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個全基因組進行分析揭示了誘發克隆性造血過程的遺傳性原因!

2021-01-08 生物谷

2020年10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Inherited causes of clonal haematopoiesis in 97,691 whole genome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麻省總醫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97,691名個體機體的全基因組進行分析揭示了誘發克隆性造血(clonal haematopoiesis)的遺傳原因。

年齡是誘發大多數人類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但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衰老所介導的疾病風險背後的分子機制;在再生造血幹細胞群中,年齡相關的體細胞突變的獲得會導致克隆的擴展,最近這已經被證實與人類血液癌症和冠心病發生直接相關,這種現象被稱之為「不確定的潛在克隆性造血作用」(CHIP,clonal haematopoiesis of indeterminate potential);同時分析種系和體細胞的全基因組序列數據或能為揭示誘發CHIP的根本原因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機會。

圖片來源:Frontiers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精準化醫學跨組學(TOPMed)項目中來自不同祖先的97,691名個體機體高覆蓋率的全基因組序列,最終識別出了4229名攜帶CHIP狀況的個體。文章中,研究人員確定了對不同CHIP驅動基因非常特殊的血細胞、脂質特性和炎性特徵之間的關聯,最後發現了一組全基因組種系遺傳突變的關聯,其能幫助研究人員識別與CHIP狀態相關的三種遺傳位點,其中包括TET2位點,其對於擁有非洲血統的個體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研究者表示,對TET2種系位點進行體外評估或能幫助有效識別幹擾TET2遠端增強子功能的突變,TET2遠端增強子的幹擾會導致造血幹細胞自我更新水平的增加。總的來講,本文研究中,研究者觀察到了種系遺傳突變如何塑造造血幹細胞功能,從而誘發CHIP的形成,其或會通過一種克隆造血作用的特異性機制和一種導致不同組織間體細胞突變的共享機制來實現。(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Alexander G. Bick, Joshua S. Weinstock, Satish K. Nandakumar, et al. Inherited causes of clonal haematopoiesis in 97,691 whole genomes, Nature (2020) doi:10.1038/s41586-020-2819-2

相關焦點

  • Nature:科學家通過對97,691個全基因組進行分析揭示了誘發克隆性...
    2020年10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Inherited causes of clonal haematopoiesis in 97,691 whole genome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麻省總醫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97,691名個體機體的全基因組進行分析揭示了誘發克隆性造血(clonal
  • 鑑定出導致血癌前疾病的遺傳性變異和獲得性突變
    這些研究結果應該有助於闡明幾個關於克隆性造血的問題:它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它發生在10%以上的年齡在65歲以上的人體中以及我們遺傳的基因組如何影響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獲得的突變。McCarrol說,「克隆性造血越來越被認為是未來疾病風險的一種重要的生物標誌物,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它是由什麼導致的。」他說,「這些發現揭示出遺傳事件---一些遺傳事件是遺傳性的,其他的遺傳事件是獲得性的---發生的特定順序導致這些異常的血細胞產生。」
  • 克隆性造血捐獻的利與弊
    克隆性造血(CH)是指在未患癌症的健康人血液中檢測到的與血癌相關的突變,它在年輕人群中發生率很低,但在70歲以上老年群體中的發生率可達10%-20%。CH患者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但患血癌和其他疾病(包括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會增加。近日,美國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首次發現,在特殊情況下,CH也可以「有益健康」。
  • 研究人員綜述克隆性造血在人類衰老和疾病中的作用
    研究人員綜述克隆性造血在人類衰老和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 20:06:50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Siddhartha Jaiswal和波士頓霍華德·休斯研究所
  • 我國科學家揭示造血幹細胞歸巢全過程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血液科主任陳彤接受採訪時表示,這種發現也預示著我們今後在臨床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時候,其實可以採取某種分子細胞機制,靶向地定向誘導造血幹細胞的歸巢,可以大大提高以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成功率。
  • 意義不明克隆性造血顯著幹擾患者cfDNA檢測,影響治療指導
    在實際臨床應用過程中,一些癌症患者卻無法從cfDNA檢測推薦的靶向治療中獲益。除去腫瘤異質性、信號通路複雜和未知、假陰性等原因,一個重要的原因還可能是因為CHIP的幹擾。CHIP(Clonal hematopoiesis of indeterminate potential),即意義不明克隆性造血,指由一個造血幹細胞或者其他早期的起始血細胞為了更好的適應環境而發展成一個帶有一些非腫瘤驅動性基因變異的亞型
  • DNA甲基化破壞改變造血分化
    DNA甲基化破壞改變造血分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9 23:37:40 美國紐約基因組中心Dan A. Landau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他們的最新工作表明,DNA甲基化的破壞改變了造血分化。
  • 萬名中國癌症患者的血漿游離DNA檢測揭示中國癌症患者特異基因組特徵
    包括癌症基因組圖譜(TCGA)和MSK-IMPACT臨床測序隊列(MSKCC)在內的多個國際聯盟已經對多種腫瘤類型進行了全面的基因組分析。為了消除克隆性造血 (CH) 相關變異的幹擾,研究人員還對白細胞 (WBC) DNA進行了平行測序,並與cfDNA進行比較,以識別腫瘤特異性基因組改變。此外,研究人員使用ctDNA來量化腫瘤內異質性和克隆性,並探討泛癌患者靶向治療的敏感標誌物的前景。本研究的結果為進一步探索和應用CTDNA提供了基礎,並確定了需要額外的戰略和技術改進的局限性。
  • 快訊:日本發現遺傳性再生障礙貧血 原因是酶基因異常
    京都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血液難治之症「遺傳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原因之一是兩種酶的基因異常。通過研究疾病的機制可能發現新的治療方法。這篇論文將於4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遺傳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兒童的難治之症。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相關研究或能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多種新方法來在人體內和體外繁殖大量這類幹細胞,目前這些幹細胞是科學家們在多種醫療程序中使用的最大限制之一,包括治療血液癌症的療法到需要進行骨髓移植的遺傳性血液疾病等。獲得更多HSCs的方法之一就是擴大骨髓、循環血或臍帶血中存在的造血幹細胞的數量;第二種方法則是通過重編程其它血液幹細胞以便其能獲得一些典型的造血幹細胞自我更新的特性。
  • 液體活檢丨超萬例中國泛癌種患者ctDNA檢測分析,41.2%患者可受益於...
    "癌症基因組分析已顯著改變多種惡性腫瘤的臨床管理。TCGA項目和MSK-IMPACT隊列已經對多種癌症類型進行了全面的基因組分析,然而這些數據主要集中在白人患者中,缺乏來自亞洲患者的數據,這些患者分別佔總體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50%和70%。儘管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仍缺乏中國癌症患者的全面基因組信息,尤其是中國的泛癌種ctDNA檢測分析數據,因此,明確中國泛癌種患者的基因組圖譜有助於改善治療方案和生存率。
  • bioRxiv:利用比較基因組分析揭示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機制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題為「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 revealed specific mutation pattern between human coronavirus SARS-CoV-2 and Bat-SARSr-CoV RaTG13」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浙江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比較基因組分析技術揭示了人類新型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
  • ...患兒新福音,2018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論壇在北京...
    圍繞各類兒童遺傳性疾病診治進展、基因診斷、基因治療、EBV感染實驗室診斷等方面,與會專家分別做了《噬血細胞症候群的診治進展》、《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診治》、《遺傳性疾病基因診斷》等學術講座,為各位學員帶來前沿的行業資訊、臨床進展及科研成果。得益於分子診斷、基因診斷技術的發展,如今對噬血細胞症候群、先天性骨髓衰竭、先天免疫缺陷等一些罕見的兒童遺傳性疾病已經可以明確病因,並能對其進行造血幹細胞治療。
  • 近期全基因組測序研究進展一覽
    研究者發現,榴槤的基因組中含有大約4.6萬個基因,幾乎是人類基因數量的兩倍(2.3萬個基因),基於最新產生的基因組數據,隨後研究人員對榴槤的進化進行了研究,並且追溯到了6500萬年前與可可樹的關係(可可樹能夠產生巧克力)。隨後研究人員重點研究了到底是什麼讓榴槤問起來那麼「臭」?
  • 大規模測序揭示人精子基因組在減數分裂過程的變異情況
    大規模測序揭示人精子基因組在減數分裂過程的變異情況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5 8:53:08 美國哈佛醫學院Steven A.
  • 中國最大規模全基因組研究告訴你
    ,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40X)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3】。在該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對隊列中代表中國不同地區和民族的10588人DNA樣本,使用華大基因-華大智造的國產自主高通量測序平臺進行了40X深度全基因組測序,完成了高質量的中國人群遺傳變異數據構建、中國人群體結構分析、基因組特徵比較以及變異頻譜和致病性變異解析。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