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隨意?我可是脊髓和大腦再生王者

2021-02-20 生物密探

這是由一群熱愛生物學的志願者們發起的一個有趣有溫度的訂閱號,我們將以「挖掘科學前沿,探索生物奧秘」為方向,分享最新科學前沿資訊科普(包括但不限於生物學、醫藥發展、生化、生物微觀世界和生物安全等)、行業大咖講座和行業創業競賽、行業競技/留學資訊等。

我們不是知識的創造者,我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無論你是從事生物相關科研的研究人員,還是對生物科普探秘感興趣的跨行群體,都歡迎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挖掘生物的奧秘!

我們周圍有許多非凡的生物,比如蠑螈、水螅和壁虎具有奇特的再生超能力,它們的四肢和尾巴斷了之後可以重新長出來。甚至有一些生物還可以使自己的大腦,脊髓,心臟乃至眼睛的一部分再生!

 

他們如何獲得如此不可思議的超級再生能力?他們的器官可以再生多少次呢?這些生物的再生能力原理是否可以將其應用到人類身上,使我們受損的脊髓再生嗎?

 

日本紅腹蠑螈將再生能力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它們甚至可以再生眼睛裡的晶狀體。科學家發現在16年的時間裡,它們的晶狀體可以再生18次!每次他們都可以再生結構完全相同的新晶狀體,它們的細胞不會因衰老或眼睛受傷而失去其增強基因以保證再生組織的穩定唯一。由於遺傳學的穩定性,蠑螈的眼睛不受白內障的影響,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老齡化相關疾病,會影響晶狀體。而在人類中,白內障佔失明病例的50%。

 

所有生物都具體在某種程度上再生能力,細胞水平或者組織水平,甚至有些動物還具有器官水平的再生。例如,水螅可以切成兩半,並且仍然可以繼續使用,它的兩個部分將重新長成兩個新的水螅。水母不僅會長出缺失的部分,而且還會重組其餘部分以彌補這一缺陷。

 

七鰓鰻,一種古老的動物,形似鰻魚,但與魚綱的魚類動物並不屬於一類,在被兩次切開後可以使脊髓完全再生!

 

墨西哥鈍口螈,又名美西螈,也具有顯著的受損脊髓再生的能力。當墨西哥鈍口螈脊髓遭受損傷時,其神經膠質細胞開始迅速增殖並重新定位以重建神經之間的連接,最終重新連接受傷的脊髓。

 

豹紋壁虎是一個更神奇的物種,因為它們的大腦可以實現再生!研究人員發現,通常負責認知的內側大腦壁虎擁有大量的幹細胞,可以使它們更快地再生神經元。

 

然而,人類不能輕易地再生腦細胞,特別是負責認知的腦細胞。目前研究認為人類神經元再生(也稱為神經發生)僅發生在負責記憶的大腦部分。但是,神經元不是永生的,一旦受損,神經元通常無法恢復,並且持續受損加重。確定壁虎之類的物種是否能代替人類等其他物種的腦細胞,最終將有可能治療人類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痴呆症和亨廷頓氏病。

 

當然人類體內也存在某種程度的再生能力,比如我們的皮膚、骨頭和頭髮可以再生,在傷口上形成治癒的疤痕,並修補斷掉的骨頭。這些再生取決於幹細胞的存在,幹細胞可以發育成不同類型的組織。人的肝臟也具有再生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肝病病人可以從供體那裡獲得一半的肝臟,並且數周之內它可以長全的原因。51%的原始肝臟可以再生回其完整大小。

 

但是,當要再生具有不同組織類型和複雜結構的四肢時,人類幹細胞就無法實現。因此,研究人員希望通過對幹細胞進行重新編程以使其成為體內的其他組織來完成。通過了解動物的再生,研究人員希望能夠揭示衰老並為再生醫學領域做出貢獻。

 

再生醫學是一個有前途的領域,為器官移植提供了替代方法。每年全球進行超過一百萬的組織移植,即使找到了捐贈者,也無法保證患者的身體不會排斥。因此,使用患者自己的細胞重建器官可以緩解器官短缺排斥的危機。而且尋找一種在遺傳水平上恢復其再生能力的方法可以緩解與年齡有關的疾病以及包括大腦在內的所有器官的衰老惡化。

 

參考資料來源FB.COM / Science-nature-page

相關焦點

  • 脊髓損傷後大腦運動皮質的重塑在何處發生?
    該研究還發現脊髓半切以後,雙側大腦運動皮質均發生不同程度重塑,並且這種重塑水平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神經電生理只能在大體上粗略評估重塑變化,離體切片後共聚焦顯微鏡觀察的方法只能通過切片斷面的形式在不同的動物身上觀察到樹突棘合併後的變化,僅能夠部分且粗略地評估脊髓損傷後樹突棘形態和數量的變化。
  • PNAS:研究發現凝血蛋白將阻礙脊髓損傷後的再生
    生物谷: 來自加州大學San  Diego分校(UCSD)醫學院的科學家最近發現,纖維原蛋白——一種存在於循環系統中的凝血蛋白——會阻礙中樞神經系統神經細胞的生長,而這些細胞的生長對於受傷後的脊髓再生非常關鍵。研究結果或許能解釋為什麼人類在脊髓受傷後無法自我修復。
  • 不僅能再生器官,還能再生大腦,這種生物隱藏人類肢體再生的秘密
    它們一生都處於幼蟲階段:完全水生的生活方式、有鰭的尾巴和有褶邊的鰓。儘管科學家可以在實驗室通過注射甲狀腺激素迫使蠑螈發生變形,但這種現象在野外幾乎不存在。美西蠑螈是蠑螈中再生能力最強的種類之一,可以說是動物王國身體部位的再生冠軍。
  • 開發出一種三管齊下的方法可實現脊髓損傷中的軸突再生
    2018年8月31日/生物谷BIOON/---當人們遭受脊髓損傷時,這會損害軸突並阻止大腦向損傷部位下方的神經元發送信號,從而導致癱瘓和其他神經功能(如膀胱控制和手部力量)的喪失。軸突是連接我們的神經元並使得它們能夠通信的微小神經纖維。
  • 日本學者成功讓小鼠中樞神經再生,或可用於治療脊髓損傷
    日本學者成功讓小鼠中樞神經再生,或可用於治療脊髓損傷 日本九州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了抑制哺乳動物中樞神經細胞再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克服這一障礙讓中樞神經細胞再生的方法。
  • 用細胞救命:美國興心臟和大腦再生技術研發熱
    由於幹細胞等生物技術不斷取得進展,很多科學家認為,既然低等動物蠑螈能再生其腿、尾部、上下顎、腸和脊髓,人類也應能夠再生出這些器官。很多研究人員和患者相信,幹細胞是提供器官再生的一種有效途徑。所以,現在美國有很多人要求政府放寬對胚胎幹細胞研究的種種限制。
  • 「換頭術」的世界難題:脊髓損傷修復不解決,則「毫無意義」
    在脊髓再生、免疫排斥、大腦缺血灌注的幾個難點中,脊髓再生是最具攻堅意義的世界級難題。「脊髓組織是人體信號傳遞的中樞,像電纜,大腦皮層與外周運動與感覺的信號都是通過脊髓組織傳遞的。」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再生醫學中心主任戴建武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介紹。異體頭身重建需要切斷受體和供體的脊髓,再進行拼接、再生。
  • 蜥蜴能夠再生部分大腦 新發現或讓人類成為受益者
    網易科技訊 8月1日消息,我們都知道蜥蜴能夠再生它們的尾巴和脊髓
  • 化學修飾讓軸突再生 促脊髓損傷後功能恢復
    原標題:化學修飾讓軸突再生 促脊髓損傷後功能恢復   脊髓損傷後功能恢復受到成熟神經系統缺乏軸突再生的限制。然而,最近的數據顯示,神經元活動的增加促進了鼠類脊髓損傷後軸突的再生。
  • 戴建武研究組NSR發表綜述總結其在脊髓損傷再生微環境重建的系列...
    戴建武研究組NSR發表綜述總結其在脊髓損傷再生微環境重建的系列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戴建武領導的再生醫學團隊從事脊髓損傷再生修復與機理研究17年來,在脊髓損傷後再生微環境重建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他們的研究成果最近以綜述形式發表。 脊髓損傷後會引發一系列生化級聯反應,在損傷周圍產生一個抑制神經再生的微環境。
  • 用你的細胞救你的命 美研發心臟和大腦再生技術
    中新網5月20日電 科技日報報導,由於幹細胞等生物技術不斷取得進展,很多科學家認為,既然低等動物蠑螈能再生其腿、尾部、上下顎、腸和脊髓,人類也應能夠再生出這些器官。很多研究人員和患者相信,幹細胞是提供器官再生的一種有效途徑。所以,現在美國有很多人要求政府放寬對胚胎幹細胞研究的種種限制。
  • 首次揭示癢覺從脊髓傳遞到大腦的一條重要環路
    癢覺領域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癢覺信息如何從脊髓傳遞到大腦。  2017年8月18日,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在《科學》發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發現了癢覺傳遞到大腦的重要環路。孫衍剛團隊使用小鼠模型,採用光遺傳學、在體電生理記錄等方法,首次發現癢覺由脊髓癢覺特異GRPR細胞傳遞到脊髓投射細胞,再由投射細胞傳遞到腦幹的臂旁核。
  • 大腦也會「格式化」
    近日,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在皮質脊髓損傷小鼠的大腦中,腦細胞會通過恢復到胚胎狀態而啟動再生。
  • 成人的大腦具有自我修復潛能
    修復大腦和脊髓損傷可能是醫學上最艱巨的挑戰。直到最近,這似乎還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項新研究列出了「成人大腦再生的轉錄路線圖」。「利用現代神經科學、分子遺傳學、病毒學和計算能力等令人難以置信的工具,我們首次能夠確定一個成年腦細胞中的全部基因是如何自我重置以再生的。」
  • 日媒:日本將用iPS細胞治療脊髓損傷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新媒體專電 日媒稱,日本厚生勞動省專家委員會近期批准了慶應義塾大學使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移植使因事故等損傷的神經再生,恢復失去的運動機能和感覺。
  • 恢復神經元能量可促進脊髓損傷後軸突再生
    線粒體作為介導三磷酸腺苷產生和鈣緩衝的主要亞細胞器,活躍地分布在能量需求高和鈣通量高的區域。 中樞神經系統中高度極化的神經細胞具有無與倫比的大小和複雜性,軸突突起較長,是一類對能量需求較高的細胞。線粒體在這些神經元的胞體、丘體、Ranvier節和軸突終末有較高的積累。
  •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18-2019年最受歡迎脊髓損傷研究文章介紹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將與您共同分享2018-2019年出版的脊髓損傷與修復的高被引文章:1. 薑黃素和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幹預後,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細胞介素1水平的降低是促進脊髓損傷後再生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兩者聯合應用是否對損傷脊髓有協同性神經保護作用尚待進一步研究證實。Ruzicka等開展實驗評估了薑黃素與聯合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單獨及聯合應用治療大鼠脊髓損傷後,損傷脊髓軸突發芽、膠質瘢痕形成與再生過程相關的基因表達、免疫調節和行為學表現的變化。
  • 如何解決脊髓損傷後瘢痕組織產生?Nature今日文章給出答案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常導致患者損傷平面以下截癱。脊髓損傷病人的運動功能喪失,主要是由於腦至脊髓下行的神經纖維束(例如控制隨意運動的皮質脊髓束--CST)被切斷導致。
  • CF王者魅影屬性及外觀介紹 王者魅影怎麼樣
    可隨意更換的實用屬性,可是為我們帶來了別樣的體驗。不得不說,魅影所自帶的【賦予特殊屬性】功能,可是為之後功能型角色的問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隨著三功能槽角色的逐漸增多,或許部分CFer認為不具備防閃功能的魅影的實用性已大不如從前,但其在火線戰場上可是依然有著大批粉絲喔!
  • 敲除Krüppel樣因子4可促進哺乳動物軸突再生?
    來自中國蘇州大學賽吉拉夫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在小鼠中敲除轉錄因子Krüppel樣因子4會促進周圍神經和皮質脊髓束的再生。基因重編程因子Krüppel樣因子4對神經軸突再生有調控作用,通過直接操縱Krüppel樣因子4,可促進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軸突的再生。這將為臨床治療神經損傷提供新思路和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