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英譯漢長句翻譯-新冠抗體

2021-02-23 崽崽英語

【原文】

Anyone who read the recent story in The Globe and Mail about a leading Toronto researcher who plans to test 10,000 Canadians for COVID-19 antibodies, in order to paint a more accurate picture of how many people have been infected by the disease, might have felt a tinge of optimism. (50 words)

這句摘自《環球郵報》一篇報導,是開篇第一句。雖然說是長句,但不算太長。

翻譯第一步是理解原文,即「閱讀理解」。

閱讀句子,重要的是抓住主幹,這句的主幹是:Anyone who read the recent story might have felt a tinge of optimism。

關於主幹,可參考《浪花集-山路旁的無名花》一文。

再看枝葉:

這個story是哪裡的?是The Globe and Mail上的。

這個story講的是啥呢?是a leading Toronto researcher who plans to test 10,000 Canadians for COVID-19 antibodies。

這個researcher為啥要test 10,000 Canadians呢?為了paint a more accurate picture of how many people have been infected by the disease。

這句,如果翻譯為「十三天」風格,可能會是這樣的:

讀過《環球郵報》上一篇關於一位領先的多倫多研究人員打算試驗1萬名加拿大人的COVID-19抗體以便更準確地繪出到底有多少人感染了該疾病的近期報導的人,都可能會感受到一絲樂觀。(80字)

別以為這樣的譯文就是翻譯。這是「閱讀理解」而已!離翻譯還差很重要的一步:用符合目的語的語言習慣表達出來。

講翻譯和講閱讀理解還是不一樣的,別把講閱讀理解當成了講翻譯,也別把學習閱讀理解當作是學習翻譯。你花的是學翻譯的學費,學的卻是閱讀理解,豈不虧了。

翻譯之前,先理一理詞彙和表達。

這句的story,可不是「故事」,而是報導。

The Globe and Mail是《環球郵報》。前面部分是:讀了《環球郵報》近期一篇報導的人(中文更愛說「看」,比如「你看今天的新聞沒有?」;看過《環球郵報》近期一篇報導的人)。

A leading Toronto researcher,可以翻譯為優秀的、傑出、卓越的研究員(研究人員)。

Test 10,000 Canadians for COVID-19 antibodies:test不是「測試」,不是「試驗」,而是「檢測」,翻譯為「檢測1萬名加拿大人的COVID-19抗體」。以前說過,「進行」是很順手的,也可以翻譯為:對1萬名加拿大人進行COVID-19抗體檢測。

Paint a more accurate picture of:這是修辭,英文大量運用修辭。修辭對英語來說是家常便飯,所以這裡嘛,翻譯為中文也要顯得家常便飯。中文可以這樣:更準確了解...。

Felt a tinge of optimism:感到一絲樂觀。文章後面部分就是潑冷水,指出並不值得樂觀,屬於「negative能量」。畢竟報導本土的新聞,不能報喜不報憂嘛;報告人家的新聞,不能老把壞消息滾動播出。

這句的難點在於story的修飾語很長:the recent story in The Globe and Mail about a leading Toronto researcher who plans to test 10,000 Canadians for COVID-19 antibodies, in order to paint a more accurate picture of how many people have been infected by the disease。

翻譯時候,這裡不要順著原文走。語言文字,是信息的載體嘛。翻譯的時候,把信息塊打散,然後按目標語習慣重組。比如這句就把story的修飾語打散,單獨提出來。翻譯就是信息處理,是IT,請參見《2019年外交學院MTI入學考試漢譯英(一)》一文。

【參考譯文】

《環球郵報》近期報導,為了更準確了解新冠病毒的感染人數,多倫多一位傑出研究人員計劃檢測一萬名加拿大人的COVID-19抗體。看過該報導的人可能會感到一絲樂觀。(72字)

文末重要提示:請留意原文的兩個逗號。有的人對原文的特別之處視而不見,一見到中國人也這樣用,他們就覺得怪怪的。這就是少見多怪

相關焦點

  • 考研英語翻譯失分嚴重,英語專家總結高分秘笈,助你決勝考研英語
    我們上節課主要介紹了閱讀理解Part B新題型的快速提分技巧,今天繼續講解閱讀理解Part C英譯漢的高分技巧。第一節 命題規律考研英語(一)的閱讀理解Part C部分的考查形式是英譯漢,要求考生在30分鐘內,閱讀一篇800單詞左右的英語文章,並要求考生翻譯有5句畫線句子,譯文準確、完整、通順,所佔分值共10分。文章內容主要涉及社會生活、經濟、歷史、文化、科普等題材。
  • 如何翻譯專業性報告?
    本期要學習的是二筆實務教材中第二單元英譯漢的文章。小夥伴們仔細看,有沒有注意到這看似長長的一段話,其實只有兩個句子構成,而且還是兩個長句。這種官方專業性報告常常使用被動式、複合被動式等用於客觀表述的句式,再加上高頻使用的抽象名詞、為了增大信息量而使用的複合詞語,都成了翻譯出流暢譯文的絆腳石。要想理解原文的脈絡和邏輯關係,我們就要先釐清原文篇章結構。這對於譯文的篇章布局、句式結構重新搭建、選詞都有非常重要意義。
  • ...的抗體可中和新冠病毒|抗體|新冠病毒|大羊駝|羅莎琳德·富蘭克林
    新華社倫敦7月13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研究人員13日在學術期刊《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上發表論文說,實驗室研究顯示,源自大羊駝的抗體可中和新冠病毒,有望用於開發新冠治療方法。大羊駝等一些駱駝科動物體內會天然產生大量結構簡單的小型抗體,這類抗體可用於製備更微小的納米抗體。
  • 英語翻譯-英譯漢的技巧
    要真正掌握英譯漢的技巧並非易事。
  • 文獻閱讀|體外篩選新技術快速開發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
    高親和力抗體的研發對於新冠病毒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的兩條主要研究策略,一是挖掘已開發的具有交叉保護活性的SARS病毒抗體,這種方法快速但與新冠病毒的親和力較低。另一種方式是從感染患者中分離單克隆抗體,但是難以大規模分離製備。
  • 【外刊閱讀】「好像得了痴呆症」:新冠病毒的破壞性後遺症
    文末討論區見~『I Feel Like I Have Dementia1』: Brain Fog Plagues Covid Survivors「好像得了痴呆症」:新冠病毒的破壞性後遺症PAM BELLUCK  ▏OCTOBER 15, 2020
  • 英譯漢十大翻譯技巧總結
    1.高屋建瓴「攬全局」主要是指翻譯首先要分清英文主從句,一般先處理插入成分或從句,之後再處理主句。處理英文細節時要高屋建瓴,宏觀把握,不拘泥於一字一詞。行文需要注意中文特有的節奏感,不能拖沓冗長,要按照中文來龍去脈,由遠及近的敘事原則組織行文。
  • 新冠混合抗體找到了!
    英媒稱,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強效混合抗體,可能有助於治療新冠肺炎患者,並幫助有感染風險的群體預防新冠肺炎。
  • T細胞將是人類對付新冠病毒的關鍵 | 經濟學人精講第809期
    當人體感染病毒後,不僅會產生抗體對抗病毒,T細胞在對抗病毒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只不過T細胞攻擊的是被感染的細胞,以阻止病毒繁殖。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表明,當人體從疾病中恢復後,抗體水平會急劇下降,但T細胞對新冠病毒的免疫性卻持續存在。這對疫苗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最新研製的疫苗優先考慮了T細胞的產生,同時刺激產生抗體。寒冬臨近,雖然人類並沒有堵住新冠病毒的出口,但是在疫苗研製中,已經看到了曙光。
  •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能維持半年以上是怎麼會回事 新冠病毒抗體有什麼...
    近期,上海的醫學專家研究發現,具有保護性的中和抗體在新冠病毒感染半年後仍在人體內穩定存在。其中,抗新冠病毒IgG抗體相較於病毒感染後2個星期至1個月仍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該研究成果發表於中國工程院院刊。
  • T細胞將是人類對付新冠病毒的關鍵(二)| 經濟學人精講第810期
    當人體感染病毒後,不僅會產生抗體對抗病毒,T細胞在對抗病毒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只不過T細胞攻擊的是被感染的細胞,以阻止病毒繁殖。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表明,當人體從疾病中恢復後,抗體水平會急劇下降,但T細胞對新冠病毒的免疫性卻持續存在。這對疫苗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最新研製的疫苗優先考慮了T細胞的產生,同時刺激產生抗體。寒冬臨近,雖然人類並沒有堵住新冠病毒的出口,但是在疫苗研製中,已經看到了曙光。
  • 瞭望|新冠抗體藥物研發突破
    當病毒入侵人體細胞時,抗體能與病毒表面的受體結合位點結合,實現提前「佔位」,避免病毒與細胞的結合。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藥理學系主任楊寶學向《瞭望》新聞周刊介紹,新冠病毒主要通過表面刺突S蛋白與人體細胞上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受體結合實現感染。
  • 新生男嬰自帶新冠抗體,感染者母親如今抗體消失,醫生:抗體轉移
    據《海峽時報》報導,一名新加坡女子近日誕下的男嬰,沒有感染新冠病毒,並自帶新冠病毒抗體。而這位新加坡女子在今年3月曾感染新冠病毒,確診時已經懷孕10周。不過病症輕微,住院治療兩個星期半後就康復出院。值得注意的是,該女子向《海峽時報》表示:兒科醫生告訴我,自己身上的新冠抗體不見了,但兒子卻有新冠抗體。因為,醫生懷疑我在懷孕期間已經將新冠抗體轉移給他。
  • 英語長句翻譯技巧分享,教你如何在2分鐘內快速理解一句話
    翻譯:新消息:我發布一項行政執行令,準許紐約居民遠程領取結婚證,同時允許辦事員通過視頻會議主持婚禮。一、以上資訊是來自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的推文。大家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大長句。主句是: I am issuing an Executive Order.
  • 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為何越來越重要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 新聞分析: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為何越來越重要  新華社記者彭茜 郝亞琳  輕輕扎破手指,取一滴血,滴在檢測卡樣本孔內並滴加稀釋液,15分鐘後便可通過觀察反應線出現與否,判斷自己是否曾感染新冠病毒。
  • 兩本「新冠詞典」出版|英漢新冠詞典|詞條|詞表|翻譯_網易訂閱
    2020年初開始席捲全球,《英漢新冠詞典》(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Terms Related to COVID-19)和《漢英新冠詞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erms Related to COVID-19)便是在應對新冠肺炎的背景下編纂而成。
  • 2010年考研大綱解析:英語翻譯部分難度逐漸加大
    考研英語中,對翻譯的測試在逐漸加難,但是,如果掌握好一定的詞彙量和紮實的語法知識,再加上對英譯漢翻譯技巧的熟練運用,得分還是挺容易的。下面具體分析一下考研英語中對翻譯的考查及其解題技巧。此題主要考查考生的詞彙量、語法知識、閱讀能力和漢語表達的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注重考查考生能通過上下文理解詞和短語含義的能力,因此要做好英譯漢題目,要求考生既要有良好的英語基礎和較強的在語篇中理解英語句子的能力,又要有紮實的漢語功底和英譯漢的基本技能。
  • 新加坡一新生男嬰自帶新冠抗體
    新加坡一新生男嬰自帶新冠抗體,其母今年3月感染新冠 2020-11-30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CATTI備考:時政翻譯,必看!
    今天小編又帶著官方教材來和大家一起學習啦,這次咱們要學的是三筆實務第三單元英譯漢的文章。瀏覽過後,相信大家一定會感覺,儘管只是短短的一段節選,看起來就有不少棘手的翻譯問題,其中幾個長句更是難對付。還是先來追根溯源一下文章的出處。本文節選自2019年4月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聯合國秘書長的講話。這種涉及到國際環境、外交關係等話題的時政類文章在CATTI真題中出現的頻率還是比較高的。
  • 多例新冠媽媽新生兒自帶抗體 抗體留存時間還有待觀察
    多例新冠媽媽新生兒自帶抗體 抗體留存時間還有待觀察新京報  作者:戴軒  2020-12-02 多例新冠媽媽新生兒自帶抗體,抗體在人體內留存多長時間尚無明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