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醫學》: 賓大科學家發現CAR-T治療後復發的罕見機制

2020-12-05 健康界

我們對CAR-T細胞治療的認知又要被刷新了。

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J. Joseph Melenhorst和免疫治療學大牛Carl H. June團隊,在頂級期刊《自然醫學》上發表了一個令人震驚的CAR-T細胞治療後復發的臨床案例[1]

在給一名身患復發/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的患者生產CAR-T細胞時,那個本該加到T細胞上,幫助T細胞特異性識別CD19、並抓住癌細胞的CAR(嵌合抗原受體),意外地被加到患者癌變的B細胞上,形成了「CAR-癌細胞」。

更讓研究人員震驚的是,加到癌細胞上的CAR會與癌細胞表面的CD19結合,讓CAR-T細胞失去了識別癌細胞的靶標。這名患者在接受CAR-T治療的261天之後,由於「CAR-癌細胞」大量增殖,癌症復發;最終死於與白血病相關的併發症。

這個研究不僅報告了一個之前從沒有遇見過的CAR-T治療風險;也直接證明了癌症幹細胞存在於人體的假說,因為研究人員發現導致患者死亡的CAR-癌細胞,都來自於同一個被編輯的癌細胞。

實際上,這是Carl H. June團隊在短短4個月之內報告的第二個罕見CAR-T治療病例了。

早在今年5月31日,June團隊《自然》雜誌上發表一篇論文稱,他們在給一名患者製作CAR-T時,有一個CAR序列被無意插入到了TET2基因中,導致了該基因功能障礙[2]

正是這個意外地插入,賦予了這個CAR-T細胞超能力,讓它增殖能力更強、抗癌能力更強、活得也更久。最終在這個TET2被插入失活的CAR-T幫助下,那名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患者的病情得到了長期的控制,截止論文發稿時,那名患者已經生存了5年。

與4個月之前的那個78歲的患者相比,本次研究匯報的這名20歲的患者就沒那麼幸運了。

這名20歲的B-ALL患者,在做完第三次化療和臍帶血移植之後,病情又復發了。走投無路之下,他參與了賓大組織的CAR-T(CTL019)細胞治療I期臨床研究(NCT01626495)。

醫務人員從他身上獲取T細胞,並製作成CTL019細胞。在接受淋巴清除之後,患者被注射了20億個T細胞,其中有治療作用的CTL019細胞有4.8億個。

CTL019細胞回輸的28天之後,患者的病情就完全緩解了,不得不說CAR-T的威力還是很厲害的。

在回輸後的第252天,研究人員例行檢查患者外周血中CTL019細胞數量的時候,基因測序結果表明,外周血中的CAR在暴增。奇怪的是,當他們用流式細胞技術在外周血中找CAR-T的時候,卻沒發現CAR-T有增多的跡象。

基因檢測CAR裡面的4-1BB含量走勢;

以及流式細胞術檢測CAR-T細胞含量走勢

在血液中檢測到了大量的CAR基因,卻沒有發現CAR-T。這種現象讓研究人員感到困惑。

到回輸後的261天時,患者疾病突然復發,分析發現導致患者病情復發的癌細胞,90%檢測不到CD19。

當研究人員再去檢查那些攜帶CAR的「T細胞」時,他們看到了讓他們震驚的結果:那些攜帶CAR的細胞,竟然不是T細胞,竟然是癌變的B細胞。

反應過來的研究人員迅速制定了新的治療方案。遺憾的是,他們最後沒能阻止「CAR-癌細胞」的腳步,患者最終死於白血病相關的併發症。

攜帶CAR的癌細胞究竟是從哪裡來的?他們與患者的病情復發又是啥關係?

通過給CAR-癌細胞測序,及分析患者一直以來的回輸數據,研究人員最終確定,癌變B細胞裡的CAR是製作CTL019細胞時意外引入的。而且起始的那個癌細胞裡面整合進去了兩個CAR,一個在PCCA基因的第18個內含子裡,另一個插在NRP1基因下遊62.5kb處。不過,這兩種不同的插入方式,均沒有影響這兩個基因的表達。說明,這兩種插入方式與患者的癌症復發應該是無關的。

當研究人員回過頭在製備好的CTL019細胞裡面尋找時,並沒有找到有上述兩種特徵的細胞存在。這表明,初始的「CAR-癌細胞」含量是非常非常少的,以至於現有手段不能檢測。

進一步的研究也證實,所有的「CAR-癌細胞」都來擁有同一個祖先。也就是說,患者體內的所有「CAR-癌細胞」都是那唯一一個被編輯的癌變B細胞增殖來的。

CAR基因序列在癌變B細胞中插入的位置

研究人員是先觀察到患者體內CAR異常高表達,然後發現CD19陰性的癌細胞大量增殖。這二者之間是否存在什麼關係,CTL019的靶標CD19又究竟去哪裡了?

之前有研究表明,癌細胞表面的CD19的缺失,可能是CD19發生了突變[3],或者可變剪切[3],或者是B細胞受體覆核蛋白CD81發生突變[4,5]導致的。不過,研究人員在患者體內並沒有發現上述現象。

這就奇怪了。

更奇怪的是,在mRNA水平居然發現了CD19。這暗示CD19可能還在細胞表面,只是因為某種原因,用流式細胞儀發現不了了。於是研究人員就想到了一種靶向CD19細胞內部分的抗體OTI3B10。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研究人員確實發現,在導致患者白血病復發的CD19「陰性」癌細胞上,確實存在CD19。

此時,謎底呼之欲出。大概率是癌細胞表達的CAR與癌細胞表面的CD19自行結合了,把CD19遮住了。為了證實這一猜想,研究人員使用結合CAR和CD19 的兩種特異性抗體,結合共聚焦顯微技術,發現CAR和CD19確實是在一起的。難怪流式細胞術檢測不到細胞表面的CD19。

實際上,不僅流式細胞術難以發現這種CAR-癌細胞,連靶向CD19的CAR-T也難以發現CAR-癌細胞了。也就是說,癌變的B細胞意外獲得了對CAR-T的耐藥性。

癌變的B細胞自己獲得了CAR,隨便把CD19遮擋了,CAR-T沒機會識別癌細胞了

為了進一步確定這個結果,研究人員重新人為讓癌變的B細胞表達CAR,再次證實癌細胞表達的CAR確實會與自身的CD19結合,阻擋了CAR-T對癌細胞的識別。同時研究人員還證實,這種遮蔽現象不僅僅是CD19特有的,CD22也會出現這種現象。這意味著這種對CAR-T治療的抗性,可能是所有CAR-T治療都要面對的問題。

在發現這個現象之後,研究人員迅速分析了全球範圍內接受CTL019治療的所有369例患者的數據,幸運的是,在其他患者體內沒有發現這種超級「CAR-癌細胞」的出現。

最後,這個臨床案例還讓研究人員在人體內證實了一個假說:癌症幹細胞假說。因為通過分析所有的數據發現,導致這名患者癌症復發的癌細胞,來自於同一個被意外加上CAR的癌變B細胞。即,一個超級癌細胞就能足以產生致命的癌症[6]

把5月份的研究和這個研究放在一起看,不難發現CAR-T的製作仍舊充滿了不確定。有可能因為分離的T細胞不純,導致「CAR-癌細胞」出現;也有可能因為脫靶問題,CAR插到了其他的位點。

這些都足以讓CAR-T製造企業提高警惕,在插入CAR的時候儘可能地清除癌細胞,降低脫靶效應。

幸或不幸,上述研究都在推動CAR-T變得更好。

參考資料:

[1].Marco Ruella, Jun Xu, David M. Barrett, et al. Induction of resistance to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 by transduction of a single leukemic B cell[J]. Nature medicine, 2018.

[2].Fraietta J A, Nobles C L, Sammons M A, et al. Disruption of TET2 promotes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CD19-targeted T cells[J]. Nature, 2018: 1.

[3].Sotillo E, Barrett D M, Black K L, et al. Convergence of Acquired Mutations and Alternative Splicing of CD19 Enables Resistance to CART-19 Immunotherapy[J]. Cancer Discovery, 2015, 5(12): 1282-1295.

[4].Van Zelm M C, Smet J, Adams B, et al. CD81 gene defect in humans disrupts CD19 complex formation and leads to antibody deficiency.[J].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10, 120(4): 1265-1274.

[5].Braig F, Brandt A, Goebeler M, et al. Resistance to anti-CD19/CD3 BiTE in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may be mediated by disrupted CD19 membrane trafficking[J]. Blood, 2017, 129(1): 100-104.

[6].https://www.nytimes.com/2018/10/01/health/leukemia-immunotherapy-kymriah.html

相關焦點

  • CAR-T治療後復發?Nature醫學揭示背後的意外
    作為免疫治療的明星產品,CAR-T療法已在血液癌中展現出巨大的實力,並得到FDA批准用於治療某些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以及特定類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然而近日,有研究團隊發現一例CAR-T治療的特殊病例:ALL白血病患者在接受CAR-T治療後出現了復發!
  • CD19 CAR-T細胞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後復發機制的研究進展
    成人ALL的發病率低但預後差,5年總體生存率不到40%,復發患者預後的平均存活時間只有6個月。以嵌合抗原受體(CAR)修飾的T細胞為代表的腫瘤靶向免疫治療在體外和臨床試驗中表現出良好的靶向性、殺傷性和持久性,展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和發展前景,其中以靶向CD19分子的CAR-T細胞(CD19 CAR-T)在治療復發難治性B-ALL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則是目前此領域的一座裡程碑。
  • 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CAR-T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
    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CAR-T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
  • 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之前提到的獲批上市的兩款CAR-T療法,其適應症就是治療罹患B細胞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及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雖然,CAR-T細胞免疫療法已經證實在上述血液腫瘤的治療中體現了良好的靶向性、殺傷性和持久性,但在實體瘤的治療方面,細胞治療還並未獲得突破。
  • CAR-T(MAGE-A4陽性靶點)細胞回輸治療晚期肺癌
    藥物介紹car-t療法作為全球熱門的細胞療法,在血液瘤領域(例如白血病)的治療潛力毋庸置疑,2017年,先後有兩款car-t療法獲FDA批准在美國上市。斯丹賽致力於通過開發創新型的car-t療法根治實體瘤。針對以上實體瘤治療的種種困難和挑戰,公司自主開發了的治療實體瘤的coupledcartm平臺技術,並已在臨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 新型CAR-t細胞療法在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的早期治療中顯示良好的效果
    美國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由倫敦大學學院(UCL)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針對癌症腫瘤的新型CAR t細胞療法,在患有神經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兒童癌症)的兒童身上顯示出了良好的早期效果。
  • CD19 CAR-T細胞療法!吉利德Yescarta治療復發/難治惰性非霍奇金...
    哈佛醫學院醫學助理教授、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免疫效應細胞治療項目醫學主任Caron a.Jacobson博士表示:「某些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如濾泡性淋巴瘤)患者,儘管有可用的治療方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復發的頻率會越來越高,並且會發展成更具侵襲性的疾病。
  • 從Carl June實驗室到卡提醫學,王恩秀CAR-T實體瘤治療的實踐之路
    2017,諾華CAR-T藥物Kymriah獲批,翻開了細胞免疫治療發展史最為波瀾壯闊的一頁。就在這一年,大洋彼岸的中國一家專注於實體瘤CAR-T藥物研發的科技型企業——卡提醫學悄然成立,這家公司與細胞療法教父Carl June實驗室有著不解之緣。
  • 關於CART治療後復發的一些思考
    CAR-T是生物技術進步給腫瘤患者帶來的福音之一,在短時間內,CAR-T療法幾乎可以徹底清除腫瘤細胞,這是驚人的也是喜人的,但是很多患者在接受CAR-T治療幾個月或更長時間後,復發的情況很常見,早在2015年ASH上諾華公布CTL019在59例ALL上的治療結果,僅有18例患者在12個月後持續完全緩解,這也說明絕大多數都會復發
  • 國際視角 | 靶向BCMA的CAR-T在骨髓瘤中的治療前景
    目前,靶向BCMA的CAR-T採用一種單鏈可變片段進行構建,該片段可以識別BCMA抗原、間隔區、細胞內共刺激信號轉導域(通常為4-1BB)和CD3ζ胞內結構域,從而在結合後刺激T細胞活化。目前的臨床證據最近,針對經過多線治療的MM患者開展了大量小型研究,其中規模最大的是KarMMa-2研究。該研究中128例復發難治性(R/R)MM患者接受了CAR-T(idecabtagene vicleucel [ide-cel])治療,患者的中位既往治療線數為6,35%的患者為高危患者,其研究結果在2020年ASCO大會上發表。
  • CAR-T療法在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中的應用 | CAR-T專欄
    CAR-T療法在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中的應用 | CAR-T專欄
  • Park博士:CAR-T療法常見問題解答 | CAR-T專欄
    Tisagenlecleucel被批准用於25歲以下、難治性或復發兩次以上的前體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以及接受二線及以上系統治療後復發/難治性(R/R)大B細胞淋巴瘤(包括非特指型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濾泡性淋巴瘤轉化的DLBCL、高級別B細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 新型CD19 CAR-T 治療B細胞淋巴瘤
    CAR-T治療在惡性血液腫瘤方面,如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B細胞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均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結果。但CAR-T治療仍然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首先,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對CAR-T治療敏感,存在治癒率低的問題;其次,接受CAR-T治療後即使獲得完全緩解的患者仍會出現疾病復發。
  • CAR-T和CRISPR治療的關鍵一年
    得益於良好的II期臨床數據和FDA突破性地認證,Kite公司已經將針對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KTE-C19治療方案機動送審了,而Novartis公司表示明年計劃將CTL019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然而,2016年CAR-T療法並沒有走得很遠。
  • 過敏性紫癜抗復發治療重要嗎?為什麼要提倡抗復發治療?
    從前,科技水平低下,醫療水平欠缺,導致很多人患上過敏性紫癜,一年又一年,循環往復的「復發-治療-再復發-再治療」讓很多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現如今,隨著醫療科技水平的逐步提升,過敏性紫癜復發已經不再是醫學難題。過敏性紫癜患者在發病後,通過早期及時針對性的規範化治療,是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預後水平的。
  • 為什麼系統聯合化療後皮膚T細胞淋巴瘤易復發且加重?
    為什麼系統聯合化療後皮膚T細胞淋巴瘤易復發且加重?(CHOP方案)促進了皮膚T細胞淋巴瘤(CTCL)中缺氧誘導因子(HIF-1α)介導的糖酵解途徑和IL-17F通路的激活,通過HIF-1α抑制劑可以逆轉上述過程,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既揭示了化療不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機制,又提出了潛在的治療方法。
  • CAR-T細胞治療可以預測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療效果
    美國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抗cd19 CAR - T細胞注射產品的分子和細胞特徵,這些特徵與大b細胞淋巴瘤(LBCL)患者對治療的反應和副作用有關。
  • 我國CAR-T治療技術與世界「並跑」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血液科翟志敏教授團隊關於「CAR-T治療白血病」臨床研究成果的論文在國際學術知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發表。
  • CAR-T療法和腫瘤疫苗領域的最新進展
    CAR-T療法雖然在治療血液癌症方面取得了出色的療效,但是如何有效治療實體瘤仍然是研究人員需要解決的挑戰。在今年的AACR年會上,我們也看到了這方面的進步。Shoba Navai博士是貝勒醫學院,德克薩斯兒童醫院和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的細胞和基因療法中心的兒科教授。她和她的同事使用靶向HER2的CAR-T細胞對10名復發/難治性HER+肉瘤患者進行了治療。
  • ...CAR-T治療非移植的兒童難治/復發B-ALL,1年LFS和OS分別為79.5%...
    但是據2016年發表在NEJM上的數據顯示,接受CD19-CAR-T的患者五年OS不到20%,有至少半數患者會在治療後一年內復發,這主要是因為腫瘤細胞會以多種方式逃避CAR-T細胞的追殺,例如下調腫瘤細胞的CD19抗原表達或產生突變造成CD19抗原的丟失,從而導致腫瘤細胞逃逸而出現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