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雨暴雨持續肆虐 吉林官方全力迎戰極端天氣

2020-12-05 閃電新聞

中新網長春11月19日電 (記者 郭佳)遭受罕見凍雨、暴雪災害的中國東北省份吉林,19日夜間仍是大雪紛飛,災情仍在持續發展。吉林省氣象臺消息稱,該省中北部地區未來仍將有暴雪或大暴雪。

吉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19日晚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通報受災情況。

截至19日14時,吉林省有110條66千伏線路、719條10千伏線路和26300餘臺臺區停運,造成102.44萬戶停電。

目前,吉林省高速公路全面封閉,大部分班線客運、旅遊包車處於停運狀態,境內鐵路運輸已停運201列次,變更18列次,長春機場仍處在關閉狀態,但普通國省幹線公路尚未封閉交通。

由於輸電線路受損,吉林省多地因地方電力故障共導致通信業務基站中斷9703站次,對局部區域手機通話、上網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目前,吉林省大部分城市供水、供氣、供熱保障基本正常。不過,省會長春因供電系統出現故障,重要水源地石頭口門泵站停止向部分水廠供應原水,市區水壓明顯下降,部分城區停水;受停電、停水影響,已有12718萬平方米供熱面積不能正常供熱。

極端天氣雖然來勢洶洶,但吉林官方正在有序應對。目前,吉林省各部門已累計派出數千人,投入大量機械設備,搶修輸電線路和通訊業務基站;省內各地亦調集大量人力、物力除冰清雪。

同時,中國國家電網委派的專家組已抵達吉林,他們曾處理過中國2008年那場雨雪冰凍災害;中國鐵路瀋陽局安排125列電力機車、動車組除冰車赴吉林省開展除冰作業。

截至記者發稿時,經過全力搶修,吉林省已恢復供電42.39萬戶,重新運轉6169個通訊業務基站,石頭口門泵站亦恢復供電,解決了長春大部分居民用水的供應。(完)

【編輯:黃鈺涵】

相關焦點

  • 極端天氣接連肆虐全球 北極圈氣溫達30攝氏度
    央視網消息:今年7月,全球多地高溫、乾旱、災難性降水等極端天氣頻發。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26日在其網站上發表文章說,極端天氣在全球接連發生,無疑是氣候變化的結果。高溫肆虐歐洲 北極圈氣溫達30度世界氣象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歐洲正在經歷一波罕見的高溫天氣侵襲,除了忍受熱浪煎熬的西歐、南歐等地區,北歐地區也正遭遇持續高溫,北極圈內氣溫已達到30攝氏度,挪威和芬蘭也分別出現了33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由於天氣異常乾燥,瑞典在7月中旬已報告大約50起森林火災。
  • 吉林空管分局氣象臺設備室凍雨天氣除冰護航
    中國民航網通訊員 宋宇寧 報導:近日受極端冰雪天氣影響,機場跑道旁氣象設備出現冰凍情況,吉林空管分局氣象臺設備室為保障航班正常運行,為航空用戶提供精確氣象數值,連夜組織線上動員會議並成立除冰小組。 此次凍雨,是近年來對氣象設備造成危害最大、維護難度最高的一次極端天氣,吉林空管分局氣象臺設備室不畏艱難,迎難而上,面對強冷空氣的侵襲毫不退縮,
  • 極端天氣詞彙
    貴州、雲南等省部分地區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乾旱,沙塵暴肆虐北方大部分地區……不僅是在中國,近期全球範圍內多國出現了極端天氣頻發的狀況。我們經常在天氣預報中聽到有關惡劣天氣的報導,在這裡就向大家介紹一些極端天氣的相關詞彙。
  • 冷空氣「發威」 中東部地區雨雪繼續肆虐
    中新網11月20日電 綜合消息,冷空氣持續「發威」!昨日,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地出現中到大雪、雨夾雪或雨轉雪,局地有大暴雪或特大暴雪。中央氣象臺預測,20日至22日,受冷空氣影響,中東部地區將繼續有大範圍雨雪降溫過程。資料圖:11月19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迎來大暴雪天氣。圖為中央大街上的雪人吸引遊客。
  • 不僅暴雨、颱風!最近全球極端天氣「扎堆兒」啦?!
    在我國,今年汛期強降雨、颱風、強對流等天氣輪番來襲而在東亞季風區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也時有發生放眼全球高溫、暴雨、颶風、洪災這些天氣氣候事件是「扎堆兒」了嗎?一起來看一下!韓國近日,受持續強降雨影響,韓國多地遭暴雨侵襲,引發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中部和西南部等地遭到嚴重破壞。與此同時,今年第5號颱風「薔薇」在8月10日登陸韓國南部,造成一萬多處設施遭破壞,7000多人轉移安置。根據韓國氣象部門,受颱風等天氣系統影響,韓國今年將迎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長雨季。
  • 全球氣候異常 北半球暴雪肆虐南半球暴雨成災
    北半球嚴寒南半球暴雨  中新網1月7日電 綜合媒體報導,1月7日歐洲各國極端天氣持續,交通幾近癱瘓,民眾生活極為不便。挪威氣溫降至零下41度的極低溫,義大利暴雨不斷致使河水猛漲,而法國有3人因大雪引發的交通事故喪生。  目前英國近半個國家的領土都處在冰雪封鎖之下。
  • 南方暴雨連連、北方熱浪滾滾!極端天氣為何扎堆來襲?
    來源:國是直通車「買單」時間逼近△ (資料圖)南方暴雨。中新社記者 張浩鉞 攝6月打開了南方的「水龍頭」,也打開了北方的「燒烤爐」。監測顯示,今年南方的暴雨和北方的高溫天氣都甚於往年,雲南旱災也持續日久。今年極端天氣為何扎堆來襲?天氣為何越來越不宜人了?
  • 雨雪速報丨專家解讀:凍雨危害大 防禦需注意
    受極端天氣影響,長春市軌道交通臨時停運,部分地區停電停水停暖,高速公路入口關閉、航班取消、部分列車停運,部分景區和圖書館博物館臨時關閉。  外出的市民都看到了,樹上掛起了「冰溜子」,這是氣象觀測定義的雨凇,也是老百姓習慣叫的凍雨。也就是預報中提到的「本次降水過程將伴隨複雜的雨、凍雨、雨轉雪或雪的相態轉換」的一種表現。
  • 全球極端天氣或成常態(圖)
    :洪水肆虐歐亞,奪去數百人生命,百萬人失去家園;而亞洲、北美部分地區經受高溫炙烤,應戰旱情帶來的缺水斷電和糧食危機。洪水肆虐 百萬人失去家園7月9日,俄羅斯舉國哀悼洪災遇難者。兩天前凌晨突發的暴雨和洪水淹沒了該國西南部克雷姆斯克等3個城市和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村莊的5000多棟房屋。俄方消息稱,已有155人遇難,數百人入院治療,超過萬人受災。災區電力、燃氣、供水系統中斷、鐵路被毀、水質微生物超標……災難規模「空前巨大」,僅救援部隊就已出動超過1萬人。
  • 中國出現南凍北旱極端天氣 北京可能冬天無雪
    ,最低氣溫一度降至零下47.4℃……  按照氣象專家的判斷,包括暴雪、暴雨、大旱、熱浪天氣和熱帶風暴在內的極端天氣事件在全球範圍已變得更為普遍,而我國也正經歷著「旱凍」迎兔春的極端天氣。>  按照氣象專家的判斷,包括暴雪、暴雨、大旱、熱浪天氣和熱帶風暴在內的極端天氣事件在全球範圍已變得更為普遍,而中國也正經歷著「旱凍」迎兔春的極端天氣。
  • 中央氣象臺今年首個暴雪橙色預警發出多地氣象部門積極應對雨雪天氣
    暴雪、暴雨、凍雨、冰凍輪番登場,範圍廣、強度大、降水相態複雜……11月17日至19日,我國中東部遭遇今年入冬以來範圍最廣、強度最大的一次雨雪天氣過程。11月18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冬首個暴雪橙色預警,同時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同日,中東部地區雨雪天氣進入最強時段。
  • 連續40天暴雨預警!瞭望專訪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極端天氣頻發,我們...
    ◆ 6月以來,南方地區降雨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點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澇災害較為嚴重,出現了多年不見的流域洪水等狀況◆ 氣候模式的預估結果表明,如果不控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到21世紀末,陸地區域高溫熱浪事件的發生概率將是現在的5~10倍,極端強降水事件的發生頻率在全球的大部分地區也將有所增加◆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
  • 近期南方暴雨有多暴烈?為何陷入「車輪戰」?未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從6月2日至7月12日6時,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 6月以來,我國南方迎來持續強降雨,呈現出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局地強降水重疊度高等特點。7月4日至10日,重慶、貴州至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今年以來最強降雨過程。
  • 湖北宜昌等地突遭暴雨,為何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
    6月27日,中央氣象臺發出預警,河南東南部、湖北中部和西南部、安徽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大暴雨,局部地區特大暴雨。截止27日下上午10時,湖北宜昌部分地區已經出現60毫米以上的降水,且後續降水一直在持續。從網絡上流傳的視頻和照片看,暴雨已經造成了城市內澇和部分地區的滑坡,對市民的人身安全和個人財產造成了損失。
  • 專家:今年極端天氣並非厄爾尼諾現象所致
    核心提示2014年伊始,異常天氣就輪番在世界各地上演,我國局部地區也深受其害。不少機構預測今年太平洋地區或將面臨厄爾尼諾現象,遭遇洪水、風暴和乾旱侵襲。也有人認為席捲全球的極端氣候是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全球氣候災害頻發的罪魁禍首真的是厄爾尼諾現象嗎?
  • 全球極端天氣頻發 氣候周期變化還是全球變暖所致?(組圖)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5時13分報導,俄羅斯大火持續肆虐、巴基斯坦持續強降雨、中歐多國暴雨成災、阿根廷寒流冰凍,最近,全球各地的極端氣候現象似乎成了「家常便飯」。異常天氣今年為何如此猖狂?多災多難的地球能否做到防患於未然?  今年3、4月份國內的極端天氣就頻頻發生。
  • 福建省全力迎戰颱風「黑格比」
    省防指啟動防颱風Ⅱ級應急響應福建省全力迎戰颱風「黑格比」3日14時,省防指再次與福州、寧德、平潭三地視頻連線,點對點指導防禦颱風工作。3日夜間到4日上午,中北部沿海地區有中到大雨,寧德(福鼎、霞浦、柘榮)有暴雨到大暴雨,福州和莆田局部有暴雨。4日白天到5日白天,中南部地區有大雨到暴雨,南部地區局部大暴雨。各級各有關部門進一步落實落細防禦措施。截至3日17時統計,福州、寧德、平潭養殖漁排上老弱婦幼1244人、勞動力15174人已全部撤離上岸,海上作業漁船1290艘已全部撤離到安全區域。
  • 18-19日吉林省罕見雨雪冰凍天氣降水量突破多項同期歷史極值
    受江淮氣旋北上影響,11月17日中午開始至20日11時,吉林省出現明顯雨雪冰凍天氣,強雨雪主要出現在18-19日。白城和松原地區以雪為主;四平、長春、吉林北部和延邊北部則為雨或凍雨轉大到暴雪,轉雪時間為19日凌晨到上午;其他大部地區則以雨為主,19日午後到傍晚才陸續轉為小到中雪。
  • 厄爾尼諾與全球極端天氣事件
    預計將在今夏持續加強,並至少維持到秋季,可能達到強厄爾尼諾事件。   厄爾尼諾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平均海表溫度持續偏高的一種現象。目前,科學家採用赤道中東太平洋平均海表溫度距平(指當前值與常年同期值之差)作為厄爾尼諾事件的判定依據。當海水表面溫度持續3個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表明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當海水表面溫度持續6個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則確認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 極端天氣正猛攻我國?東北冷渦發飆,超黑色暴雨突襲遼寧錦州
    6月3日,對於我國很多地方來說,平靜天氣是天氣的主題,在6月3日下午的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雲圖上可見,我國中東部很多地方都被明亮陽光照射著,在炙熱陽光的烘烤下,我國從黃河中下遊一直到長江中遊的很多地方氣溫迅速升高,尤其是河南湖北河北等地更是出現了35度以上的高溫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