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綿長的海岸線
海天一色的視覺衝擊
讓深圳灣濱海休閒帶
成為了深圳人休閒觀光的好去處
然而這兩天
家住蛇口片區的鐘先生發現
深圳灣遊艇會附近海水中
突然出現大片黑色不明物質
鍾先生有些擔心
是不是海面被汙染了?
這海面漂浮的到底是什麼呢?
不明物蔓延數千平米
陽光照射下呈現赤紅色
通過航拍可以看出,這些不明物質在海平面下蔓延了數千平方米,有的不明物質在陽光照射下,還呈現出赤紅色,呈帶狀分布。
海事局:初步排除過往船隻漏油汙染
蛇口海事局深圳灣海巡執法大隊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在接到市民反映的情況後,附近海巡船就立即前往查看,目前初步排除了過往船舶漏油等汙染情況。
海事局:加強海上巡邏
維護海洋環境清潔
蛇口海事局工作人員介紹,為了維護海洋環境清潔,他們一直在海上進行24小時值班巡查,若是市民發現有可疑的情況,也可及時向他們進行反饋 。
海洋監測預報中心:
深圳灣海域發生赤潮
記者從海洋監測預報中心了解到,5月3號深圳灣海域發生赤潮易彎藻和中肋骨條藻赤潮 ,現場觀測赤潮海域海水呈淺紅褐色,連續片狀分布在深圳灣內海域,赤潮面積為6平方千米,未見魚類死亡現象。海水溫度和鹽度均無異常,未來幾天,海洋監測中心將繼續對這一海域進行追蹤監測。
周凱 海洋監測預報中心 博士
這五年,深圳海域出現赤潮比較少,西部海域更是少見,目前出現的這兩種藻類均無毒,發生赤潮的海域也不屬於魚類養殖場,造成赤潮現象的情況比較複雜,下一步會繼續加強監測。
原來深圳灣出現了赤潮
但是赤潮是什麼呢?
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
01
赤潮是什麼?
赤潮是一種由於藻類、原生生物或細菌大量繁殖造成的生態異常現象。這些能產生赤潮的生物,在學術上被統稱為赤潮生物。
赤潮生物看似弱小,幾乎很難用肉眼識別,但它們的繁殖能力很強。一旦溫度、營養鹽等條件適宜,它們就能迅速組建出龐大的「軍隊」,然後「一統江山」,形成赤潮。
▲近幾年走紅網絡的「藍眼淚」也是一種赤潮
赤潮雖然帶個「赤」字,但不代表所有赤潮都是紅色的。黃色、綠色、棕褐色 ……都是常見的赤潮顏色。赤潮顏色主要受赤潮生物的種類、密度及所處環境的影響。
▲粉紅色的夜光藻
▲綠色的夜光藻
看到這裡
是不是覺得赤潮還挺「賞心悅目」的?
小心!
別被它五彩斑斕的外表蒙蔽了
它的殺傷力可大著呢!
02
赤潮的危害
赤潮可以分為有毒赤潮和無毒赤潮 兩種,它們危害其他生物的方式有所不同。
有毒赤潮可以產生毒素,從而「化學攻擊」其他生物。 它們的攻擊途徑可以歸為三種:第一,直接釋放毒素。第二,死後釋放毒素。第三,將毒素積聚在濾食性生物(如牡蠣等雙殼貝類)體內。貝類毒素可以通過食物鏈層層積聚,層層傳遞,最終危害到人類。每年因食用有毒海鮮中毒的人不在少數。因此,消費者要注意,發生有毒赤潮海域的海鮮千萬不能食用!
無毒赤潮 無法產生毒素,也就無法使得海鮮成為「毒罐子」。但它們能通過霸佔當地海域的氧氣和資源,來壓榨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 ,可以說是霸道至極。
綜上所述
雖然赤潮是個「沒有感情的殺手」
但人們只要加強對它的了解
赤潮也是可防可控的
完全不必聞之失色
第一現場、壹深圳客戶端記者:陳柏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