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Science》大牛再出手!助力安全高效地存儲清潔能源

2020-10-18 材料科學與工程

甲烷和氫氣是減少碳排放的「清潔能源」,但是儲存和應用方面需要高壓壓縮,這往往不安全且價格昂貴。開發新型吸附劑是實現安全、經濟儲存甲烷和氫氣的最終目標,金屬-有機框架(MOFs)材料便是一種理想的吸附劑。該領域世界知名專家Farha教授團隊合成的MOFs能夠安全有效地儲存甲烷和氫氣,從而成為最理想的候選吸附劑材料。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以石油為主要燃料產生的CO2排放已經引起世界的關注,促使人們尋找更加清潔的能源代替石油。其中,甲烷和氫氣都是相對較好的選擇,兩者都能用於代替石油作為燃料。甲烷被視為一種過渡性燃料,雖然在燃燒過程中也會產生CO2,但其排放量遠遠小於汽油的排放量。而氫氣則可以保證在燃燒過程中實現CO2的零排放量,因此氫氣被認為是「未來的燃料」。然而,在儲存和應用方面需要高壓壓縮,達到H2-700 bar,CH4-250 bar才能夠實現應用的標準,但這往往是不安全且價格昂貴。

近些年來,以美國國防部能源公司(DOE)為首的建立了專門用於發展新型能源存儲和運輸系統的指標,指出開發新型吸附劑是實現安全、經濟儲存甲烷和氫氣的最終目標。尤其是具有高達2000 m2/g的比表面積的多孔材料,如金屬-有機骨架(MOFs)、多孔炭 、共價有機骨架和多孔有機聚合物等已被廣泛用於作為清潔能源氣體車載儲存的候選吸附劑之一。這些吸附劑的特性可使裝載氣體的車輛能夠承受比目前甲烷儲存系統所需的更低的極端裝載壓力。同時,在這些吸附劑中,由無機和有機連接劑組成的MOFs材料由於其可控的化學性質,孔隙率,以及清晰的結構-性質關係,促使成為氣體儲存的重要材料。此外,在實際應用中,必須將材料的體積和重量同時考慮,這對於發展甲烷和氫氣的儲存至關重要。

近日,金屬-有機框架(MOFs)領域的世界知名專家,美國西北大學OmarK. Farha教授(通訊作者)為了解決如今CO2排放的巨大挑戰,開發出具有超高孔隙率且在重量和體積表面積之間保持平衡的吸附材料,從而使得更加方便存儲氫氣和甲烷,以替代傳統的化石燃料。相關論文以題為「Balancing volumetric and gravimetric uptake in highly porous materialsfor clean energy」於2020年4月17日發表在Science上。

論文連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8/6488/297

本文報導了基於金屬三核團簇的超多孔金屬-有機骨架(MOFs)的模擬合成,即NU-1501-M(M=Al或Fe),相比較之前研究的超多孔MOF,NU-1501-Al同時具有7310 m2 g-1的高重量BET面積和2060 m2 cm-3的高體積BET面積,同時滿足了四個BET一致性標準。因此,該MOF的高孔隙率和表面積同時具有出色的氫和甲烷重量和體積存儲性能:NU-1501-Al以0.66 g g-1的數值超過美國能源部制定的0.5 g g-1甲烷儲存量,以及在溫度和壓力變化的情況下,展現出最佳的可儲存氫容量。

圖1.NU-1501的設計合成過程。(A-C)NU-1501-M(M=Fe和Al)與6-c acs網絡的原理圖;(D)NU-1501單晶的光學圖像。

圖2.分子模擬預測重量和體積的權衡。(A)由兩者顏色組成的VSA和GSA的疊加;(B)GSA和VSA與空隙率的疊加;(C)繪製的GSA和VSA與MOF最大孔徑的關係;(D)氫的體積儲存能力(VDC)與重量交付能力(GDC);(E)在270K時,甲烷VDC和GDC;(F)在296K時,甲烷VDC和GDC。

圖3.NU-1501的孔隙度測試。(A)NU-1501和NU-1500-Al的實驗和模擬N2吸附等溫曲線(77K);(B)NU-1501的實驗和模擬Ar吸附等溫曲線(87K);(C)N2(77K)吸附等溫曲線下NU-1501-Al的DFT孔徑分布。

圖4. NU-1500-Al和NU-1501-Al的高壓氫氣和甲烷吸附性能。(A,B) NU-1501-Al和NU-1500-Al在77、160和296K時的實驗和模擬吸氫;(C,D)NU-1501-Al和NU-1500-Al在270和296K時的實驗和模擬甲烷吸附;(E,F)根據晶體密度計算的NU-1501-Al和NU-1500-Al對氫氣和甲烷的體積吸附吸收。

圖5.根據實驗吸附研究提出的重量和體積性質的權衡。(A)選定的超高多孔材料重量和體積BET面積之間的權衡;(B)根據在溫度和壓力一起作用下能夠儲存氫氣的容量;(C-F) MOFs在室溫和接近冷凍溫度下5至80bar和5至100bar的重量和體積可儲存甲烷的能力。

總之,作者合理設計了一系列具有介孔窄且孔徑小於2.5nm的微孔NU-1501MOFs材料。優點在於合成的MOFs能夠平衡BET在重量和體積之間的區域,使之能夠安全有效地儲存甲烷和氫氣,從而成為最理想的候選吸附劑材料。特別指出的是,NU-1501在滿足所有四種BET一致性標準後,與傳統的超多孔材料如MOF-210、NU-110和DUT-60相比,具有中等的孔隙體積,NU-1501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體積BET。

實驗和分子模擬相結合表明,在實際的環境中,NU-1501同時實現了甲烷和氫氣優異的重量儲存和體積儲存能力,以及可進一步推廣的容量,從而使這些材料成為一類新的有前途的MOF吸附劑,用於儲存和輸送甲烷和氫清潔能源。最後,從該材料的性能、高通量計算建模和實驗結果中得到的明確結構-性能關係將為下一代超多孔吸附劑的設計和合成指明了道路。(文:Caspar)

相關焦點

  • 西工大研製的納米發電機實現微風能的高效轉換與存儲集成
    西工大新聞網6月28日電(董廣志)近日,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樊慧慶教授課題組博士研究生任小虎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博士論文創新基金等項目支持下,創新地研製出一種納米發電機實現了微弱風能的高效收集與轉化存儲,研究成果Wind energy harvester based on coaxial rotatory
  • 隆基清潔能源榮獲「光伏農業優秀扶貧獎」
    在本次頒獎典禮上,隆基股份子公司西安隆基清潔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基清潔能源」)以其領先、精準、高效的光伏農業扶貧項目,斬獲「光伏農業優秀扶貧獎」。結合隆基股份全產業鏈布局帶來的產業優勢,隆基清潔能源結合多年的光伏扶貧運營經驗,推出了獨具優勢的系統化光伏扶貧解決方案。優勢一:全部採用高效單晶矽光伏組件,將「高效」理念融入光伏
  • 陝西地電與中煤礦業合力打造清潔能源示範項目 在清潔供熱、電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5月11日,陝西地電與中煤礦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西安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清潔能源供熱、電能替代、煤改電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協力打造清潔能源利用、大氣汙染綜合防治示範項目。
  • 最新Science:類腦「人造突觸」實現運算存儲同步,能耗僅需計算機的...
    新智元報導   來源:Science   編輯:大明、小芹、張乾   【新智元導讀】Science在線發表最新論文:科學家創造類似一種人造突觸,可以模仿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通信方式。
  • 節能、減排、高效、智能 蕭山機場三期將用上綠色能源
    節能、減排、高效 近日,在杭州市全力備戰亞運會的重要時期,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能源中心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正式開工。
  • 節能、減排、高效、智能!杭州機場三期將用上綠色能源
    節能、減排、高效、智能!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由杭州市燃氣集團、杭州城市能源有限公司打造,配置一臺8兆瓦燃氣輪機、兩臺餘熱溴化鋰空調,按照能源梯級利用原理,利用清潔的一次能源天然氣發電,再將發電所產生的餘熱進行利用提供生活所需的製冷、採暖等能源,項目達產後,預計年發電量3845萬千瓦時,年製冷量5773萬千瓦時,年供暖量3850萬千瓦時,整個能源系統綜合利用率達到90%,年節約標煤為5904
  • 眾多清潔能源中,最乾淨的竟然是宇宙裡最多的,未來最具潛力領域
    氫能是一種二次能源,它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製取的,不像煤、石油、天然氣可以直接開採。氫能是公認的清潔能源,作為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脫穎而出。氫燃燒的產物是水,是世界上最乾淨的能源。氫氣可以由水製取,而水是地球上最為豐富的資源。氫能的開發和應用,演繹了自然物質循環利用、持續發展的經典過程。因此有人將氫能稱為人類的終極能源。氫能源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人類對氫能源應用自200年前就產生了興趣。到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就廣泛開展了氫能源研究。
  • 當"未來社區"遇上清潔能源會是什麼樣子?到CEEC2019上一探究竟
    三大系統助力未來低碳場景建設  在九大場景中,未來低碳場景側重於解決以往 能源供給方式單一 、 綜合利用效率不高 、 資源利用方式粗放 的問題。聚焦多能集成、節約高效、供需協同、互利共贏,構建「循環無廢」的未來社區發展新模式。
  • 習近平:深入推進清潔能源轉型,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
    第二,深入推進清潔能源轉型。中方支持後疫情時代能源低碳轉型,實現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目標。中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系統,將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加快新能源、綠色環保等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第三,構築尊重自然的生態系統。中方支持二十國集團在減少土地退化、保護珊瑚礁、應對海洋塑料垃圾等領域深化合作,打造更牢固的全球生態安全屏障。
  • 舒印彪: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為「六穩」「六保」注入新動能
    我們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緊緊圍繞「六穩」工作和「六保」任務,更加積極應對內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新挑戰,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堅強的能源支撐。
  • 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當然,從高碳的時代走向低碳能源的時代,最後走向零碳能源的時代,這是總的發展方向。從技術路線來說,首先要煤炭的達峰,第二個是二氧化碳的達峰,第三個是整個能源消費的達峰,最後要建綠色低碳的安全可持續的能源體系,然後實現碳中和。黃院士把能源大趨勢總結為「五化」,供給側是電力零碳化、燃料零碳化兩化,需求側是高效化、再電氣化、智慧化三化。
  • 省地礦局魯北院地熱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助力區域新舊動能轉換
    近年來,該院積極響應全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號召,不斷加大地熱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工作力度,為我省新能源開發、生態建設、大氣汙染防治貢獻地質智慧和力量。該工程以「以灌定採、取熱不取水」為理念,採用「一採一灌、換熱間供」模式,在保證地熱尾水回灌入井的同時,達到用熱不耗水的高效可持續利用目的。
  • 大連理工:功能材料助力高效儲能及海水電解高效制氫系列進展
    邱介山教授領導的能源材料化工創新團隊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碳基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備與功能的精細調變方法,從分子-微觀-介觀多尺度層面,有機融合物理外場/點擊化學和化學工藝過程的創新,提出了「多維碳材料工程」的新概念和技術策略,取得了系列原創性的成果。最近,在功能碳材料助力小分子高效轉化/精細化學品合成及海水電解高效制氫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進展。
  • 2020盤點 關於城市清潔高效供能,有哪些典型項目值得關注?
    點擊藍字  編者按:  黨的十九大針對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出,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這是國家針對能源發展提出的宏觀戰略目標。  所謂「清潔」,是要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提升綠色低碳能源的使用比例;所謂「高效」,是要開展從能源生產到終端消費的全鏈條系統優化,實現提高全社會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以此來滿足日益增長的個性化用能需求,提升人民群眾幸福生活指數。
  • 《Science》:木質纖維素高效降解、利用獲進展!張濤院士點評
    為了解決木質纖維素原料利用低和能耗低等問題,比利時魯汶大學Sels課題組近日在Science發表最新研究進展,文章提供了一種木質纖維素高效的化學催化煉製工藝,通過結合催化還原分離木質纖維素
  • 地熱開發助力能源轉型
    」——許江風 (中海油研究總院規劃研究院綜合規劃資深工程師)  地熱能是蘊藏在地球內部的熱能,是一種清潔低碳、分布廣泛、資源豐富、安全優質的可再生能源。分為淺層地熱能、水熱型地熱能、乾熱巖型地熱能。地熱能是最為典型的本土可再生能源,是中國本土可再生能源的「土地爺」。
  • 南方電網公司綠色清潔能源有力支撐實現「廣東藍」
    綠色清潔能源有力支撐實現「廣東藍」。南方電網公司通過建設堅強電網、特高壓輸送清潔能源、引導社會用能方式變革等一系列紮實舉措,使粵港澳大灣區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美。 數據顯示,廣東省接收西電東送電量已連續9年維持正增長,近兩年均達2000億千瓦時以上,約佔廣東全省用電量的30%。
  • 正泰新能源高效雙面PERC電池量產效率再創新高
    正泰新能源高效雙面PERC電池量產效率再創新高 23.21%!正泰新能源高效雙面PERC電池量產效率再創新高 發布日期:2020-11-22 15:02:23 新聞歸檔 23.21%
  • 華能成為清潔高效燃煤發電技術創新和循環經濟發展實踐的排頭兵
    在這片生機盎然的圖景中,華能深度融入浙江地域發展,綠色步伐遍布灘涂、山川與海洋,成為清潔高效燃煤發電技術創新和循環經濟發展實踐的排頭兵,構建起能源多元供應體系,為保障能源安全、推動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長江大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貢獻著源源不斷的「華能力量」。
  • 核電如何做到安全高效又環保?中國核電給出自己的答案!
    近年來,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核電」)堅持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統一,不斷推進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推進高質量綠色發展貢獻力量。如何走深走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兩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