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東風「打虎」已然成為了汽車圈年度反腐的第一案,隨著東風越野內部兩起腐敗案相繼被曝光,這場反腐大戰也吸引著多方的注意,這其中的各類說法也是不盡相同,皆是各說紛紜。那麼這起反腐大戰的進展究竟如何了呢?
一個月打「兩虎」
自進入6月份以來,東風在反腐上就頻頻重拳出擊,6月初,前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東風越野副總經理等職位的陳建賢,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審查。
此後6月28日,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特種裝備事業部(東風越野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旺生也緊接著「落馬」,二者均屬於特種裝備事業部。
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方面,東風的執行力向來雷厲風行,只是一個月內兩起反腐「大戲」在同一據點接連上演,確實讓人不得不去想其中的幾分關聯。作為東風集團的一把手,竺延風也對出現在特種裝備事業部的腐敗案件非常重視,在今年7月初召開的幹部大會上首次對此事進行表態。
他表示:「腐敗是毒瘤,只有割除腐敗這個最惡性的毒瘤,事業才能健康發展。不要認為本單位業務『特別』,就有了搞『特殊』的理由。必須把公司黨委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部署落實到位,必須按照黨章黨規黨紀和法律法規要求行權履職,任何時候都不能為個人謀取私利。」
此外,在這次會議上,竺延風還對特種裝備事業部提出了三點要求:第一,要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上來;第二,要深刻吸取教訓,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第三,要知恥而後勇,確保特裝事業部健康平穩發展。
深刻反省,警鐘長鳴,這是東風對於腐敗案的態度。但截至目前,陳建賢與周旺生被查原因尚未對外公布的事實,似乎讓在「打虎」風暴之中乾淨利落的東風,仍然難阻四起的謠言。
謠言讓東風「舊事重提」
8月初,網上有傳言稱,東風特種裝備事業部(東風越野車有限公司)個別人員貪腐導致所供軍車質量差,一時間也是輿論譁然。
要知道東風汽車本身就因軍而建,因軍而興,因軍而榮,東風的發展始終與中國的國防建設緊密相連,以生產防務車輛為主的特種裝備部的重要性以及其肩負的使命可想而知。
而經過調查核實,傳聞皆為謠言,謠言的散布者也已於8月4日被抓捕歸案,並寫下道歉信表示悔過。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之前的7月28日,東風特裝服務保障部剛剛與46家供應商、13家服務站分別籤訂了服務前置備件三方合作協議,以確保及時有效的提供軍品服務備件保障。
三方協議的籤署從側面上大抵也反映了東風猛士服務備件保障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加之落馬「兩虎」的被查原因至今未明,這或許也就給了造謠者一塊可以肆意發散的「土壤」。於是謠言「孕育而生」,看上去就似是給周旺生被查的原因下了個定論。
在道歉信發布後,東風官方還發布了一則央視欄目,在這檔節目中,東風猛士輕型軍卡接受了實彈測試,7.62毫米口徑的步槍彈打在其側面車門上後,彈頭僅打進去幾毫米,無法擊穿東風猛士的側門,只留下了一道白色的彈痕。
需要指出的是,這則欄目實際在去年五月就已經播出,在那時也曾引發過一眾的討論,而在此時此刻此景之下,東風官方「舊事重提」,其目的自然也不言而喻了。
對於東風而言,作為大型國有企業,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剷除「腐敗」毒瘤以助中國汽車產業健康發展更是其必須承擔的職責。
五年前,竺延風剛剛接手東風汽車時,就親歷了一場深層次的反腐行動。而五年之後,東風再度對反腐重拳出擊,並將調查範圍從高層團隊向研發版塊擴大,這或許也意味著將會有更多「蛀蟲」無處可藏。
從6月初陳建賢「落馬」到8月份的闢謠,東風的這場反腐風波已經經歷了60天,而這場「反腐」風暴是否會就此告一段落?或許就如東風的官方媒體——《東風汽車報刊》中寫道:「當下東風公司的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反腐震懾效應還未完全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還未完全形成。」
而這究竟如何形成,何時才能形成?鬥爭之下,東風尚還未解。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