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教學設計

2020-11-22 中公教師網

《一元一次方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2、會從題目中找出包含題目意思的一個相等關係,列出簡單的方程。

3、掌握檢驗某個數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在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討概念,數量關係,列出方程的方法,訓練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體會到從算式到方程是數學的進步,體現數學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用數學方法解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二、教學重點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尋找相等關係,列出方程。

三、教學難點:根據具體問題中的相等關係,列出方程。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室,配套課件。

五、教學過程:

1.遊戲導入,設置懸念

師:同學們,老師學會了一個魔術,情你們配合表演。請看大屏幕,這是2006年10月的日曆,請你用正方形任意框出四個日期,並告訴老師這四個數字的和,老師馬上就告訴你這四個數字。

生1:24,師:2,3,9,10生2:84師:17,18,24,25

師:同學們想學會這個魔術嗎?生:想!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一定能學會。

2.突出主題,突出主體

(1)師:看大屏幕,獨立思考下列問題,根據條件列出式子。

A. x的2倍與3的差是5

B.長方形的的長為a,寬比長少5,周長為36,則=36

C. A、B兩地相距180千米,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出發,相向而行,甲車每小時行駛30千米,乙車得速度是甲車速度的1.5倍,經過t小時相遇,則=180

生:(1)2x-3=5(2)2(a+a-5)=36(3)30t+1.5(30t)=180

師:這些式子小學學習過,它們是()?生:方程。

師:對,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等號的兩邊分別叫做方程的左邊和右邊。(現實,學生齊讀)

2、師:小學我們學過簡易方程,並用簡易方程解決應用題,對於比較複雜的實際應用題,用方程解答起來更加方便。請自己閱讀課本P/79—81,(課本內容略)並把課本空空填寫完整,不懂的和你的同學交流。還要回答下列問題:

(1)你是如何理解「列方程時,要先設字母表示未知數,然後根據問題中的相等關係,寫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方程」?

(2)什麼叫一元一次方程?

(3)什麼是的解?你找到驗證的方法嗎?

師:在閱讀P/80例題1時老師做出友情提示:

(1)選擇一個未知數x

(2)對於這三個問題,分別考慮:

用含x的未知數分別表示正方形的邊長;

用含x的未知數表示這臺計算機的檢修時間;

用含x的未知數分別表示男、女生人數。

(3)找一個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學生討論出上述答案後

師:大屏幕顯示上述問題的答案

三、體現新時代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在大多數學生完成課本閱讀和解答好課本問題、上述問題的基礎上,請幾名代表學生匯報所列方程,並解釋方程等號左右兩邊式子的含義。

師:(強調)(1)方程兩邊表示的是同一個數;

(2)左右兩邊表示的方法不同。

【這一小小的點撥,有畫龍點睛之作用,突出方程的實質性含義,為以後列出更複雜的方程打下基礎】

四、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精彩的舞臺

師:本節知識也學完了,你能解釋課前老師魔術中的幾多秘密?

設任意框出的四個數字的第一個為x,則:

生1:x+(x+1)+(x+7)+(x+8)=24;

生2:x+(x+1)+(x+7)+(x+8)=84

師:很好!如何算出x的值,是我們下一節課要探討的問題(繼續設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老師想當堂檢測一下誰掌握的最多,最好,請看大屏幕。

五、基礎鞏固與知識延伸

(1)基礎練習見同步練習冊

(2)拓展練習如下;

1、下列四個式子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1+2+3+4>8B.2x3C.x=1

D.|10.5x|=0.5yE、

2、已知關於x的方程ax+b=c的解是x=1,則=

3、下面有四張卡片,請你至少抽出三張卡片編寫兩道一元一次方程,並和你的同學交流一下,看看你和誰不謀而合!

六、小結作業

以上是《一元一次方程》教學設計,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qgjsks

回復開口練查看【各學科備課紙教案+試講答辯音頻·每日更新

回復我要過面試下載【結構化7大類型備考試題+各學科試講答辯音頻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一元一次方程教學設計
    解方程使問題中的未知數轉化為確定的解,這種以方程為模型解決問題的思想在本章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簡單的代數方程,是後續所學其他方程的基礎,後續學習的任何一個方程(組)最終都要劃歸為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具備「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等號兩邊都是整式」這三個特徵。
  •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一元一次方程》。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 《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活中不少實際問題的解決都要用到方程的知識,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會了用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本節課對學生來說並不陌生。本節內容是運用一元二次方程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兩類實際問題:傳播問題和增長率問題。
  • 初一數學·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教學目的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重點、難點     1.重點:解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解下列方程:     (1)5x-2=8      (2)5+2x=4x     2.去括號法則是什麼?「移項」要注意什麼?
  • 一元一次方程,你真的了解嗎?
    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是初一學生應該掌握的重點。那麼,如何學好一元一次方程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學習。首先說一說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說到這個定義,就不得不提到一位有名的皇帝。他就是中國清朝的皇帝——康熙皇帝。
  •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及解法
    首先學生們需要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方程的定義: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第一種包含兩個要素:①必須是等式;②必須含有未知數;兩者缺一不可。.在理解方程的概念時,注意以下三點: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中的未知數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方程中可含有多個未知數。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只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等號兩邊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條件:①等號兩邊都是整式;②是方程;③只含有一個未知數;④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化簡後)。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微課內容:在了解等式性質的基礎上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並運用其正確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貴?方程之美
    方程是美的,最近卻鬧出了不小的笑話,上熱搜了。「一元一次方程太貴了」,「還是一元三次方程便宜。」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方程,談談方程之美。一、等式、幾元幾次很多同學從小學就開始接觸到方程了,但是列方程解方程還是不怎麼熟悉。
  • 總複習三: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總框架一、認識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_一個未知數_,而且方程中的代數式都是整式,未知數的指數都是_1___,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注意:第一,方程的兩邊都是整式;第二,只含一個未知數;第三,含未知數的那些項的次數都是1次.用等號「=」來表示相等關係的式子,叫做等式。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作方程。注意:定義中含有兩層含義,即:方程必定是等式,即是用等號連接而成的式子;方程中必定有一個待確定的數即未知的字母.二者缺一不可.方程中未知數的最高次數稱為方程的次,方程中不同未知數的個數稱為元.
  • 一元一次方程必備知識點
    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主要從方程是什麼,如何解方程以及方程的應用三方面去學習。方程的認識是基礎,解方程是重點,方程的應用是難點。方程的認識小學的時候就接觸過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包含兩個核心元素,未知數和等式。一元一次方程該如何來理解呢?
  • 初中數學一元一次方程知識點匯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數學一元一次方程知識點匯總,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點擊查看 4 2020年中考數學知識點: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 點擊查看 5 2020年中考數學知識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 一元一次方程的五個核心問題
    關於一元一次方程的五個核心問題   一元一次方程結構簡單, 有的學生覺得這是弱智型的知識點,因為太簡單了,so easy. 他們會懷疑我地乖乖,這是初中的知識點嗎?怎麼感覺比小學簡單多了?儘管如此,它卻是學習其他方程的基礎。所以學生剛開始沒把一元一次方程當回事,後來一元一次方程也沒有把他當回事。
  • 九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第一講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
    九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一元二次方程知識點講解及習題練習本次課程我們專門來講一下一元二次方程,為幫助大家很好掌握知識,咱們結合一元一次方程來進行相關的講解,回味舊知識,學好新內容!1 你要認識的概念長相特徵回憶舊知識: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最高次數為1的等式為一元一次方程。例如:4x+4=0為關於x的一元一次方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改進,學習新知識: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必須是等式,其次是含有一個未知數,再次未知數的最高次數必須為2,這個方程就是關於某個未知數的一元二次方程。
  • 如何學好一元一次方程?老教師反覆強調:掌握這四點是關鍵
    一元一次方程是七年級數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今後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數的基礎。如何才能學好一元一次方程?一位老教師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總結——把握以下四點是關鍵。首先,要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
  • 小學數學知識點:解一元一次方程
    2、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3、方程的解: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4、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個未知數,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為1的方程二、格式1、寫「解」2、等號對齊3、最後答案 x 寫在等號的左側三、等式性質
  • 中考數學——解一元一次方程
    應網友要求,寫一篇有關解方程和移項的文章,那我們今天就講講解一元一次方程。首先我們回顧一下相關的知識點。圖1知識回顧1.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 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次且等式的兩邊都是整式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 這樣解一元一次方程,永遠不會出錯
    我們今天主要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上完今天的課,我有如下的感受。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是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學習的重點。對於今天這節課包括這一章的學習主要是想讓學生「如何學會新知識」。今天上課的第一個環節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總結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要判斷所給的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就必須要滿足三點:第一點、只含有一個未知數,第二點、未知數的次數都是一,第三點、方程左右兩邊都是整式。之後進行了相應的練習,鞏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在練習中學生們表現的非常出色。
  • 人教版七上數學——一元一次方程
    其實我們在小學階段就已經接觸過一元一次方程,只是當時我們不知道這種方程叫什麼名字,上了初中以後,我們正式給出這種方程的名字——一元一次方程。一、什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首先我們先來複習下什麼叫做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x+y=z,xy=z,x=1都是方程。未知數一般用字母來代替,等式裡都含有等號,所以一個式子只要同時具有字母和等號,那它就是方程。
  • 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一元一次方程
    二、重點     從實際問題中尋找相等關係;     建立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方法,學會合併同類項,會解"ax+bx=c"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四、知識框架       五、知識點、概念總結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數是1,並且含未知數項的係數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標準形式:ax+b=0(x是未知數,a、b是已知數,且a≠0)。
  •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係數的關係》說課稿
    一、說教材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係數的關係》是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傳冊第二十一章21.2的內容,本節課的內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係數的關係,該內容是在學習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根的判別式之後引入的。它深化了兩根與係數之間的關係,是今後繼續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況的主要工具,是方程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