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立新團隊發現液液相轉換驅動葉綠體內蛋白分選
張立新團隊發現液液相轉換驅動葉綠體內蛋白分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3 13:05:09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張立新團隊發現,液液相轉換驅動葉綠體內蛋白分選
-
《Cell》雜誌發文,河大在國際上首次揭示葉綠體蛋白轉運新機制!
2020年3月12日,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張立新教授課題組及合作者在光合作用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並闡明了相分離驅動葉綠體內蛋白分選的新機制,推動了蛋白轉運機理的進一步深入
-
河南大學張立新團隊發表葉綠體蛋白轉運和分選綜述文章
近日,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張立新教授團隊在Trends in Cell Biology期刊發表了題為Protein Sorting within Chloroplasts的文章,系統總結和闡述了葉綠體蛋白轉運的研究進展
-
5篇Cell、Nature論文報導相分離在植物中的功能
以前的研究發現,酵母中含有PrD蛋白會發生相分離現象:蛋白溶液具有類似油水混合物的凝集相和稀釋相。對擬南芥ELF3進行了體內和體外分析發現,ELF3蛋白也顯示出了溫度相關的相分離現象:在低溫下,ELF3在細胞內彌散分布;當溫度升高時,ELF3聚集成點狀;當溫度再次下降,這些斑點會恢復到彌散狀態。而BdELF3在相同條件下沒有發生相分離,說明ELF3的相分離取決於PrD的存在。
-
5篇Cell、Nature論文報導相分離在植物中的功能
以前的研究發現,酵母中含有PrD蛋白會發生相分離現象:蛋白溶液具有類似油水混合物的凝集相和稀釋相。對擬南芥ELF3進行了體內和體外分析發現,ELF3蛋白也顯示出了溫度相關的相分離現象:在低溫下,ELF3在細胞內彌散分布;當溫度升高時,ELF3聚集成點狀;當溫度再次下降,這些斑點會恢復到彌散狀態。而BdELF3在相同條件下沒有發生相分離,說明ELF3的相分離取決於PrD的存在。
-
我國科學家發現SHP2蛋白相分離異常導致人類發育性疾病的新機制
SHP2蛋白的突變與多種人類發育性疾病密切相關,50%努南綜合症和90%豹皮綜合症病人攜帶SHP2的生殖系雜合突變。努南綜合症中的SHP2突變使SHP2處於激活狀態,而豹皮綜合症中的突變位於SHP2催化結構域上,使SHP2處於失活狀態。但是努南綜合症和豹皮綜合症患者的臨床症狀極其相似。為什麼SHP2兩種不同的突變方式會導致臨床表型如此相似的疾病?這一直是本領域尚未解決的難題。
-
化學學院來魯華課題組發現基因轉錄調控相分離新機制
編輯:麥洛 | 責編:凌薇 近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定量生物學中心/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來魯華教授課題組與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瞿禮嘉教授課題組、北京大學定量生物學中心/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齊志研究員課題組合作,揭示了轉錄抑制子與DNA形成液液相分離的新機制
-
分合之間藏「玄機」:我國科學家揭示蛋白異常「液液相分離」導致人類發育性疾病新機制
我國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揭開了這個科學界長期以來的未解之迷。研究表明,蛋白質相分離廣泛存在於細胞中,驅動多種重要的生物學功能。「液液相分離」不僅在生理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也與人類多種重大疾病的病理過程密切相關,包括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等。 非受體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RAS/MAPK信號通路傳導中起關鍵作用。SHP2蛋白的突變與多種人類疾病有關,包括50%的努南綜合症和90%的豹皮綜合症患者都攜帶SHP2的胚系雜合突變。
-
HP1蛋白促進異染色質相分離
HP1蛋白促進異染色質相分離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17 14:03:18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G. J. Narlikar和J. D.
-
科學家揭示染色質相分離機制
科學家揭示染色質相分離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20 15:39:58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Michael K.
-
從細胞膜到葉綠體 科學家在植物抗病信號途徑方面取得重大發現
植物細胞表面有一層細胞膜,可以將細胞內部與外部環境相隔離,而細胞膜外側是潛在病原體接觸的重要場所。因而,植物需要通過細胞膜感知特定的分子以了解潛在攻擊者的存在,並發出「警報」。而這些「警報」必須傳遞到細胞內部,到達包括葉綠體在內的不同細胞區室。葉綠體為植物特有的,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同時也在調節植物對刺激響應中起著核心作用。這些「警報」信號最終到達存儲遺傳物質的細胞核,調節植物抗病基因表達 。
-
Nature:揭示DEAD-box ATP酶是相分離細胞器的調節因子
一些細胞器是有膜包圍的,比如細胞核、線粒體、溶酶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葉綠體等。還有一些細胞器是無膜包圍的,比如核仁、處理小體(processing body)、P顆粒(P granule)和應激顆粒(stress granule)等。科學家們想要了解細胞如何快速可逆地將通過區室化讓它的組分形成無膜的細胞器。2009年,Clifford P.
-
Molecular Cell:科學家發現調控溶酶體膜蛋白降解新機制
Emr研究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了酵母細胞中調控溶酶體膜轉運蛋白壽命的分子機制,該研究成果對進一步了解溶酶體膜轉運蛋白的功能及調控具有重要意義。 溶酶體是細胞中負責消化和循環利用細胞內組分,儲存和釋放營養物質,調控細胞內PH穩定的重要細胞器。溶酶體由一層特殊的膜結構包圍,維持其整體性,膜內外營養物質通過膜上眾多轉運蛋白進行跨膜運輸。
-
揭示蛋白酶體在遭受應激時的相分離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東京都醫學科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UPS在應激狀態下的蛋白降解新機制。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tress- and ubiquitylation-dependent phase separation of the proteasome」。
-
生命科學學院宋豔研究組揭示轉錄因子通過相分離驅使神經元終末...
通過精細的果蠅完整腦螢光動態成像、完整腦光漂白恢復、光液滴(optoDroplet)、體外相分離等多種技術手段,研究者觀察到了令人驚訝的結果,即Pros蛋白是通過液-液相分離植入並保留在神經前體細胞H3K9me3標記的近著絲粒異染色質區(圖1)。
-
Cell:暫時忘記流式細胞儀吧,科學家們開發出智能圖像激活細胞分選...
2018年8月29日/生物谷BIOON/---50多年來,基於流式細胞儀(flow cytometry)的細胞分選是依據細胞的表面標誌物表達譜從物理上分離這些細胞,它已成為生物學實驗室中的一種廣泛使用的工具。
-
科技:結合聲學細胞分選和微流體技術來分離外泌體
該裝置集成了微流體和聲學細胞分選技術,不僅被認為不僅對醫學應用有利,而且對科學研究也有利。已經開發了該系統,使得它可以分離「外來體」或從人體中所有可能類型的細胞中釋放的生物納米顆粒。外泌體被認為在細胞間通訊和疾病傳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從30年前發現它們開始就成為科學好奇的主題。
-
To infinity and beyond:神經退行性疾病豈止於「相分離」
套用《玩具總動員》中巴斯光年的口頭禪來介紹現在的相分離領域,可以說是「飛向宇宙,浩瀚無垠」(To infinity and beyond),我們可能在早上夢醒時分刷新推送發現新的小領域中的大分子被發現存在相分離現象,從頭髮絲兒到紡錘體、從應激脅迫小體到神經退行性疾病,各個領域的相分離現象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