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布穀鳥嗎?個頭其實很大,交尾很有儀式感,但繁殖方式太壞了

2020-12-07 騰訊網

每當暮春時節,可能很多朋友都聽到過「布穀、布穀」、「米貴陽」、「剛剛剛醋」、「老官好過」的鳥鳴聲,這正是布穀鳥的叫聲,其叫聲有二聲、三聲、四聲和八聲,聲音洪亮十分動聽。對我國北方地區的人們來說,這種鳥叫聲出現的時候,意味著春天已經過了一半左右了,但是布穀鳥的叫聲也會延續很長時間,到了夏天還能經常聽到。

布穀鳥又叫杜鵑鳥,在生物學中屬於鳥綱杜鵑科杜鵑屬,在我國常見的杜鵑鳥一般是大杜鵑,由於這種鳥在我國分布廣泛又十分常見,因此不同的地區對它也有一些不同的名稱,如喀咕、布穀、子規、杜宇、郭公、獲谷,其中子規和杜宇都是經常出現的古詩詞中的稱呼,一直是我國人民很喜歡的一種鳥類。

成年大杜鵑體長超過30釐米,在常見的野生鳥類中算是個頭較大的一種了,這種鳥大多棲息於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帶的森林中,它也是一種候鳥,春季於4-5月份遷來,9-10月份遷走。有些不築巢的杜鵑居無定所,可能也會到處飛,屬於旅鳥。

杜鵑鳥以各種昆蟲為食,通常只在樹上捕捉蟲子吃,但偶爾也會在飛翔中或者在地面草叢中捉蟲,這種鳥通常單獨行動,只有在繁殖季節才會有雄鳥和雌鳥發生交配行為,但是由於這種鳥兒大多會將卵產到別的鳥兒的巢中,讓別的鳥代為孵化,所以雌鳥和雄鳥的相處時間也十分短暫。

杜鵑鳥也並不像其他鳥類那樣遵守一夫一妻制,鳥類學家發現杜鵑鳥基本上都沒有固定配偶,交配繁殖期的雄鳥和雌鳥遇到之後就有可能產生求偶活動,通常是兩隻鳥在樹枝上跳來跳去,飛上飛下互相追逐,如同跳舞一般,並發出「呼-呼」的低叫聲,那是它們的愛語,這個活動很有儀式感,算是它們相互間的的求愛活動吧。

求愛活動結束之後雌鳥會站在樹枝上不動,翅膀半下垂,腦袋向前伸,表示她接受了雄鳥的交配意願,這個時候雄鳥就會趕緊抓住機會飛到雌鳥背上,抖動著翅膀,將尾部下垂呈弓形與雌鳥交尾,雌鳥同時將尾部翹起以求順利完成較為動作,交尾的時間大概會持續三分鐘左右,然後小鳥兒飛離此鳥兒,但不會飛得太遠,一般在50米之內,片刻之後它又會飛到雌鳥身邊,兩者大多會重複之前的動作,但如果雌鳥飛走,那麼交配活動也就結束了。

交配之後,就要產卵,孵卵和哺育後代了。但是在哺育後代的方式上,杜鵑鳥被認為是行為最為惡劣的鳥類,這是因為它會把卵產到別的鳥的窩中,而且它的卵很小,和它想下到別的鳥窩中的鳥蛋也會十分相似。

在產卵的時候,杜鵑鳥產下一枚卵,就把所在的鳥窩中的卵扔掉或者吃掉一枚,這樣本來的鳥飛回來後才不會發現,然後安心孵鳥,結果卻幫杜鵑鳥孵化了後代。

不過更奇怪的是,小杜鵑鳥的孵化期往往比所在的鳥巢中的小鳥孵化的更快,所以小杜鵑鳥往往是第1個孵化出來的,這時候,這種鳥最為惡劣的本性就顯現出來了,因為小杜鵑鳥剛一出生就知道把鳥窩中的其他鳥蛋都弄到鳥巢之外,結果那些鳥蛋掉到地上就全摔碎了,如下圖,剛孵化出來的杜鵑鳥正在將別的鳥段頂出鳥巢外。

其實即便有已經孵化出來的小鳥,它也會將其他的小鳥弄點鳥巢之外,或者不斷用嘴巴去啄剛孵化出來的小鳥,從而把別的小鳥都啄死,這樣一來,到最後鳥巢中將只剩下了小杜鵑鳥,原先在這個鳥巢中下蛋和孵育的鳥類也就只會撫養它了。

因為杜鵑鳥的個頭很大,小杜鵑鳥生長的也很快,所以它很快就會大到鳥巢都盛不下,從而只能站到樹枝上等待別的小鳥餵養它。

很顯然,杜鵑鳥這種不勞而獲的行為對其他的鳥類行業是一種極大的打擊,它如果喜歡將鳥蛋鏟到哪一種鳥的窩裡,那麼哪一種鳥就會面臨滅絕的危險,鳥類學家研究發現,杜鵑鳥喜歡將卵產於大葦鶯、麻雀、灰喜鵲、伯勞、棕頭鴉雀、北紅尾鴝、棕扇尾鶯等各類雀形目鳥類巢中,由這些鳥替它帶孵帶育。

據生物學家估計,杜鵑鳥的這種行為已經造成了多種鳥類的滅絕,所以它的這種行為非常可惡。不過也有部分杜娟鳥是自己築巢撫育後代的,但是比較少見。

相關焦點

  • 布穀鳥從不築巢,繁殖後代的方式是「借巢生蛋」,管生不管養?
    布穀鳥從不築巢,繁殖後代的方式是「借巢生蛋」,管生不管養?這簡直就是鳥類中的奇葩......布穀鳥的叫聲對於英國來說,是非常著名的,詩人稱之為「漂泊之音」。 它的叫聲是春天到來的預示,是鄉村生活的圖騰,它也被人稱為騙子或是盜賊。布穀鳥從不築巢,相反它們將蛋下到其它鳥類的窩裡魚目混珠,它們會將其它鳥類的蛋偷走並吃掉。
  • 布穀鳥真的很殘忍嗎?有何依據?
    布穀鳥是大家最熟悉又最陌生的鳥類之一,熟悉是因為每年的4-6月份,在我國的許多地方都能聽到布穀鳥「布穀~布穀」的叫聲,陌生是因為大都人只聽過布穀鳥叫,沒有見過真正的布穀鳥。有人說:布穀鳥是一種非常殘忍的鳥。
  • 你知道布穀鳥繁殖後代的方式有多特別嗎?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夏天是各種各樣的鳥類活躍的季節,對於大部分的鳥類大家都很清楚,從正式過渡到春季那天它們便開始忙著築巢孵卵哺育鳥寶寶,並且幫助它們早日展翅翱翔,但是布穀鳥的繁殖方式和其它鳥類有所區別,布穀鳥也叫杜鵑鳥鵲,那麼布穀鳥是怎樣繁殖後代的呢?
  • 布穀鳥是怎麼繁殖後代的?好霸道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古人說,這時候「鳴鳩拂其羽」,布穀鳥開始提醒人們「快快布穀」了。這其實是它們求偶的叫聲。不過你知道布穀鳥是怎麼繁育後代嗎?方式有點特別哦!有些鳥自己不築巢、不孵卵、不育雛,而是依賴其他鳥完成繁殖後代的任務,杜鵑(俗稱布穀鳥)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 為什麼說布穀鳥很殘忍?
    孵化出來的布穀鳥雛鳥也狠辣異常,它會本能地把宿主的蛋或者雛鳥推出巢穴,直到巢穴裡只剩它一個,然後張著嘴巴等待宿主的餵食。不明真相的宿主就這樣幫著「仇人」撫養雛鳥,而自己這一個繁殖季節的努力都付之東流。布穀鳥學名叫大杜鵑,拉丁學名Cuculus canorus。
  • 金剛螺怎麼繁殖?考拉園藝網帶你了解金剛螺的繁殖方式
    金剛螺的繁殖方式是卵生繁殖,雌螺雄螺交尾受精後,卵子孵化可得到新的金剛螺。金剛螺以藻類和苔蘚等植物為食,適合養在魚缸中,用來清除藻類,保證缸內的水中和空氣的清新。金剛螺的吸附能力很強,在養殖期間,要注意不能用力拉扯。
  • 你抱過布穀鳥的蛋嗎?
    *布穀鳥是生活在溫帶和熱帶的一種鳥,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杜鵑。布穀鳥有個特性,它會趁著其他鳥不注意時,把自己蛋快速地下到像知更鳥、刺嘴鶯等那些比它小的鳥類的巢中,因為蛋上的斑紋同它混入的其他鳥的蛋非常相似,所以不易被分辨出來。
  • 如何區分交尾王
    2.腹部特徵:蜂王交尾成功以後會有大量的受精卵出現在身體內部,因此蜂王的腹部會出現漲大的情況,大家可以在新蜂王沒有出外婚飛以前,先看看它的外形,在交尾完成回巢後看看蜂王的腹部沒有增大,如果增大明顯,說明交尾已經成功,如沒有漲大的情況出現,則說明交尾沒有成功。
  • 湖南崀山飛來一對布穀鳥,借黃鶯巢生蛋不成,又騙伯勞替它養幼崽
    春末夏初,布穀鳥迎來了一年中談情說愛的繁殖季。地處湖南邵陽崀山腳下的村民,早晨起床常常聽到「布穀、布穀」的怪鳥叫聲,聲音清脆悠揚,悅耳動聽,但當地少有人見過它們的真實面目。其實這種怪鳥叫布穀鳥,在中國民間傳說中,布穀鳥是蜀國國王望帝杜宇死後化身而成的,它之所以日夜啼鳴,據說是在給老百姓催春祈福。
  • 「職業騙子」布穀鳥,是如何做到「下自己的蛋,讓別人來養」的?
    你聽過布穀鳥的叫聲嗎?」男的搖了搖頭。女的馬上說:「那我學給你聽聽哈,就是布…….谷……」女的喊著,同時放屁,想用叫聲掩蓋屁聲。過後,女的舒服多了,問男的:「怎麼樣?知道布穀鳥的聲音了吧?」男的紅著臉,為難地說:「……對不起,我沒聽見!」女:「咦?為什麼?」
  • 每年收完麥子之後,布穀鳥就不在了,它們飛去了哪裡?
    布穀鳥是一種夏候鳥,每年四五月份的時候會從南方飛回來,在我們這邊一般是處於小麥的灌漿期間,也就是小麥快成熟的時候就多了起來,因為這種鳥總是發出」布穀,布穀「的叫聲,過去農戶們會認為這是提醒農戶馬上就要開始收割麥子了,要開始做好準備工作了,比如把收割工具磨得鋥亮,把裝小麥的袋子準備好,壓賣的場地整理平整等
  • 「殺手」布穀鳥:借窩產子、讓別的鳥替養後代,不怕被發現?
    錢斯給觀察的每隻布穀鳥都做了詳細的記錄。在此過程中,他有了一些不同尋常的發現。他發現,布穀鳥隔一天,產一次蛋。錢斯發現布穀鳥直接把蛋產在了其它鳥的窩裡。但究竟如何成功欺騙宿主替自己撫養孩子?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半個多世紀後,才有了答案。布穀鳥模仿宿主的蛋,是騙術的重要組成要素。理論上來說,這種欺騙加大了布穀鳥和宿主間的競爭。
  • 你們見過農田裡的四腳蛇嗎?全世界有3000多種
    在農村生活的小夥伴們,大家其實都應該非常的熟悉。在我們下到農田裡面的時候,都會有一些我們小時候見過很多的一些小動物們。但是裡面有很多一些害蟲和對莊稼危害非常大的東西,而且它們的繁殖能力還是非常的強,就像我們在田地裡面看見了一些草一樣,當把那些草一遍又一遍的用藥打死之後,還是能夠在第二年恢復土地的時候,生長的很快。
  • 胡蜂蜂王是如何交尾的?不怕近親繁殖嗎?胡蜂智慧不簡單
    在野生狀態下的胡蜂,在蜂王性成熟以後,雄蜂會在蜂窩附近的空中飛行,當有胡蜂蜂王飛出來的時候,胡蜂雄蜂就會追逐胡蜂蜂王進行交尾,交尾後的胡蜂雄蜂很快死亡,蜂王則尋找適合的地點冬眠越冬。第二:人工養殖胡蜂的交配方式對於人工養殖的胡蜂來說,一般是在蜂群中出現雄蜂和蜂王以後,養蜂人搭建有供給胡蜂蜂王和胡蜂雄蜂交配的棚子,在胡蜂養殖中把這種棚子叫做「婚房」,其實就是胡蜂蜂王與胡蜂雄蜂交配的地方,在交配以後養蜂人會準備好蜂王越冬的樹段,讓交尾的胡蜂在樹段中進行越冬,同時控制胡蜂蜂王越冬的溫度和溼度
  • 家人之間也需要儀式感,一聲問候抵千金
    家庭是每個人生活中的重要單元,但可惜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過多把禮尚往來的儀式感都用到了職場、社會場和交際場,用到了與上級、同事、老師、同學等關係場,卻忽略了家人之間也需要的「儀式感」。社交禮儀說到家人間的儀式感,其實比起社會場來說要簡單實用很多。現代社會裡,人們衣著光鮮奔赴各類交際場合,往往把帶著一身疲憊、一腔抱怨回到家庭,稍不留意把壞情緒全部撒到家人身上,從而影響到家庭生活的相處。
  • 農村常見的布穀鳥,原來是杜鵑的一種,經常把卵寄生
    最常聽到的是「布穀鳥」,這種鳥總是神出鬼沒,總能聽到它「布穀、布穀」的叫聲,非常洪亮,聲音能傳很遠,也是它名字的由來。不過很少能有人見到它的真實模樣,這是一種比較膽怯的鳥,稍有人離近直接就飛走。按照分類來說,布穀鳥的學名叫大杜鵑,屬於普通杜鵑的一個亞種,經常會出現農田和居民附近的高的樹木上。布穀鳥還有許多的別稱,人們常說的子規鳥、杜宇鳥、郭公鳥也都是指的它。
  • 【布穀鳥的叫聲】
    據說布穀鳥稱為知更鳥、催工鳥,也是報春鳥、吉祥鳥、幸福鳥,它的叫聲就代表春天、希望、幸福。在春夏之交,伴著遠處飄來的各色花香,呼喚、催促農人趕緊播谷、耕種。布穀鳥因聲得名,是杜鵑鳥的一種,又叫大杜鵑。對於我們古老悠久的農耕文明,布穀鳥被譽為帝王之鳥。唐代胡曾《成都》詩云:「杜宇曾為蜀帝王,化禽飛去舊城荒,年年來叫桃花月,似向春風訴國亡。」
  • 布穀鳥之死
    其實我也說不上來。我能解釋的便是——當我站在河邊,閉上雙眼時,陽光透過眼皮的縫隙讓你看看微微紅的明堂,柔和的陽光撲面而來,像極了一縷縷不間斷的風,細膩的拂過臉頰,慢慢的, 慢慢的,從你的雙頰滑過,停留到你耳畔,不似風會給你帶來聲響,它只會像一個許久未見的老朋友一樣看著你,眼神駐足,然後漸漸的,你怪不好意思的耳朵開始發熱,沒有灼燒感,而是那種發熱,哦,就像是害羞了一樣。
  • 黑蜜蜂多會影響整箱蜜蜂嗎?
    蜂群中黑蜂多其實主要是雄蜂過多,雄蜂的個頭比工蜂大,有點圓粗的感覺,如果蜂群中黑色蜂多,不是雄蜂,則應該進行仔細的區分,究竟是工蜂自然的變老還是生病,排除特殊情況,一般蜂群中黑蜂多就是雄蜂數量過多,一般有幾種原因導致。
  • 胡群敏:布穀鳥與算黃算割
    同事問是啥鳥這樣叫,我說是布穀鳥叫。他又問:「不是杜鵑嗎?」「平時聽到的不是算黃算割嗎?」我說:「是,又不是。」我生長在農村,對布穀鳥和算黃算割還是比較了解的。從度娘那裡得到的信息往往是說不清,有人儘管查詢了,到底還是不太明白,越看越說不清。其實,簡單地說,布穀鳥和算黃算割都是一個總類的鳥兒,是不同的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