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有多神奇?兩個意義相反的字能組成一個煥然一新的詞語

2020-12-04 文刀小六

【摘要】轉義複詞是一類特殊的複合詞,它主要由兩個意義相反或相對的單音節詞素構成,相較於原來的詞素義,轉義複詞的詞義出現了較大的轉化。轉義複詞最先出現在古代漢語中,現代漢語中的轉義複詞則繼承和發展了古漢語中的轉義複詞。本文通過對羅列出的現代漢語中的130個轉義複詞進行歷時的考察,具體分析了古代漢語對現代漢語中的轉義複詞的影響,同時側重從認知語言學的的角度,利用隱喻和轉喻理論對轉義複詞的歷時的轉義過程作出具體分析和認知方面的闡釋。

一、轉義複詞在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中的界定

古代漢語中,有一類特殊的複合詞值得注意,它「是由兩個意義相對或相反的單音節詞素合成的,其複合詞的意義既不同於兩個詞素中的任何一個,也不是兩個詞素意義的簡單相加,出現詞義轉化的現象,這種複合詞叫做轉義複詞」。

比如,在古代「消息」原是指單音節詞「消」和「息」的並列,可以被看成是一個短語。「消」的意義是消亡,「息」的意義是生長。如《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高亨註:「消息猶消長也。」 漢代孔融的《肉刑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繩之以古刑,投之以殘棄,非所以與時消息也。」此二例中的「消息」均指消亡生長意義的複合,也可以認為其義即為變化。但是後來「消息」的意義不再僅僅只是變化的意思,慢慢地有了其它的意義,比如音訊,徵兆。例如漢代的蔡琰《悲憤詩》:「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裡。」這裡的「消息」指的就是「音訊」。而宋代的陳與義的《懷天經智老因訪之》詩中:「客子光陰詩卷裡,杏花消息雨聲中。」 其中的「消息」則應該為解釋為「徵兆」。

由此可見「消息」這個詞在古代確實經歷了一個詞義引申轉化的過程,經歷了由一詞一義轉化到一詞多義的變化。像這樣的詞即是較為典型的轉義複詞。這樣的詞還有春秋、尋常、方圓、寒暄、出入等等。

那麼,在現代漢語中是否還有這樣的轉義複詞呢?應該說是有的!

在現代漢語的詞彙劃分中,從構詞法的角度把詞彙一般分為單純詞和合成詞兩大類,再由合成詞劃分出複合詞,而複合詞的定義一般是由詞根和詞根構成的詞。在複合詞中,根據詞根和詞根組合的方式,一般又可分出聯合式、偏正式、述賓式、述補式、主謂式、量補式等六個大類。其中聯合式複合詞中的幾類特殊複合詞往往受到較多的關注,比如同義複合詞、反義複合詞以及偏義複合詞。而我們所說的轉義複詞事實上也包含在聯合式複合詞中,但卻很少有人研究!究其原因,這是由轉義複詞在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中的不同地位造成的。

在古代漢語中,轉義複詞的定義是較為明確的,其地位是基本上被認可的,然而在現代漢語中我們會發現轉義複詞的定義出現困難,因而在考察詞彙在古漢語中的意義和現代漢語意義的歷時的轉化繼承關係時,很少人單獨抽出轉義複詞作為對象研究,而是放到一個更大或更容易的視角考察,比如考察基本詞或者複合詞,反義複詞和偏義複詞。

其實,在古代漢語中,轉義複詞的定義可以歸納為兩條基本標準

(1)轉義複詞由兩個意義相反或相對的單音節詞素構成。

(2)轉義複詞的意義不同於兩個構詞詞素中任何一個的意義,也不等於兩個構詞詞素意義的相加,也即詞義出現轉化。

第一條標準排除了只由一個詞素構成的單音詞還有聯綿詞,也排除了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多音節複合詞,當然這類詞本身在古代漢語中就極少。

第二條標準是最核心的標準,它規定了轉義複詞只能是意義相對於原來的詞素義有轉化的詞語。如果複合詞的意義相對於原來的詞素義沒有轉化,則不能被認為是轉義複詞,而應該看成是兩個詞的並列或者短語,比如愛憎、安危、悲喜、存亡、得失、剛柔、供需、好惡等等,而像前文所列的消息、春秋、尋常等詞語則可以被認為是較為典型的轉義複詞。

可是這些古代漢語中被認為是典型的轉義複詞,其在現代漢語中往往它們的原意已經不再使用,而它們的引申義和轉化義成為了這個詞的基本意義,那麼,這些詞還能算做現代漢語的轉義複詞嗎?還有在現代漢語中一些詞語,它們也是由意義相反或相對的詞素構成,其詞義相較於原來的詞素義也不同,例如開關、好歹、反正、橫豎、操縱等,這些詞在古代可能只是表示反義並列的短語,而在現代漢語中它們的意義卻經歷了較大的變化,並且這一變化應該是在近代以來發生的,這不同於那些在古代就已經經歷了意義的轉化並且一直保留其轉化義到現在的轉義複詞,如前文所列出春秋、尋常等詞。

那麼它們算不算轉義複詞?應該說,不論是古代漢語中的典型的轉義複詞,還是現代漢語中新出現轉化意義的由相反相對的單音節詞素構成的詞彙,借鑑古代漢語對轉義複詞的定義,也即前文所述的兩條標準,我們可以認為它們都是轉義複詞。

值得指出的是,轉義複詞和偏義複詞是比較容易發生混淆的,和轉義複詞一樣,偏義複詞也是由兩個意義相反或相對的詞素構成,但是它的兩個詞素中有一個意義是不起作用的,僅僅是陪襯,也即是詞義發生偏落的現象。比如妻子、國家、窗戶、人物、睡覺等等。這類詞在現代漢語中大概30個左右。而區分轉義複詞和偏義複詞的關鍵則在於轉義複詞的詞彙義相對於原來的詞素義是經過了轉化的,而偏義複詞的詞彙義仍然保留在它的某一個詞素義中。

但是有些詞可能很難區分,比如「動靜」這個詞,我們一般認為「動靜」是偏指「動」的偏義複詞,但是其實它也是一個轉義複詞,相對於原來僅表示運動和靜止意義的詞素義,這個詞還可以表示情況及消息的意義,例如那邊有點動靜。這些既屬於偏義複詞又可以劃為轉義複詞的詞語還包括長短、燈火、甘苦、好歹、緩急、面目、是非、兄弟、行止等。

二、轉義複詞在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中的分布與構成

那麼,我們可以根據前文所論述的古代轉義複詞的標準,定義現代漢語中的轉義複詞,並羅列出現代漢語中的轉義複詞。而事實上對現代漢語而言,其轉義複詞的標準跟古代漢語是基本一致的,判斷一個詞是否是轉義複詞最基本的仍然是看它是否由兩個意義相反相對的詞素構成,同時看它的詞彙義相較於原來的詞素意義是否出現轉化。

根據這兩個標準,本文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列出了130個現代漢語中的轉義複詞,可以說轉義複詞和偏義複詞一樣應該是一個閉合的類,這裡所列的詞彙雖然不能一一列出現代漢語中全部的轉義複詞,但基本上包含了轉義複詞的絕大部分,這些詞也是較為典型的轉義複詞。

暗淡 標本 彼此 筆墨 裁縫 長短 沉浮 乘除唱和 出入 尺寸 操縱 遲早 出納 春秋 出沒雌雄 旦夕 大小 動靜 東西 得失 燈火 多少反正 風浪 分合 腹背 方圓 夫婦 父母 俯仰幹支 骨肉 甘苦 剛柔 廣狹 貴賤 綱目 規矩紅白 好歹 厚薄 緩急 晦明 橫豎 寒暄 黑白呼吸 呼應 加減 進退 斤兩 江湖 進出 經緯經濟 開關 開合 口舌 來往 來回 冷暖 離合留別 裡外 領袖 面目 眉目 明暗 買賣 矛盾內外 皮毛 輕重 前後 起伏 起落 清濁 親疏強弱 枯榮 兒女 日夜 收發 上下 始終 升降生熟 生死 深淺 伸縮 首尾 水火 水陸 疏密順逆 死活 天地 頭尾 瑕瑜 虛實 聽說 吞吐萬一 尋常 早晚 左右 手腳 深淺 盈虧 曲直是非 手足 兄弟 消息 行止 雲雨 炎涼 雅俗陰陽 幽明 有無 遠近 源流 宇宙 皂白 朝夕縱橫 漲落

考察以上所列出的轉義複詞,可以發現轉義複詞詞素基本上由名詞、動詞和形容詞性質的詞素構成。其中,形容詞性詞素的轉義複詞44個;動詞性詞素轉義複詞37個;名詞性詞素轉義複詞43個;其他諸如數量詞尺寸、尋常、萬一等。如下表:

由上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轉義複詞詞素構成基本上是由三類詞性的詞構成的,即名詞、動詞、形容詞。這是由於古代漢語的單音節詞在產生之初基本上就是這三類詞性,而現代漢語中的轉義複詞詞素都是由古代漢語繼承下來的,所以其在構成上也就自然而然地受到古代漢語的影響。

其實,轉義複詞受古代漢語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詞素的構成上,事實上現代漢語中的轉義複詞的轉化引申義多數在古代漢語中就已經完成了轉義轉化,而在現代漢語中新出現轉化義的轉義複詞則相對較少。

對前文說羅列出的轉義複詞做一個統計,從下表可以發現在古代就已經完成轉化引申的複合詞約有113個,佔總數的87%;而在近現代新出現轉化義的複合詞只有17個,僅佔總數的13%。這些詞包括標本、裁縫、操縱、出納、反正、進出、開關、矛盾、上下、始終、聽說、萬一、早晚、經濟、橫豎、好歹、死活。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詞有的在古代就已經是轉義複詞了,只不過在近現代才新出現了轉化的意義。這也進一步說明近現代才出現轉義的轉義複詞相較於從古代漢語繼承的轉義複詞而言是相當少的。

三、轉義複詞的轉義類型分析及認知解釋

如果對前文所列出的轉義複詞的轉義過程進行考察的話,會發現基本上對所有的轉義複詞而言,其意義轉化都經歷了一個大致相似的過程。用圖示來表示的話,如下圖:

如圖所示,所有的轉義複詞在最開始都要經歷經歷一個由短語變詞的過程,也即是要從一個由意義相對或相反的並列式短語變為一個複合詞的過程,這其實是很容易解釋的,古代漢語詞彙是單音節詞佔優勢的,而現代漢語詞彙則是多音節雙音節詞佔優勢,漢語詞彙經歷了一個由單音節詞佔優勢變化為雙音節詞佔優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單音節詞由詞變為詞素,再由詞素構成一個新的複合詞,對轉義複詞而言,就是短語變詞的過程。

對轉義複詞而言,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不單單是短語變成了複合詞,原來的意義其實也經歷了一個較大的變化,即原來的短語表示相反或相對的並列意義,變成一個複合詞後,其詞義也會經歷一個轉義過程。

例如,筆墨原指毛筆和墨汁的並列意義,在最初它可以理解成一個短語,《漢書·揚雄傳下》:「上《長楊賦》,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為主人。」 再後來筆墨由一個短語變成了複合詞,這期間它的意義也隨之變化為文字、文章或其它詩畫書文作品。漢代王充《論衡·亂龍》:「子駿漢朝智囊,筆墨淵海。」清代袁枚《隨園詩話》卷二:「漢魏名人筆墨俱在,淮南王劉安隸書最工,自曹子建以下,稍近鐘王風格。」

這裡要指出的是轉義複詞的轉義過程並非只是單一的鎖鏈式的,由A到B,再由B到C,這樣的過程,例如筆墨、消息、尋常;它還可以是放射式的,由A到B,由A到C,由A到D,例如寒暄、領袖;甚至可以是兩種方式交叉的,由A到B,由B到C,再由B到D。由於文獻材料的缺乏和難於統計分析,對轉義複詞的歷時變化往往顯得過於散亂而難以描寫,而不少轉義複詞的歷時變化過於複雜,這也加大了研究的難度。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樣的轉義變化就是毫無規律可言的,事實上這種意義轉化的過程是可以有理據的,關於這種轉義過程的理據分析,可以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做出闡釋,具體來說這種轉義過程的完成依靠兩種主要方式——隱喻和轉喻!

隱喻和轉喻作為人類認識世界的兩種重要的認知方式,在轉義複詞的轉義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事實上,轉義複詞的引申轉化基本上都能從隱喻和轉喻中找到認知理據。

轉義複詞轉義過程中隱喻方式的使用,主要可以分為結構隱喻和方位隱喻兩類,其關鍵在於兩個概念領域存在著相似的關係,由一個概念領域向另一個相似的概念領域進行投射,形成隱喻關係,這樣也就形成了轉義複詞的一次意義轉化。

相較於隱喻,轉喻也是轉義複詞意義轉化的重要途徑,二者是無所謂孰輕孰重的。在轉義過程中,隱喻和轉喻互為補充,共同構成轉義引申的兩種重要的認知理據,也共同完成了轉義複詞意義轉化的過程。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隱喻和轉喻在轉義複詞的轉義過程中,對轉義複詞的轉義結果是有一定差別的,具體地說,隱喻所導致的的意義變化多不會引起完成轉義的轉義複詞的詞性變化。而轉義複詞轉義過程中轉喻方式的使用相較於隱喻方式而言,則往往會導致詞性的變化,由此也導致了原詞語法功能的變化!

不過,雖然由轉喻所引起的部分轉義複詞的詞性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卻仍然是較為淺層的,仍然是實詞和實詞之間的轉化(由動詞轉為名詞),而有一類詞則走得更遠,它們的詞性變化是由實詞向虛詞過度的,具體的方式是通過語法化的方式,例如,好歹、死活、橫豎等,已經有人詳細討論過這種詞的轉化過程,不過多是由單個詞入手。而站在轉義複詞的角度則能更清楚地理解這種轉義變化,可以怎麼認為,轉義複詞的轉義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實到虛、逐步深入的過程,而在這種過程之中,隱喻和轉喻起了最為重要的作用。

具體的過程如前圖所示,首先,在轉義複詞產生之初,它是一個由意義相對或相反的詞素構成的並列式短語,在轉變為轉義複詞後經歷了一個由短語變為複合詞的過程,在由短語變為複合詞的同時,其詞義也經歷了一個引申和轉化,而這種轉化正是通過隱喻和轉喻的認知方式實現的,但是整個過程並未結束,在轉義複詞中有較少的一部分詞繼續沿著這樣一個轉義途徑深入地演化,最終藉由語法化的方式完成了由實到虛的轉化,也相應地實現了語法功能的變化。而轉義複詞的這種轉義過程也是符合人類由實到虛、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發展過程的。

相關焦點

  • 現代漢語(複合詞結構)備考建議
    現代漢語(複合詞結構)備考建議複合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不相同的詞根結合而成。從詞和詞根的關係看,主要有聯合型、偏正型、動賓型、主謂型和中補型五種類型。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分析複合詞結構的考題出現頻率不高,但一旦出現便容易成為考生的失分點。短語和句子同樣有五種基本的結構:聯合結構、偏正結構、動賓結構、主謂結構、中補結構。
  • 論漢語方言的語義類型學意義
    總之,「漢語」的特殊性,表現在歷時和共時兩個層面。這兩個層面的材料,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語言面貌並不相同,使得漢語的材料可以看作是類型學最寶貴的材料。這些材料大致包括歷史文獻材料和方言材料兩個大的部分。  (一)歷史文獻材料。「漢語」歷史悠久,有古老的文獻。它們保留了語言演變的痕跡。
  • 黃廖版本《現代漢語》名詞解釋匯總(詳細版)
    多音多義字: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並且不同的讀音又跟不同的字義相聯繫18. 異讀詞:表示同一個意義的詞中的字有不止一種讀音19. 字體:是文字符號的體式,由於書寫工具和承載材料不同等原因,一種文字往往有多種不同的符號體式,既包括歷時的不同體式,也包括共時的不同體式。20.
  • 教師招聘備考:現代漢語(複合詞結構)備考建議
    熟悉掌握複合詞的基本結構相關知識,既可幫助考生更加準確地分析詞語結構,也可幫助分析短語或句子的結構。   一、聯合結構(並列結構)   聯合結構的詞由兩個意義相同、相近、相關或相反的詞根並列而成。有以下三種類型:   1.兩個詞根的意義並列,可以互相說明。
  • 現代漢語的缺點有哪些?
    句群不同於複句,從書面形式看,複句祇有一個句末標點,而句群不止一個句末標點;複句內部的分句結構比較嚴密,常使用成群的或單個的關聯詞語,而句群中的句子和句子之間在結構上比較鬆散,不需要特別使用關聯詞語來表示句子與句子的語義關係;此外,句群還用詞彙手段關聯句子,也即用相同或相似的詞語來關聯,這也是與複句不同的。
  • 多音字:漢語中讀音最多的兩個漢字,最多的1個字有6個讀音
    我們今天廣泛運用的語言當中,多音字有很多。什麼叫多音字?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字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讀音。這種現象只有在漢語當中存在,在其他的任何語言當中可能都找不到。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多音字一般都只有兩個讀音。比如說長,一般有很長(cháng)、長(zhǎng)大兩個讀音。
  • 倉頡造字,「耍」字的下面為何有個「女」字旁?專家:有特殊意義
    那個時候因為社會的發展,結繩記事已經遠遠滿足不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了,所以他們漸漸地發展出了有特殊意義的符號,這樣一來,就漸漸發展出了一套體系。01中國古代的造字法主要有四種: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這也是六書中的前四書。後兩書為轉注和假借,但這兩種方法並未造出新字,只是將原有的文字稍加變形。
  • 外國人的漢語教材,不會讀用諧音標記,網友:漢語比英語難學多了
    如今更不用說,我們的漢語被很多國家列入必修的語言課,就連外國皇室的孩子也在學習漢語。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外國人的那些漢語教材,看看他們都是怎麼在學習的,網友:看過就知道,漢語比英語難學多了!二、 情景對話篇接下來這本教材就比較厲害了,這是韓國的漢語教材。從教材中我們可以看到韓國的教材還是比較有意思,比較貼近生活,並且語言也非常的幽默。韓國的教材是通過情景對話的方式讓學生記住一個核心短語。
  • 漢語真的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嗎?
    那是因為在拼音上的寫法一樣的漢字,有四個音調,比如說詞語「挑水」和「跳水」,兩個字拼音寫法一樣,但是音調是不同的,當然了,詞語的意思也是不一樣的。二、漢字的演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漢字還保留有象形文字的特徵,不是能用規律來總結出來的,像「大」、「犬」、「太」,外國人如果來辨認這幾個字肯定就蒙圈了,雖然就是多一點、少一點的事兒,但是字的意思就大不一樣了,還有偏旁部首,每個的寫法、筆畫順序都是有講究的,不像英語
  • 讀《漢語史稿》|漢語的近親有哪些?
    ▍對很多北方人來說,粵語和外語沒多少區別實際上,我們應該知道,語言的分類是一個政治學問題,而不是一個語言學問題。就比如這屆世界盃大熱的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兩國原本同屬南斯拉夫,民族都是斯拉夫人,語言相通,只不過塞爾維亞人用西裡爾字母拼寫,克羅埃西亞用拉丁字母拼寫。語言學家認為他們是同一種語言,但是兩個國家都堅稱是兩種不同的語言。
  • 漢語詞彙的容量資源
    常用的漢語詞彙主要是兩字詞彙、三字詞彙、四字詞彙以及五字詞彙。先看兩字詞彙理論上最多會有多少呢?就是這 一千五百個漢字所組成的兩字詞彙理論上的最大容量!例如『煤』字,可以組成~煤炭、煤礦、煤爐、煤煙、煤窯、……等等,理論上可以與其它1500個字有1500種組詞或者叫組合!這樣減去這個字,剩下的1499個字中的一個,如『煙』字,就可以組成『煙煤』、煙花、煙囪、煙雲、煙霧、煙雨、煙道、香菸、菸蒂、煙盒、煙廠、菸鹼等理論上有1499種組詞。
  • 學術人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古近代漢語同形字考釋與研究」獲結...
    《俗務要名林》疑難建築詞語「押壁」考釋,《敦煌研究》2019年第6期,CSSCI收錄。 4.「逆靼」考——兼談詞語考釋中的三個問題,《語文研究》2019年第3期,CSSCI收錄。 5.《日用俗字》疑難農業詞語考釋六則,《中國農史》2018年第1期,CSSCI收錄。
  • 專家:學者舉報《現代漢語詞典》有思想僵化之嫌
    前日,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敏生、「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翻譯家江楓等一百多名學者聯合向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語委舉報,稱商務印書館今年出版的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收錄「NBA」等239個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等法規。
  • 沈國威︱二字詞、言文一致與漢語詞彙體系的近代重構
    進入二十世紀以後的十餘年間,漢語的詞彙系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巨變具體地表現在短時期內新的詞彙單位,即「新詞語」的大量增加。王力指出:這一時期「現代漢語新詞的產生,比任何時期都多得多。佛教詞彙的輸入中國,在歷史上算是一件大事,但是,比起西洋詞彙的輸入,那就要差千百倍」。
  • 《現代漢語詞典》APP上線 李瑞英錄製標準普通話音頻
    《現代漢語詞典》APP在全貌呈現《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內容的基礎上,依據《新華同義詞詞典》《新華寫字字典》《通用規範漢字字典》等辭書內容開發了同義詞反義詞(10000多組)、同義詞辨析(3000多組)、漢字動態標準筆順(3500字)、字級等增值服務,邀請中央電視臺著名新聞主播李瑞英製作了全詞典69000個字詞的標準普通話音頻。
  • 讀懂《芬尼根守靈夜》中的漢語
    其主要原因是它糅合了80多種語言,其中更有大量杜撰詞。這些自造詞被稱為「混成詞」(portmanteau words),指多個單詞或全部或部分重新排列組合、增刪字母,不存在於字典,不合語法規範。喬伊斯的母語是英文,熟練掌握的外語還有義大利語、法語、德語、拉丁語,不懂中文的他卻用了令人驚嘆的中文詞彙。姑且不計必須引用中文的中國典故,僅在語言學和文體學意義上,《守靈夜》所使用的漢語至少有130處。
  •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筆記 丨認知學派的分析思路
    認知語言學:始於喬姆斯基,但是和喬姆斯基走上了相反的道路,認知語言學不承認語言是大腦中的一個自主的組成部分,而是假設語言是人的認知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研究語言必須從認知的角度對語言作出更有說服力的解釋。
  • 發揮漢字聯想記憶法的作用(漢語推廣經驗談)(圖)
    圖為李祿興老師在教學中  認漢字是外國人學習漢語的一個關鍵所在。漢字教學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著漢語教學的整體效果。  心理學和記憶學的理論告訴我們,聯想記憶法是幫助記憶的一個有效手段。記得有一個美國學生告訴我,他是怎麼記住「吃」這個字的。他說,吃東西當然用嘴了,所以左邊是「口」,右邊呢,上面像一雙筷子,下面像個飯碗。這樣一來,他就能迅速認出和寫出「吃」這個字了。當然,他的這種記憶和拆解不符合漢字的歷史,不是科學的漢字學。所以我們提倡「聯想記憶法」,而不提倡「聯想教學法」。
  • 抖音帶火生僻字,對傳播漢語文化來說是好事?
    中華文化的美妙,不僅在於漢語已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語言,還在於其衍生到的各個領域,今天就拿國風歌曲說一說。好的一方面,《生僻字》是一個例子,讓許多國人恍然大悟,啊,原來這個字這麼讀,又或是讓大家了解到漢字竟然如此奇妙,各種組合,各種平仄。但是,抖音上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歌(此處尤指國風歌),帶偏了太多缺乏求知精神的網友和一些腦殘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