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海軍使用望遠鏡時,為什麼下面會掛上一條白布?

2020-12-05 天下將令

戰爭時期,不僅要有好的裝備來支撐作戰,也要有一名優秀的指揮官。二戰時期,日軍就會為他們的大隊長級別的指揮官配備望遠鏡、指北針和軍刀等。而日軍的一個大隊隊長相當於我軍的團級指揮官,大隊人數高達1100人。所以望遠鏡的好壞也象徵著日本軍官的層級大小。

日軍裝備有三種望遠鏡,分別是「十三年式6倍望遠鏡」、「九八式7倍望遠鏡」和「九三式4倍望遠鏡」,前兩種「十三年式6倍望遠鏡」和「九八式7倍望遠鏡」都是仿製德國的蔡司望遠鏡。日軍大隊以上的軍官就是配備的「十三式6倍望遠鏡」,這款望遠鏡的零件全部由德國進口,並且還是和德國工程師一同研發製造,視野極為開闊,功能也是十分先進。「九三式4倍望遠鏡」相較於前面兩款望遠鏡,其成本更低,製作也不如前面兩款精良,所以一般配備給日軍騎兵和低級軍官使用。

我們在太平洋戰爭中,常常會看到日本海軍使用望遠鏡時會在下面掛上一條白布,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由於海軍的戰鬥環境決定的。海軍裝備的就是上述第二款「九八式望遠鏡」,它的出瞳直徑大,適合在光線不好的時候使用。海面容易反射光線,導致視盲,所以如果在望遠鏡下方懸掛一塊白布可以遮擋散射的光線以便更好的觀察敵人動向。另一方面由於海上晝夜氣溫溫差大,軍官們在使用望遠鏡時呼出的哈氣容易汽化形成霧氣覆蓋到鏡片上遮擋視線,懸掛一塊白布的話這種現象就容易避免了。

望遠鏡不僅在製造上有區分,對於日本軍官的配置上也有著很大的區別。對於日本軍官們來說望遠鏡是和軍刀一樣的身份和榮譽的象徵,所以即使當時的情況下軍費緊張,望遠鏡的造價高,很多日本軍官也要自己出錢購買配備。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指揮官胸前的望遠鏡為何要墊塊白布?
    電影《大和號》(男人們的大和號)描寫的是二戰時期日本大和號戰列艦最後的一次出徵戰鬥的電影,描述了「大和號」戰列艦的最後毀滅。在電影場景中有描寫日本軍官在用望遠鏡對空,對海觀察時望遠鏡下面有一塊白布。
  • 二戰時的英國海軍是否浪得虛名?其實放到太平洋比日本還猛
    首先,英國的造船能力很強,英國的造船能力是日本的數倍。二戰時英國的年造船能力高達600萬噸,而日本僅僅100萬噸左右。英國的造船能力完全碾壓日本。英國的巡洋艦和驅逐艦的產量是日本的4倍,護衛艦產量是日本的20倍。即使在航母領域,日本仍然處於絕對的劣勢。二戰爆發後,英國一口氣生產了50多艘航母,而日本僅僅裝備了20多艘,而且大部分都是戰前生產的。
  • 二戰時日本海軍重巡洋艦「摩耶」號沉船被發現
    據日本NHK報導,在二戰太平洋戰爭時期被美軍擊沉的日本海軍重型巡洋艦「摩耶」號的船體在菲律賓海域的海底被發現。美國調查小組的無人探測器拍攝到的影像清晰地顯示了船體的樣子。「摩耶」號巡航艦是在菲律賓帕拉萬島前海1850米的海底被發現的。
  • 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 」到底啥意思?
    奶奶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農村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這句俗語到底什麼意思呢 ?門前不栽耷拉樹,耷拉樹,就是一種橫向生長的樹木 ,有些樹木長著長著,橫向延伸 。在農村的山坡上,經常能看到一些橫向生長的樹木 ,這些樹木的枝幹橫向長過來 ,如果誰家的門前有這樣一棵樹 ,樹木橫向生長阻擋了門前的路 ,農民路過門口回家時 ,這樣的樹肯定礙手礙腳的 。
  • 「海軍馬鹿」與「陸軍馬糞」,二戰中日本海軍和陸軍的「大內鬥」
    日本陸海軍的嫌隙在明治維新時代就已經產生,在二戰的時候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雙方的不睦也深刻影響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個戰場的軍事行動。後來,甚至發展到陸軍造軍艦、海軍造坦克,而且各自的螺絲方向都是反著擰的。戰後,日本天皇裕仁在《昭和天皇獨白錄》裡回溯戰敗原因時,還專門提到日本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陸海軍之間的惡劣關係和作戰上計劃上的相互掣肘。
  • 日本歷史上「海軍馬鹿」、「陸軍馬鹿」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有時也會省略掉「野郎」這一後綴直接罵人「馬鹿」。二戰時期日本陸軍和海軍之間就互相罵對方是「馬鹿」。所謂的「海軍馬鹿」、「陸軍馬鹿」其實也就是「海軍是」、「陸軍是蠢貨」的意思。到底是什麼矛盾使日本陸軍和海軍之間互罵呢?日本是一個曾給中華民族帶來過巨大災難的國家,每當國人反思我們如此偌大一個國家被東洋彈丸島國欺凌之時總會有一種說法就是:日本人團結,而當時的舊中國處於內亂之中。
  • 二戰風雲: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珍珠港事件是二戰歷史上一次著名的襲擊事件,日本聯合艦隊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將美國拉入了戰爭中。對珍珠港事件,在大多數人眼中,這是日本一次「愚蠢」的戰略決策。它將美國這個強大的戰爭機器拉入二戰,無疑加速了日本的覆滅。但以日本方面的角度來看,日本偷襲珍珠港,絕非愚蠢的決定,而是日本國內諸多的軍事、政治、外交人才,經過長時間反覆討論做出的挽救日本的正確決策。
  • 二戰時日本人為何被美國潛艇搞得焦頭爛額
    文/寂寞的紅酒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是二戰時期世界主要工業強國之一。作為軸心國集團的二號巨頭,二戰時的日本頗有實力,特別是日本海軍世界名列前茅,是二戰時期世界三大海軍力量之一。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海軍一度打的美國海軍毫無還手之力,日本海軍航空兵更是讓美軍聞風喪膽。不過沒多久,美國海軍發現了日本海軍的一個明顯弱點,那就是日本海軍缺乏反潛能力,日本海軍的反潛能力簡直就是擺設,美國潛艇在太平洋上如入無人之境,把日本海軍搞得焦頭爛額。
  • 二戰日本海航有零式,為什麼陸航的疾風戰鬥機卻少有人知?
    「疾風」戰鬥機是二戰末期日軍性能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吸收了在實戰中的各種經驗教訓,是日本航空工業最高水準的代表之作,被日軍稱之為「大東亞決戰機」,由此可見其被寄予厚望。「疾風」戰鬥機整體上火力有了明顯提高,裝備有20毫米機炮和12.7毫米機槍,火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至少面對同期的盟軍戰機是能足夠應付的。
  • 二戰中德國和日本誰相對更強?
    為什麼這說,從二戰中的各自國家的戰績我們就能看得出來了,德國佔領了大部分的歐洲地區,日本佔領了亞洲和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義大利之佔領了非洲的一小部分地區,從以上就能看得出來,各自的一個大概實力差距了。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詳細討論下各自的差距。
  • 日軍二戰時曾在國內進行毒氣實驗 使用對象尚不明
    (原標題:日媒:日本海軍二戰時曾在國內進行毒氣實驗,使用對象尚不明)關於舊日本海軍是否曾經進行過人體毒氣實驗,近日日本媒體有了新的發現。據日本共同社18日報導,針對「二戰」時期舊日本海軍曾為研究毒氣在日本國內進行人體實驗一事,通過對多份收藏於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和國會圖書館資料的查閱,共同社確認了其中有關塗抹使皮膚潰爛的「糜爛劑」的存在,部分資料記載了以軍隊相關人員為對象,出現皮膚長水皰的受害情況。
  • 二戰日本海軍:擁有14級型號繁多,數量龐大的驅逐艦群
    二戰前,由於受到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日本海軍重型巡洋艦的總噸位不得超過10.8萬噸,輕型巡洋艦的總噸位不得超過10萬噸;此外,對於日本海軍的潛艇和驅逐艦噸位總和,包括排水量與艦炮口徑也做出了相應地限制。
  • 鑑賞戰場千裡眼——軍用望遠鏡
    如果按年代分,有一戰的、二戰的;按照結構分,有帶中軸鎖的和不帶中軸鎖的;以及獨立濾光鏡和集成濾光鏡的,此外還有光學有鍍膜的、無鍍膜的;按照使用方分,海軍的、陸軍的、炮兵的、空軍的;按光學原理分,有伽利略式的、克卜勒式的,等等。
  • 安裝120毫米反潛大炮的97式,二戰日本海軍的陸上突擊炮
    97式中型坦克應該是二戰日本最好的坦克之一,無論是底盤的可靠性還是它的升級能力,在當時的日本裝甲武器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同時也是被改裝升級最多的型號之一。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那麼,為什麼說門前不能夠栽植這一類樹木呢?1.佔用底層空間面積比較大一旦樹木橫著長,是肯定會佔用底層比較大的面積空間的。而底層面積空間則主要是用於人們活動的,一旦因樹木佔用了較大面積的底層空間,人的活動範圍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從而給生產、生活帶來諸多的不便。
  • 二戰時美軍最傑出的艦載機:火力強大,被日軍稱為「死亡口哨」
    P51野馬歸屬於美國陸軍航空隊,二戰期間主要負責給轟炸機護航。那麼,在海上美國海軍中最優秀的戰鬥機是哪個呢?這就要從二戰時美國海軍裝備的戰鬥機說起。F2A水牛戰鬥機太平洋戰戰爭爆發前,美國海軍的主力艦載戰鬥機是F2A水牛戰鬥機,它研製於20世紀30年代,最初F2A水牛在世界範圍內都可以得上是一款性能出眾的戰鬥機,其卓越的性能一度讓德日等國都望塵莫及。
  • 為什麼有人會說目前世界上,軍事實力隱藏最深的國家是日本?
    日本作為二戰戰敗國,之前就可以看出軍事實力不容小覷,即便現在本國只有「自衛隊」,但日本到底武器有多先進,軍隊數量有多少,一直是個迷一樣存在,有人說目前世界上軍事實力隱藏最深的國家是日本呢?為什麼這麼說呢?
  • 獨挑大梁:二戰前期的皇家海軍管鼻燕戰鬥機傳奇
    當新式的颶風和噴火戰機都被優先派往空軍,海軍的航母艦載機部隊也迎來了外形詭異的管鼻燕式戰鬥機。你甚至會從外形判斷其是一款輕型轟炸機。二戰爆發後加入現役的光輝級艦隊航母相比在太平洋地區堆砌艦載機數量的美國和日本,英國皇家海軍的航母總是顯得中規中矩。
  • 美日之外的第三極,二戰中英國艦隊航空兵使用的英式艦載機
    熟悉二戰歷史的讀者肯定聽說過德國空軍司令戈林的名言:一切會飛的東西都歸我管。其實任何國家的獨立空軍,對飛行器的管轄權都是出自本能的敏感,在英國也不例外。從1918年4月1日到1939年5月24日,英國海軍航空兵是不存在的,一切飛機和飛行員都屬於皇家空軍。
  • 都是馬鹿:日本近代陸軍和海軍之間為什麼會有巨大的矛盾?
    有些人一直以來鼓吹日本民族如何團結,中華民族如何分裂,甚至還將這種現象歸結於「民族劣根性」。其實要是縱觀整個日本歷史,就會發現日本這個民族或者國家一點都不團結,充滿了內鬥,一直到進入工業化時代後都是如此。在日本近代的內部矛盾中,陸海軍之間的矛盾可以算是非常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