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地球上被人類稱為「生命之源」,對於地球上的生命來說,無論是最低等的原始生物,還是逐漸在進化中的物種,絕大部分都離不開水,就拿地球上出現的第一個生命來說,如果不是地球出現了原始海洋,它也極有可能不會被孕育出來。所以說,如果未來有一天地球上的水消失了,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也就迎來了滅絕之災。
當然,如今的人類科技發展越來越快,人類面對大自然,雖然很多情況下也仍然是無能為力的,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地球的生態環境在人類進入文明階段後,特別是從人類開啟了近代史的大門,也正在悄然發生著改變,而且這些改變猶如一把雙刃劍,在讓人類變得越來越強大的同時,也讓人類的明天變得似乎不再那麼明朗。
前段時間,在《科學》的期刊上,科學家發布了一項最新的研究結論,認為如果人類想要長久的在地球上生存下去,至少需要學會與大自然和世間的萬物共同成長,否則,若地球上的物種再持續減少,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再進一步被破壞,人類也會出現危機。
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開始大刀闊斧的在地球上行動起來,幾乎除了條件特別惡劣的地方,其餘的地方都有人類涉足的痕跡,而且人口數量也越來越多,人類對於地球生命的自然生存和進化之路,也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研究學家對於過去50年來,地球上發生的點滴改變,進行了一系列的分析,認為如今地球上的物種數量減少,與人類的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都開始面臨崩潰,如今,可以看到的影響包括:上千種物種已經瀕危,處於即將滅絕的邊緣;77%的主要河流在人類的改道等各種幹預下,再也無法注入到大海之中;70%的陸地表面,因為人類的開採等活動,正在悄然的發生著可怕的變化。
近年來,人類一直都在說著要保護地球、保護環境,可是在這之前,人類首先需要正視自己,找到自己和生態環境之間的平衡點,找到自己與大自然的利益關係,這樣,才可以從源頭和實際需求出發,真正的全面來解決問題,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也可以遏制住危機,不再讓它出現全球蔓延的勢頭。當然,這對於現階段的人類來說,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其實,除了地球本身,按照宇宙中的發展規律,有著自己的生命軌跡之外,其實,包括人類在內的任何生物,出現在地球上,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的數次物種大滅絕也告誡了我們,沒有任何一種生物可以在地球上做到「永垂不朽」,雖然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高等生物,可是很多事情我們仍然是無能為力的,所以,人類不應該再破壞地球,而是應該找到與地球和平共處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