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考研必懂的20個有機反應機理

2021-01-19 有機合成路線

反應機理

    過酸先與羰基進行親核加成,然後酮羰基上的一個烴基帶著一對電子遷移到-O-O-基團中與羰基碳原子直接相連的氧原子上,同時發生O-O鍵異裂。因此,這是一個重排反應

   具有光學活性的3---苯基丁酮和過酸反應,重排產物手性碳原子的枸型保持不變,說明反應屬於分子內重排:

   不對稱的酮氧化時,在重排步驟中,兩個基團均可遷移,但是還是有一定的選擇性,按遷移能力其順序為:

   醛氧化的機理與此相似,但遷移的是氫負離子,得到羧酸。  

反應實例    

  

    酮類化合物用過酸如過氧乙酸、過氧苯甲酸、間氯過氧苯甲酸或三氟過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邊插入一個氧原子生成相應的酯,其中三氟過氧乙酸是最好的氧化劑。這類氧化劑的特點是反應速率快,反應溫度一般在10~40℃之間,產率高。

    肟在酸如硫酸、多聚磷酸以及能產生強酸的五氯化磷、三氯化磷、苯磺醯氯、亞硫醯氯等作用下發生重排,生成相應的取代醯胺,如環己酮肟在硫酸作用下重排生成己內醯胺:

  

反應機理

    在酸作用下,肟首先發生質子化,然後脫去一分子水,同時與羥基處於反位的基團遷移到缺電子的氮原子上,所形成的碳正離子與水反應得到醯胺。

    遷移基團如果是手性碳原子,則在遷移前後其構型不變,例如:

反應實例


    凡α位碳原子上無活潑氫的醛類和濃NaOH或KOH水或醇溶液作用時,不發生醇醛縮合或樹脂化作用而起歧化反應生成與醛相當的酸(成鹽)及醇的混合物。此反應的特徵是醛自身同時發生氧化及還原作用,一分子被氧化成酸的鹽,另一分子被還原成醇:

    脂肪醛中,只有甲醛和與羰基相連的是一個叔碳原子的醛類,才會發生此反應,其他醛類與強鹼液,作用發生醇醛縮合或進一步變成樹脂狀物質。

    具有α-活潑氫原子的醛和甲醛首先發生羥醛縮合反應,得到無α-活潑氫原子的β-羥基醛,然後再與甲醛進行交叉Cannizzaro反應,如乙醛和甲醛反應得到季戊四醇:

       

 反應機理

    醛首先和氫氧根負離子進行親核加成得到負離子,然後碳上的氫帶著一對電子以氫負離子的形式轉移到另一分子的羰基不能碳原子上。

 

反應實例

含有α-氫的酯在醇鈉等鹼性縮合劑作用下發生縮合作用,失去一分子醇得到β-酮酸酯。如2分子乙酸乙酯在金屬鈉和少量乙醇作用下發生縮合得到乙醯乙酸乙酯。

二元羧酸酯的分子內酯縮合見Dieckmann縮合反應。

  反應機理

   乙酸乙酯的α-氫酸性很弱(pKa-24.5),而乙醇鈉又是一個相對較弱的鹼(乙醇的pKa~15.9),因此,乙酸乙酯與乙醇鈉作用所形成的負離子在平衡體系是很少的。但由於最後產物乙醯乙酸乙酯是一個比較強的酸,能與乙醇鈉作用形成穩定的負離子,從而使平衡朝產物方向移動。所以,儘管反應體系中的乙酸乙酯負離子濃度很低,但一形成後,就不斷地反應,結果反應還是可以順利完成。

   常用的鹼性縮合劑除乙醇鈉外,還有叔丁醇鉀、叔丁醇鈉、氫化鉀、氫化鈉、三苯甲基鈉、二異丙氨基鋰(LDA)和Grignard試劑等。

反應實例

    如果酯的α-碳上只有一個氫原子,由於酸性太弱,用乙醇鈉難於形成負離子,需要用較強的鹼才能把酯變為負離子。如異丁酸乙酯在三苯甲基鈉作用下,可以進行縮合,而在乙醇鈉作用下則不能發生反應:

   兩種不同的酯也能發生酯縮合,理論上可得到四種不同的產物,稱為混合酯縮合,在製備上沒有太大意義。如果其中一個酯分子中既無α-氫原子,而且烷氧羰基又比較活潑時,則僅生成一種縮合產物。如苯甲酸酯、甲酸酯、草酸酯、碳酸酯等。與其它含α-氫原子的酯反應時,都只生成一種縮合產物。

   實際上這個反應不限於酯類自身的縮合,酯與含活潑亞甲基的化合物都可以發生這樣的縮合反應,這個反應可以用下列通式表示:


   一個無α-氫原子的醛與一個帶有α-氫原子的脂肪族醛或酮在稀氫氧化鈉水溶液或醇溶液存在下發生縮合反應,並失水得到α,β-不飽和醛或酮:

 

 反應機理

  反應實例


   烯丙基芳基醚在高溫(200°C)下可以重排,生成烯丙基酚。

   當烯丙基芳基醚的兩個鄰位未被取代基佔滿時,重排主要得到鄰位產物,兩個鄰位均被取代基佔據時,重排得到對位產物。對位、鄰位均被佔滿時不發生此類重排反應。

    交叉反應實驗證明:Claisen重排是分子內的重排。採用 g-碳 14C標記的烯丙基醚進行重排,重排後 g-碳原子與苯環相連,碳碳雙鍵發生位移。兩個鄰位都被取代的芳基烯丙基酚,重排後則仍是a-碳原子與苯環相連。


反應機理

   Claisen 重排是個協同反應,中間經過一個環狀過渡態,所以芳環上取代基的電子效應對重排無影響。

    從烯丙基芳基醚重排為鄰烯丙基酚經過一次[3,3]s遷移和一次由酮式到烯醇式的互變異構;兩個鄰位都被取代基佔據的烯丙基芳基酚重排時先經過一次[3,3]s 遷移到鄰位(Claisen 重排),由於鄰位已被取代基佔據,無法發生互變異構,接著又發生一次[3,3]s 遷移(Cope重排)到對位,然後經互變異構得到對位烯丙基酚。

    取代的烯丙基芳基醚重排時,無論原來的烯丙基雙鍵是Z-構型還是E-構型,重排後的新雙鍵的構型都是E-型(反式),這是因為重排反應所經過的六員環狀過渡態具有穩定椅式構象的緣故。

反應實例

 

   Claisen 重排具有普遍性,在醚類化合物中,如果存在烯丙氧基與碳碳相連的結構,就有可能發生Claisen 重排。

    

   a-滷代酮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加熱重排生成含相同碳原子數的羧酸;如為環狀a-滷代酮,則導致環縮小。

   如用醇鈉的醇溶液,則得羧酸酯:

   此法可用於合成張力較大的四元環。

反應機理

反應實例

   酚酯在Lewis酸存在下加熱,可發生醯基重排反應,生成鄰羥基和對羥基芳酮的混合物。重排可以在硝基苯、硝基甲烷等溶劑中進行,也可以不用溶劑直接加熱進行。

    鄰、對位產物的比例取決於酚酯的結構、反應條件和催化劑等。例如,用多聚磷酸催化時主要生成對位重排產物,而用四氯化鈦催化時則主要生成鄰位重排產物。反應溫度對鄰、對位產物比例的影響比較大,一般來講,較低溫度(如室溫)下重排有利於形成對位異構產物(動力學控制),較高溫度下重排有利於形成鄰位異構產物(熱力學控制)。

反應機理

反應實例

     醯胺用溴(或氯)在鹼性條件下處理轉變為少一個碳原子的伯胺:

反應機理

反應實例

   含活潑亞甲基的化合物與醛或酮在弱鹼性催化劑(氨、伯胺、仲胺、吡啶等有機鹼)存在下縮合得到a,b-不飽和化合物。

 

反應機理

 反應實例

   鄰苯二甲醯亞胺與氫氧化鉀的乙醇溶液作用轉變為鄰苯二甲醯亞胺鹽,此鹽和滷代烷反應生成N-烷基鄰苯二甲醯亞胺,然後在酸性或鹼性條件下水解得到一級胺和鄰苯二甲酸,這是製備純淨的一級胺的一種方法。

    有些情況下水解很困難,可以用肼解來代替:

反應機理

    鄰苯二甲醯亞胺鹽和滷代烷的反應是親核取代反應,取代反應產物的水解過程與醯胺的水解相似。

   含有a-活潑氫的醛、酮與甲醛及胺(伯胺、仲胺或氨)反應,結果一個a-活潑氫被胺甲基取代,此反應又稱為胺甲基化反應,所得產物稱為Mannich鹼。

反應機理

反應實例

   仲醇在叔丁醇鋁或異丙醇鋁和丙酮作用下,氧化成為相應的酮,而丙酮則還原為異丙醇。這個反應相當於Meerwein-Ponndorf反應的逆向反應。

 反應機理

 反應實例

Pinacol-PinacoloneRearrangement 重排

   當片吶醇類在稀H2SO4存在下加熱脫水時發生特殊的分子內部的重排反應生成片吶酮。如用鹽酸、草酸、I2/CH3COOH、CH3COOH等脫水-轉位劑以代替H2SO4可得相同的結局:

反應機理

      反應的關鍵是生成碳正離子:

反應實例

     醛或酮與a-滷代酸酯和鋅在惰性溶劑中反應,經水解後得到b-羥基酸酯。

反應機理

 首先是a-滷代酸酯和鋅反應生成中間體有機鋅試劑,然後有機鋅試劑與醛酮的羰基進行加成,再水解:

反應實例

   酚與氯仿在鹼性溶液中加熱生成鄰位及對位羥基苯甲酸。含有羥基的喹啉、吡咯、茚等雜環化合物也能進行此反應。

   常用的鹼溶液是氫氧化鈉、碳酸鉀、碳酸鈉水溶液,產物一般以鄰位為主,少量為對位產物。如果兩個鄰位都被佔據則進入對位。不能在水中起反應的化合物可吡啶中進行,此時只得鄰位產物。

反應機理

    首先氯仿在鹼溶液中形成二氯卡賓,它是一個缺電子的親電試劑,與酚的負離子(Ⅱ)發生親電取代形成中間體(Ⅲ),(Ⅲ)從溶劑或反應體系中獲得一個質子,同時羰基的α-氫離開形成(Ⅳ)或(Ⅴ),(Ⅴ)經水解得到醛。

反應實例

    酚羥基的鄰位或對位有取代基時,常有副產物2,2-或4,4-二取代的環己二烯酮產生。例如:

      重氮鹽用氯化亞銅或溴化亞銅處理,得到氯代或溴代芳烴:

      這個反應也可以用新制的銅粉和HCl或HBr來實現(Gattermann反應)。

反應機理

反應實例

    Wittig 試劑與醛、酮的羰基發生親核加成反應,形成烯烴:

反應機理

反應實例

    當醇羥基的b-碳原子是個仲碳原子(二級碳原子)或叔碳原子(三級碳原子)時,在酸催化脫水反應中,常常會發生重排反應,得到重排產物:

反應機理

反應實例

來源:http://muchong.com/t-6093929-1,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有機合成路線

做一個有用有料有情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圖解有機反應機理
    有機化學是研究有機化合物及有機物質的結構、性質、反應的學科,是化學中極重要的一個分支,而其中有機化學反應是有機化學的核心,也是有機合成的基礎。那一個有機反應是如何發生的呢,中間有經歷了哪些複雜的變化?帶著這些疑問,化學家開始研究反應過程中的變化,並提出了有機反應機理的概念。
  • 史上最全最優有機反應機理總結
    反應機理是對一個反應過程的詳細描述,在表述反應機理時,必須指出電子的流向,並規定用箭頭表示一對電子的轉移,用魚鉤箭頭表示單電子的轉移
  • 有機反應機理研究綜述發表
    有機反應機理研究,尤其是催化反應的機理研究已經成為計算有機化學最重要和活躍的領域之一。
  • 共振論與共振結構—有機反應機理系列3
    其實,在有機化學領域也有「共享理論」——共振論。那什麼是共振論?共振論對於有機反應機理又有什麼重要的作用呢?1 共振論 通過介紹苯的結構,我們可以更直觀的了解共振論的定義。弗裡德裡希·凱庫勒於1865年提出了苯環單、雙鍵交替排列、無限共軛的結構,即現在所謂「凱庫勒式」。
  • 動力學同位素效應—有機反應機理系列13
    動力學同位素效應(kinetic isotope effects, KIE)被認為是最直接和有效的研究有機反應機理的方法之一,如應用動力學同位素效應我們可以知道某一特定鍵的形成或者斷裂是否包含在反應的決速步
  • 考前解析|A-level化學有機反應機理(一)——化學反應的本質
    Organic mechanisms也就是有機反應機理,是國內高中完全不會提,可是國外卻很重視的東西,於是,我只有苦逼地重!頭!開!始!學! 要講有機反應機理必須要先從最開始的化學反應的本質講起。 當碳原子「興奮」了之後,3個在p軌道和s軌道雜化形成了四個新的軌道:
  • 親核取代反應機理
    (1)兩種物質參加反應,其反應速率只與其中一種物質(底物)的濃度有關的原因:從機理中看出,該反應是分兩步進行的:第一步,C-Br鍵解離,生成C+離子中間體→單分子親核取代機理的通式為: (4)SN1的特點:①反應分兩步進行②反應速度只與反應底物的濃度有關,而與親核試劑無關③有C+中間體,如果碳正離子連接的三個基團不同,得到的產物基本上是外消旋體
  • 學霸總結:高中有機化學九十六種反應機理,2020高考生不要錯過!
    連續幾年高考中都涉及到了描述有機反應類型,在描述有機反應類型時,必須注意語言的準確性。我們知道,有機反應不同於無機反應,概念間交叉,也有包含與被包含關係,有的反應類型比較難判斷。但是掌握了有機反應機理,那麼反應類型的判斷和官能團的性質就迎刃而解了。
  • 有機人名反應——Corey-Chaykovsky反應
    Reaction)反應機理連結:http://chem.kingdraw.cn/Shortlink?id=20200813162045Corey-Chaykovsky反應是Johnson-Corey-Chaykovsky反應的簡稱,可以縮寫為CCR,是一個用來合成如環氧化合物、氮雜環丙烷和環丙烷這類含三元環結構的有機化合物的有機化學反應。
  • 有機多組分反應-Passerini反應
    Passerini應首次報導於1921年,Passerini三組分反應(P-3CR)是由異腈、羰基化合物和酸三個組分一步反應生成
  • 有機人名反應——Henry 反應(Henry Reaction)
    Henry反應指含α-H的硝基化合物與醛的親核加成反應,產物為鄰硝基醇。因類似於Aldol反應,又稱Nitro Aldol反應。反應通常在鹼催化下進行。 Henry 反應是一類非常重要的有機反應,產物 β-硝基醇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可以進一步轉化為許多重要的產物,如還原得到 β-氨基醇、脫水得到硝基的烯烴化合物、氧化得到硝基的羰基化合物,因而被廣泛地應用於各類醫藥中間體和天然產物的合成。
  • 有機入門三大反應
    理解了電子基本的移動,也就一隻腳踏進了有機的大門,後面的學習也會如有神助。(這篇文章整理自前段時間的回答)1,加成反應-ADDITION REACTION按反應機理一般加成反應分親核加成,親電加成,自由基加成成三種。
  • 八本從事有機化學合成反應工作者必讀的書
    《精細有機單元反應合成技術手冊》一書詳細闡述了氧化、醯化、烴化、氨化、醚化、硝化、磺化、滷化、氰化、酯化、羥基化、還原、重氮化偶合、縮合、環合15個精細有機單元反應的合成技術,並精選了2300餘個合成實例。
  • 一張表格看懂基礎有機化學中有哪些機理
    ,還有重排反應,單電子轉移機理機理和過渡金屬催化的偶聯反應機理。重排反應機理重排反應是有機合成中很常見的一類反應。按反應機理,重排反應可分為:基團遷移重排反應和周環反應。基團遷移重排反應反應物分子中的一個基團在分子範圍內從某位置遷移到另一位置的反應。常見的遷移基團是烴基。
  • 有機化學考研總結——第六彈(縮合反應、胺、含氮芳香化合物)
    >獲取考研真題一、縮合反應1.(動力學控制)由於上述反應可逆,而3個電負性較大的N連在一起不穩定且電子離域範圍小,故熱力學控制趨向於對苯環親電取代生成偶氮苯。d. 偶氮化合物的顯色:離域範圍越大,相鄰分子軌道間能量差越小,需要的能量少,吸收的光波長較長,顯示出的顏色向藍偏移。4. 芳香親核取代(1)
  • 北大化院大牛力薦的反應機理書籍,讓你徹底吃透反應機理!
    有機反應機理是有機化學的核心,每一個滿懷抱負的有機化學家都嘗試寫出合理的有機反應機理。
  • 有機人名反應——Hiyama-Denmark偶聯
    Hiyama-Denmark偶聯(Hiyama-Denmark Coupling)Hiyama-Denmark偶聯反應是Hiyama偶聯反應的改進,在這種偶聯反應中,鈀催化的脫質子化矽醇與乙烯基和芳基滷化物偶聯生成交叉偶聯產物。
  • 有機矽單體合成反應催化機理研究取得新進展
    其實,有機矽產品的應用範圍遍及我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航空、建築、電子電氣、紡織、汽車、機械、皮革造紙、化工輕工、金屬和油漆、醫藥醫療等等。其中,有一種單體—二甲基二氯矽烷(簡稱M2)是合成有機矽產品最重要且用量最大的單體,主要作為矽橡膠、矽樹脂、密封膠、塑料等的原料,約佔有機矽行業單體產量的90%,它的生產技術和水平是決定有機矽工業的關鍵。
  • 有機人名反應——Corey-Bakshi-Shibata還原反應
    Reduction)反應機理連結:http://chem.kingdraw.cn/Shortlink?還原,也稱Itsuno-Corey還原,是酮在手性硼雜唑烷(CBS催化劑)和乙硼烷的醚溶液催化下被立體選擇性還原為醇的有機反應。
  • 貴州大學824有機化學考研全套分享
    【導語】貴州大學824有機化學考研全套現分享給大家。本學習資料內容豐富全面,共分為6個部分,12種電子書。1.歷年考研彙編貴州大學824有機化學歷年考研彙編2.指定教材筆記、課後習題和名校考研詳解胡宏紋《有機化學》(第3版)(上、下冊)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3.指定教材配套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