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秋
經常收到抑鬱症家屬們這樣的求助,比如:「孩子已經在接受治療了,但是心情仍舊還是很低落,我該怎麼幫助他?」
還有,「孩子不去上學,也不接受治療,每天只知道在家裡玩和睡覺,我要不要逼著他去上學?」
再有,「孩子在家裡休息,黑白顛倒,晚上不睡覺,白天睡不醒,每天渾渾噩噩地過著每一天,我真怕他毀了自己!我該怎麼辦?」
等等。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而這些問題也是無數抑鬱症家屬們所正在面臨的,何以解憂?簡直傷痛了父母們的心。
在回答以上問題之前,我想和家屬們來說一個陪伴的理念,但願這個陪伴的理念,能夠給到你們一些啟發;同時,也能安撫到各位處於焦灼心情的父母們。
「對於抑鬱症的孩子,我們家屬仍舊需要堅持以靈活的方式去順從他們(大體上做到順從即可,但對於一些違背原則的事情,父母們也要堅決說不。比如,孩子說我不想上學了,不讀書了;再比如,孩子要大金額買昂貴的東西,這個時候父母們也要說不!總之順從要講究靈活和原則),與不去計較的陪伴原則去陪伴他們。」
畢竟,他們是病人,有症狀、有情緒都是很正常的,家屬們要去接納和包容他們,因為他們的抱怨和暴怒、指責,其實都是一種宣洩和發洩來的。也是他們最真實的一面,發洩出來,並非是壞事,切勿剝奪和打斷、阻擾他們的發洩了,否則容易引起爭吵與矛盾。
因為,這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種解脫來的。
當我們家屬真正去理解了這一點的話,那麼我們家屬的委屈就會少了很多,因為患病的孩子才是弱者。
我能理解家屬們在努力用心陪伴患病的孩子時,確實是一件非常辛苦與煎熬的事情,更何況家屬們的痛苦,其實並不會比患者輕鬆!很多家屬因為擔心和焦慮,加之對抑鬱症這個病症存在諸多的誤解,不了解,「認為得了抑鬱症就好不了,會伴隨一輩子,孩子就此也就被毀了!」等等,而陷入到更加恐懼的思維中與害怕的意境中,惶惶不可終日,導致很多家屬也跟著患上了焦慮症和抑鬱症的,這種現象不在少數。
所以,我們家屬在陪伴上,不去著急、不去盲目要求患者做這,做那、也不要急於求成、盲目求醫。耐心起來,並積極樂觀去面對和陪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