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0斤,營養不良」:3億中國人,正在遭受隱性飢餓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本文轉自公眾號:國館(ID:guoguan5000),轉載請聯繫國館。

小編按:

請善待你的胃。

01

 /胖子,也會營養不良

5歲的皮皮,身高只有1.04米,體重卻飆升到了30公斤,已經嚴重超標。

皮皮媽說:「皮皮從小就能吃,一直都較胖。」擔憂孩子營養過剩。

結果到醫院檢查,醫生卻說:「你家孩子,這是營養不良啊。」

無獨有偶,另一位成年大胖子,長到190斤,嚴重超重。

他同樣被醫生診斷為:營養不良。

是的,你沒看錯。

一直以來,大家都有一個誤區,以為胖子那叫「營養過剩」。

但實際上,脂肪過剩≠營養過剩。

 

胖子只是脂肪過剩,不代表其他必需的營養物質,就攝入充足了。

相反,胖子可能吃太多糖、脂肪。

他的胃被一些高熱量垃圾食物佔據,反而更可能因營養結構失衡,而導致營養不良。

武漢市曾經發布一份報告,顯示武漢營養不良的兒童中,有70%都是小胖墩。

來源 | 武漢晚報

還有研究發現,肥胖的女大學生,相比於其他女大學生,更容易患上缺鐵性貧血。

2016年,全球營養報告組織發布報告,指出:

 

全球數億人,正在遭受營養不良的折磨。

 

但導致營養不良的原因,不是因為飢餓,而是因為肥胖!

大胖子,真的也會營養不良。 

01

 /隱性飢餓,正在折磨3億中國人

中國老百姓荷包越來越鼓,吃得越來越好,胖子也越來越多。

但這不代表,中國營養不良的人,已經很少很少。

如果長期缺少某些必需營養物質,會出現各種健康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把這種現象叫「隱性飢餓」。

有多少中國人正在遭受「隱性飢餓」呢?說出來嚇死你。

聯合國糧農組織,給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答案:3億人。

也就是說,22%的中國人,都有因營養結構失衡引起的營養不良問題。

2015年,國家衛計委組織專家,編寫了《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

報告顯示:中國居民脂肪攝入過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過30%!

但相當一部分中國居民,還缺乏鈣、鐵、維生素A、維生素D等營養素。

營養專家翟鳳英也發現:「城市居民動物性食物吃的過多,一些人群害怕發胖不吃主食,雜糧吃的更少。」

來源 | 科技日報

結果就是,相當一部分中國人膳食纖維和礦物質攝入不足。

 

我這麼說,可能大家都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究竟營養失衡、隱性飢餓,會帶來什麼後果呢?

這麼說吧,當代社會70%以上的慢性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各種亞健康問題,都是隱形飢餓導致的。

長期的隱形飢餓,甚至會導致發育遲緩、智障,還可以能引發腦梗、心梗等危重疾病。

來源 | BTV我是大醫生

一份中國國民健康大數據報告,更讓人看得觸目驚心:

中國高血壓人口達到了1.7億,

血脂異常有1.6億人,

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人患上癌症,

慢性病患病率達到20%,

慢性病導致的死亡數佔總死亡數的83%。

數據來源 | 宜生到家

 

很多健康問題,都是嘴巴吃出來的。


03

 /中國人,究竟少吃了些什麼?

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文章,勸大家少吃糖、少吃鹽、少吃油。

 

高糖高鹽高油飲食的危害,想必不用我們再強調。

 

我們也經常在文章末尾呼籲大家:要膳食均衡。

 

可能說得不夠具象,大家也沒弄明白。

 

那麼這一次,我們就具體談一談,中國人究竟少吃了些什麼。

 

 ◎ 水果和蔬菜 

大家都知道,水果和蔬菜,是好東西。

 

但好在哪裡,可能不大清楚。

 

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同時熱量又低。

 

而且這些營養物質,都是人體必需的。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19%的胃腸道癌症、31%的缺血性心臟病和11%的中風,都與果蔬攝入過少有關。

 

中華預防醫學會也發出警告:蔬菜水果攝入不足,是世界各國居民死亡前十大高危因素。

 

既然水果蔬菜對人體健康這麼重要,那麼中國人平均每天的攝入量是多少呢?

 

答案可能出乎預料:只有區區40.7克!

 

遠低於200到350克的推薦標準。

綜合自 | 中國科學報、禾禾木文化

 ◎ 乳製品 

大家都知道,牛奶、羊奶,以及各類乳製品,含蛋白質,還含有豐富的鈣。

 

但吃乳製品的益處,還不僅僅就這些。

 

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教授陳偉就表示:「乳製品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控制體重、幫助長高等方面益處明顯。」

 

既然乳製品對人體如此重要,那麼中國人吃夠了嗎?

 

依然沒吃夠。

 

早在1988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就提出,中國人每人每天要飲奶300克。

 

但30年過去了,中國人平均每天飲奶量,才只有240克。

 

77.5%的中國人,每天飲奶量沒有達到推薦標準。

來源 | 新浪財經、中國經濟網

 ◎ 粗糧 

2011年,美國《內科學文獻》登載了一項發現:

 

多攝入膳食纖維,可使各種疾病的死亡風險降低20%以上。(來源:新浪健康)

 

為什麼這項研究會首先在美國被發現?

 

原因在於,美國人粗糧吃得很少,膳食纖維攝入嚴重不足。

 

中國經濟發展起來了,在吃方面,當然越來越向美國人看齊了。

 

近20到30年,中國人粗糧攝入越來越少。

 

根據《2011中國白領膳食健康白皮書》,78%的中國白領不怎麼吃粗糧。

 

而男性不吃粗糧的比例,比女性還要多。

來源 | 中國保健食品網

 ◎ 堅果 

還有堅果。

包括核桃、花生、瓜子、腰果、松子、開心果……

堅果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維生素B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應該攝入10克左右。

 

大概就是一小把堅果的量。

 

然而,就是這麼一小把的量,大部分國人也沒有達標。

 

研究顯示,中國成人平均堅果攝入量,只有區區7克每天。

 

還有五分之四的國人,甚至不吃、或很少吃堅果。

來源 | 搜狐健康


04

20%的中國人死於「吃錯飯」

/請善待你的胃/

前不久,《柳葉刀》發布一份報告。結論很嚇人:

 

中國因為飲食結構問題,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都是世界人口前20的大國中,排名第一。

 

全球20%的死亡病例,根子都在飲食結構上。

 

而在中國,這個比例可能還要高一些。

 

對中國人來說,最最致命的問題,就是吃了太多的鹽,而吃了太少的水果、雜糧。

 

我們錯就錯在,一直「吃錯了飯」。

來源 | 生命時報

 

說到這裡,你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

 

你是不是每天都吃重油、高鹽炒出來的「美味」外賣?

 

你是不是每天都要喝一杯奶茶?

 

你是不是習慣於晚飯後吃大量零食、甜點?

 

你是不是最喜歡那些高熱量的垃圾食品?

……

 

你可以想一下,你的胃,它就那麼大。

 

當你的胃,每天都被奶茶、甜點、高熱量垃圾食品、重油重鹽的外賣,填得滿滿當當的了。

 

那還有剩餘空間,留給水果、奶製品、堅果、粗糧嗎?

 

你的飲食會均衡嗎?你的身體會因此而更健康嗎?

 

顯然不會。

 

但你需要明白:你的胃真的很珍貴。它已經經不起,那麼多油、鹽、糖的折磨!

 

是時候行動起來!要改變你的飲食結構,請善待你的胃吧!

 

善待你的胃,調整飲食結構,就是善待你自己的身體。

作者簡介:國館:最中國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煉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裡,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國館2017重磅新書《快樂的人,都有溫潤的趣味》正火熱銷售中。

參考文獻:

1楊軍紅. 肥胖寶寶也會營養不良[J]. 家庭&育兒, 2010(1):74-75.

1.   林淑霞. 某高校女大學生缺鐵性貧血與肥胖情況的關係探討[J].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5, 12(4):33-35.

2.   魯灣. 全球有數億人營養不良原因竟是肥胖[J]. 科學養生, 2016(9).

3.   中國「隱性飢餓」人口數量達3億[J]. 百科知識, 2016(20):52-52.

4.   李光軍. 肥胖是另一種營養不良[J]. 人生與伴侶(月末版), 2014(5):12-12.




相關焦點

  • 1.1億兒童處於「隱性飢餓」狀態,醒一醒!你家飲食結構該調整了
    文|福林媽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9年公布了「兒童現狀調查報告」,其中提到:全球7億的5歲以下兒童中,約有1.1億兒童正遭受因缺乏必需營養素而造成的隱性飢餓。這個比例相當於每7個5歲以下兒童中,就有1個正在遭受「隱性飢餓」。我想沒有哪位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的吧?
  • 兒童多見「隱性飢餓」?科學膳食要有「四格餐盤五類食物」
    兒童多見「隱性飢餓」?然而,家長們可能並不知道,自己孩子即便是小胖墩,也可能面臨「飢餓」的問題。實際上,偏食、挑食、營養不均衡等情況,都可能造成「隱性飢餓」。什麼叫「隱性飢餓」?簡單來說,吃不飽餓肚子,那就是顯性飢餓。吃飽了,甚至吃撐了,但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卻不夠量,這就是隱性飢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營養科主任張靜表示,隱性飢餓並不少見,也是營養不良的一種表現。
  • 世界糧食計劃署因「為消滅飢餓而戰」獲諾獎,中國貢獻不可磨滅
    此外,從 1975 年以來,世界肥胖人口數增長了近 3 倍,2016 年,5-19 歲超重或肥胖的青少年有 3.4 億人,比全球嚴重飢餓人口還多。飢餓問題的背後,還隱藏著更難以解決的問題——隱性飢餓。幾十年來,WFP 在對抗隱性飢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所謂隱性飢餓,通俗地講,就是能量攝入充足,但營養或營養結構不良。最典型的隱性飢餓包括蛋白攝入不足及維 A 缺乏症,前者造成 「大頭娃娃」,後者造成夜盲症,嚴重時會導致兒童雙目失明及死亡。
  • 肌營養不良爸爸有遺傳男孩嗎?肌營養不良的遺傳規律?
    我們都知道肌營養不良症是指一組以進行性加重的肌無力和支配運動的肌肉變性為特徵的家族遺傳性疾病群,肌營養不良症不但能夠影響運動功能,患者比較嚴重的時候會出現癱瘓,還累及心臟會並發肺部感染以及壓瘡而亡。所以有很多患者的問肌營養不良是怎麼遺傳的呢?
  • 聯合國:2019年全球近6.9億人食不果腹 「零飢餓」目標挑戰重重
    此外,今年還有多達 1.3 億人可能因新冠疫情而陷入長期飢餓,實現到 2030 年消除飢餓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挑戰重重。報告對中國、墨西哥和孟加拉國等 13 個人口總數接近 25 億的國家進行了關鍵的數據更新,使得對全球飢餓人數的估值顯著減少至 6.9 億人。
  • 最高5億的鈔票 飢餓的辛巴威億萬富翁(組圖)
    「以前曾到辛巴威旅行,維多利亞瀑布的壯觀景色深深吸引了我。在香港當了核數師10多年,忙碌度日,我問自己:能不能停下來,用一年時間看一看世界有多大?」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會計系的Linda,為了給自己一個答案,毅然辭職於2007年加入無國界醫生,同年7月派到辛巴威首都哈拉雷。
  • 聯合國:今年全球飢餓人數可能增加8000萬到1.3億
    「飢餓仍舊是世界的一個大問題!」據奧地利《新聞報》14日報導,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去年全球長期飢餓人數增加1000萬,總數約6.9億人,佔全球總人口的8.9%。聯合國警告稱,因新冠疫情引發經濟衰退,今年全球飢餓人數可能增加8000萬到1.3億。
  • 全球背景下的中國糧食安全與營養
    因為中國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20%,如果中國出現糧食安全問題,肯定是世界糧食安全的問題;而如果世界糧食安全問題得不到解決,中國也無法保障糧食安全,即便是能夠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成本也會很高。飢餓與營養不良挑戰依然巨大儘管成績顯著,飢餓在全世界及中國仍然普遍存在。
  • 網傳「飢餓能餓死腫瘤」 真or假?
    專家:腫瘤細胞餓不死 營養不良的人腫瘤發生率更高  幾天前,2019年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正式出爐。其中,「飢餓能夠餓死腫瘤」上榜。  事例 男子為「餓死」腫瘤暴瘦50斤  今年5月,浙江省人民醫院營養科營養門診,來了一位虛弱不堪的病人。  這個腫瘤患者姓鍾,在聽信「腫瘤可以被餓死」後,他全面忌口,把很多有營養的食物列為「發物」,結果體重狂掉、虛弱不堪。身高1米7多,以前的他75公斤,現在不足50公斤,瘦成一個「紙片人」,好像一陣風都能吹倒。」陪同而來的老伴不住地埋怨,心疼不已。
  • 【國科快資訊】原創首發:利用植物基因工程對抗「隱形飢餓」
    利用植物基因工程對抗「隱形飢餓> 編譯:王巍 由於長期攝入缺乏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食物,目前全世界超過20億人因缺乏微量元素而患有營養不良
  • 諾貝爾和平獎:只要還有飢餓,我們就永遠不會有一個和平的世界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9日,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揭曉,獎項被授予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以表彰其「在對抗飢餓問題上所做的努力,為改善遭受衝突影響地區的和平條件所作的貢獻,以及其在防止將飢餓問題作為戰爭和衝突的武器方面,發揮的推動作用」。
  • 諾貝爾和平獎:只要還有飢餓,我們就永遠不會有一個和平的世界
    ,為改善遭受衝突影響地區的和平條件所作的貢獻,以及其在防止將飢餓問題作為戰爭和衝突的武器方面,發揮的推動作用」。我們的員工每天都在奮不顧身地為全世界近1億飢餓群體提供糧食和援助。這些受援人的生活常常因不穩定、不安全和衝突而四分五裂。」
  • ...世界飢餓地圖》 全球每9人中就有一人挨餓 世界飢餓人口分布圖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編制了2018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旨在為國際社會提供有關消除飢餓和改善營養等方面的信息。 報告指出,2017年世界飢餓人口數量上升至8.21億人,相當於全球人口每9人中就有一人處於飢餓狀態。非洲仍是飢餓問題最嚴重的地區。
  • 2019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正式發布|報告
    在許多經濟發展滯後的國家,飢餓現象正在加劇,特別是在中等收入國家和那些嚴重依賴國際初級商品貿易的國家。這一聯合國年度報告還發現,在許多飢餓人口不斷增加的國家,收入不平等現象正在加劇,使貧困、脆弱或邊緣化群體更難以應對經濟增長放緩和衰退。
  • 全球飢餓問題加劇,就連英國兒童都吃上了聯合國救濟糧
    營地生活並不容易,阿米娜的兒子一直營養不良,這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她不得不向國際救援委員會設立的診所求助。    營養不良的兒童能獲得糊狀的營養食品  阿米娜和她的兒子很幸運,受到貧困、戰爭、氣候、疫情等因素影響,全世界5千萬營養不良的兒童中,80%無法獲得治療。
  • 氣候變暖帶來新危害:導致數億兒童營養不良
    據外媒報導,由美國佛蒙特大學領導的一項國際研究指出,與與貧窮、衛生設施不足和教育不良等傳統問題相比,氣溫升高對兒童飲食及營養發育帶來的危害相等甚至更大。飲食多樣性是聯合國為衡量飲食質量和微量營養素攝入量而制定的一項指標,像鐵、鋅、維生素A和D等微量營養素對兒童發育至關重要,但全球每三個五歲以下的兒童中就有一個受到營養不良的影響。
  • Summit杜氏肌營養不良症新藥研發初現曙光
    小編推薦會議:新藥研發「推新選優」項目路演活動總部位於英國牛津的生物技術公司Summit Therapeutics最近宣布,公司開發的用於治療杜氏肌營養不良症按照協議,Sarepta將向Summit公司支付約4000萬美元的預付款和最高可達5億美元的裡程碑獎金用於交換ezutromid在歐洲等地的銷售權。杜氏肌營養不良是一種X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主要發生於男孩。據統計,全球平均每3500個新生男嬰中就有一人罹患此病。患者在學齡前就會因骨骼肌不斷退化出現肌肉無力或萎縮,導致不便行走。
  • 惡性腫瘤營養不良的7大特徵—抗癌管家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惡性腫瘤與良性疾病導致的營養不良有著顯著的差別,突出表現在如下7個方面。  1. 營養不良發生率更高  79.4%的住院腫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其中胰腺癌、食管癌、胃癌和肺癌是營養不良發生率最高的4種惡性腫瘤。  2.
  • 新生兒體重很重要,5斤、6斤、8斤各不同,身體素質差距有點大
    前幾天,閨蜜橦橦剛生完寶寶,我迫不及待地下了班就去醫院看望。閨蜜生的是個男孩,給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寶寶怎麼這麼瘦小?我隨口問了一句:「寶寶幾斤啊?」閨蜜有點傷心地說:「孩子五斤二兩,是不是太輕了啊?」其實,寶寶體重還是在正常範圍之內的,稍微偏輕一點點,不過平時多注意營養補充,照顧時更細心妥帖一點,應該沒什麼問題的。
  • 新生兒體重多少斤最好?5斤、6斤、8斤差距大,父母千萬別大意
    一、新生兒體重5斤、6斤與8斤差別大都說生孩子是喜事,可剛生完寶寶的小張卻和婆婆大吵一架。原來,小張才從產房出來,就聽到婆婆抱著孩子和老公抱怨:「我乖孫6斤體重都還差4兩,看著就可憐,懷孕時都說讓她多吃點就是不肯聽,這不是害了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