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張立新團隊發表葉綠體蛋白轉運和分選綜述文章

2020-11-03 BioArt植物

來源 | 河南大學


近日,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張立新教授團隊在Trends in Cell Biology期刊發表了題為Protein Sorting within Chloroplasts的文章,系統總結和闡述了葉綠體蛋白轉運的研究進展,並對未來該領域研究提出展望。



高等植物的葉綠體是十億年前藍藻被真核生物吞噬後經過內共生演化而來。葉綠體有3000個左右的蛋白,其中95%以上由核基因編碼。核基因編碼的葉綠體蛋白在細胞質中合成後,通過葉綠體內、外被膜和類囊體膜轉運通道運輸到葉綠體內的不同區域才能使葉綠體行使光合功能。因此,研究葉綠體蛋白轉運和分選機制對於探討葉綠體的生物發生、光合器官的建成和功能以及真核生物的起源和進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概述了葉綠體蛋白轉運與分選的不同途徑,綜述了近幾年新鑑定的蛋白轉運因子及其在底物蛋白識別和調控中的作用機制,強調了相分離在葉綠體蛋白轉運與分選中的重要作用,並提出相分離可能是驅動細胞器蛋白質分類和細胞器生物發生的一種保守而有效的機制。


Chloroplast Protein Import and Sorting Pathways


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徐秀美教授為本文第一作者,張立新教授為本文通訊作者。本論文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河南大學及生命科學學院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tcb.2020.09.011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