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Genet | 龍伊成等揭示RNA在調控PRC2基因組分布和組蛋白修飾中的關鍵作用

2021-01-14 BioArt

表觀遺傳在生長發育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一個生物體內的所有細胞的DNA序列完全相同,而各種細胞的功能和表徵卻各不相同。這真是因為各種表觀遺傳因子在胚胎發育和細胞分化中發揮作用,在不同的細胞內打開或者關閉不同基因的表達。在這個過程中,生物體是如何準確控制這些表觀遺傳因子的功能,以至於它們可以準確地打開或者關閉特定基因的表達?這正是生命的美妙之處,也一直是一個科研難題。


近15年以來,RNA被發現是調控表觀遺傳因子的一個重要元素。RNA在細胞內有著其他重要功能:比如說mR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把遺傳信息從DNA傳到蛋白質序列;tRNA在這一過程中專職解碼mRNA,直接把對應的胺基酸準確帶入;rRNA是這一翻譯過程場所-核糖體的最重要成員,並且作為酶(ribozyme)直接催化肽鍵的形成;RNA可以直接獨立地作為核酸酶(ribozyme)催化化學反應,Sidney Altman和Tom Cech因此發現拿得了1989年的諾貝爾獎。除了以上RNA的傳統功能之外,近15年以來科學家對非編碼RNA尤其是長鏈非編碼RNA(lncRNA)的研究,開創了一片新的領域:很多lncRNA被發現有調節表觀遺傳因子,從而控制特定基因表達的作用,而這些作用常常在發育和疾病中至關重用,雖然也經常面臨著長期爭議。


RNA是如何調控表觀遺傳因子的呢?這個領域的研究在一個關鍵的表觀遺傳抑制蛋白複合體上異常火熱,這個蛋白複合體便是大名鼎鼎的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PRC2)。PRC2是一個由至少四個蛋白(EZH2,SUZ12,EED,RBBP4)聚合成的複合體,它負責修飾組蛋白H3的一個關鍵賴氨酸(K27)的甲基化。這一個小小的甲基化修飾(H3K27me3)控制著大量的細胞分化和個體發育相關的鼎鼎大名的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的準確表達。PRC2到底是如何準時準地的甲基化修飾各種轉錄因子呢?RNA可能是一個重要的調控因素。不少研究闡明PRC2在細胞內和大量RNA(包含很多lncRNA)結合,但是這些RNA-PRC2相互作用到底有沒有功能一直存在爭議,甚至今天要介紹的這篇文章的通訊作者,大名鼎鼎的諾獎得主Tom Cech在2013年的一篇NSMB的文章裡面對RNA調控PRC2的研究也是處於疑慮不確定的狀態,這篇文章的標題用了一個詞promiscuous來形容相關研究,讀者可以體會,而且對於非編碼RNA的研究對象也是名噪一時的HOTAIR(論文重複再起波瀾丨那些年,熱門的LncRNA(HOTAIR)真的重要嗎?)



2020年7月6日,科羅拉多大學Tom Cech實驗室和John Rinn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合作在Nature Genetics雜誌上發表文章RNA is essential for PRC2 chromatin occupancy and function in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闡明了RNA在調控PRC2基因組分布和準確修飾組蛋白中的關鍵地位,同時發現RNA-PRC2相互作用對於幹細胞到心肌細胞分化有著關鍵的作用。這篇文章的一作是Tom Cech實驗室的龍伊成博士和John Rinn實驗室的Taeyoung Hwang博士。

研究人員首先在傳統的染色質免疫沉澱實驗(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簡稱為ChIP)中,加入了RNA降解酶(RNase A),以用來降解可能和染色質結合的RNA。他們驚奇地發現在加入RNA降解酶之後,PRC2複合體的兩個重要蛋白EZH2和SUZ12從染色質上脫落了下來,不再準確地結合到各種發育相關的轉錄因子基因上了。與之相比,對照蛋白TBP(TATA box binding protein)和Rpb1 (RNA聚合酶 Pol II的關鍵蛋白)卻不受RNA降解酶處理的影響。這些結果說明,PRC2複合體不是直接和染色質結合的,而是間接地通過一道RNA的「橋梁」。當這個橋梁被降解的時候,PRC2就會從染色質上脫落。他們又通過另外一個實驗支持了這一結論。當他們用RNA聚合酶 Pol II的小分子抑制劑triptolide來處理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human iPSC)之後,RNA聚合酶無法繼續轉錄RNA,他們發現PRC2也從染色質上掉落下來。這兩個實驗說明RNA對PRC2和染色質的結合有著關鍵的作用。


為了研究PRC2-RNA相互作用的機理以及在細胞分化中的作用,研究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一個PRC2的功能分離突變體(separation-of-function mutant)。這個突變體PRC2和RNA結合的能力大大降低,卻保留了PRC2正常的其他功能(比如甲基化催化能力,染色質結合力,聚合體蛋白間相互作用等等)。這個突變體的設計是基於龍伊成博士等研究人員在2017年發表在eLife上的文章。這個PRC2功能分離突變被研究人員用CRISPR基因編輯的方法放入來處理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human iPSC)。他們發現PRC2突變體和RNA相互結合的能力下降。更重要的是,相對於野生型,突變PRC2明顯不能準確結合併抑制染色質上的關鍵基因。這一結果進一步說明RNA結合對於PRC2準確控制基因調控的關鍵作用。


在進一步對PRC2突變體幹細胞和野生型幹細胞比對,研究人員發現在突變體裡,不少和細胞分化相關的基因表達量明顯上調。這說明不能被RNA調控導致原本PRC2對這些基因的抑制出現了缺陷。進一步比對發現不少和心肌細胞分化相關的基因表達異常,於是研究人員決定誘導幹細胞分化成心肌細胞,以便觀察細胞定向分化是否會有異常。他們發現PRC2-RNA相互作用的缺失果然導致這一分化過程出現重大缺陷:在誘導分化8天之後,PRC2突變體細胞無法正常搏動,表達心肌細胞蛋白的細胞也大大減少。這一缺陷可以通過表達野生型PRC2來補救。進一步基因表達研究發現,大量和產能代謝以及心臟功能相關的基因表達在突變體內急劇減少。這些結果表明RNA-PRC2相互作用對於心肌細胞分化有著至關重要的 作用。


這一發現似乎回答了科研界長達15年的爭論:RNA對PRC2的功能有沒有重要作用?答案是肯定的,RNA作為「橋梁」直接調控PRC2在全基因組的定位,隨細胞狀態而變化的RNA庫有可能直接控制PRC2如果準時準地的抑制細胞分化和生長發育相關的基因。這一作用又進一步被RNA-PRC2相互作用在心肌細胞分化的決定性地位所證明。


PRC2在各種疾病的發生中有重要左右,發現RNA是如何調控PRC2有助於研發RNA相關藥物。這在如今COVID-19催生RNA藥物的大背景下很有意義。這一研究的設計思路以及結果也有助於研究RNA對其他表觀遺傳因子的調控,這一方向是生物醫學領域的一大熱門。

相關焦點

  • 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課題組揭示人基因組上脫氧尿嘧啶修飾的圖譜
    2018年5月21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課題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雜誌上在線發表了題為「Genome-wide mapping reveals that deoxyuridine is enriched in the human centromeric DNA」的研究論文,解析了人類基因組上脫氧尿嘧啶的圖譜,發現該修飾在染色體的著絲粒區域高度富集
  • 生命中心伊成器研究組揭示全轉錄組假尿嘧啶RNA修飾譜圖
    015年6月15日,生命中心伊成器研究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雜誌在線發表題為「Chemical pulldown reveals dynamic pseudouridylation of the mammalian transcriptome」的研究論文(DOI:10.1038/nchembio.1836)。
  • 動物所等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N6-甲基腺嘌呤(m6A)是真核生物RNA上較為常見的一類轉錄後表觀修飾,其建立、擦除和識別分別受到m6A甲基轉移酶(writer)、去甲基化酶(eraser)以及結合蛋白(reader)的動態調控。已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重要節點,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和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而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及關鍵調節因子均需進一步闡明。
  • 研究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甲基轉移酶(writer)、去甲基化酶(eraser)以及結合蛋白(reader)的動態調控。已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重要節點,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和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而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及關鍵調節因子均需進一步闡明。
  • 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肖姍揭示RNA修飾調控組蛋白...
    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肖姍揭示RNA修飾調控組蛋白修飾過程 2020-08-11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術前沿】曲靜/慈維敏/張維綺/劉光慧合作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
    現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關鍵節點,它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以及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但是,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以及關鍵調節因子均有待進一步闡明。
  • Nature子刊:北京大學解析人基因組中脫氧尿嘧啶修飾圖譜
    Genome-wide mapping reveals that deoxyuridine is enriched in the human centromeric DNA」的研究論文,解析了 人類基因組上脫氧尿嘧啶的圖譜,發現該修飾在染色體的著絲粒區域高度富集。
  • 研究揭示SHL蛋白對抑制和活性組蛋白修飾的識別機制
    by a plant histone reader SHL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綜合利用結構生物學、生物化學、植物分子遺傳學和基因組學等手段聯合揭示了植物特有的組蛋白識別蛋白SHL通過自身BAH結構域和PHD結構域分別識別抑制性組蛋白修飾H3K27me3和活性組蛋白修飾H3K4me3的分子機制。
  • ...組在《科學》期刊合作發文揭示人類早期胚胎組蛋白修飾重編程過程
    清華生命學院頡偉課題組在《科學》期刊合作發文揭示人類早期胚胎組蛋白修飾重編程過程清華新聞網7月8日電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頡偉課題組與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孫瑩璞/徐家偉課題組合作,揭示了人類早期發育過程中組蛋白修飾的重編程過程。
  • 【科技前沿】曲靜/慈維敏/張維綺/劉光慧合作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
    現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關鍵節點,它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以及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但是,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以及關鍵調節因子均有待進一步闡明。
  • 首次揭示RNA的m6A修飾調控染色質狀態和轉錄活性的重要機制—新聞...
    1月17日,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組蛋白修飾重編程規律
    在小鼠卵細胞發育晚期,組蛋白修飾組蛋白H3第4位賴氨酸三甲基化(H3K4me3)和組蛋白H3第27位賴氨酸三甲基化(H3K27me3)會以非經典的形式分布,並通過母源繼承的方式傳遞到胚胎中調控子代的基因表達和發育。由於人類卵細胞和早期胚胎樣本稀缺性以及極低量細胞組蛋白修飾技術的缺乏,人類早期胚胎發育中組蛋白修飾的重編程規律及功能並不清楚。
  • 辯論之外的故事:新型組蛋白修飾與表觀遺傳調控(一)
    "表觀遺傳調控的分子本質是修飾依賴的識別和催化",李海濤教授說。實際上,近年來隨著高分辨質譜分析技術和生化實驗手段的綜合運用,除了傳統上的組蛋白乙醯化和甲基化,陸續發現近十幾種新型組蛋白修飾類型,大大拓展了對組蛋白表觀遺傳的認識。,這些組蛋白上的各種修飾在多個位點上相互交織影響,形成了複雜的組蛋白修飾調控網絡,發揮了遠遠超過辯論所涉及內容的表觀遺傳調控新機制。(圖1)。
  • 《科學》首次揭示RNA的m6A修飾調控染色質狀態和轉錄活性的重要機制
    為發育和疾病的調控和靶點開發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1月17日,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附屬東方醫院高亞威教授聯合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何川、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韓大力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染色體相關RNA上的m6A 修飾參與染色質狀態與轉錄活性的調控》,在線發表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
  • 【盤點】2019年一季度組蛋白修飾重大學術研究
    第二篇文章為3月15日發表在Science雜誌,深度揭示了組蛋白甲基化介導的在腫瘤分化發生過程中缺氧環境的關鍵表觀調控機制。第三篇介紹了3月14日Nature雜誌報導的,組蛋白修飾特異性介導RNA m6A修飾發生的突破性發現。
  • Science:我國科學家揭示人類早期胚胎發育中的組蛋白修飾重編程
    2019年7月22日訊/生物谷BIOON/---在真核生物中,組蛋白與帶負電荷的雙螺旋DNA組裝成核小體。因胺基酸成分和分子量不同,組蛋白主要分成5類:H1,H2A,H2B,H3和H4。除H1外,其他4種組蛋白均分別以二聚體形式相結合,形成核小體核心。DNA便纏繞在核小體的核心上。而H1則與核小體間的DNA結合。
  • 我國科學家揭示人類早期胚胎組蛋白修飾重編程
    伴隨著發育的進行,表觀遺傳學修飾經歷了劇烈的重編程。近年來,以小鼠等模式生物為研究模型,DNA甲基化、染色質開放性、染色質高級結構以及組蛋白修飾等表觀遺傳學特徵的動態變化過程和規律都逐漸被揭示。  2019年7月4日,鄭州大學孫瑩璞課題組與清華大學頡偉課題組在Science上發表研究長文Resetting histone modifications during human parental-to-zygotic transition,揭示了人類早期發育過程中組蛋白修飾的重編程過程。
  • 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研究組揭示抗癌藥物順鉑全基因組圖譜
    文章首次報導了順鉑與DNA結合位點全基因組圖譜。順鉑是臨床上使用最廣泛的抗癌藥物之一,在實體瘤化療中佔據核心地位。順鉑發揮藥效的主要機制是與腫瘤細胞基因組DNA的鹼基發生交聯,影響DNA轉錄和複製等重要過程,最終導致細胞死亡。然而由於技術的缺乏,順鉑與基因組DNA交聯的分布規律尚未得知。
  • 科學家揭示相關組蛋白甲基化活性的串擾調控機制—新聞—科學網
    )複合物的酶活調控及其分子機制,闡明了組蛋白H2B第120位賴氨酸(H2BK120)的單泛素化修飾對MLL甲基化活性的串擾調控機制,並發現了MLL複合物關鍵組分WDR5蛋白對MLL家族成員活性調控的迥異的分子機理及底物特異性調控機制。
  • 組蛋白修飾
    組蛋白甲基化不僅修飾位點不同,而且每個殘基的甲基化程度也不同,這極大地增加了組蛋白甲基化修飾調控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組蛋白甲基化修飾既與基因的轉錄抑制相關,又與轉錄激活相關,這取決於被修飾的胺基酸殘基所處的位置、被修飾的程度,以及甲基轉移酶的性質。例如,H3的N末端Lys9的甲基化會促進DNA包裝蛋白的結合,壓縮染色質的結構,抑制基因的表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