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想讓寶寶學畫畫,但是市面上培訓機構琳琅滿目,媽媽要怎樣睜大眼睛仔細挑選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媽媽們首先要了解建立在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基礎上的繪畫發展階段,唯此,將助力媽媽們事半功倍,省下不該花的冤枉錢。
少花錢辦大事
好的兒童畫教育必須建立在了解兒童繪畫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綜合了國內外專家的研究,我們把兒童繪畫發展大致分成了四個階段,分別是:塗鴉期、象徵期和意向表現期、視覺寫實期、客觀寫實期。 八歲以前的孩子,主要考慮前三個發展周期。
封閉式和開放式兩種混合的格局在我國兒童繪畫教育中表現得比較突出,加之咱們中國的孩子受傳統生活習慣的影響,父母們大多成長於獨生子女家庭,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都成熟較早,這樣的情況也容易傳遞給自己的孩子,因此促使兒童在繪畫心理發展上趨向提前。所以媽媽們要認識到,怎樣的教育機構是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在培養孩子畫畫能力這方面,如果能夠了解與之相關的知識,將避免在眾多的選擇中迷失方向,選對了方向,自然也就捂住了腰包。
原來之前都錯了
順著圖慢慢看,你會發現曾經對孩子的批評是那樣的無理和無知,原來這才是符合孩子天性的兒童畫作品。
一、從我國兒童繪畫發展現狀分析,根據兒童繪畫心理和造型特點,大約可以劃分以下幾個階段:
1.塗鴉期:1歲半至3歲
我曾經親眼見到過許多媽媽,見到自家孩子畫出上面的圖畫時,臉上露出的鄙視和不屑,甚至有的惡語相向不足為奇,這些都是因為對孩子繪畫的發展與分期不了解的結果。
意識決定態度,其實,從上圖兩歲寶寶圓形塗鴉期作品和三歲寶寶命名塗鴉期作品媽媽們不難看出,孩子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在不斷深化和發展,可見,僅從一個側面,麻麻們就能夠觀察出寶寶小腦袋瓜裡面發生了怎樣微妙的變化,而這樣驚人的變化離不開大人的引導的鼓勵,比如對生活的細心地觀察的引導以及毫不吝嗇的傾聽和鼓勵。
嬰幼兒階段的發展、變化是非常迅速的,到18個月時,腦重量由出生時的350克左右,增長到900多克,已相當於成人腦重量的2/3.幼兒開始會用食指和拇指相對取物,做比較精細的動作,由於動作、視聽、言語等方面的發展,使嬰兒的思維活動迅速發展。這一時期主要還是在具體行動中思維。如果我們拿一支筆給他,他會以為是吃的東西,本能地放到嘴裡;如果給他一張紙,他會把紙弄皺撕破;如果用筆在紙上畫出線來給他看,幼兒就可能學大人的樣子,在紙上亂畫起來。我們把幼兒這一時期畫的那些沒有任何意義的線稱為塗鴉。幼兒塗鴉起初是一種無控制的動作,沒有任何創造的意向,但他們對這種動的快感和對紙上能出現線條所感到的驚奇,便是幼兒學習活動的開始。
2、象徵期(3—5歲)
象徵期孩子的畫有兩個特徵:
特點一:孩子畫畫主要以自我為中心。孩子繪畫的對象是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或者心中重要的部分。例如,孩子總是喜歡把人畫成畫成大大的腦袋,沒有身體,直接畫上手和腳,就像一個蝌蚪人。因為在這個階段孩子在依靠對手腳掌控實現自我,手腳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因此而這樣畫。
特點二:畫跟真實生活開始有聯繫畫裡更多地出現了人物的形象,孩子在這個階段,畫的是頭腦裡的印象,不是事物真實的樣子,要求他們按照成人的方式仔細觀察,再比較準確地畫出來,是很困難的。所畫的人物、房屋、動物、植物等會用象徵符號表現。
3、意向表現期(5—8歲)
這階段的孩子,畫畫開始有了一定的空間意識,能逐漸理解事物間的相互關係。孩子畫出的畫跟真實的生活更緊密了,他們會有意識地去構圖、畫身邊的人、描繪身邊的事。
在圖式期,孩子的繪畫水平發展如何,跟前三個階段有很大關係。如果前三個階段孩子有過充分和自由的塗鴉,到了圖式期,孩子就可以在畫印象和畫真實之間自如切換,畫畫更能天馬行空,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
4、視覺寫實期(8—12歲)
孩子八九歲以後開始步入少年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逐步形成,他們開始以客觀的態度去觀察現實生活環境並進行探索。對幼兒時期深信不疑的童話、夢幻開始發生懷疑,對以前自己常採用「古怪」的、「不合邏輯」的表達方式持否定態度。對過去畫的那些不合比例、不真實的話表示否定。他們對兒童畫中表現的天真、稚拙並不喜歡,更羨慕比自己大的孩子以及成人的繪畫。由於,這一階段的兒童畫追求真實,致使他們那些感人的童趣創作逐漸消失,因此,注意提高兒童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就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
這一階段孩子的空間知覺有了較大進步,開始由平面的空間思維逐漸向立體空間思維過渡。
其繪畫特點是:從線到面的認識,前後遮擋關係的表現,真實空間感的表現,表現明暗的變化,以此表現物體的立體空間關係。
梳理一下
塗鴉期:1歲半至3歲。由無目的到有目的塗畫,沒有具體形象。
象徵期(又叫表象符號期):3至5歲。根據記憶創造象徵符號,進行說明性圖解。
意象表現期:5至8歲。根據觀察描畫物象特徵,並把物象特徵形成的概念,進行意象表現。
視覺寫實期:8至12歲。通過感官認識對實物進行具體描畫,注意描畫物象細節,力圖真實地反映現實。
客觀寫實期:12至15歲。通過理性認識,客觀表現物體真實相貌。
寫在後面
當我們對以上的知識有所了解的時候,那些比如像簡筆畫培訓班,各種線上平臺,收費的,免費的,一對一的,林林總總,那些非孩子自身理解感受的模板化的形象,以及那些在大人眼裡顯效快的方式,媽媽們就會明白它們只不過是孩子自身對形象理解感受不匹配的方式罷了,它們只會割裂孩子自己語言的順暢表達,媽媽們務必要用雪亮的眼睛一眼看穿它們囉。
請記得孩子的成長有其必然的規律,就畫畫這件事兒而言也不例外,小腳套個大鞋子,站著不動還行,跑就別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