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電器公司是北京知名的家電零售企業,一直以商品價格較低而廣為人知。在前一段的彩電價格戰中,國美率先將29英寸彩電降至2000元以下,掀起彩電搶購狂潮。國美公司也由此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日前,記者採訪國美電器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請他們談談國美的發展歷史和成功之道。
問:國美電器公司是北京知名的家電銷售企業,請談一下你們目前的企業規模。
答:最初的國美是1987年位於北京珠市口的一個幾十平方米賣家電的小門臉,是一對廣東黃氏兄弟來京開辦的。14年過去了,國美電器公司現已發展成為全國性家電零售連鎖企業,在京、津、滬、冀共擁有21家連鎖商城、1000多名員工。公司全面經營國內外知名電器廠家的各類產品,年營業額達到20多億元。在去年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北京市億元及專營商場的零售統計中,國美有40個家電品種在零售額、零售量及佔有率中排名第一。
問:國美從無到有,能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秘訣是什麼?
答:秘訣無非就是兩個:一是價格,二是服務。薄利多銷、以量取勝是國美進入商界以來不變的宗旨,也是當初國美白手起家時不得不採取的一種策略。事實證明,在快速變化的家電業中,這個經營思想是正確的。比如一萬元進的貨,我賣10100元,不賣10500元,如果賣10500元,很可能今天賣不出去,明天就9800了。你慢了一步,可能把前邊十步賺的錢都賠進去。
雖然價格比別人低,但國美的服務意識卻不差。在過去北京賣家電還只是三環以內送貨的時候,國美就提出在全市範圍內送貨,並且僱了幾十輛服務車和搬運工,專門負責為顧客送貨上門,解除了顧客買家電的後顧之憂。據統計,國美每年在這方面的投入僅北京一地就達四五百萬元,但同時也為國美贏來了更大範圍內的顧客和市場。
此外,國美還注意請專業導購人員為顧客講授家電常識、在一個地區的晚報上做中縫廣告等,雖然投入小,卻有大效果。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沒有特色就沒有生命。
問:國美目前已形成連鎖式家電銷售網絡,這種銷售模式正被越來越多的家電銷售企業所採用。您對此是怎麼看的?
答:1998年到1999年,國美開始考慮向外發展,這主要基於兩點:一是北京國美已經有一個相當大的經營規模,而城市容量有限;二是隨著加入WTO指日可待,要提早佔領城市市場,以應對國外競爭的衝擊。當時國內較大規模的連鎖經營還沒有可借鑑的成功經驗,國美決定自己探索一條連鎖發展之路。去年7月,國美走出北京,第一次在天津開了兩家分店,12月底,又在上海開了三家。分店成立之初,國美也遭到當地商業和市民的排斥,但國美始終本著薄利多銷的原則,同時堅持穩健經營,即企業建制必須完善,包括商品配送中心、售後服務部、客戶回訪制度等要一應俱全。目前天津國美在彩電、空調等家電產品的銷售上均已名列天津首位。現在,國美分店天津有4家,上海有5家,河北也有4家。估計年底上海會達到8家,同時要顧及其他城市,到2003年,預計達到50—70家的規模。
問:最近,國內彩電業關於價格問題產生了一系列紛爭,國美受到了哪些影響,是如何應對的?
答:對於彩電限價,國美的態度非常鮮明,就是不漲價。當時也看出彩電峰會不太緊密。隨後,為慶祝5月份國美彩電銷售70項市場佔有率第一,搞了一系列的促銷活動,引起老百姓極大的購買熱情,出現了搶購彩電的場面。這是一項商家、廠家、顧客三者共同受益的舉動,顧客買到了便宜電視機自不必說,商家也因此擴大了知名度,增加了銷售額,廠家同樣緩解了庫存壓力,帶動了產品銷售,提高了知名度。據了解,廈華彩電降價當天,除了200餘臺特價彩電一銷而空外,幾乎同樣數目的其他型號彩電也賣了出去;熊貓彩電也在降價後,由原本商城銷售最後一位提高到前幾位,知名度陡升。
降價之後,國內彩電知名廠家的銷售經理紛紛來到國美各門店巡查,有「明」的,有「暗」的,他們對國美人氣之旺有目共睹,並表示出要降價的要求,因此也就有了彩電品牌分階段降價的發生。由此看來,商家、廠家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兩者利益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分工,降價只是兩者本著互利合作的原則,答謝廣大消費者的行為。
問:隨著國內家電市場趨於飽和,以及家電銷售狂潮的過去,國美如何看待今後的家電市場,國美的未來發展趨勢又是怎樣的?
答:我國家電業有個特點,就是供過於求,產品個性化差異不大。在這種情況下,隨著行業中某些大品牌擴大規模和技術升級,其運用價格手段來調控市場,導致價格下降也是必然的。相比於彩電,洗衣機、冰箱、空調等行業由於生產企業相對少,他們之間的競爭就沒有那麼激烈,價格也比較穩定,但彩電價格戰或多或少也會對這些行業產生一定的影響,他們也會降價,只是遲早的問題。
一般來說,商業流通領域包括國營商場、專營店和小型超市。從國外商業發展趨勢看,大商場賣家電成本太高,遲早會退出家電市場;小型超市則主要是社區經營,產品以日用百貨為主,而專營店依然是今後家電的主要銷售形式,而且越來越趨於大型化、連鎖化,這也正是國美今後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