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間的調研發現,我國貧困地區菸草流行依然嚴峻,吸菸率高達34.20%,遠高於全國26.6%的平均水平,且吸菸者家庭貧困概率是非吸菸者家庭的近2倍。今天,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金承剛介紹了《菸草使用對貧困的效應評估》的研究成果。
研究團隊通過現場觀察、焦點訪談等定性研究方法與問卷調查等定量研究方法,結合對河北、黑龍江、山東、河南、湖北、四川、貴州和陝西8個省份的2409戶家庭開展了問卷調查,研究評估菸草使用對貧困的影響。
結果顯示,我國貧困地區菸草流行依然嚴峻,吸菸率高達34.20%,遠高於全國26.6%的平均水平。在吸菸的人群中,男性吸菸率為 56.4%,女性為10.49%;平均每日吸菸量為17.5±1支,46.86%的吸菸者日吸量在20支及以上,平均開始吸菸年齡為21歲,平均煙齡是34年。
調查對象中吸菸人群家庭貧困的概率是23.61%,顯著高於非吸菸人群的家庭貧困概率13.81%。吸菸者家庭貧困概率是非吸菸者家庭的近2倍。
研究分析,吸菸導致或加劇貧困的原因主要是收入降低和醫療花費增多。具體來說,吸菸顯著增加了吸菸相關慢性病的患病率,被調查者總體慢性病患病率是32.81%,而吸菸人群慢病患病率為 55.32%,非吸菸人群為22.17%,。慢性疾病降低了吸菸人群的生活質量,引起勞動力的減弱,導致收入降低。
與此同時,吸菸還顯著增加了吸菸者的門診、住院概率以及醫療支出。吸菸者較非吸菸者發生看門診的概率提高了51.3%,吸菸人群在調查前一年內住過院的概率與不吸菸人群相比,提高了53.2%;吸菸的人群中有72.19%的人發生醫療保健消費支出,不吸菸的人群中有9.28%的人發生醫療保健消費支出。這些費用擠佔了家庭食品、教育支出,加劇了個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
該研究還顯示,捲菸價格上漲對46.69%的人群吸菸量有影響:其中有影響的人群中,61.66%的人選擇減少吸菸量,13.37%的人將選擇戒菸。另外,如果常吸的煙價上漲30%、50%和100%,吸菸量平均會減少5.9支,7.6支和8.8支。 這說明,貧困人群對價格更加敏感,通過提高菸草稅價將顯著降低吸菸量。
「這表明在貧困人群中開展控煙是進行脫貧減病保健康的得力措施。」針對此研究結果,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許正中指出,提高捲菸價既減少貧困人群的菸草消費,減少了患病風險和醫療支出,又提高了貧困人群的健康水平,同時也增加政府涉稅菸草收入,減少涉煙疾病支出。他建議有關部門儘快進行涉稅捲菸價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