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享上學補助,致敬器官捐獻者,水滴公益這項目太暖了

2020-12-01 網易新聞

2020-11-02 21:22:52 來源: 四知青島

舉報

  2020年10月31日下午,在國家衛健委、中國紅十字會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支持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紅基會」) 和山東省紅十字會、水滴公益聯合發起的器官捐獻者子女助學項目在山東省濟南市正式啟動。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醫療質量處四級調研員杜冰,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中國紅基會秘書長助理兼救助救護部部長周魁慶,山東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李全太,山東省衛健委醫政醫管處三級調研員戰濤,水滴公益合作負責人祝翎芳及部分合作醫院項目負責人出席儀式。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副主任表示,器官捐獻堅持「自願、無償」的原則,人體器官捐獻者在去世後捐獻器官,挽救垂危患者生命,他們的大愛善舉值得全社會的尊敬和頌揚,他們之中有些家庭的生活陷入困境,理應得到社會的關懷和幫助,器官捐獻者子女助學項目的啟動,正是社會對捐獻者家庭表達關懷的重要舉措,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的具體體現,對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山東省是國內器官捐獻移植大省,此次助學項目首戰落戶山東,就是中國紅基會與水滴公益聯合山東省紅十字會和省內眾多器官移植醫院共同開展的器官捐獻者身後關愛行動,項目在水滴公益平臺上線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籌滿首期200萬元善款,獲得13萬餘人次愛心人士的捐款和關注。中國紅基會自2005年啟動紅十字博愛助學計劃,已累計資助貧困大學生3000餘名,這是首次將目標聚焦在器官捐獻者子女助學上。捐獻者雖離開了世界,但用生命的光亮溫暖著他人,可捐獻者子女卻不再享受完整的親情,特別是貧困捐獻者家庭的孩子們則更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愛和幫助。

  水滴公益作為民政部第二批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之一,藉助網際網路優勢融入公益事業,高效整合各類社會資源,與社會各方愛心力量攜手支持中國人體器官捐獻事業,用實際行動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據中國紅基會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致力於關注貧困器官捐贈者子女助學及生活費用支持,從義務教育到大學教育階段一次性給予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資金補助。同時,為進一步推動人體器官捐獻事業,該項目還支持開展器官捐獻的宣傳推廣、緬懷紀念、家屬慰問等活動,使公眾對於器官捐獻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呼籲更多關注人體器官捐獻的有識之士加入這項生命接力的工程中來,讓生命更有尊嚴,更具光輝。

  該項目的啟動,充分貫徹落實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推進會有關會議精神,聯合社會各界力量,進一步深化器官捐獻者子女助學計劃,加強人道救助工作。

  據悉,在啟動儀式當天,中國紅基會999人道救助熱線正式升級為「中國紅十字會救在身邊」999綜合人道救助服務熱線,在原有重大疾病求助諮詢的基礎上,將面向全國受理人體器官捐獻與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業務諮詢服務,公眾可撥打010-999進行相關信息諮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讓生命更具光輝 中國紅基會等啟動器官捐獻者子女助學項目
    原標題:讓生命更具光輝 中國紅基會等啟動器官捐獻者子女助學項目記者2日從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獲悉,器官捐獻者子女助學項目已正式啟動。項目負責人表示,希望更多關注人體器官捐獻的有識之士加入這項生命接力的工程中來,讓生命更有尊嚴、更具光輝。
  • 這才是大愛!致敬器官捐獻者及家屬
    2010年,我省啟動實施器官捐獻,至今,通過遺體和器官捐獻者挽救的生命已經有近5000人。近日,浙江省紅十字會在杭州錢江陵園為10位捐獻者舉行了一場集體安葬儀式,向他們以及家屬的大愛致敬。浙江大學醫學院醫學生宣誓:「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 清明將至,致敬角膜器官遺體捐獻者
    由於受疫情影響,今年各地針對遺體器官捐獻者的緬懷活動,大多採用 " 雲緬懷 "" 雲祭奠 " 的形式,向捐獻者表達哀思。在各地紅十字會與衛健委等有關部門主導下,愛爾眼科積極參與各類線上、線下紀念活動。4 月 2 日,由長沙市紅十字會主辦,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等捐獻接收單位聯合開展的 " 『生命迴響 · 雲上緬懷』 2020 年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緬懷活動 " 在紀念廣場舉行。活動採用線上直播、線下互動的形式,由參與單位代表向紀念牆敬獻花籃,鞠躬致敬。同時,婁底、嶽陽愛爾眼科醫院也在紅十字會組織下,參與角膜器官遺體捐獻緬懷活動。
  • 浙江省舉辦線上緬懷活動向人體器官和遺體(組織)捐獻者致敬!
    清明時節,綠草茵茵;致敬捐獻,追思綿綿!打開浙江省紅十字會網站的「器官捐獻網上紀念」專欄,這裡有2600餘位人體器官和遺體(組織)捐獻者,他們讓人懷念,讓人追思!遺體捐獻者俞春華曾經說:「是黨培養了我,對黨沒有什麼能報答的,把遺體捐給社會,希望讓科學更先進、讓醫學更發達。」帶著《遺體捐獻志願書》住院的楊存泓老人曾經說:「若我不在了,我的器官還能為醫學研究做貢獻,多好啊!」器官捐獻者陳鳳蘭醫生曾說:「萬一發生什麼意外,我願意捐獻我的器官。」
  • 清明緬懷 致敬人體器官捐獻者
    &nbsp&nbsp&nbsp&nbsp「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隨,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nbsp&nbsp&nbsp&nbsp3月29日,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省紅十會、省衛計委、省民政廳聯合舉行緬懷活動,向四川人體器官捐獻者致敬
  • 生命向生命致敬 -- 福壽園參與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公益創變
    上海2019年4月3日 /美通社/ -- 臨近清明,多地紅十字會和有關公益組織紛紛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的紀念活動,緬懷紀念平凡而高尚的人體器官捐獻者。這片奉獻之碑,始終在無聲詮釋著捐獻者對生命最後歸宿的理解,令人肅然起敬。 每年,社會各界人士特別是醫務工作者、醫學生、青少年、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以及實現者家屬等,有近40萬人次來到紀念廣場進行緬懷紀念活動,表達著全社會對捐獻者的敬意,對奉獻精神的崇敬。
  • 來到世上僅十幾天,卻成為鶴壁最小的器官捐獻者……
    >▲我市醫務工作者一起向捐獻者默哀、致敬。捐獻器官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通過書面自願申請器官捐獻登記,並且沒有撤銷登記,待其身故後進行器官捐獻;另一種是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待其身故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以書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的器官捐獻。
  • 徐州舉辦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 徐醫百名學子致敬「大體老師」
    你的崇高選擇,讓無助者不再無助;你的無私奉獻,讓痛苦者不再痛苦……」3月17日上午,由徐州市紅十字會主辦的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在該市遺體器官捐贈者紀念園(第二公墓院內)舉行。徐州醫科大學的學生志願者們深情朗誦讚歌並進行醫學生誓言宣誓,向捐獻者致敬,為生命禮讚!
  • 好人有好報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終身免交用血費用
    意見提出,要在全社會營造「救在身邊——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和無償捐獻光榮的良好氛圍,普及紅十字應急救護和造血幹細胞、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引導有能力的企業和個人開展助醫助困行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終身免交臨床用血費用實施意見提出,各級紅十字會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和配合,依法落實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及其親屬的優惠用血政策。對於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將有以下福利措施:1.捐獻者本人終身免交臨床用血費用;其配偶、父母和子女終身按照不超過800毫升的獻血量免交臨床用血費用。
  • 刷屏的「致敬白衣天使」公益雲演唱會,與民主黨派有啥關係?
    黃雅莉、霍尊、雷佳、劉德華、梁詠琪、林志炫、莫文蔚、騰格爾、汪蘇瀧、汪小敏、蕭敬騰、袁婭維、尤長靖、張韶涵、周杰倫等公益表演嘉賓,方文山、江疏影、梁靜茹、宋茜、孫燕姿、王俊凱、伍佰、吳謹言(按姓氏首字母排序)等公益致敬嘉賓參與本次活動,為醫護人員唱首歌,致敬白衣天使,守護共同家園。是不是滿滿的正能量?
  • 器官捐獻與獲取的倫理問題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OPO) 上報潛在器官捐獻者信息,也有的可能是主管醫生不知道向哪個部門提供信息,而貽誤了最佳的捐獻時機,導致不能有效地將潛在器官捐獻者轉化為現實的器官捐獻者。中
  • 設慈善超市、建公益基金 「公益力量」助力困難大學生及外賣騎手子女
    近日,各大電商平臺積極發揮公益的力量,為貧困大學生和困難外賣騎手及其子女提供幫助。9958兒童救助中心發起「袋鼠寶貝公益計劃」,為全行業外賣騎手子女遇到的大病、意外傷害等困難提供公益幫扶。  對於外賣騎手來說,袋鼠寶貝公益計劃則是國內首個外賣騎手子女公益幫扶計劃,為全行業外賣騎手子女遇到的大病、意外傷害等困難提供公益幫扶。
  • 器官移植救助公益項目在漢啟動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黃濤 通訊員李晗 龔勇)10月30日,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生命接力」公益救助行動啟動儀式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舉行。該項目將為因家庭經濟狀況無法獨立承擔器官移植手術費用的患者提供醫療費用補貼,幫助他們重獲新生。
  • 衛生部:考慮給器官捐獻者人道救助經濟補償
    在昨天的視頻會議上,談到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即將全面推開時,已經67歲的他幾度哽咽,「有了自己的器官捐獻體系,中國就能揚眉吐氣、光明正大地在世界器官移植的舞臺上發言,這也是中國器官移植醫生的夢。」黃潔夫說,一直以來我國的器官匱乏,而且來源混亂,制約了器官移植事業的發展。
  • 加拿大是否應該補償器官捐獻者?
    卡爾加裡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的研究者在9月份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可以採用經濟補償的方式鼓勵器官捐獻。這意味著只要捐獻者和器官接受者的配型相符,並且同意捐獻器官,比如腎臟,那麼就可以拿到一筆錢。該文章還建議對已死亡的捐獻者的親人進行經濟補償。死亡捐獻者在加拿大所有器官捐贈者中佔有很高比例。
  • 「施予受」網站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達133萬餘人次
    目前,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但每年器官移植數量僅約2萬例,仍存在較大缺口。在由國家衛健委與紅十字會共同組成的國家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領導下,全社會動員加強宣傳教育,讓更多公眾了解器官捐獻和移植事業,加入到器官捐獻者、志願者隊伍中來,共同推進這項生命在陽光下延續的大愛事業。
  • 13人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為了人生更有意義
    「我們是草根的純公益,來自各行各業,年齡最大的77歲、最小的四五十歲,主要是山區助學、助殘、助老、大病救助等,一個月至少有20天在做公益。」邱華說,作為團隊發起者和隊長,自己退休前是一所民辦學校的辦公室主任,關注山區留守兒童,並資助了其中兩名。
  • 器官捐獻的7個秘密:器官是否定向分配、是否有償,死囚是否可捐
    生前沒有不同意捐獻 死後可由家屬決定根據國務院2007年3月31日發布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的,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捐獻、摘取該公民的人體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的,該公民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書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獻該公民人體器官的意願。
  • 自治區人民醫院開展「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活動
    自治區人民醫院供圖 廣西新聞網南寧6月11日訊(通訊員 吳欣然 冉果)為讓更多的人了解器官移植、支持器官捐獻,推動廣西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發展,6月11日,自治區人民醫院積極響應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號召,圍繞「生命是一首歌」主題,在南寧開展緬懷遺體器官捐獻者、線上音樂節、網絡宣傳等公眾宣傳教育活動。
  • 只會寫自己姓名的她,在兒子器官捐獻同意書上籤下了三個字
    今年是我國器官捐獻體系建立與開展10周年,據中國紅十字會透露,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者截至目前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捐獻的器官挽救了9萬人的生命。在這10年間,有個新生的角色不能忽視——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他們在扭轉人們觀念過程中付出著艱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