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serini應首次報導於1921年,Passerini三組分反應(P-3CR)是由異腈、羰基化合物和酸三個組分一步反應生成。α-醯氧基羧醯胺的反應。反應在室溫或低於室溫條件下,惰性的非質子性溶劑中進行,底物濃度較髙時對反應有利。底物中的羰基化合物幾乎不受限制,全氟代的醛或酮也能參與該反 應,只有一些立體位阻太大的α, β-不飽和醛酮難以進行,底物酸可以用一些無機酸代替。
反應有兩種可能的機理:離子型機理和協同機理。對於離子型機理而言,如上所示,反應在一些極性溶劑(如甲醇或水)中進行時,為離子型機理。質子化的羰基化合物受到異腈的親核加成,生成腈鎓正離子,接下來再受到羧酸根離子的加成,最後,醯基轉移、異構化,得到最終產物酯。
對於協同機理而言,如下所示,反應傾向在非極性溶劑中進行,三個底物經過五元環過渡態縮合,然後醯基轉移至鄰近的羥基上,得到產物,該反應的動力學結果也證實了Passerini反應的協同機理存在三分子結合的步驟。
由於P-3CR反應的產物是多官能團化合物,也是重要的有機中間體,貝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因此有關PCR反應應用的報導較多。Kaim等報導了一種新的P-3CR反應:在甲醇溶液中,異腈與酚衍生物和醛或酮反應,以較好的產率得到α-烷氧基醯胺。
Gulevich等對三氟甲基羰基化合物參與的PCR反應進行研究,以較好的收率得到了帶有三氟甲基的產物。
Zhu等報導了在強氧化劑O-碘醯基苯甲酸(IBX)的作用下。用醇替代醛進行的P-3CR反應,該反應的一個突出優點是特別適用於替代一些不穩定醛參與反應。
Neo等通過β-羰基醛與異腈、醋酸的P-3CR反應,先形成β-羰基乙醯氧基醯胺,然後將其在 氯化銨的水溶液中用鋅粉還原,得到β-羰基醯胺類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