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上似乎很簡單,但這個世界往往沒有我們看的那麼簡單,現實的很,戴維寧等效電路,就是尤其的現實,原理這些我都懂,但是真正來道題,也是無比的焦心,傷神。它就是大學路上的攔路虎。
先來說下求解戴維寧電路的基本方法。
先求開路電壓,再求等效電阻。
等效電壓可以使用KCL和KVL,等效電阻就需要一些方法了
第一種方法,就是外加電源法,將埠內的所有獨立電源置零,等效電阻就等於外加電壓源的電壓比上電流。
第二種方法,就是短路電流法,將埠直接用導線進行短路,電阻就等於開路電壓比上短路電流。
兩種方法都可以,覺得哪個好用,哪個好理解就用那個,不過如果開路電壓都求出來了,那用短路電流法就很直接了,就不用去外加電源了。
看個例題,我們來再次學習下。
首先求出開路電壓uoc
首先我們先列寫一個基爾霍夫電流方程:
i1=u/1+2u,流出電流等於流入電流,這個節點是比較好判斷的,右端雖然有兩條伸出去的導線,但是導線上並沒有接任何東西,所以電路是兩個網孔,兩個節點。左側電阻的電流實際上是與受控電壓u有關,所以電流就是u/1。右側電路有一個電流源,所以電流就是電流源電流2u。
然後我們可以寫一個基爾霍夫電壓方程:
-1+u+1*i1=0,這個方程式左側網孔的。電流方向可以隨意自己取,一般我的習慣順時針方向。這個例題是借鑑書上的,所以方法也是與書上一致。電壓源的電壓方向與參考方向不一致,所以1前面帶上負號,電阻上的受控電壓u方向與參考方向一致,電阻上的電流方向與參考方向一致。迴路就這三個部件,所以電壓的代數和為0。
兩個式子,兩個未知數兩個式子,可以求出電壓u和電流i1。
u=1/4V,i1=3/4A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開路電壓uoc相當於受控電流源的電壓,於是我們對右側的網孔列出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就得到了。
uoc=1*2u+1*i1。u=0.25V,i1=0.75A。
所以uoc=1.25V
接著求出等效電阻Req
我們採用外加電源法來求出電阻Req,使用外加電源時,電路中的獨立電源需要置零,電壓源相當於導線,電流源相當於斷路,受控源不變。
首先接入電壓源,假設電流i
左側兩個電阻是並聯的,所以電壓一樣,都是u,故i1的電流就是2*u/1A,此時我們再來看右側節點,根據基爾霍夫電流定律,我們可以列出如下方程。
i1+2u+i=0
i1已經知道等於2u,於是就可以算出i=-4u
順時針選擇參考方向,然後列出KVL方程。
u+2u+us=0
電阻電壓為u方向與參考方向一致,電阻電流i1的方向與參考方向一致,電壓源的方向也與參考方向一致,迴路電壓的代數和為零。
於是就有了us等於-3u。
我們前面算出來電流為-4u,這裡電壓為-3u。那麼電阻:
Req=us/i=-3u/-4u=0.75歐姆。
於是就求出來uoc=1.25V,Req=0.75歐
還有一中可以求出電阻的方法,叫做短路電流法。
把原來添加電壓的地方,用導線連起來。我們可以看大,受控電流源被短路了。
因為電流源被短路,所以右側電路就只有兩個電阻並聯,所以電阻流出的電流被兩個電阻均分,於是就等於:
i1=i2=u/1*1/2=u/2.
我們用最大的迴路來列出方程,方向依然是順時針。
-1+u+u/2=0
電壓源方向與參考反向不一致,電阻上的電壓就是u,i1電流為u/2,由於短路線,方程的迴路就結束了,代數和等於0;
解得u=2/3V,i1=1/3A
我們根據電流定律,還可以再列出一個方程:
右側節點的:i1+2u=isc
帶入得:isc=5/3A,前邊我們求得的uoc等於1.25V,所以電阻Req:
Req=uoc/isc=0.75歐。
結果是一樣的。但是就理解起來看,外加電壓源好理解些。因人而異吧。
來一道練習題
已知u1=40V,u2=20V,R1=R2=4歐,R3=13歐,求電流i3
答案查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