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這些年逐步繁榮強大起來,在世界上也有了話語權。雖然人們開始生活在安樂祥和之中,但我們仍舊時時憶苦思甜,不忘中國的苦難、先烈的付出,以及那些在苦痛中掙扎的歲月。其中抗日戰爭就是我們最不能忘卻的艱苦歲月之一。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件爆發,日本正式對中國發起侵略,自此中國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艱苦奮戰。那時,日軍在我國大肆燒殺搶奪,盤踞在東北26年之久,給我國人民帶來了嚴重的傷害。如果看過抗日老兵的回憶錄,我們就會發現,他們印象中的日本兵雖然槍法很準,但是普遍很矮。而從一些歷史資料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老照片裡的日本兵的確身材矮小,在人群中十分好辨認。這不禁讓人恍然大悟,我們熟知的「小日本」之稱竟然真的是根據他們的身高來取的。
至於日本士兵為何普遍矮小,也有著多方面的原因,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們的飲食結構了。古代的日本崇尚中土之風,佛教在日本十分流行,而佛教奉行不飲酒不食葷,於是受此影響,素食主義便在日本國內風靡一時。而日本史上還曾有過天皇直接下令禁止食用除魚以外的肉食的歷史,於是這就使得全體的日本國民都吃起了素。長期吃素缺少蛋白質的攝入,導致飲食結構失衡,因此日本國民的身材就逐漸矮小起來。
眾所周知,日本靠海而生,不管有多繁榮,本質上也只是一個島國,資源匱乏,國土面積狹小,且大部分土地為山地、丘陵,缺少平原,無法發展畜牧業,只能以魚類為主要肉食。同時,由於過去的防護措施不足,日本頻繁的海嘯、地震造成人口和資源都大量流失。而在活下來的人中,身材較高大的人難以獲取足夠的食物,漸漸在多次自然災害中就被淘汰了,因此存活下來的都是矮個子了。
此外,日本人的矮小可能與其基因也有很大關係。早前日本人口主要由島上的原住民繩文人和外來的彌生人組成,而如今的日本人多是兩者的混血。繩文人長相輪廓鮮明,毛髮濃重,但身材較矮,而這種身高基因顯然十分頑強,以至於後世的日本國民也大都只有1.5米左右的身高。
因此這一切都是有源頭的。後來在日軍侵華時期,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後的改革,飲食結構已經改善了不少,但人體發育時期營養不良帶來的結果是很嚴重的,吃上肉後大多數人都只是長得更為健壯,身高卻難以再次發育了。
而如今吃過苦頭的日本十分重視兒童發育時期的營養,規定小孩都要喝牛奶吃肉。經過長期的重視,日本國民的身高有了明顯提升,總算不再是二戰時全民一米六的境況了。
抗日時期那些日本兵身高遠低於我國士兵卻能肆意欺辱我們,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我們不夠強大,如今我們的實力已經不容小覷,對於任何想要侵犯我國的人,我們都將予以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