完成績效管理與戰略實施過程。平衡計分卡將戰略置於中心地位,使經理們看到了公司績效的廣度與總體。
  • 科學研究中的定性與定量
    於是一些自然科學家對定量研究大加推崇,而輕視定性的方法,他們認為定性是定量化不夠。另一方面,定性描述和定性分析又是傳統社會科學的主要研究手段。一些社會科學家認為社會現象是不可計量的,任何定量方法得到的結論都不能讓人相信,從而對定量方法大加排斥。這兩種對立的觀點是很有代表性的,它說明人們在定性與定量的問題上還存在偏見。
  • 縣在起航:縣級醫院管理能力提升項目之現代醫院管理與公立醫院績效...
    在學科建設上,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通過成本核算模式下的績效考核,使成本和每一位員工的個人利益掛鈎。在預算管理上,醫療設備購置預算必須與醫療服務項目收費政策相符,為了保證公開公正,設備購置預算必須公開論證。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將包括捐贈固定資產、自有資產在內的所有固定資產納入績效管理,嚴格包括固定資產購置、檢驗外送控制、設備報廢控制在內的所有合同管理。
  • 【論壇】構建完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助推宗教界人才隊伍建設
    一、明確目標,選取評價指標構建宗教界代表人士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應堅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共性指標與個性指標相結合、能力指標與績效指標相結合、群眾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公開公正、凡用必評。在政治安排、場所聘任、評先選優等關鍵點啟動綜合評價,並將評價結果納入宗教界人才管理資料庫,為公開、公平、公正地任用優秀的宗教界代表人士提供客觀依據。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可行性體現在其指標的合理性和具體實踐操作的簡易度。定性指標界定指標體系的「程度」,該類指標不易量化,如政治立場、愛國愛教、遵紀守法、言行儀表、道德品行、維護團結等,便於定性分析。
  • 績效管理不等同於績效考核:給業務老大和HR的8個績效管理建議
    今天我們就結合這份資料的核心觀點,加上我們的經歷和理解,一起來說說這個話題。01績效管理不等同於績效考核就像我開頭說的,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其實是兩回事,但很多人會將兩者等同在一起,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具體來說:▶ 績效管理,包括目標設定、績效考核、反饋面談、輔導改進4個環節,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 績效考核,則是通過一套制度和系統,來評定和測量員工工作結果,它只是績效管理的一個環節。員工最終考核的成績好不好、合不合格,在單個環節上看很重要,但在整體上來說,其實意義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