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一數學家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至死仍未被認可,12年後被證實

2021-01-15 網易

2021-01-03 10:07:49 來源: 空城遇夢

舉報

  前言

  探索真理比佔有真理更為可貴。——愛因斯坦

  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一個人經得住一時的打擊和挫折這並不難,因為在科學的道路上遇到挫折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勇於長期甚至於是終生在逆境中去奮鬥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同樣的道理,一名科學工作者,特別是有很高聲望的學術專家,想要去證明那些科學界的真理並不難,難的是在去挑戰那些真理,並且時刻都充滿著好奇和疑問,在最後展現出自己的科學成果,羅巴切夫斯基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就是在逆境中奮鬥終生的勇士。

  

  開啟幾何世界的大門

  羅巴切夫斯基1792年出生於俄國一個貧困的家庭,他從小就非常的聰明,對數學充滿了很濃的興趣,並於1807年進入了喀山大學學習,在那裡主攻數學和物理,慢慢地向自己的理想邁進,後來於1811年就獲得了物理數學碩士學位,在取得碩士學位之後他就選擇了留校工作,從剛開始的教授助理一步步成為了常任教授,最後還擔任了喀山學區的副督學一直到去世。

  

  也正是自己的工作的原因,他開始著手研究平行線理論,當時歐幾裡得第五公設的內容非常的有名,不斷地被人們引用和學習,人們都認為是真理,對這個內容是深信不疑,從未有過質疑的聲音。可就在羅巴切夫斯基學習了平行線理論之後,他不管如何證明都無法去證實第五公設的正確性,剛開始他還以為是自己本身的問題,但是無數次之後他就開始懷疑這個公設的權威性,並且想著用一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如果去順著推的話,很難去證實自己的說法,羅巴切夫斯基很聰明,他開始採用反證法來證明,顧名思義假設公設並不存在,也就是說通過直線外的一點,可以引起不止一條而是至少兩條直線平行於已知直線。並且通過這個假設證明了一個新的幾何體系,從而開啟了幾何世界的新的大門。

  冷漠與否定

  當時的歐幾裡得幾何學,許多學者對其是深信不疑,並沒有發現什麼問題,但也有少數人對其充滿了懷疑的聲音,但是也從未有人將其研究成果正式發表,等羅巴切夫斯基真正發表的時候又引起了一陣轟動。在1826年的2月11日,羅巴切夫斯基正式發表了一篇論文,名為《平行線理論和幾何學原理概論及證明》,在論文中他明確指出平行線可以相交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可以不等於180度等等說法,這些無疑都是在挑戰學術界的權威性。

  

  這些言論出來之後就立馬遭到了學者們的冷漠與否定,對於羅巴切夫斯基的言論,無疑是一種新的事物,人們接受普通的新事物還需要一段時間,更何況這種新事物還要挑戰舊的事物,所以理論一出就遭到了各種質疑和阻撓,還因此遭到了各種猛烈的批判。

  

  歐幾裡得是人們眾所周知的幾何學之父,對於他所提出來的理論都被人們稱為是權威,有很多的學術追隨者,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在相關學術界,他在人們的心中就是一種信仰。信仰遭到了挑戰,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不能夠接受的,於是這個獨創性的發現就沒有人出來公開地認可,曾經學術委員會還讓三個有名的數學家來鑑定羅巴切夫斯基的論文的真假,但是由於對於自身名譽的保護,三名數學家也沒有公開認可其新的言論。

  

  1829年,羅巴切夫斯基成為了喀山大學的校長,不顧世人的眼光,他又重新寫了一篇論文,名叫《幾何學原理》,後來出於尊重將其發表在了《喀山大學通訊》上。後來這篇論文又被相關的權威機構認定為一篇不值得關注的論文,就連歌德都對其進行了一番諷刺。

  12年後最終被證實

  羅巴切夫斯基一直都在孤身奮戰,他一直沒有放棄過自己的理論,最終迎來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工作上的打擊以及精神上的創傷,再加上自己的愛子因病去世將羅巴切夫斯基壓的喘不過氣來,喪子之痛讓他非常的悲傷,不管是身體還是精神上都有了無數的創傷,身體也日漸消瘦下來,最終於1856年去世,但是當時都沒人支持他的非歐幾何理論。

  

  直到十二年之後,一名義大利的數學家發表了非歐幾何證實的論文,所以學術界才開始重視非歐幾何,到了後面人們才最終認可,只是可惜的是羅巴切夫斯基看不到這一幕,最終他還是含恨而終,因為沒有人能夠理解他能夠相信他。但是這些並不能磨滅他對自己信仰的堅持,即使重病期間也要堅持完成《論幾何學》,其精神值得人們讚賞和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國外數學家稱:「平行線可相交」,到死未被認可,12年後被證實
    面對這種對尋常人而言十分刁鑽的難題,這位數學奇才卻勇敢地進行了探索,可惜他到死都未被認可。令人嘆息的是,有些人生前無法獲得肯定,死後人們才明白他所做出的是貢獻,所以12年後他的這一理論才被證實。15歲上大學的天才在一般人的認知裡,平行線無論如何都是無法相交的,如果相交了,那還能叫平行線嗎?
  • 天才數學家提出平行線可相交,卻受盡嘲諷,結果去世12年後被證實
    在數學領域當中,人們都知道平行線是不會有相交的情況出現的。但是俄國有一位數學家就提出了平行線是可以相交的,只不過這種理論在他生前是沒有被得到認可的,而是在他去世20年之後才被證實他所說的理論是真的。該位俄國數學家叫做羅巴切夫斯基,1792年在俄國一戶小鎮上出生的,他的父親是一名土地測量員,而他從小就十分的聰明,
  • 他是數學天才,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遭質疑,死後12年得到世界認可
    「兩條平行線不可能相交」是許多痴男怨女在愛而不得時說出的話,在數學幾何中,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而平行線的性質來源於歐氏幾何的平行公理。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提出平行公理後,無數的數學家前僕後繼的研究且想證明歐幾裡得第五公設,俄國數學家尼古拉斯·伊萬諾維奇·羅巴切夫斯基是其中的研究者之一,他的父親也曾想要證明平行公理,但以失敗告終。
  • 俄國數學家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卻遭到質疑,死後12年被證實
    ——平行線,因為沒有相交(香蕉)。」這個腦筋急轉彎相信不少朋友都看過,小編當年第一次聽到還是咱數學老師說的,用來讓我們理解何為「平行線」。公元前3世紀左右,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把人們公認的幾何知識進行了整理和研究,推導出了一系列定理,並且組成了演繹體系,寫出《幾何原本》一書,形成了影響世界的「歐式幾何」,由於裡面大部分涉及的是平面上的幾何,所以也被稱為「平面幾何」。
  • 他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卻受盡嘲諷無人認可不料死後12年被證實
    1792年,羅巴切夫斯基出生於俄國的一個數學世家。所以遺傳到家族基因的羅巴切夫斯基從小就對數學非常感興趣,他的聰慧也受到了數學界的普遍讚揚。1815年,他著手於研究「非歐幾何」,也是受到父親的影響。當時有一條一直無法被證明的和平行線相關的數學理論,叫第五公設。
  • 原來平行線真的可以相交!看完著名數學家提出的言論我信了
    在中國歷史上研究數學的著名人物人數極少,而且和國外一些知名的數學家相比,可能顯得要少一些。因為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比較偏向於實用性,所以和農業生產聯繫不大的數學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不太被看重。在俄國曾經有這樣一位數學大神,他在生前和梵谷一樣,所提出來的理論並沒有受到很多人的肯定,比如他其中提到過的:平行線可以相交,這個理論當時就沒有被人認可,不過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理論竟然在12年後,被陸陸續續證實了。1792年,羅巴切夫斯基在俄國出生,他從小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唯獨對數學格外偏愛。就在別人還數著123的時候,他已經把自己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研究幾何的問題上。
  • 俄國數學家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在嘲笑聲中去世,12年後被認可
    而這個靈感可能讓你在百思不得其解後,忽然頓悟,豁然開朗,就想明白了;也甚至可能你在白天苦苦思索不得其解後,在晚上睡眠時大腦處於某個狀態時,夢到了答案,比如有這樣幾個故事:一,19世紀的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因為夢見一個首尾相銜的蛇,受此啟發,猜想出了苯環的正確結構式。
  • 前蘇聯數學家,證明「平行線可以相交」被群嘲,12年後才被證實
    ——《幾何原本》《幾何原本》是歐幾裡得的著作,這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歐洲乃至全世界的數學在這一門學科的基礎,裡面所記載的內容也是被全世界數學家認可的內容,可以說這本書是一本數學方面非常權威的書籍。▲柏拉圖學院03蘇聯數學家挑戰權威關於平行線這個問題,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知道,只要是平行線就永遠不會相交
  • 他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卻受到嘲諷遭質疑,不料去世後12年被證實
    幾何中,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也永不重合)的兩條直線被稱作平行線。平行線是幾何中重要的概念,說到它,就不得不說一說歐氏幾何。歐幾裡得是古希臘的一位著名數學家,在公元前三世紀,他將人們公認的一些幾何知識作為定義和公理(公設)。
  • 俄國數學奇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遭質疑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兩條平行線在通常情況下是不會相交的,但是俄國曾有一位數學家卻不是這樣認為,此人便是俄國的羅巴切夫斯基,他創造了一種新的理論,認為平行線是可以相交的,這一演講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當時所有人都不相信他的觀點。有人說他是想要出名,才說出來的這個觀點,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羅巴切夫斯基在此之前早已經是科學界數一數二的大人物了。
  • 數學天才羅巴切夫斯基:提出平行線能相交遭質疑,死後12年被證實
    在Euclideanspace之中,在同一個平面上面的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相交。我們經過了九年義務教育的人應該也都學過平行線的定義——就是在平面之內兩條不相交的直線。而我們自己在紙上畫一畫,也能很明顯的看出來,兩條平行線是不可能相交呢?那麼,我們能想像到平行線若是相交的情況嗎?
  • 俄國數學天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俄國數學天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人所共知,兩條平行的直線是絕對不可能相交的,而第五公設的存在讓其成為可能。1856年2月12日,Lobachevsky懷著遺憾辭世。他去世時仍在思考他的證明論據,即使他是盲人,也沒有放棄證明這一理論。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他對學生進行了口述,並編纂了《論幾何學》。令他含笑九泉的是,他的理論在12年後得到證實,得到學術界和全世界的認同。
  • 他首次提出平行線可相交理論,卻慘遭質疑,去世12年後才被證實
    在數學課本上,我們會看到這樣一個理論,那就是平行直線永不相交。這是小學五年級的數學知識,現在的我們都知道,這個理論成立的前提是只能在曲率為零的平坦空間中討論。其實每個領域的知識都是隨著歷史的發展,經過一代又一代學者的論證才慢慢得到驗證的。學者們在失敗中進步,在質疑中前行。
  • 平行線可相交被證實!原提出這個幾何理論的數學家,「含冤而死」
    ——笛福通過數學課本的學習,我們從小就知道同一平面內的兩條平行線不會相交。然而鮮少有人知道在幾何學裡還存在著和歐式幾何相矛盾的非歐幾何。俄國的數學天才羅巴切夫斯基發現了非歐幾裡的幾何學,稱平行線可相交。這一數學理論的提出在當時嚴重衝擊了數學界權威,羅巴切夫斯基也遭受了哪些思想守舊的正統數學家的冷漠反對甚至嘲諷,最後只能鬱鬱而終。
  • 俄國數學家:平行線可以相交!可至死都沒人信他
    羅巴切夫斯基是俄國著名的數學家,是「非歐幾何」的早期發現人,簡單來說就是發現了「平行線可以相交」的理論,但在他研究數學的道路上充滿了荊棘。他在研究中發現,我們熟知的「平行線永不相交」理論存在漏洞,就是說平行線在某種條件下是可以相交的。
  • 平行線可以相交嗎?他創造新理論不被世人所認可,死後終得到證實
    他就是羅巴切夫斯基,一位從小山村裡走出來的數學家。儘管不為世人所認可,他依然進行了一系列的努力,最終他的成果在死後得到了證實。他將矛頭指向了歐幾裡得這位偉大的數學家。歐幾裡得曾經在《幾何原本》當中提出過五條公理,其中有一條公理就是平行線在正常的情況下無法相交。這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歐幾裡得並沒有證明,只是將其作為公理寫入了自己的書中。
  • 平行線可以相交嗎?他創造新理論不被世人所認可,死後終得到證實
    曾經俄羅斯有一位數學家,他提出了一個有悖於常識的理論,在當時並不為人們所理解,他也因此受到了冷嘲熱諷,最終他也鬱鬱而終,他是誰呢?他就是羅巴切夫斯基,一位從小山村裡走出來的數學家。儘管不為世人所認可,他依然進行了一系列的努力,最終他的成果在死後得到了證實。
  • 數學天才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笑鬱鬱而終,12年後證明是對的
    歐幾裡得自己也沒給出證明,所以後世的數學家都想搶先達成這個成就,那在數學界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奈何從3世紀到19世紀初,近1600年的時間裡失敗的數學家簡直數不勝數,直到羅巴切夫斯基出現。羅巴切夫斯基是俄國數學家,出生於1792年。
  • 俄羅斯男子提「平行線可以相交」,卻受盡嘲諷,死後12年被證實
    200年前,就有一位天才數學家,提出了平行線能夠相交的觀點,從而受到了嘲諷,鬱鬱而終,然而在12年後卻被證實,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呢?此人的名字,叫做羅巴切夫斯基。,其實來自於古代著名數學家歐幾裡得寫下的《幾何原本》,裡面有這樣的一條公設推斷:「如果一條線段與兩條直線相交,在一側的內角和小於兩直角和,那麼這兩條直線在不斷延伸後,會在內角和小於兩直角和的一側相交。」
  • 羅巴切夫斯基:稱平行線能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認可
    羅巴切夫斯基:稱平行線能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認可人所共知,兩條平行的直線是絕對不可能相交的,而第五公設的存在讓其成為可能。正是這條第五公設困惑著過去許多數學家,包括羅巴切夫斯基(Lobachevsky)和他的父親在內,後者窮盡一生都在試圖證明第五公設,但遺憾抱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