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電化學原位自重構誘導製備銅鐵礦類似物作為析氧反應催化劑

2020-09-05 小材科研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面上項目(批准號:51532001,51861130360)等資助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郭林教授和物理學院劉利民教授研究團隊報導了一種類銅鐵礦結構材料的設計合成及電催化特性。相關工作以「電化學原位自重構誘導製備銅鐵礦類似物作為析氧反應催化劑(Achieving Delafossite Analog by in-situ Electrochemical Self-Reconstruction as An Oxygen-evolving Catalyst)」為題,於近日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高效析氧反應(OER)電催化劑材料的設計與製備是燃料電池、電解水等能量存儲與轉化技術實現突破的核心點之一。層狀材料催化劑具有獨特的結構特徵,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層狀化合物銅鐵礦材料發現於1873年,但由於其不良的導電性和固有活性,限制了其在電催化領域的應用。

研究團隊結合銅鐵礦和羥基氧化物兩種層狀結構的特點,通過理論模擬指導,將Ag插層在Co/FeO6八面體層間,設計合成出一種新型的類銅鐵礦結構。有別於傳統的銅鐵礦結構,這種新型的結構具有獨特的電子構型,不僅能夠調製電子結構,提高導電性,而且具有優化的OER能量學路徑,是一種理想的催化劑。

研究團隊發展了一種原位電化學自重構策略,通過電壓誘導的離子溶解-再沉澱,將亞穩態非晶鈷鐵氫氧化物負載銀納米顆粒複合物作為前驅體轉化為非晶態的類銅鐵礦活性物質。該類銅鐵礦結構的催化劑材料在OER電催化過程中表現出優異的活性(電流密度為10 mA cm-2時的過電位為220 mV)和良好的耐久性(在300 h的恆電流測試中工作電位保持穩定)。

該工作提出了一種通過結構設計和改性挖掘傳統材料新應用的方法,為設計新型催化材料開闢了新的思路。

來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論文連結: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8/25/2009180117

相關焦點

  • 北航郭林&劉利民PNAS:看銅鐵礦如何高效催化OER
    (ECSR),結合併改變了銅鐵礦和金屬羥基氧化物的原子結構,設計並製備了一種銅鐵礦類似物,用於高效穩定催化OER。也就是說,所設計的銅鐵礦類似物在理論上有著優良的OER催化活性。>受DFT計算結果激勵,作者採用了ECSR技術來製備銅鐵礦類似物。
  • SCMs|原位相轉化反應製備的金屬/金屬氧化物用於析氧反應
    近日,中國電子科技大學王顯福教授和蘇州大學晏成林教授等人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發表研究論文,以金屬氧化物為基體,通過鋰誘導的轉化反應,製備了具有豐富界面和優異電接觸的金屬/金屬氧化物複合物,增加了催化活性位點,並加速了電催化反應過程中的傳質。
  • 應變誘發銅鐵礦型氧化物...
    Lotsch教授報導了在應力作用下的一系列銅鐵礦型氧化物在酸性介質中用於電催化析氫的最新成果。在PdCoO2中,應變下的Pd原子子晶格作為一個模板,可在還原條件下生長為具有拉伸應變的Pd覆蓋層。表面改性範圍可達400 nm,並使交換電流密度增大,Tafel斜率降至38 mV dec−1,過電位η102表面原位形成的活性β-PdHx相具有更高的穩定性。
  • 一次性大批量製備515g高效OER電...
    通訊作者:高敏銳、俞書宏通訊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背景陽極析氧反應(OER)是電化學全水解將可再生電能轉化為化學燃料(例如H2)的關鍵步驟。但由於析氧反應緩慢的動力學過程,需要高活性、高穩定性的OER電催化劑以提高電解水反應的速率。
  • 電化學沉積實現單原子催化劑的普適性製備
    電化學沉積製備的Ir單原子催化劑的結構表徵。a. 陰極沉積製備的Ir單原子催化劑的HAADF-STEM圖像。b. 陽極沉積Ir單原子催化劑的HAADF-STEM圖像。c. 近邊譜。d. 擴展邊譜。隨後研究團隊將該方法拓展到了其他過渡族金屬和氧化物、硫化物、硒化物、碳材料等多種襯底上,成功製備出了34種單原子催化劑,證明了電化學沉積是一種普適性的單原子催化劑製備方法,可以實現對金屬單原子和襯底材料的無選擇性製備(圖3)。
  • 化工系陸奇團隊在串聯催化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製備甲烷研究中取得...
    化工系陸奇團隊在串聯催化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製備甲烷研究中取得突破清華新聞網7月29日電 近日,化工系工業催化中心陸奇副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發表了題為《串聯催化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製備甲烷的計算及實驗研究》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 中國科大電化學沉積法製備鉬鈷等34種單原子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化學物理系曾傑教授、周仕明副教授研究團隊發展出了一套利用電化學沉積製備單原子催化劑的普適性方法,利用該方法研究人員成功製備出了34種單原子催化劑,覆蓋了鉬、鈷、錳等多種過渡金屬和襯底。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 通訊》上。
  • 電化學冶金與電池電化學分會場---「中國有色金屬2018青年科技論壇」
    報告題目: 低濃多元金屬溶液電化學冶金(2) 尹華意 東北大學 教授/青千報告題目: 從電化學冶金到大規模儲能用的液態金屬電池技術(3) 賴延清 中南大學 教授/副院長報告題目: 金屬硒(硫)化物薄膜的電沉積製備與光伏應用(4) 黃惠 昆明理工大學 教授
  • 頂刊:「操縱」晶格位錯,獲得高效率高選擇性銅電催化劑
    通過電化學方法將CO還原為增值產品,有望實現可再生的能源存儲。在CO電還原過程中,銅可以將CO轉化為多碳(C2+)產品。然而,開發一種對CO還原具有高選擇性的銅電催化劑和C2+產品的理想生產速率仍然具有挑戰性。
  • 《Adv Mater》「操縱」晶格位錯,獲得高效率高選擇性銅電催化劑
    通過電化學方法將CO還原為增值產品,有望實現可再生的能源存儲。在CO電還原過程中,銅可以將CO轉化為多碳(C2+)產品。然而,開發一種對CO還原具有高選擇性的銅電催化劑和C2+產品的理想生產速率仍然具有挑戰性。
  • 鹼式碳酸鉛作為電化學穩定的活性相用於電催化CO2還原製備甲酸鹽
    論文DOI:10.1038/s41467-020-17120-9 全文速覽本工作以鞣酸為配體,二價鉛離子為中心原子,製備了鞣酸-鉛配合物(TA-Pb),結合原位拉曼光譜和EXAFS光譜等多尺度表徵,揭示了配合物TA-Pb在電化學CO2還原過程中會首先轉化為碳酸鉛(PbCO3,PCO),繼而轉化為鹼式碳酸鉛
  • 原位製備納米片陣列雙功能電催化劑用於共電解制氫與甲酸
    在易氧化的分子中,甲醇作為最簡單的醇,成本低,產量大。甲醇氧化最常用的催化劑是pt基貴金屬催化劑,且氧化產物往往是CO2,不僅產生溫室效應還需要再與H2分離。而甲酸作為甲醇氧化的中間產物,工業應用十分廣泛,價格也高於甲醇。
  • Co-N摻雜碳cl作為鋰氧電池的高效催化劑
    開發有效的電催化劑被認為是一種可行的方法。本文,南京工業大學De-Qing Cao,Xiao-Jing Liu等研究人員在《Energy Fuels》期刊發表名為「Co-N-Doped Carbon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Lithium–Oxygen Batteries」的論文,研究通過兩步路線從ZIF-8製備了Co和N共摻雜碳材料,其中Co原子分散在ZIF
  • 缺陷二硒化釩-石墨烯異質結構實現鋰硫電池電催化劑原位演化
    電化學作用可以誘導VSe2在Se空位處硫化為VS2,從而促進LiPS的吸附和轉化。因此,VSe2-VG@CC/S電極在5.0 C時具有良好的循環穩定性,800次循環的容量衰減率僅為0.039%;在高硫載量(9.6 mg cm−2)下,具有4.9 mAh cm−2的高面積容量。
  • 限域的Bi納米顆粒作為一種高活性、高耐久性的CO2還原電催化劑
    目前,Bi基催化劑在CO2RR中對HCOOH具有較高的活性和選擇性,但是部分電流密度和穩定性仍有待提高。尤其是粉末催化劑電極在CO2RR中易脫落的局限性,嚴重限制了催化劑在大電流密度下的耐久性。開發具有高活性、高選擇性、大電流密度下高耐久性的電催化劑仍具有重要意義。
  • 合肥研究院在構築富含磷空位缺陷的磷化亞銅催化劑及其電催化固氮...
    為此,研究人員通過摻雜氧誘導的策略,成功合成了具有豐富表面磷空位的氧摻雜磷化亞銅納米片(圖a)。電化學實驗表明:在-0.3 V(相較於標準氫電極)條件下,其合成氨產率為28.12 μg h-1 cm-2(圖b),法拉第效率為17.5%,該性能約為純磷化亞銅催化劑的3.4倍。
  • 南京工業大學:Co-N摻雜碳cl作為鋰氧電池的高效催化劑
    開發有效的電催化劑被認為是一種可行的方法。本文,南京工業大學De-Qing Cao,Xiao-Jing Liu等研究人員在《Energy Fuels》期刊發表名為「Co-N-Doped Carbon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Lithium–Oxygen Batteries」的論文,研究通過兩步路線從ZIF-8製備了Co和N共摻雜碳材料,其中Co原子分散在Z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