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能會以傳輸「生命信息」方式來實現「星際殖民」。

2020-08-27 原虛幻境

地球出現了生命,並且發展出人類文明。當人類發現自己實際生存在小小的地球,就有要在廣漠宇宙尋找智慧生命的渴望。同時人類也要為人類文明的未來考慮。因為科學研究表明太陽會在五十億年後,演化成紅巨星走向末路。那時地球也因進入太陽紅巨星內部而化為一綹青煙。

人類文明如果希望存續,就需要在宇宙中尋找到適合人類生存的恆星系。但是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也有四光年。適合人類生存的恆星系即使找到,也是大大超過這個距離。就是說人類即便找到了適宜的恆星系,也很難到達那裡。

不過人類還是熱衷於尋找第二家園。並且設想如何到達那裡讓地球文明在那裡延續。

建造可以容納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人的宇宙飛船,經過漫長的歲月到達目的地。這是最容易想到的方案。但由於路途遙遠,需要的時間可能是幾萬年。人類需要考慮在漫長歲月裡,如何在飛船裡保持人類的繁衍生息。在空間有限的飛船裡,這確實不易辦到。於是劉慈欣設想「流浪地球」方案,以一個完整星球來替代飛船,形成人類生存環境。不過這僅僅是幻想,相比飛船更不可能。

地球的生命個體都是有壽命的,無法長生不老。這是熵增定律使然。地球生命如何應對的呢?是繁殖。生命一生的努力最終是通過繁殖保持了種族的延續。頑強生命常會以生命的種子來挨過不利於生命生存的時期。種子會以較低的生命要求來抵抗外界環境的嚴酷。

如果在漫長的宇宙路途中,只是將生命的種子置於飛船,由生命的種子來完成生命的播撒。影片《星際穿越》裡的方案B就是飛船裡搭載人類胚胎、受精卵來完成人類文明在異星的發展。這樣的方案更容易實行。

如果我們仔細想想,會發現生命的種子其實是生命信息的濃縮。人類如此長途跋涉將生命的種子輸送到遙遠的異星,實質是在輸送生命信息。飛船是種子的載體,而種子又其實是生命信息的載體。如果我們能夠進一步簡化,不但去掉飛船這樣的載體,更進一步去除生命信息的載體,例如種子。我們僅想辦法做到只傳輸生命信息,那麼一切將變得容易。

我們可以設想將來,我們可以通過光速的傳輸手段,將人類乃至地球其他生命信息,傳輸到遙遠的適宜異星,實現人類文明的「星際殖民」。

相關焦點

  • 馬斯克再談「星際飛船」與「火星殖民」未來,這些或許都將會實現?
    一開始人們試圖探索月球,但是時至今日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月球了,火星成為了我們新的探索目標,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火星上到底有沒有水,這些問題人類一直都非常急切地想要獲得答案,為此人們發射了不少的探測器前往火星,結果證明火星上確實有水,不過另一個問題「火星到底有沒有生命」目前還有待考究。當然在研究火星的同時,人們也曾多次嚮往殖民於火星,那麼火星殖民到底有沒有可能呢?
  • 假如沒有超光速,未來可以實現星際航行的方式
    未來我們可以製造出有自主能力的智慧機器人,投放到火星,讓他們以工廠分工合作的方式製造同類,實現集群繁殖,形成機器人文明。這樣會成為火星的星球文明。火星機器人文明繼承了人類文明的科技和文化,遺傳了人類文明的信息,就像子女遺傳父母DNA信息那樣,可以看作是人類文明的下一代。這樣地球人類文明得到了傳播。
  • 固體系統中首次實現量子態信息隱形傳輸
    OFweek通信網,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5日報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科學家首次在一個類似計算機晶片的電子電路中,將信息從其一角「隱形傳輸」到了另一角。研究人員指出,這是首次在一個固體系統中成功實現了量子態信息隱形傳輸,從發送方到接收方不用傳輸信息載體,這種電路是未來構建量子計算機的重要一環。
  • 星際殖民2全種族詳解 StarDrive2九大種族圖文介紹
    下面小編帶來星際殖民2全種族詳解,將StarDrive2中的九大種族進行詳細的圖文介紹,來看看你可以在遊戲中殖民統治哪些種族吧。 >>星際殖民2正式版下載<<   星際殖民2全種族介紹:   「心索貝聯合體」是一個極端自負的奇特種族,同時也是心靈控制的大師。
  • 科幻作品中的星際穿越方式,每一個都挑戰思維,未來我們或能實現
    科幻作品中的星際穿越方式,每一個都挑戰思維,未來我們或能實現以前看科幻電影中最喜歡看的就是星際穿越系列,那裡面雖然沒有精彩絕倫的星際大戰場面,但是它卻充分表達了人類對於外太空的好奇感。人類自始至終對於宇宙都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我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斷的走出去,想要飛出更大的舞臺。
  • 星際殖民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當然星際殖民的意義可遠遠不止讓人類避免滅絕的宿命,星際殖民意味著開發宇宙中海量的資源,創造難以計算的財富,當然討論人類星際殖民必須先定義兩個基本不變。第一,真空中的光速不可超越,光速約等於300000km/s第二,人類始終以肉身的形式存在,不會數據化;若人類信息化,像電影《黑客帝國》那樣虛擬生存,則人類沒有動力和必要進行星際殖民。
  • 瞬間傳輸更近一步?科學家實現100公裡光子瞬移
    在一項聽上去幾乎像是《星際迷航》中場景的實驗中,研究人員成功地將一束光在光纖中「瞬間傳送」了大約100公裡的距離。這項技術未來可能會在密碼學領域擁有應用前景,後者的主要目的便是實現對信息的安全傳輸,其中也包括地球與飛船之間的信息傳輸。「量子瞬間傳送」技術依賴的基礎是一種被稱作「量子糾纏」的現象。
  • 七種方式或實現星際旅行
    在最近的報導中,美國趣味科學網站為我們列出了未來有可能幫助人類拜訪比鄰星或其他宇宙鄰居的7種方式。  電子束引爆核動力火箭  「代達羅斯計劃」是英國星際學會在1973年至1978年間倡導的研究計劃,該計劃考慮使用無人太空船對另一個恆星系統進行快速探測,其名稱源自希臘神話中修建米諾斯迷宮的工匠代達羅斯。
  • 星際互聯 - 生活方式的升維
    但是,這跟星際有什麼關係,星際這個詞只是用來談願景、炒概念的嗎?不,星際的時代已經起步,正在向我們走來。人類的生活從二維平面走向三維也已經啟動。未來10年的星空上圖是 SpaceX 的星鏈系統的示意圖。這不僅是願景,也是在實實在在實施的項目。就在周一(2月17日)SpaceX 成功將另一批60顆Starlink衛星發射入了軌道。
  • 人類未來有可能創造出所謂的「太空嬰兒」,以此來殖民外星球
    宇宙浩瀚廣闊,有著無數的行星,而像地球這樣的生命星球,相信也是有很多的。人類自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就知道了地球的渺小和人類的渺小。同時人類也激發了另一個強烈的欲望,那就是殖民更多的外星球,讓人類的腳步遍布宇宙的各個角落。
  • 如果火星殖民成功,未來會是什麼樣?看看科學家的分析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科學家們開始將目光從地球投向無垠的星空,認為星際殖民是解決這種矛盾的唯一辦法,而且也是人類文明未來必將選擇的一條道路。因為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還無法進行遠距離的宇宙航行,所以在經過仔細的研究之後,科學家們將星際殖民的目光放到了火星上。為什麼火星能夠得到科學家們的青睞呢?
  • 「量子隱形傳態」實驗:能實現科幻中的超時空傳輸嗎?
    「量子隱形傳態」實驗:能實現科幻中的超時空傳輸嗎?(新浪科技配圖)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喻菲 楊春雪 高杉)科幻電影《星際迷航》講述了人類這樣一個夢想:太空人在特殊裝置中平靜地說一句,「發送我吧,蘇格蘭人」,他就瞬間被轉移到另一個星球。
  • 殖民火星:馬斯克表示,SpaceX將在周三發射星際飛船,挑戰15公裡
    在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我們很快就會看到SpaceX公司的星際飛船原型機SN8(Starship SN8)在德克薩斯州南部的博卡奇卡(Boca Chica)海灘上方升起。此次發射將是該公司的不鏽鋼星際飛船原型機進行的首次高空測試飛行,研發該飛行器的目的是為人類殖民火星做準備。
  • 人類實現星際旅行,還遙遠嗎?科學家:造出這個就可以實現了
    提到星際旅行,大家都會想到美國的著名科幻電影《星際迷航》,電影中,有很多當時預言的先進的東西,最後都在現實中成為可能,比如:船長使用的可攜式電腦,就變成了今天幾乎人手一個的Ipad。當然,這些發展迅速的科技主要是在通信和顯示技術方面。然而,電影中提到的「時空傳送器」和「星際旅行」卻仍未實現,因此,人們感覺現實與電影中的那個科幻世界還是差距太遙遠。
  • 北京光潤通看好量子傳輸未來50年可以傳輸人體
    現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高科技時代,網絡科技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杭州開了無人超市,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實現了無人駕駛汽車而且都開上了北京五環,京東董事長劉強東的京東配送機器人已經在很多大學開始派件,這些東西可能還沒有普及,但是從此處可以看出未來必然還是走向更高更好的科技時代。
  • 哪些電影裡所描述的未來世界,未來可能會實現?
    在描述未來世界的畫面裡,描述的最接近的,應該就屬電影界了,因為電影裡面的世界往往是延續現實生活中的現象,然後再加上一點想像,呈現出的可能就是未來世界的樣子。當然描述未來世界的影片有很多,有的誇張,有的極端,但是也有比較現實,甚至有可能未來就會實現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哪些電影裡所描述的未來世界,將來可能會實現?
  • 技術狂人伊隆·馬斯克系列:馬斯克的太空火星殖民夢想終將實現
    兒時馬斯克儘管其在創業(Zip2 ,Xcom(網際網路金融), Paypal(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先行者),)並賺得巨額財富後,仍未放棄兒時的夢想:那就是實現外星殖民我們今天就來梳理下他投資的商業帝國,看後你就會知道這不僅僅是吹牛。
  • 美國物理學家證實:信息可以在電子之間實現量子遠距離傳輸
    信息可以在電子之間實現量子遠距離傳輸通過利用量子糾纏,美國物理學家已經找到了可以讓信息在電子之間遠距離傳輸的方法。在光子之間傳送信息已經在之前的研究中得以實現。最新的研究實現的電子對之間的量子遠距離傳輸,這可能有助於將量子計算與更傳統的電子設備連接起來。
  • 美國物理學家證實:信息可以在電子之間實現量子遠距離傳輸
    信息可以在電子之間實現量子遠距離傳輸通過利用量子糾纏,美國物理學家已經找到了可以讓信息在電子之間遠距離傳輸的方法。在光子之間傳送信息已經在之前的研究中得以實現。最新的研究實現的電子對之間的量子遠距離傳輸,這可能有助於將量子計算與更傳統的電子設備連接起來。
  • 揭秘星際物種起源:多個行星孵化器組成「生命之樹」
    這種我們稱之為生命現象的基本屬性,它存在於地球上,就是分子算法信息或未來進化進程的傳播敘述。實際上,你可以稱該過程為生命的核心實質,甚至是生命存在的潛在原因。在我們的研究實例中,它恰巧以複雜有機分子結構體現。地球上這些自我傳播的分子故事的確切歷史非常難解讀,因為我們只能看到成功的分子進化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