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一元一次方程》。
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是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三章3.1.1的內容,本節課的內容是一元一次方程及相關概念以及簡單求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思想學生在小學已經學過,對於本節課的知識點有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同時本節課的內容為後面研究探索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等有關知識提供基礎。
二、說學情
接下來談談學生的實際情況。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要成為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師,深入了解所面對的學生可以說是必修課。本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簡單的邏輯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為本節課積累了很多經驗。所以,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是相對比較容易的。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能準確結合題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並進行簡單求解。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過程,初步觀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驗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的價值,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一節好的數學課,從教學內容上說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教學重點的確立與我本節課的內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麼根據授課內容可以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及列一元一次方程。這種方法學生以前也接觸過見到,比較容易理解,在列方程的過程中,尋求等量關係對於學生而言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找出「等量關係」列方程。
五、說教法和學法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本節課我採用講授法、練習法、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環節,那麼我先提問:根據課件上的「客車卡車」行程問題,大家可以列出算式嗎?
根據學生回答追問:算式如此複雜,我們能否從方程的角度解決這個問題呢?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一元一次方程》
情景導入一方面情境貼合生活實際,有利於學生的理解,方便找出等量關係,並且對比算式方程更加容易解題;另一方面潛移默化的告訴學生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將數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能力,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實際問題。
(二)新知探索
接下來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環節,我主要採用講解法、小組合作、啟發法等。
學生對於該問題能夠根據之前的知識經驗列出方程,我便和學生一起討論還能列出其他方程嗎?依據的是什麼等量關係呢?
給出總結:方程:列方程時,要先設字母表示未知數,然後根據問題中的相等關係,寫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繼續追問:這幾個方程有何特點?
為了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引導其從未指數的個數次數進行總結。學生通過觀察類比,得出結論:這幾個方程都是只有一個未知數,且未知數次數為1。
然後請同學概括總結列方程解決應用題的步驟,既考察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夠利用相類似的知識提高學生的類比、遷移的能力。
接下來我會帶領學生進行簡單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提問學生方程的解與解方程有什麼差異,學生能夠用利用簡單的語言進行總結,解方程是過程,而方程的解是一個數值。
最後是一個知識也就是我們的難點,提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如何尋找等量關係?
學生能夠用利用之前的學習尋找等量關係。
至此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已經完成,做到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課堂練習
接下來是鞏固提高環節。
練習題一,進行本節課知識的簡單應用;練習題二,與之前學習的知識相聯繫,分析之後才能進行解題。
這樣的問題的設置,有利於學生對知識進一步鞏固,幫助學生逐漸熟練掌握並應用知識。
(四)小結作業
在課程的最後我會提問:今天有什麼收穫?
引導學生回顧:什麼方程,什麼事一元一次方程,如何列一元一次方程以及求解?
本節課的課後作業我設計為:
課後習題第四題以及思考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的應用?
這樣的設計能讓學生理解本節課的核心,學會將數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繫。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遵循簡介明了突出重點部分,以下是我的板書設計:
以上就是初中數學《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備考資料,請查看教師招聘面試備考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中公教師題庫上線啦!點此進入題庫,海量題,隨心刷!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688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