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畫家喬治·魯奧:企圖通過繪畫拯救人類靈魂

2021-01-11 允熙藝術

1871年,喬治·魯奧在硝煙瀰漫的巴黎出生,這位法國藝術家曾是野獸派藝術運動的一員,然後加入了表現主義。他沒有參加過20世紀初的野獸派畫展。

《魯奧自畫像》

之後他遠離了這兩種畫派,他更喜歡陰暗的色彩。

魯奧的父親在家具製作方面手藝很高,魯奧故居的書桌、柜子,如今依然保存地很完好。現在魯奧用過的東西已經是價值百萬的文物了。

但是小時候的魯奧家境並不好,可是他又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在他成名之後非常謙虛,年少的環境養成了不輕易外露情緒的性格,所以他在外人面前就顯得有些害羞。

童年的困苦使得魯奧很早就在一家彩色玻璃製造工廠打工,他對色彩有著一種無與倫比的天賦。在這裡,魯奧找到了靈感,彩色玻璃碰撞出了他的藝術火花。

魯奧說:「成為那些偉大的藝術家的學生是我永遠的信念。」

魯奧在彩色玻璃製造廠打雜,常常需要寄運包裹,老闆就給他幾個銅板作為路費。但魯奧把這些錢省下來買顏料,因此他常常需要徒步往返,他又怕老闆知道,所以常常和馬車保持同樣的速度。

魯奧的心臟就因此染病,最後魯奧終於實現了自己想要上學的願望。

15歲的時候,魯奧白天在工廠打工,晚上去裝飾學校學習。吃過晚飯去學校需要一個半小時,每周都是如此。即使是這樣,魯奧也樂不可支。

幾年後,一位名畫家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看到了魯奧的畫,對於他的畫作評價極高。這對魯奧來說是一個莫大的鼓舞,這也更加堅定了魯奧去美術學院深造的決心。

1890年,19歲的魯奧終於如願以償,邁進了法國國立美術學院的大門。

法國國立美術學院是路易十四1671年創立的,它古色古香,保留著很多傳統的藝術。

魯奧在這裡遇到了很多的有識之士,特別是古斯塔夫斯。

古斯塔夫斯弟子如雲,連馬蒂斯都曾是他的學生。他們對於魯奧抱著欣賞和理解的心理,這也給了魯奧很大的鼓勵。

古斯塔夫斯注重對學生創作自由的培養,所以他的學生的畫作裡經常蔓延著一種寬鬆的氛圍。

魯奧跟隨古斯塔夫斯學習繪畫六年多時間,他們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

魯奧的藝術成就不僅表現在繪畫上,他對音樂、文學都有很深的造詣。可是這時魯奧的家境依然十分艱難,但更是他沮喪的是,在羅馬大賽上,他的作品連續兩次落榜。

他的作品表現的個性太強,但古斯塔夫斯認為,世界上任何一項大獎都無法代表魯奧的繪畫天賦。

魯奧就是這時將繪畫的重心轉移到宗教上來的,他對宗教有著虔誠的熱愛,他是一位樸實的基督教畫家,他認為表現主義的特點就在於對世界的感性的主觀看法。

在他的筆下,耶穌的神性與人的性格是相通的。他對耶穌畫的鑽研堅定而執著。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他生活十分艱難的時候創作的。他的作品就是他一生苦難的象徵。

魯奧的宗教畫作中,對於耶穌的面容刻畫十分傳神和具有特色。他用亮麗的色彩作為背景,用粗黑的線條勾勒輪廓,顯得安詳平和。

魯奧認為,要想把社會中各種各樣的難題理順,只能靠宗教。他堅信,神一定會來拯救那些陷於虛假、痛苦、罪惡中的人。

1898年,古斯塔夫斯因癌症去世,國家給這位偉大的藝術家以極高的評價。

他教育弟子不是如何去學,而是如何去創作。

《鼓敲丑角》

魯奧的一生創作了很多的水粉畫和水彩畫,畫裡面經常有小丑、雜技演員和妓女的形象。這些人都是悲慘殘酷人生的象徵。

他大概有700幅作品都是關於馬戲團的,他還畫了一本插畫書《流星馬戲團》。

小丑這個主題對他而言很重要,小丑表面逗人發笑,但實際上卻是悲慘的抑鬱心理,他經常嘗試尋找靈魂,他拒絕將人一分為二看作靈魂和肉體。他總在人的面具之下尋找真實。

與畢卡索對於雜技演員的看法不一樣,魯奧對於邊緣人物更加感興趣。

他的面容採用簡筆造型,輪廓用黑色線條勾勒,很有特色。這種黑色輪廓的勾勒不僅出現在宗教畫上,也出現在世俗畫中。

1907年,魯奧和一個在法庭做事的朋友觀看法庭對犯人的審判,在一次次審判中,魯奧看到了一幅幅草芥人命的人間慘案。

1912年,他的父親去世之後,魯奧開始用中國墨汁繪製一本畫稿集,後來變成了雕版畫冊《求主垂憐》。

這部作品主要描繪基督和死亡,他藉此把焦慮以及對社會的嚴厲看法疏解出來,這些作品以塑形藝術方式忠實再現了他在精神上的不安感。

這本畫冊於1948年出版,被看作是魯奧最重要的作品,甚至被稱為現代的福音書。

1913年,魯奧與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出版商,布爾拉勒,籤訂了一個不是特別平等的條約。布爾拉勒買下了魯奧作品所有的出版權。這個條約成為了魯奧一生的痛苦和負擔。經過十年的時間,布爾拉勒死後,魯奧才重新獲得了自己應有的權利。他向布爾拉勒的家族討回自己的作品,可是魯奧已經老了,他沒有精力再去創作。他把未完成的300多幅畫作付之一炬。

魯奧曾經說過:「畫家對自己的作品要對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的作品都要嚴格。如果對自己的畫作不嚴格,那他就不會得到別人的肯定。」

魯奧一生中對於藝術的嚴謹態度令人肅然起敬。

《老國王》

1916年,魯奧開始創作《老國王》,如今這幅作品已經成為價值不菲的世界名畫。

畫中的色調濃厚又陰冷,正是畫家所要表現的主題。

老國王顯得十分憂傷與沉重,完全沒有一國君王的氣概。人物處於畫布的中央,背景是空虛的藍色,這種藍色與紅色相互映襯。老國王雙眼微閉,似乎是在祈禱,又像是在懺悔。不管是何種指向,這幅畫依舊充滿哀傷的氛圍。

魯奧的畫作既帶有野獸派的風格,也帶有表現主義的色彩,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畫作始終帶有自己的色彩和觀點。

1930年前後,這段時間裡,魯奧特別熱衷於風景畫的創作。他多取材於苦難的世人或自然風景。魯奧的風景畫又與自然界的風景有所不同,他筆下的色彩都是他心中的感受,他作品中的太陽與月亮都象徵著給人類帶來希望的耶穌。

在魯奧的每一幅作品裡,都充滿著對神的無限敬仰和崇拜之情。

對魯奧來說,基督就在日常生活中,所以,他描繪《城郊的基督》,畫上就是每天都能看到的普通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畫了《戰士間的基督》。基督和其他人一樣,也是個戰士。

對他而言,基督不是外在的表現,而是一個內在的概念。

魯奧畫作展示的力量讓人無法忽視,同時他一直沉迷於彩色玻璃構築的色彩世界裡。

許多畫家年經暮年之時都會進行公益繪畫。魯奧也不例外,法國安納西教堂裡如今依然保留著馬蒂斯、夏加爾和魯奧的創作痕跡。這座教堂也成為了舉世聞名的藝術殿堂。

被譽為「玻璃畫家」的魯奧,實際上是用玻璃畫的形式創作了幾幅油畫。油畫和玻璃畫在創作手法上顯然是不同的,但是魯奧創作的油畫主題卻十分鮮明。

置身於安納西教堂,你仿佛能夠看到陽光下燃燒著的生命之火。鮮紅、金黃、碧綠,這些色彩與光交映生輝。

《鏡前裸婦》

由於魯奧對天主教的虔誠信仰,他一直認為妓女是資本主義社會下的腐朽象徵。

我們可以看到這幅《鏡前裸婦》的色彩基調為憂鬱的藍色,而妓女的皮膚呈現出黃白色,。沉重的陰影下勾畫出暗色的輪廓。魯奧總是在揭示社會的陰暗處。

1945年,他獲得了全球性的聲譽,許多地方都舉辦過他的展覽。

在他的藝術生涯中,這位藝術家畫了幾百幅畫,他是個工作狂,總是泡在工作室裡,從來不參加酒會或者誇誇其談,他寧願獨自一人。

這是他性格的一個特點,他在生前不喜歡將自己的畫室開放展覽,也不喜歡別人觀看他的畫作。

1951年,魯奧的系列版畫《求主垂憐》被搬上銀幕,在紐約、東京等地展出。

1958年2月13日,魯奧逝世。法國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

作為一位藝術家,魯奧把良心看得和十字架一樣重要,通過他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畫家通過繪畫企圖拯救人類靈魂的神聖使命。

魯奧將自己的痛苦與歡樂、純潔與罪惡都融進了自己的畫布裡,他是自己藝術世界的國王,在他的藝術世界裡有惡魔也有天使,有樸實善良的農民也有放蕩輕浮的妓女。魯奧的一生歷經曲折,但他卻是藝術史上一顆亮眼的明星。

相關焦點

  • 歐洲史:阿克巴企圖創造一種新宗教,目的是為了什麼?
    阿克巴還在法特普爾一西克裡建立了一座皇家道堂,從1578年起邀請各種宗教派別的有識之士,包括穆斯林、印度教徒、基督教徒、祆教徒、耆那教徒、猶太教徒等等,來這裡舉行一系列的辯論會。這些宗教辯論使他對各種宗教及其代表的文明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他看到「一切宗教裡都有光,而光總帶有或多或少的陰影」。
  • 畫家丁融,拜倫式浪漫主義繪畫
    來源標題:畫家丁融,拜倫式浪漫主義繪畫拜倫(1788—1824),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羅德遊記》、《唐璜》等。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鬥一生的勇士,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
  • 反對學院派的陳規的畫家Dante Gabriel Rossetti作品欣賞
    但丁·迦百利·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作為19世紀英國拉斐爾前派重要代表畫家的但丁·迦百利·羅塞蒂(1828-1882)顯然與同時代的其他幾位畫家不同。
  • 徐小虎:草間彌生不能用繪畫藝術家形容,好繪畫是要動你靈魂一寸
    關於繪畫藝術這一個說法其實一直沒有一個確定的指標,甚至連專業的繪畫家都難以說出一個判定的標準。一個真正的繪畫藝術家,他會通過自己的作品,透過文化,透過時空與大家來打招呼的。而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對作品的研究之中與市場之中,這是藝術與技術的本質區別。真正的藝術是一樣可以在很多年之後讓我們感動,而假的藝術家只是在做買賣,何來藝術這一個說法呢?
  • 歐洲歷史:中世紀早期的繪畫,以拜佔庭刻板而華麗的宗教畫為主
    中世紀早期的繪畫以拜佔庭刻板而華麗的宗教畫為主。教父們認為,在教會會議上通過的教義最能代表基督教繪畫的主題。非主流但貼近生活的繪畫作品有祈禱書和聖經的插圖集,描繪了福音書教義和聖人的生活。其他繪畫作品再現了藝術家的生活環境——從他的陋室窗戶望出去,看到貴族騎著馬,鷹或獵犬跟隨左右;農民在播種或耕地;商人帶著他的錢袋;時尚的人拖著長禮服。人此外,還有裝飾畫。
  • 西方繪畫大師,英國畫家約瑟夫·萊特,油畫作品欣賞
    約瑟夫·萊特(Joseph Wright of Derby,1734-1797)英國肖像、風景畫家,善於運用明暗對比畫法。作品記錄了啟蒙運動中科學的誕生,被譽為英國第一個傳達工業革命精神的專業畫家。
  • 西方頂級繪畫的最高成就圖集|畫家|肖像畫|油畫|風俗畫_網易訂閱
    聖母面容秀麗而沉靜,眉宇之間似有隱憂,為了拯救全人類,她將不得不犧牲自己的愛子。小基督依偎在母親懷裡,他睜著大眼睛望著我們,目光裡有一種不尋常的嚴肅感,似乎他已明白這裡所發生的一切。她們在浴室中的不同動勢和情態,組成一幅統一和諧的生活畫面,這充分顯示了畫家的匠心獨運。他有意在浴女中安插了一個黑人侍女,更加強了畫面色彩的對比效果。《土耳其浴室》不僅給人們展示了女人的曲線和青春的活力,它還使人們感受到一種詩意、一種旋律,讓人享受到安格爾繪畫藝術的甜美。通過《土耳其浴室》的創作過程,人們還可以了解安格爾對藝術盡善盡美的追求。畫面最初的構思是方形的,後來變成圓形。
  • 歐洲繪畫藝術的巔峰級巨匠,至高無上的巴洛克繪畫大師——魯本斯
    魯本斯作品《瑪爾斯和瑞亞·西爾維亞》彼得·保爾·魯本斯是德國十七世紀弗蘭德斯最傑出的畫家,他將宏偉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和尼德蘭典型的民族藝術融為一體,是繼文藝復興的諸位大師之後,為歐洲近代繪畫開闢道路的巨匠之一。
  • 啊呀呀海洋王國|畫家能在海底進行繪畫嗎?
    因此,為了使畫面優美動人、色彩逼真,許多畫家登高山、看大海、畫模特,千方百計地去豐富生活以提高繪畫水平。可你知道畫家在海底是不是也能和陸地上一樣進行繪畫呢?也許你會說,畫家不會遊泳怎麼辦?顏料和畫紙被海水浸泡還能作畫嗎?你先不用急,這些問題已經都被畫家們解決了。
  • 小冰個人繪畫作品集出版 物理學家張雙南:畫作或將激發人類的...
    其中,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院長王永東在快速披露環節宣布,中央美院和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小冰繪畫作品集《或然世界:誰是人工智慧畫家小冰》已經在數日前正式上架。王永東表示,對小冰團隊而言,這部繪畫作品集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這是全球第一本人工智慧創作的繪畫作品集,更是在於,小冰框架為這些畫作創造了七個具備完整創作能力的人工智慧畫家。
  • 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繪畫欣賞
    文:原創圖:網絡馬列維奇,俄羅斯畫家,至上主義藝術奠基人。1912年,俄國畫家馬列維奇創立了至上主義畫派,標誌著傳統繪畫時代的終結。所謂至上主義,又稱絕對主義,強調情感抽象的至高無上的理性,反對傳統的物象具象化傳達。
  • 美國浪漫主義哈德遜河畫派,畫家馬丁·詹森·赫德的繪畫作品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組美國浪漫主義哈德遜河畫派的繪畫作品,出自畫家馬丁·詹森·赫德。美國浪漫主義哈德遜河畫派畫家馬丁·詹森·赫德的繪畫作品。美國浪漫主義哈德遜河畫派畫家馬丁·詹森·赫德的繪畫作品。美國浪漫主義哈德遜河畫派畫家馬丁·詹森·赫德的繪畫作品。美國浪漫主義哈德遜河畫派畫家馬丁·詹森·赫德的繪畫作品。
  • 有意思的古埃及繪畫,解密:為啥古埃及壁畫大都看上去是半側著?
    #古埃及文明#如果給大家面前放一堆的畫,讓大家去辨認都是哪些畫家的作品,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傻傻分不清楚。然而如果讓大家選擇哪些是古埃及時期的作品,我相信大家肯定能輕易找出來。相同的色調,相同的造型,相同的構圖,古埃及的繪畫給人一種感覺就像是一個人所為,就像它的金字塔一樣,給人一種刻板的,標準的,朦朧的,深奧的感覺。
  • 人工智慧作畫,能否畫出靈魂?
    從古代的山水畫到現代畫,畫畫這門藝術一直被很多人所欣賞,從古至今也出現了很多知名畫家,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智慧機器人也能作畫了,其作畫的風格能具備畫家的靈魂嗎?這也引發了很多討論。在很多人的普遍印象中,機器人確實能夠做很多人類也能做的事情
  • 美術研究|論「無意識」在繪畫創作中的循變!
    描繪對象大都以動物為主,運用寫實的技術手法表現原始人類生活的場景。原始文明中巖石是靈魂與神的象徵,人們對其產生了出自本能的心理膜拜。在「巖石的靈魂」中展現巖壁藝術,是藝術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不自覺、不自知的,這也使得潛存於人類古老心靈中的「集體無意識」得以充分體現。人們像對巖石的原始意象的認知態度一樣,將動物的圖像等同於動物的靈魂。
  • 青年畫家趙晨:用中國筆墨創造新的人物畫境界(組圖)
    一個年輕人要成功,條件很多,勤奮、機緣、修養等等,他還要同時代、世俗、宗教、傳統等等發生衝突,他可能夭折在權利遊戲下,可能迷失在「時尚」的潮流中,也可能因迷戀大眾的掌聲而最終被「大眾化」,在這樣喧囂的環境中,青年畫家趙晨能夠一個人呆在畫室用功,苦苦思考自己的藝術技巧和觀念,這種「定力」需要的不僅僅是毅力和信念,還要有智慧和自信。
  • 原始的宗教
    最初的宗教大約產生於石器時代,它不僅相信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主宰著一切,而且將其人格化作為神而加以崇拜。如果說原始巫術幻想憑藉行巫者本身的某種神秘的感應來影響自然的進程,那末原始宗教則企圖求助於那些控制自然進程的強有力的神來改變事物發展的趨向。 原始宗教在廣義上既指考古發現的史前原始社會的宗教,也包括近存原始部族的宗教。
  • 寫實性經典油畫賞析,學會通過畫面細節來欣賞畫家表達的內心世界
    油畫是十五世紀左右起源於歐洲的一個畫種,是用快乾性的植物油調和顏料,在木板、亞麻布等材料上進行繪畫的一種繪畫方式。作畫使用的的稀釋劑一般為調色油、松節油等。畫作幹後長時間保持光澤,易於保存,而且畫面表現力強,色彩豐富,立體感、質感都很強。它的前身是歐洲蛋彩畫,後經尼德蘭畫家揚·凡·艾克對繪畫材料改良後發揚光大。
  • 為什麼西方神話題材中的繪畫人物很多是面無表情?
    西方神話題材中的繪畫人物很多是面無表情。這是因為,畫家要表現這些人物的「神性」。從古希臘時期,一直到古羅馬時期,直至歐洲的中世紀,藝術所表現的題材,大多與宗教有關。不能簡單地說,那時的繪畫人物的表情木然,而是畫家們心存崇敬,想表現神話人物的莊嚴肅穆之感。
  • 美術研究|關於繪畫的一次哲學旅程
    根據蒂利希,「人類精神的所有基本功能、所有創造活動無不深藏著終極的關切。譬如,在道德領域,這種終極關切明顯地表現為『道德要求的無條件性』。因此,如果有人以道德功能為名拒斥宗教信仰,就是以宗教的名義來反對宗教。又如,終極關切也是一目了然的。……如果有人以認識功能為名拒斥宗教信仰,還是以宗教的名義來反對宗教。再如,審美領域中的終極關切則強烈地體現為『無限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