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只有國人才能聽得懂的浪漫

2020-08-19 放眼望世界
  • 天問一號」,只有中國人才懂的浪漫

近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發射任務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這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名稱為「天問一號」。而以後的所有行星探測任務均以「天問系列」命名。據悉,這次的任務命名均由網上徵集而來。那麼為什麼這次任務的命名要選擇「天問」呢?原來,這是中國人才懂得的浪漫。


說起《天問》,就不得不提起戰國時期楚國士大夫屈原了,相信很多人對其千古絕唱《離騷》有所了解,一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便將屈原的憂國憂民的哀愁引力出來。同樣《天問》也是這位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所著作的一篇長詩。

  • 字裡行間的表達

詩中一句「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直接引出了人們對自然信息的傳遞最開始的由來,以及對宇宙形成與探索的疑問。從中我們便知,對於宇宙的探索和自然之初的形成,早在戰國時期便已經提出。這比三國時期曹操《觀滄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早上400餘年。



《天問》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的又一著作,全文從天地分離到陰陽變化再到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一直問到神話傳說乃至聖賢兇頑和治亂興衰等歷史故事,表現了屈原對當時某些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而我國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以「天問一號」為名,不僅代表著我們對行星探索任務成功的決心,更是代表著中華民族對真理的追求與執著,以及我們對自然和宇宙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著我們在探索科學真理的過程中依舊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的步伐永無止境。

  • 標誌的深意

同樣,本次發射任務的標示也是由網上徵集而成,最後公布的結果為「攬星九天」



圖中太陽系八大行星依次排開,表達了宇宙的五彩繽紛,呈現科學發現的豐富多彩,飽含動感,氣韻流動。開放的橢圓軌道整體傾斜向上,展示了獨特字母「C」的形象,代表了中國行星探測-China,體現著國際合作精神-Cooperation,標誌著深空探測進入太空能力-C3。這組意義深遠的名稱與圖形標識將承載著中國人航天強國的夢想,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前往未知,發現未知。


因此,看似平凡的名字背後蘊藏著只有中國人才能理解的爛漫。藉此,也讓我們為還在一線奮鬥的科技人員與科研人員致敬,並預祝我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圓滿實施!

相關焦點

  • 國人的驕傲:從東方紅到天問一號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搭載著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從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21時48分進入預定軌道,並展開太陽能電池板,向世界播放東方紅的美妙旋律,從此原本在外層空間探索為零的中國,開始進入了空間探索的新階段。
  • 天問一號國人的驕傲,讓中國再次成為全球焦點,美國也束手無策
    就在今年的7月份,中國海南一聲巨響,中國成為了世界的焦點,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了,這是中國第一次獨立完成火星的發射,並且天問一號順利的進入了預定軌道,中國的火星之旅開始了天問一號也成為了國人的驕傲。現在天問再次讓中國成為全球焦點,美國這次也是束手無策。
  • 中國再一次成全球焦點,天問一號太給國人爭氣,美國心裡是何滋味
    近日,中國再一次成為全球焦點,天問一號給國人爭氣,不知美國心理會是何種滋味。——天問一號,達到了一個新的裡程碑,那就是飛行距離總計達到了1億千米。這讓中國再次成為全球焦點,天問一號大大地給國人爭了一口氣。美國心裡恐怕不是滋味了。畢竟,以往都是美國的太空進展惹人關注。不過,天問一號離最終實現達到火星的目標還很遙遠,1億千米聽起來很長,但實際上,現在它距離地球不過才1000多萬公裡。要想最終到火星,天問一號需要飛行近5億千米,這意味著,天問一號現在才完成旅途的1/5。
  •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跟著「天問一號」去火星
    而行進至年中,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由胖五(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中國航天人朝著火星起航了,「天問」徵程,正式開啟!而現在,中國航天的」天問一號「正在浩瀚的宇宙中,萬眾矚目的朝著火星前進,承載著萬千期待和萬千榮耀。 中國航天人素來以浪漫著稱。
  • 天問一號成功升空,回顧我國艱辛的「撼天」歷程!令人肅然起敬
    它跟「東方紅一號」一樣,具有裡程碑意義!!在那個從2003年到現在,已過去17年,而這17年是我國騰飛的17年,無論經濟,科技,教育,國防…….!可以說,正是「神舟5號」的存在,極大的鼓動國人的心!在神舟5號之前,航空航天事業默默無聞,沒有名聲,沒有錢途!在那個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的歲月裡,在那個小車等在科研所門口,搶奪人才的歲月裡!感謝那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堅守,才有今天國防與科技一飛沖天進步!
  • 天問一號飛了8650萬公裡,離地球僅只有927萬公裡,為何?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近狀怎麼樣了,又以怎樣的雄姿在遠離我們,距離有多遠了,這可能是國人最關心的事情,現在有一條關於它的好消息來了,「天問一號」在8月23日12時已經來到927萬公裡遠的地火轉移軌道中,如果按每天遠離地球約30萬公裡速度來計算,那麼預計在8月26日與地球距離將突破1000萬公裡,刷新我國航天紀錄。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天問一號」飛天記
    自古以來,國人就對頭頂的天空充滿好奇。從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到依據人間的帝王將相幻想出高空之上的玉皇天庭,天空滿足了國人的無限想像。戰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天問》,啟發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追尋宇宙的奧秘。
  • 「天問一號」後來居上,開創了世界航空史的先例
    「天問一號」是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一次實現「繞、落、巡」三大任務,並且任務重點比美國的好奇號更進一步,重點包括發現當前和以前的火星生命,以及行星的表面和環境,是人類航空史上史無前例的壯舉,做到一次發射就超越到火星探測任務第一的位置。天問一號的取名來自於屈原長詩「天問」,該詩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其中天文方面三十問,地理方面四十二問,歷史方面多達九十五問,可謂包羅萬象。
  • 天問一號為國爭光,美國或將落後太空戰略
    important}環球網的一篇報導顯示,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截至到8月28日已經累計飛行了一億千米。這也就意味著我國在距離成功探索火星的距離越來越近了。天文一號這一次又給國人爭光了,也使得我國再一次成為了全世界都關注的對象。
  • 走進航天新時代,與「天問一號」一起去火星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於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我們邁向火星的第一步,也是14億國人航天夢的新一步!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夢之藍M6+與60位獲邀嘉賓在海南文昌見證了這一榮耀時刻。不僅如此,這次火星著陸點命名,由心懷夢想的你來決定!
  • 關於「天問一號」,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天問一號」是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一次實現「繞、落、巡」三大任務,並且任務重點比美國的好奇號更進一步,重點包括發現當前和以前的火星生命,以及行星的表面和環境,是人類航空史上史無前例的壯舉,做到一次發射就超越到火星探測任務第一的位置。天問一號的取名來自於屈原長詩「天問」,該詩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其中天文方面三十問,地理方面四十二問,歷史方面多達九十五問,可謂包羅萬象。
  • 物理學家李淼:天問一號是一次浪漫徵程的開端
    「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早在2300多年前,詩人屈原就用一首長詩《天問》,發出了對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疑問,「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 物理學家李淼:天問一號是一次浪漫徵程的開端
    「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早在2300多年前,詩人屈原就用一首長詩《天問》,發出了對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疑問,「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 科學家的浪漫從未停止——天問
    此句出自屈原的長詩《天問》,意思是天的體制傳為九重,有誰曾去環繞量度?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命名了我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系列,任務標識名為「攬星九天」,繼「嫦娥」「玉兔」後,科學家的浪漫再次得以體現。
  • 你知道「天問一號」有多難嗎?
    因此,「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之旅只能由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推力最強的「胖五」——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保駕護航。當「胖五」帶著「天問一號」成功進入太空後,整流罩中的「天問一號」將會與「胖五」告別,隻身飛往火星。
  • 面壁十年圖破壁,「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探火之旅比你想像的更難
    2007年我國和俄羅斯籤約,按照俄方要求,2009年即要發射,我國只有23個月完成「螢火一號」,正常來說至少需要4到5年,但是中國航天人展現出淋漓盡致的「航天精神」完成了這一幾乎不可能的任務。不過問題還是出現了。俄方跳票,放了我們一個鴿子。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何時人類才能夠移民火星?
    23日中午12時41分,在椰林深處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遙四 1000 多噸的推力下,以十幾分鐘翻越 220 多座珠穆朗姆峰的速度,衝破大氣層,奔向距離地球超過 6000 萬公裡的紅色星球。
  • 帶你秒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載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中國由此邁出了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天問一號」的組成執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環繞器、著陸巡視器兩部分組成,總質量約5噸。
  • 「天問一號」開啟星際探索新徵程,一起見證不甘平凡的追夢力量
    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的搭載下,於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開始火星探測之旅的同時,也預示著中國在行星探測領域開啟新的篇章。自古以來,國人對太空和宇宙都有著無窮的想像。
  • 「天問一號」升空,要飛多久才能到達?這些知識講給...
    要飛七個月才能到達,超過5000萬公裡 7月23日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探測器 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並成功送入預定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