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良古法造紙:108道工序製成一張「蔡侯紙」
周至起良村,這個供奉蔡倫的村子,據傳從漢代起就從事手工造紙。縣誌記載明代村裡90%的家庭都是造紙作坊,直到上世紀80年代村裡的古法造紙行當徹底沒落。2008年,村裡小學校長劉曉東被埋藏已久的文化使命感擊中,選擇在退休後不惜舉債恢復古法造紙。
-
唐代造紙工藝延續千餘年 石橋古法造紙技藝讓人大開眼界
這就是一層一層不計其數的白皮紙的皺形,還要經過晾曬,揭紙,一共要十幾道工序,這個造紙技藝從唐朝就有了。這個豆腐塊看的我懷疑人生,因為這麼一沓怎麼粘在一塊,怎麼往開分?丹寨縣當地擁有豐富的構皮,還有杉根,用這些就地取材的原料,製造出了石橋白皮紙。這個阿姨面前桌子上的就是枸樹皮。老奶奶也加入了進來,坐在桌前一絲不苟地選材。
-
古老的造紙工藝——手抄古紙
而就在這油菜花附近的村落,卻存留著一種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種古老的造紙工藝——手抄古紙,而且還有一個手抄紙博物館。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在騰衝市界頭鎮至今仍然沿用傳統的古法造紙,當地人稱「手抄紙」。經過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很好地傳承了東漢時期蔡倫的造紙技術。
-
造紙術活化石:西雙版納傣族完整保留了兩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蔡倫造紙最早發明紙的是東漢的蔡倫,他通過觀察鄉間作坊蠶婦繅絲漂絮後收到啟發,通過收集樹皮、廢麻等原料,通過銼、煮、浸、搗、抄等法,經過多次試驗,終於造成了植物纖維造紙。蔡倫造紙成功後,全國各地開始大量製造、使用這種紙,即使是現代大量的工業紙代替了大部分紙品,我們使用的宣紙以及修復古籍用的特殊用紙仍然沿用當初蔡倫造紙的方法。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大陸漂移學說,蔡倫造紙
這個學說在細節上雖然還不完善,但魏格納已從地貌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古生物學、古氣候學、大地測量學等諸多方面提供了大量有力的論據。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曾經遭到過人們的反對。但科學技術的發展證明了它的正確性。現在,它已發展成為當今的板塊構造學說。魏格納沒有停止探索。
-
西漢蔡倫是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者嗎?事實證明不是
蔡侯紙蔡倫,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今湖南耒陽人)人,約東漢永平四年生;出身於普通農民家庭的蔡倫,漢章帝劉旭即位後,挑選幼童入宮,蔡倫就進了宮。自古以來,人們書寫基本上都是將字寫在絲綢上,或者刻在竹片上,而那種被用來寫的絲綢價格昂貴,一般的人根本用不了。
-
關於蔡倫發明造紙術的是是非非
尤其是自唐代起蔡倫被神化,為他建廟立祠,舉行祭祀,在每一個造紙坊(比如電視劇《新世界》裡徐天管的那一片白紙坊,就是北京造紙的地方)裡也供奉蔡倫像,被奉為祖師爺(就像古代學堂供奉孔子像,中醫供奉扁鵲或華佗,說相聲的供奉東方朔)。到底是發明還是改進?
-
發明家蔡倫,是如何造紙成功的,又為何服毒自殺?
大家好,我是百家號作者逸佑 ,歡迎大家和我一起來人物解說,今天我們要解說的時候發明家蔡倫,他是如何造紙成功,最後又為何服毒自殺。比較簡單的造紙方法是蔡倫想出來的,後來幾經流轉又傳向了西方,如果沒有紙的話,那麼中國這麼長的歷史如何記錄到真的是個問題了,所幸畢竟還是發明了紙。蔡倫是桂陽郡人,桂陽它之前是楚國的地方,相當於在今天湖南那邊,他是明帝時宮廷內當差的小太監,他為什麼會成為太監呢?
-
揭秘宣紙造紙工藝:製作檀樹皮紙漿的過程,抄紙工序加獼猴桃汁
檀皮經過蒸、洗、曬等程序,就成為了製造宣紙的重要原料 檀樹皮在正式進入造紙程序前有一個準備過程,那就是剝皮,要經過五個步驟:砍條—水蒸—水浸—剝皮—曬乾。檀樹枝的砍伐一般選擇在10月至次年2月份左右,砍伐好的枝條去掉枝椏和枯枝,按一定的長度紮成捆,以備蒸用。水蒸和水浸的目的都是為了使檀樹皮更容易剝下來。剝好皮後曬乾、綑紮待用。
-
東固土法造紙
東固土法造紙是沿用東漢時期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先師「水中取寶」的方法,以毛竹為原料,用手工造紙。這種紙叫竹紙,又因人們在祭祀時當紙錢燒,所以東固人稱之為「火紙」。據族譜記載,清朝同治年間,曾祖父楊詩觀由興國縣城崗鄉佛嶺遷來廬陵東固,住在大烏山腰的水湖坳。
-
蔡倫發明了造紙術?這可能是個誤會!
在這樣的情況下,蔡倫對造紙技術進行改良,製造出薄、輕、耐用、而且便宜的紙張,漢和帝十分高興,下令重賞蔡倫,封其為「龍亭侯」,而蔡倫發明的紙張也被稱為「蔡侯紙」紙的出現具有劃時代意義,因為從骨頭上的甲骨文到金屬器皿上的金文,再到後來的竹簡、布帛等,人們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和等待才看到紙的誕生,蔡倫絕對屬於功不可沒之人。
-
蔡倫不是紙的真正發明人!
而其中的造紙術被後世誤解最多,許多人理解為蔡倫是紙的發明人,也造出了第一張紙,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下面了解下紙張的發展過程。 為何要造紙? 自從有了文字,就出現了書寫文字的載體,石頭、龜甲、樹葉、竹片、絲帛、羊皮等等。
-
影響世界進程的100人中,蔡倫排名第七!
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 ,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權力鬥爭自殺身亡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
-
蔡倫,「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
蔡倫,出生於桂陽郡,今湖南耒陽市人,中國「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改進者,「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蔡倫的發明創新不止改進造紙術紙,他「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有蔡太僕之弩,及龍亭九年之劍,至今擅名天下。」
-
「當代蔡倫」創新造紙30餘年——張美雲和她的「高性能紙基材料」
「當代蔡倫」,在陝西說起這個名號,很多人立刻就知道了,這說的是陝西科技大學的「造紙專家」張美雲。這個雅號源自她30多年來始終和紙打交道,致力於創新型的紙張研究,她主持的創新性研究成果「高性能纖維紙基功能材料製備共性關鍵技術及應用」榮獲201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蔡倫—最佳發明家
首先,從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的生平經歷來看,他本人出生在一個相對富裕的家庭,並且祖祖輩輩有著冶鐵的技藝,祖輩給他傳達的絕不只是技藝,更是匠人之心,認真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蔡倫幼年時就飽讀詩書,並且愛好觀察生活。古時候的讀書之人,往往不喜歡出門,反而喜歡在書中尋找一番天地和作為。
-
東勝版「蔡倫」?這個發明家有點意思!
東勝版「蔡倫」?這個發明家有點意思!今天融融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位東勝版「蔡倫」日前,記者來到劉二保位於東勝區寶日陶亥東街的工作室,他正在院子裡清洗修剪好的桃木枝。劉二保告訴記者,他造紙所用的基礎材料,就是這些廢棄的桃木。
-
末世文明重啟法則——古法造紙術
(內容整理自網絡)現代造紙工藝,將木材轉變成紙漿的方法有機械製漿法、化學製漿法和半化學製漿法等三種,但這都需要用到高硬度的磨砂輪和化工製劑(蘇打漿、亞硫酸鹽漿、硫酸鹽漿)等,都不同程度的依賴於現代工業以及專業化機械。
-
古法造紙、瓷胎竹編……來成都國際非遺節邛崍分會場體驗一盤
本屆非遺節期間,邛崍還將在平樂古鎮邛州園內開展古法造紙技藝、竹麻號子、瓷胎竹編展示及體驗項目,遊客可以親自參與其中,親身感受造紙、演唱竹麻號子、體驗瓷胎竹編等。據了解,邛崍目前擁有國家級、省級、成都市級、邛崍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共計2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