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虎:草間彌生不能用繪畫藝術家形容,好繪畫是要動你靈魂一寸

2020-12-05 釋墨軒文化小天地

關於繪畫藝術這一個說法其實一直沒有一個確定的指標,甚至連專業的繪畫家都難以說出一個判定的標準。

但在真正的藝術家眼裡,繪畫藝術如何得到體現,如何用自己繪畫的一套來形容它,這一個問題其實陳丹青老師和徐小虎老師都有提到過,甚至在媒體平臺上面都曾公開解釋過。

下面我們一起來從繪畫的角度聽聽這一些藝術大師是如何講藝術的。

一個真正的繪畫藝術家,他會通過自己的作品,透過文化,透過時空與大家來打招呼的。而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對作品的研究之中與市場之中,這是藝術與技術的本質區別。

真正的藝術是一樣可以在很多年之後讓我們感動,而假的藝術家只是在做買賣,何來藝術這一個說法呢?

陳丹青表示什麼一張繪畫的藝術,這一個根本性的東西還是需要參照的。藝術是一種靈魂的享受,是一種自我感覺的享受,不是用來做一個評價用的。

對於那些民間的繪畫藝術家,你可以稱自己是藝術家,但更嚴重一點來講,像村上隆這一些人不能用藝術家來形容,這些人只能說是一種草間彌生的藝人,匠人而已!

為什麼這麼說呢?通過這一系列的作品,他們的作品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迎合了這個時代的審美。審美達到了標準,但作卻缺少了藝術性。

所以他們的作品受人喜歡,比如村上的那些藝術東西,作品完全沒有藝術與靈魂的價值,只是簡單的印出來了而已,給人一種視覺上的享受罷了。

從工廠設計出來的東西,除了漂亮之外一無是處,有什麼用?掛在牆上就已經註定這一張作品失去了任何的意義,因為它背後缺少藝術的東西,缺少了靈魂!

上千年的作品,比如範寬的繪畫,至今仍舊是藝術的代表,這就是靈魂!但回過頭來看村上的這些藝術東西,你可以拿它來做圍裙,你可以拿它做沙發套。

怎麼做都行,只要你覺得享受與喜歡就行,但這些只是一種享受與喜歡只是單純的代表你喜歡而已,它根本就不是藝術,它不是讓你一個人坐著就能感覺得到升華的東西。

對於藝術家來講,藝術作品是非做不可的,但你做了也不代表就成了藝術品,受人喜歡這一回事情,但藝術的靈魂不能失去。

藝術家的神經是支持他要這麼做,但是要回到作品之中來講,沒有了藝術的靈魂,這是等於零的存在。

同樣繪畫作品也是一樣的,草間彌生的藝術作品很難達到真正的藝術成就等級,像齊白石這樣子的大師只是一個例外的存在,不是人人都可以學他一樣。

真正好的繪畫,那些博物館裡收藏的繪畫,不是因為它們年代久遠就要被收藏,不是因為古人畫得比現代人的要強所以就要被收藏起來。本質上是因為這一些藝術作品,它從藝術的層面要動你靈魂的一寸,這才是藝術!

相關焦點

  • 從草間彌生的眼裡重新認識圖形——圓
    15分鐘後,警察來了,為了配合這一事件,草間彌生還給尼克森發公開信寫道:「我們的地球就像一個小圓點,在數以百萬計的其他天體中,一個充滿仇恨和衝突的球體,在和平,無聲的領域中。讓我們改變這一切……你不能通過使用更多暴力來消除暴力。」
  • 「精神病畫家」草間彌生:用藝術治癒童年,以畫點畫聞名
    日本最有價值的女人藝術家,卻的生命並不局限於這兩個詞。她的生活比人們想像的要美好得多。  陰鬱孤獨的童年  每一個藝術家似乎都有著不同於常人的童年,草間彌生也不例外。「陰鬱」和「孤獨」是她童年最真實的寫照。
  • 波點、南瓜和自拍:草間彌生如何從「驚世駭俗」變得「可愛可親」
    父母間的不和讓孩提時代的草間彌生常常陷入恐懼,她的父親在外和不同的女人廝混,她的母親不僅把氣撒在草間彌生身上,還會要她跟蹤自己的父親和情人並回家匯報他們的幽會情況。巨大的心理創傷令她開始產生幻覺,然而,精神上的不安全感反而令這個自幼敏感且想像力豐富的女孩將畢生的熱情宣洩於畫紙之上。
  • 日本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藝術讓我明白了生死與眾生
    國際上對草間彌生作品的認定——涵蓋五十多年來的水彩、拼貼、繪畫、雕塑、裝置及行為藝術——是最近幾年當代藝術史上的事情。在長期被認作精神異常的放逐者之後,草間彌生如今被視作日本現存的國寶級藝術家。她用半個多世紀的創作不斷證明自己,和小野洋子等人共同見證了當代藝術史,並被選入全球百大藝術家(亞洲僅兩位入選)。
  • 一周觀展指南|在倫敦、阿姆斯特丹、芝加哥,看倫勃朗繪畫
    3月的上海,上海博物館董其昌大展只餘兩天,將在3月10日落幕,正在進行的則有草間彌生、喻紅、攝影家埃文·奧拉夫的展覽,月底還有一波展覽集體亮相,其中不乏上海油罐藝術中心的系列開幕展,中國大陸最大規模的慕夏展等。在江蘇,南京博物院則將陸續推出路德維希的藝術課、唐吟方朱永靈書畫展等。「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特梳理各地值得一看的展覽與講座精選。
  • 藝術家自撰|康學儒:我的百科全書式繪畫
    第59期作者藝術家:康學儒2008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現工作生活於北京百科全書繪畫繪畫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它就潛伏在色彩裡、畫布上和構圖中,誘惑你、纏繞你、鼓動你。我的繪畫不是自然的模仿,它們全然來自於藝術史和知識系統。古今中外的美學並置,雨傘和縫紉機在手術臺上相遇,一種真正的審美平等,一種百科全書式繪畫。對於藝術史圖像及其遺產,盲目崇拜或者徹底的決裂都不可取,復活才是最好的繼承。化用典故,這是中國文學中最重要的修辭和手法。
  • 宗教畫家喬治·魯奧:企圖通過繪畫拯救人類靈魂
    他用亮麗的色彩作為背景,用粗黑的線條勾勒輪廓,顯得安詳平和。魯奧認為,要想把社會中各種各樣的難題理順,只能靠宗教。他堅信,神一定會來拯救那些陷於虛假、痛苦、罪惡中的人。1898年,古斯塔夫斯因癌症去世,國家給這位偉大的藝術家以極高的評價。他教育弟子不是如何去學,而是如何去創作。
  • 物質性(The Materiality)繪畫
    其實裸色的意思講的就是肉身,就是像身體跟靈魂的關係一樣,肉身也就 是靈魂載體。裸色其實有點像膚色,但聽到裸色這個名字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它指的是事物的本體,這一點比膚色要深入。裸色,其實說白了就是人的本色,我用「裸色」這個詞來引申——作 品的「肉身」,也就是作品自身的「物質性」概念。「物質」和「物質性」其實是兩個概念。
  • 老藝術家畫自己,結果把專家都騙過去了,這樣的繪畫水平真強
    同樣如果換成別的藝術家呢,隨著對於油畫的解理不同,對於創作的出發角度與體現手法更不一樣。國外就有一個老藝術家,用比較有趣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於自己作品的一種肯定。這時候大家明白了,原來藝術家就是用以假亂真的手法,給大家玩了一招逼真的油畫作品!坐著的老人是他自己畫出來的,而牆上的作品是真作品,同樣整個鏡頭之中的人物,全是這一位老人用畫筆給「偽造」出來的,如果不是看到了他的真人出現,說不定大家就把畫中的假人當真了。
  • 呂佩爾茨:新媒體讓藝術瀕臨死亡,我用繪畫來拯救它
    他會誠懇地自誇天才,冷靜地對時代與藝術進行批評;也會用低沉的德語有條不紊地闡述想法,十分鐘左右一段,思維活躍,觀點清晰。每到結尾處,呂佩爾茨總會鋪墊出一個小小的句式,讓人不禁奮力鼓掌。比如他提到如今藝術圈的熱鬧和喧囂時說「當藝術變成了事件,而我卻只想畫畫」;而被問起彈鋼琴這個愛好時,他回答「音樂對我來說更有幸福感,因為我在這個領域的雄心要小得多」。
  • 繪畫能否被人工智慧取代
    首先,在探討繪畫能否被人工智慧替代之前,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其一是功能性,其二是藝術性。從功能性的角度上來說,通過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可以大量產出各種類型的繪畫作品,而且能夠做到非常完美的產品一致性,實際上當前已經出現了不少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繪畫產品,比如應用在海報生成領域等。從藝術性的角度上來看,人工智慧技術所繪製出來的作品,往往很難為其賦予所謂的「靈魂」,這也許是哲學範疇的問題了。
  • 藝術領域中被世界所聞名,真正具有影響力的14位著名女性藝術家
    由於她的財富和地位,她得到了很多好機會,但是因為她是女人,她仍被擋在作為藝術家可以擁有的一些可能性之外。草間彌生 Yayoi Kusama 1929草間彌生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畢業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女子學校。在1956年移居美國紐約市,並開始展露她佔有領導地位的前衛藝術創作,現居住在日本東京。草間彌生早在幾十年前,就已成就了日本藝壇至今無人超越的高度,引領前衛藝術近半個世紀。
  • 80後藝術家崔潔研究城市景觀建築與繪畫的關係
    日前,崔潔與李姝睿、張君鋼&李潔藉這幾位青年藝術家在上海舉行了一個群展,三組藝術家通過對「景」的描繪為線索,逐一展開不同的視覺體驗。  異於先前創作中對現實圖像的挪用、虛構與質疑,如出現在月球背景前的選美小姐,行走在紫禁城的太空人等作品,崔潔此次一改以往對人物的描述,將視角轉入了城市景觀建築與繪畫間的關係研究。
  • 美術研究|論「無意識」在繪畫創作中的循變!
    因此,在人類心理萌動時期的繪畫更能表達出作者的無意識狀態,藝術的宗旨是要聽從內心與生命的呼喚。因此,無論是用繪畫藝術的靈魂支撐畫家藝術作品的源泉,以實現創作者所要表達的人生理想及價值觀念;還是由繪畫技術的傳承,使用簡單的筆觸、線條、色彩、綜合材料等,構造出繪畫的形式語言,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繪畫者內心潛在的藝術情感得以抒發,使觀者在產生共鳴的同時,引導其嚮往美好的人生態度。
  • 數位板繪畫用什麼軟體 數位板繪畫軟體推薦
    數位板繪畫用什麼軟體?數位板繪畫軟體推薦!今天微課菌給大家推薦3個數位板繪畫軟體,讓你對數位板繪畫有更好的開始!3款數位板繪畫軟體推薦:1、數位板繪畫常用軟體—PSPS是現在很多公司、畫師最常用的繪畫軟體,功能十分的強大,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在用,所以你也得跟著大家的腳步走!而且PS最後調整的輔助工具非常好用!
  • 荷蘭眼鏡蛇畫派藝術家卡雷爾·阿佩爾繪畫作品
    這位藝術家從原始藝術和兒童繪畫中獲得了很多靈感,並受到了同時代人的影響,比如布魯特藝術的主要倡導者讓·杜巴菲特(Jean DuBuffet)。雖然阿佩爾主要以將具象和抽象元素結合在一起的繪畫而聞名,但這位藝術家也嘗試了浮雕繪畫、雕塑和設計。
  • 現代派繪畫實踐,打破了繪畫視覺,讓科學和藝術更加完整
    他的方法就是:在地板上鋪一塊不上內框的畫布、用棍子,泥鏟、刀子塗色和清滴液體,有時還使用沙子或碎玻璃。它好就好在可以使我們在注視「表現派、未來派、立體派和其他·各派的令人眼花繚亂的演變時,抓住把「現代繪畫史」作為繪畫史來看的一條重要線索—視覺形象本身的遭遇。
  • 美術研究|關於繪畫的一次哲學旅程
    你馬上就可以試一試,拿一面鏡子四面八方地旋轉,你就會馬上造出太陽,星辰,大地,你自己,其他動物,器具,草木,以及我們剛才所提到的一切東西。格:不錯,在外形上可以製造它們,但不是實體。蘇:你說得頂好,恰合我們討論的思路,我想畫家也是這樣一個製造外形者,是不是?格:當然是。
  • 「創意設計」影子塗鴉比利時藝術家 Vincent Bal 的創意繪畫作品
    【創意設計】影子塗鴉比利時藝術家 Vincent Bal 的創意繪畫作品【創意設計】影子塗鴉比利時藝術家 Vincent Bal 的創意繪畫作品【創意設計】影子塗鴉比利時藝術家 Vincent Bal 的創意繪畫作品【創意設計】影子塗鴉比利時藝術家 Vinc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