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豐田環境保護資助行動"公眾投票啟動

2020-11-22 搜狐網

  第七屆「中國青年豐田環境保護資助行動」申報初選入圍材料概述  點擊進入投票

  候選資助項目(27選10)

  1.嫩江流域水汙染評價和防治研究

  實施單位:嫩江流域青少年生態環保社團聯盟

  項目根據國家和黑龍江省「十二五」期間提出的主要汙染物減排目標,以嫩江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流域為例,運用多種方法開展流域汙染源調查,預測主要汙染物排放量。項目實施單位通過實地調查、收集資料,採用模糊數學法對研究區域環境質量現狀進行評價,確定水質類型和主要汙染物,運用數字模型對社會經濟發展進行預測和分析。依據「嫩江流域十二五規劃」目標計算流域主要汙染物消減量。根據現有技術條件考察主要汙染物的處理效率,計劃提出各行業汙染物處理量的優化分配,以達到「十二五」規劃目標,進一步探討行業汙染物排放在約束條件下流域經濟布局和規模。

  2.人工溼地汙水處理項目

  實施單位:共青團梅河口市委

  人工溼地是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汙水處理技術,和傳統的生化處理比較,人工溼地具有氮、磷去除能力高,投資及日常運行費用低等特點。乾旱季節溼地可為多種生物提供水源,人工溼地汙水處理是村鎮生活汙水處理的新模式,項目實施區域位於梅河口市紅梅鎮福利村,擬新建人工溼地1座,全部工程項目建成投入運行(使用)後,生活汙水採取人工溼地方式進行處理,處理率達到80%,進而在全市農村大力推廣小型人工溼地治理生活汙水技術,全力改善全市19個鄉鎮的人居環境和農村自然生態環境。

  3.「遼河滋韻」自然步道計劃

  實施單位:盤錦市大窪縣環境科普公益協會

  盤錦位於遼河入海口,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雙臺子河口溼地的豐富自然資源,為幫助盤錦公眾了解環境和人類生活的互動關係,提升對於環境的正確判斷能力、修正自己的生活方式,項目計劃開發出3—5條能夠滿足公眾休閒娛樂功能,提供給公眾體驗自然、認識自然機會的「遼河滋韻」自然步道。通過招募及培訓步道解說員、舉辦公眾免費假日步道導覽、配合出版步道導覽及解說手冊等手段與方法擴大項目的影響力,希望公眾能夠通過自我引導的步道遊覽方式來珍惜自然、保護自然,實現公眾參與式的生態保育目標。

  4.探尋糧食生命足跡 杜絕餐桌食品浪費

  實施單位:共青團瀋陽農業大學委員會

  針對高校大學生用餐浪費嚴重的現象,項目提案單位面向瀋陽高校招募志願者,根據生命周期評價理論,採取抽樣調查和文獻分析相結合的方式,以米飯、饅頭、肉、蛋、青菜和使用的豆油為例,對食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環境影響進行評估,將浪費食物的潛在環境影響定量化,並運用多媒體手段,製作宣傳紀錄片,讓大學生深入了解餐桌浪費產生的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進一步促進大學生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5. 「綠色交換空間」

  實施單位: 北京綠色啄木鳥環保公益組織

  為節約能源,減少垃圾,美化環境,項目實施單位以該單位優秀志願者為主導,就地招募志願者和維修人員,在社區設立「綠色交換空間」,每周一次開展家電家具維修、服裝改造設計、廢舊用品回收,併入戶指導垃圾(特別是廚餘垃圾)分類。廢舊物品經過維修翻新後,貼上原主人的標籤,繼續循環使用。社區居民也可以在「交換空間」交換家中用品或議價買賣。「綠色交換空間」致力於成為居民交換物品,學習環保知識,相互交流增進感情的平臺。

  6. 北京野鴨湖生態旅遊區大學生科普宣教服務體系建設示範項目

  實施單位:北京師範大學綠燭-根與芽環保公益協會

  項目擬以北京野鴨湖生態旅遊區為項目示範區域,充分依託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院在國內環境領域的學科和人才優勢,建立生態環保教育相關學生社團開展科普宣教活動。該項目將高校智力資源與生態旅遊區急需的科普宣教體系建設相結合,通過建立大學生參與式的科普宣教解說體系,以「寓教於遊」的方式開展環保教育,契合了提升全社會生態文明素質這一核心主題;同時,建立大學生參與性長效機制,將科普資源轉化為生態旅遊產品,提升景區的生態旅遊吸引力,具備良好的示範推廣意義。

  7. 蒙京津冀青少年生態實踐基地豐田環保林

  實施單位:蒙京津冀青少年生態實踐基地

  該項目是內蒙古自治區團委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區 「8337」發展思路,積極參與錫盟南部區域中心城市建設,聯合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共青團組織,實施的一項以青少年為參與主體,以服務青少年成長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著眼點,以社會化創新運作為主要方式的公益性項目。該項目計劃完成京津冀北沙源地300畝沙地治沙工程,積極發揮生態效益;配合完成基地建設目標;開展青少年生態實踐和生態文明教育,增強生態保護意識;示範帶動社會各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8. 綠芽2+ 課堂項目

  實施單位:綠芽自然教育項目團隊

  為擴大環境教育在社會教育中的影響力,項目通過室內、室外兩種課堂,在城市和鄉村兩個區域,面向大學生和小學生兩個群體,通過開設綠芽室內課堂和戶外課堂、開展自然教育培訓師沙龍、建設綠芽自然教育標準課堂、出版綠芽自然教育培訓教材、開辦綠芽自然教育專題晚會和綠芽2+課堂項目報告會等形式,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調動家長、學校和社會各界共同改善我們的環境,通過建立環境教育課堂可持續發展模式,推動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9. CMCN公益魔方--濱海溼地公眾參與資源共享平臺

  實施單位: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

  目前我國紅樹林林地、灘涂面積銳減,生態系統功能下降,整體保護工作效果欠佳。項目針對濱海溼地生態系統的每一種公益服務行動,推出一個「錦囊方塊」,裡面包含使用這種服務所需要的必要物資和技術指導;整合濱海溼地保育資源庫,以電子地圖形式向公眾開放;在全國範圍內招募「魔方團隊」,組織本土化公眾教育活動。項目的實施不僅使濱海溼地這一議題得到更多公眾關注,也能幫助關注這一議題的本土組織提升自身的能力。

  10. 綠色教室計劃•GREEN SCHOOL

  實施單位:樂享自然工作室

  項目計劃以邀請國內外「環境教育」學者開辦大型公益講座、以家庭為單位開展自然生態體驗活動、走進校園帶領學生建設綠色小農場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從觀察中獲得生命的啟發,身體力行地以對地球友善的方式進行深耕,建立深刻的大環境思維方式;在社會主力群體中建立親近自然、保護自然、關愛每一個生命的基礎責任意識和行為導向。

  11. 社區環保宣教實踐項目

  實施單位:靖江赤子之心環境文化交流中心

  現代化小區建設是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社區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項目以靖江社區為基本的環保宣傳單位,設置環境宣傳教育專欄、編輯發放環保刊物《赤子之心環境教育報》、開展環保知識問卷調研、組織露天環保電影院、創設赤子之心環保網站社區專題、設立電子垃圾回收點,力爭通過個人帶動家庭,通過家庭逐步向社區、社會滲透,構建區域「家庭——社區——社會」環保宣傳教育實踐體系。

  12. 浙江省畜禽養殖廢棄物的調研及循環利用

  實施單位:浙江農林大學生態環保協會

  浙江省畜禽存欄總數超過1.5億頭,養殖場排放的汙水、糞便及惡臭氣體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為實現中央關於浙江省 「圍繞環保領域中的重點問題開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綜合處置」的指示,項目計劃研究浙江省畜禽養殖廢棄物現狀、開展畜禽養殖環保宣傳、提交調研分析報告、提出可行的廢棄物循環利用辦法。項目將帶動浙江省200多個行政村、20000多人參與環境保護實踐,促進畜禽養殖廢棄物循環利用的發展,激發廣大青年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熱情。

  13.桂林會仙喀斯特溼地生態保育及修復研究

  實施單位:廣西師範大學地理協會

  會仙溼地是灕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態溼地,被譽為「灕江之腎」,已被列入全國三大溼地保護與修復工程之一。項目提案單位擬設立會仙溼地環境監測站,實時對會仙的水分動態、氣候、森林植被生物量、涵養林種群分布及範圍等情況進行監測,提交監測結果上報有關部門;同時設立會仙巖溶溼地、古水利遺蹟科普宣教基地,擬培養100名大學生科普使者。通過開展各種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宣教活動,激發廣大青年關注環保,為灕江流域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14. 天然橡膠初加工廢氣廢水的綜合治理策略

  實施單位:「薄荷綠」環保團隊

  天然橡膠是海南的支柱產業,但橡膠加工廢水的排放也加劇了當地的水體汙染。項目立足於廢氣廢水綜合治理,將乾燥廢氣藉助原有的曝氣系統管道設備,引入好氧池;廢氣中汙染物溶於廢水,利用其中的微生物生態系統對溶於廢水的廢氣中的汙染物及廢水中的有機質進行綜合治理;利用廢氣中足量的氧氣及其高動力進行曝氣,提供微生物所需的氧氣。項目結合制膠廢氣廢水兩大處理工藝系統,以廢治廢、變廢為寶,有利於緩解當前緊張的霧霾天氣及水資源短缺現狀。

  15.碧海揚帆—湛江濱海溼地保護行動

  實施單位:廣東海洋大學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

  濱海溼地是典型溼地類型之一,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同時在控制海洋汙染、調節氣候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據調查,湛江近海海洋汙染排放和海洋的納汙能力、自淨能力已經處於亞健康狀態。根據這一狀況,項目實施單位擬開展以「溼地保護,你我同行」為主題的濱海溼地保護系列活動,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宣傳。項目的實施,有助於提高公眾溼地保護意識,促進湛江經濟可持續發展。

  16. 農村固體廢棄物汙染防治環保宣傳活動

  實施單位:河南省青年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

  在近年農業生產過程中,限於人口的壓力和對自然規律的認識,農業環境質量不斷惡化;由於宣傳力度不夠以及農民環保意識淡薄,對農村塑料廢棄物汙染沒有引起重視。項目計劃在全省範圍內開展農村塑料廢棄物汙染防治環保宣傳專項活動,由省青農聯主導,各市、縣級青農聯配合組建宣傳分隊,通過多形式開展6個月的農村塑料廢棄物汙染防治環保宣傳,旨在引導提升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村青年農業環保意識、推動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為實現中原夢貢獻青春力量。

  17. 湖北省城市內湖水質汙染風險與修復示範

  實施單位:華中農業大學綠色協會項目部溼地項目組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的美譽。然而,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省內諸多城市內湖水體被嚴重汙染,生態功能急劇退化。為此,本項目計劃對湖北省主要城市的中小型湖泊進行水質和環湖自然及社會環境進行調查,採用主成分分析、卡方檢驗等數理統計方法,結合GIS技術,對內湖水質及其所處社會、經濟、生態功能等做出評價; 在武漢市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內湖,探討使用湖邊微型人工溼地原位修復受汙染水體的可行性;項目的實施,計劃展示出微型人工溼地在治理城市內湖汙染方面的優勢,提高城鎮居民對身邊湖泊的關注程度。

  18.湖南省「候鳥守護者」行動網絡項目

  實施單位:湖南省環保社團聯合會

  湖南省「候鳥守護者」行動網絡是一項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媒體和政府參與保護候鳥的項目,通過開展護鳥營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候鳥保護研討會、洞庭湖觀鳥活動以及紀錄片的攝製,提高公民愛鳥護鳥的意識。通過整合政府、媒體、專家、律師、大學生等各種社會力量支持本地開展鳥類及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日常保護和緊急救援工作,構建覆蓋全省的鳥類及野生動物保護行動體系。

  19. 拯救瀕危物種中華秋沙鴨項目

  實施單位:中華秋沙鴨野生動物保護站

  中華秋沙鴨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隨著桃源沅江溼地的開發,中華秋沙鴨的生態環境面臨破壞。項目以護溼地生態系統平衡、保護溼地功能和溼地生物多樣性為前提和基礎,最大限度地保護和恢復獨特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恢復自然灘涂地;建立科研、科普宣傳教育基地;建立有專業知識、有現代化管理能力、訓練有素、高效率作業的志願者隊伍。項目有利於維護適合中華秋沙鴨生存繁殖的生態環境,實現溼地的可持續利用並充分發揮其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20. 「管中窺夢」--青年新環保計劃

  實施單位:江西師大Enactus創行團隊

  為解決廢棄塑料吸管的汙染問題,項目以南昌市高新開發區瑤湖高校園為實踐區域,開展環保主題宣講和實踐活動,並通過將回收來的廢棄塑料吸管制成環保枕頭,形成創新環保運營模式,為100餘戶貧困家庭創造就業機會。該項目旨在鼓勵青年將環保理念付諸實踐,聯繫貧困家庭利用回收的汙染垃圾製作成環保產品,讓環保意識和行為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形成「垃圾回收→再生資源→經濟效益→公益環保」的創新環保運營方式,為環保項目找到可持續發展的新載體。

  21. 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體驗區環境保護教育

  實施單位:兩當縣青年志願者隊

  為了加強青少年環境保護意識,激發青少年繼承、發揚革命精神,項目推進教育基地體驗區環境保護教育,佔地270畝,分為11個綠化園區,在體驗區苗木種植、補植和管護兩方面對青少年進行環境保護教育;項目於春秋兩季組織千名青少年深入園區進行苗木種植,於4月到9月、10月到次年3月組織青少年對體驗區的苗木進行管護;

  開展 「環境教育大講堂」「親子環境教育」等活動。項目旨在令青少年從小養成熱愛家園、保護環境的意識。

  22. 青海湖社區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

  實施單位:海晏扎布拉生態保護協會

  青海湖溼地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然而受經濟、地理位置和文化差異的制約,社區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缺少資源和支持。項目以協調各界合作為宗旨,建設社區參與野生動物監測與保護的能力;開展以保護家鄉野生動植物為主題的環境教育;搭建各界參與的合作機制 - 「青海湖流域社區野生動物監測保護網絡」。項目旨在增強社區成員保護野生動植物的能力,培養青少年對家鄉的環保熱情,探索政府、社區和民間組織的合作機制。

  23. 新疆少數民族農牧民環境意識調查與提升實踐活動

  實施單位:雪蓮花農村志願服務隊

  新疆農村人口超過60%,大量的少數民族人口、貧困人口集中分布於農村;由於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及種種原因,大部分農牧民環境意識極為薄弱,存在「濫開濫墾」、「過度放牧」等現象。項目基於新疆實際,設計農牧民環境意識調查問卷1份(漢、維、哈3種文字),在烏魯木齊縣、昌吉州等地發放,對結果進行分析;同時選點開展提升農牧民環境意識實踐活動。項目旨在從環境認知、環保知識、環境倫理等角度設計有針對性的環境意識提升方案。

  24. 樂山低碳示範社區建設——環保我們一起「玩」起來

  實施單位:樂山青年環保公益教育中心

  傳統的環保教育依然是傳教式、無趣性,對市民談環保也是「一紙空談」,缺少實際意義。本項目包括「綠色兌換」、「環保益拍」、「都市小農夫」三個子項目,以體驗式、可參與性的遊戲的形式,讓小朋友在「玩耍」中學習環保知識,以青少年環保教育反作用於家長對環保的態度;以環保活動實際落地的創新示範低碳社區建立為案例,可複製性的推廣到其他地方社區開展。項目旨在潛移默化、寓教於樂的開展環保宣導、環保教育,做到「環保人人參與、人人行動」。

  25. 竹之韻

  實施單位:成都理工大學創行協會

  成都雙流工業園區汙染嚴重,特別是竹屑廢料處理不當導致土壤空氣視覺汙染,項目擬對竹屑肥料進行分類回收,通過以竹屑交換生物質燃料和有機肥料的方式在解決廢料保護環境的同時推廣綠色循環經濟體系。同時以在校大學生為活動主體,通過開展公益創意大賽、傳統媒體、網絡媒體宣傳,提高公眾對低碳環保的關注。以物易物的循環經濟模式,可以建立一種有效的循環經濟模式,使得在項目組撤出後該模式可以長期的發揮作用,形成長效運作機制。

  26. 重慶市青少年生態環保社團走進城鄉社區市民學校

  實施單位:重慶青年環境交流中心

  項目以重慶青年環境交流中心為核心團隊,以社區的青少年為主要服務對象,組織14個高校青少年生態環保社團與28個市、區縣級城鄉社區市民學校示範點結對,主要開展社區環保讀書會、廢舊物品手工藝製作、環保講座、技能培訓、PM2.5監測、環保觀影會、低碳運動會等各類社區環保宣傳教育活動,覆蓋近50萬青少年。

  27. 紅豆杉保護育苗行動

  實施單位:城口縣青年志願者協會

  紅豆杉和南方紅豆杉是古老的孑遺植物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近年來,由於對該樹種的濫砍濫伐和非法盜賣,造成全球野生紅豆杉數量急劇下降,而在重慶市城口縣卻保留著成片的紅豆杉和南方紅豆杉天然林。項目以保護紅豆杉協會為載體,以栽種紅豆杉為帶動,以宣傳紅豆杉的相關法律知識為依託,通過發放宣傳單、展板展示、自願者宣傳等形式,加大公眾對紅豆杉的進一步認識,激發全民積極參與保護紅豆杉的系列活動。

  

相關焦點

  • 2008年度中國青年豐田環境保護獎項目扶持獎類
    項目提案單位針對這一現狀,提出開展「做環保文明使者 建青春和諧家園」系列活動,通過在寧夏吳忠市的農村青年中開展農村生態環境道德教育、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示範點、營造青年生態志願林等實踐活動,組織引導農村青年積極投身農村環境整治,深入推進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該項目的實施將為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弘揚良好社會風尚、構建和諧文明的新農村做出積極貢獻。
  • 2008年度中國青年豐田環境保護獎事跡表彰類候選事跡推介詞
    同時,他們開展環保公益宣傳,力推綠色基地項目,吸納社會資金60餘萬元,創建了太行山黑鸛自然生態保護區,保護黑鸛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近300隻,並組織公眾義務植樹兩萬餘株,有效地改善了太行山地區的生態環境,促進了當地的可持續發展。
  • 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分享集錦|非洲青年與環保組織...
    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綠髮會承辦的2020年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於11月18日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起並主辦的國際大會。大會致力於搭建科學傳播領域全球性、綜合性、高層次的交流合作平臺,促進世界公眾科學素質提升,更好應對科技與社會發展的全球共性問題。
  • 社會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研究
    一、社會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歷史回顧           在中國,社會公眾較大範圍地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起自本世紀80年代。此前,特別是新中國建立以前的數千年,這種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和行動都是十分樸素和非常有限的。
  • 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慈善捐贈,大自然家以實際行動助力環境保護
    2020年11月26日,"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高爾夫球"環保杯"暨慈善活動在佛山順德舉行,大自然家居董事長佘學彬與來自各行業的企業家參與了本次活動,並在當天的慈善晚宴上進行了現場捐贈,以企業實際行動向社會發起保護環境的號召。
  • 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啟動
    按照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和全面落實《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及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有關要求,農業部制定了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同時,在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的支持下,由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發起成立了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
  • 「國際青年之家」綠色低碳行暨2020種子力量環保創意市集在京舉行
    這是由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和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主辦,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街道市民活動中心等協辦的「國際青年之家」綠色低碳行暨2020種子力量環保創意市集活動中的一幕。「減少塑料使用,選擇環保衣物和天然洗護用品,每個人都可以力所能及參與到愛護地球中,環保是一種即知即行的覺悟和行動。」環保正在成為觸手可及的新時尚。雙面紙列印、循環二手教科書;隨身攜帶水杯、循環使用購物袋、快遞盒回收……一件件看似身邊微不足道的小事,是北京科技大學學生閆蓉樂和他們的綠盾環境保護與發展協會成員們共同進行的環保實踐。
  • 廣汽豐田:「綠色工廠」入畫來
    自2004年成立以來,廣汽豐田便始終致力於構建中國NO.1的環境可持續發展企業,將綠色環保的理念貫穿於公司經營的每一個環節,實現低碳產品、低碳工廠、低碳銷售渠道「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並以此為基礎營造綠色環保的文化氛圍。如今,一副優美的綠色生態畫卷正在廣汽豐田徐徐展開。
  • 2025年的青年該是什麼樣? 廣東已有規劃!
    作為廣東第一份省級青年發展規劃,從啟動到出檯曆時17個月,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2025年的廣東青年該是什麼樣?哪些是青年關心的問題?如何讓規劃接地氣,適合網際網路原住民?廣東要交出一份令4500萬廣東青年滿意的答卷,並不輕鬆。
  • 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發布
    人民網北京6月5日電(記者 餘璐)5日上午,由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共同主辦的「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20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在北京舉行。在活動現場,「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正式發布。小山和小水面帶笑容、活潑靈動,寓意著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積極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共同守護地球家園。
  • 共同珍惜地球 保護生態環境
    中國綠化基金會顧問、原林業部副部長蔡延松在參加活動中談到,10年前中日兩國領導人站在人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歷史高度,提出了加強中日民間綠化合作的偉大構想。在中日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小淵基金項目合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項目促進了中國長江、黃河流域、沙漠化地區、石漠化地區、沿海灘涂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推動了中日民間友好交流,得到了中日兩國政府高層的積極評價。
  • 石獅啟動「點石行動」培養青年企業家
    記者從石獅市青商會獲悉,石獅團市委、石獅青商會已於日前啟動「點石」石獅青年企業家培養行動」(以下簡稱「點石行動」),著力打造一批石獅未來明星企業,為石獅高質量發展積蓄動能。依託「點石行動」,石獅團市委、石獅青商會將遴選一批優秀的自主創業青年企業家和「創二代」「企二代」,與國內外知名機構或商學院合作設立學習班進行系統培養,並結合學員企業發展現狀開展案例解析和實踐教學,打造具有全球戰略眼光、市場開拓精神、管理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青年企業家隊伍。
  • 益普生中國啟動2018子宮內膜異位症公眾知識普及活動
    中國長沙2018年3月24日電 /美通社/ -- 3月24日是今年的「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日」。當天下午,「黃絲帶[1]在行動 -- 『子宮內膜異位症』公眾知識普及活動」在長沙同步啟動。
  • 中國海洋環保青年交流大會在寧波舉行
    本報訊(記者 林偉 通訊員 陳曉眾 顧莉麗 文/攝) 12月19日至12月21日,中國海洋環保青年交流大會暨2020年守護海岸線年終培訓大會在寧波北侖舉行。全國54個沿海城市,近百名守護海岸線環保公益組織負責人,以及北侖區「綠手環」「藍海豚」等10支環保志願者隊伍負責人開展交流分享。
  • 《中國青年氣候意識與行為調研報告2020》正式發布!
    如果把中國青年置於國內和國際兩個維度下,會發現中國青年也存在一些相對的特點。   #國內視角:公眾氣候意識先鋒 與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於2017年開展的第二次全國公眾調研中的全國公眾的數據對比,本次調研中青年在氣候變化方面的認知程度和關心程度都遠高於公眾水平。
  • 關注丨中國計算機學會(CCF)18位會員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式通知獲得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資助的申請人。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共有18位會員獲得資助,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對他們表示祝賀。獲得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的
  • 保護生物多樣性,一汽豐田堅持可持續發展
    縱觀工業革命後的人類社會演變史,多少生物因現代化科技發展而數量銳減成為瀕危物種甚至滅絕,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為此一汽豐田開啟了自己的公益之旅:「縱擎千裡 極境滇西——一汽豐田SUV家族生物多樣性守護者」。
  • 南科大青年極創客大賽啟動 優勝項目可入駐「極創集」獲孵化
    極創杯.南科青年極創客大賽29日在南方科技大學(下簡稱「南科大」)啟動,南科大電子與電氣工程系主任孫小衛在啟動儀式上如是說。據悉,大賽優勝項目將會入駐該校「極創集」(青年極創客空間)進行孵化,「極創集」將無償為優勝者提供必要的軟硬體資源及經費資助等。 「極創杯」南科青年極創客大賽是由南科大學生工作部和電子與電氣工程系聯合主辦的一項全校性極創客大賽。
  • 石獅啟動「點石·石獅青年企業家培養行動」
    石獅市青商會第五屆理(監)事會舉行就職典禮石獅啟動「點石·石獅青年企業家培養行動」「獅城未來、青商責任」。12月23日下午,石獅市青年商會第五屆理(監)事會就職典禮舉行。共青團福建省委、石獅市委、共青團泉州市委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
  • 中國營養學會-百勝餐飲健康基金揭曉2020年度資助項目
    暨第十三屆餐飲健康學術研討會召開2020年12月1日,中國營養學會-百勝餐飲健康基金年會暨第十三屆餐飲健康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召開。緊扣當前大環境,本次大會圍繞「後疫情 新常態 聚焦餐飲營養發展」的主題,對後疫情時代餐飲營養健康發展的新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