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日本,看起來他們還真是有點矮小

2020-12-04 天下將令

在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這些年逐步繁榮強大起來,在世界上也有了話語權。雖然人們開始生活在安樂祥和之中,但我們仍舊時時憶苦思甜,不忘中國的苦難、先烈的付出,以及那些在苦痛中掙扎的歲月。其中抗日戰爭就是我們最不能忘卻的艱苦歲月之一。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件爆發,日本正式對中國發起侵略,自此中國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艱苦奮戰。那時,日軍在我國大肆燒殺搶奪,盤踞在東北26年之久,給我國人民帶來了嚴重的傷害。如果看過抗日老兵的回憶錄,我們就會發現,他們印象中的日本兵雖然槍法很準,但是普遍很矮。而從一些歷史資料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老照片裡的日本兵的確身材矮小,在人群中十分好辨認。這不禁讓人恍然大悟,我們熟知的「小日本」之稱竟然真的是根據他們的身高來取的。

至於日本士兵為何普遍矮小,也有著多方面的原因,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們的飲食結構了。古代的日本崇尚中土之風,佛教在日本十分流行,而佛教奉行不飲酒不食葷,於是受此影響,素食主義便在日本國內風靡一時。而日本史上還曾有過天皇直接下令禁止食用除魚以外的肉食的歷史,於是這就使得全體的日本國民都吃起了素。長期吃素缺少蛋白質的攝入,導致飲食結構失衡,因此日本國民的身材就逐漸矮小起來。

眾所周知,日本靠海而生,不管有多繁榮,本質上也只是一個島國,資源匱乏,國土面積狹小,且大部分土地為山地、丘陵,缺少平原,無法發展畜牧業,只能以魚類為主要肉食。同時,由於過去的防護措施不足,日本頻繁的海嘯、地震造成人口和資源都大量流失。而在活下來的人中,身材較高大的人難以獲取足夠的食物,漸漸在多次自然災害中就被淘汰了,因此存活下來的都是矮個子了。

此外,日本人的矮小可能與其基因也有很大關係。早前日本人口主要由島上的原住民繩文人和外來的彌生人組成,而如今的日本人多是兩者的混血。繩文人長相輪廓鮮明,毛髮濃重,但身材較矮,而這種身高基因顯然十分頑強,以至於後世的日本國民也大都只有1.5米左右的身高。

因此這一切都是有源頭的。後來在日軍侵華時期,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後的改革,飲食結構已經改善了不少,但人體發育時期營養不良帶來的結果是很嚴重的,吃上肉後大多數人都只是長得更為健壯,身高卻難以再次發育了。

而如今吃過苦頭的日本十分重視兒童發育時期的營養,規定小孩都要喝牛奶吃肉。經過長期的重視,日本國民的身高有了明顯提升,總算不再是二戰時全民一米六的境況了。

抗日時期那些日本兵身高遠低於我國士兵卻能肆意欺辱我們,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我們不夠強大,如今我們的實力已經不容小覷,對於任何想要侵犯我國的人,我們都將予以反擊。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最倒黴的人,身高1.8米也是錯?被日本強徵只為改良人種
    說起二戰大家都不陌生,畢竟二戰應該是史上最慘烈的戰爭了!對全人類造成的傷害是前所未有的,據不完全統計二戰期間共有7000萬人死亡,13.億人受傷,共死傷兩億人!兩億人是什麼概念?知道現在英國也只有6000多萬人口。二戰時期死傷的總人口是現在英國總人口的三倍!
  • 古代日本人矮到什麼程度?他們實施了人種改造計劃,結果成功了
    歷史上日本多次侵華,被國人稱為「倭寇」,這個稱呼源於古代對日本國的稱呼「倭國」。「倭」字意為「順兒」;一說,「倭」為「矮小」之意。民間說法:日本人長得像倭瓜一樣大小。雖然這不過是一句玩笑話,但是也道出了一個真相,那就是古代日本人的身高確實矮小,大如倭瓜,有點誇張了。
  • 二戰時候日軍究竟有多矮?真實照片告訴你,平均身高只有一米五
    抗日戰爭時期,我國同胞喜歡將日本士兵稱呼為鬼子,因為他們的個頭非常矮,看起來就像一個娃娃兵一般,不過雖然這些士兵身高很矮,但是戰鬥力卻非常強,一個鬼子頂的上四個國軍的戰鬥力,雖然這些日軍看起來矮我們一頭,但是平均要犧牲三個戰士才能打死一個鬼子,那麼二戰時候日軍到底有多矮呢?平均身高只有一米五。
  • 日本人怒吼:為啥我們的身高大多矮小?還不是中國惹的禍
    ,對此日本人卻是有著極大的意見,甚至於怒吼:為啥我們的身高大多矮小?還不是中國惹得禍。 有人可能就會問身高這種關於基因的事情,怎麼可能賴給中國了呢? 而日本人所說的身高矮小需要怪中國人,其實也是有著一定的道理的,因為在古代中國唐朝時,因為唐朝實力強大,日本人經常來到大唐交流文化等
  • 二戰時期,日本婦女有多麼瘋狂?簡直喪失人性底線
    二戰時期,日本婦女有多麼瘋狂?簡直喪失人性底線毫無疑問,戰爭給老百姓帶來了災難,中國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國家,擺脫了幾千年的封建思想,又遭到了日本的侵略,當時的中國百姓可謂是苦不堪言,那麼二戰時期,日本國內是怎樣的景象呢?據說當時日本國內的婦女是非常瘋狂的,簡直喪失人性底線。
  • 二戰時日軍是不是1米5?看完這些黑白舊照,才知他們比想像中更矮
    從人委聲」,也就是順從的意思,劉秀希望日本乖乖的聽話,順從大漢。劉秀那時的日本還是一個弱小得不能再弱小的國家,得到了強漢的賜名還樂得合不攏嘴,劉秀可能想不到一千年後的1931年,日本把戰火燒到了中國的土地上,還在中國濫殺無辜,和他那時巴結大漢的日本完全不同。 看看下面的照片,日本人正在找些什麼,他們都是被天皇洗腦,打著效忠天皇的旗幟,實際上幹著殘害他國的事。
  • 二戰時期,日本女人簡直徹底喪失人性底線
    ,日本整個國家都因為軍國主義,大多數人被洗腦,為了支持日本二戰,做出了許多瘋狂至極的事情。但是二戰結束之後,日本一直在國際上賣慘,還將投放原子彈的飛行員告上法庭。但是美國的回覆,一直都是原子彈下無冤魂,下面我們來就來看看,二戰時期的日本婦女有多「瘋狂」?簡直喪失人性底線!
  • 二戰時期,德國為了迷惑反法西斯同盟,製造大量的假坦克
    二戰時期,德國為了迷惑反法西斯同盟,製造大量的假坦克 坦克在陸地站中發揮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以德國為首的法西斯國家妄圖挑戰世界,遭到了世界各國的反抗,隨著美國和蘇聯加入反法西斯聯盟,德國的軍力逐漸捉肘見襟,於是製造了大量的假坦克來迷惑聯盟,圖為兩名德國士兵推著假坦克,這種坦克連機動車都算不上
  • 日本人鼻子下為何留一小撮鬍子?看起來滑稽可笑,但卻有重要用途
    在很多的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電視劇中,我們會發現日本軍官總是穿著大皮靴,鼻子下有一小撮鬍子,看起來很滑稽。讓人一看到留有小撮鬍子的人,就會知道那是日本人。那麼日本人為什麼會留這樣的鬍子呢?並不是刻意醜化的,真正的原因令人很無語。
  • 二戰時期,日本女人究竟能有多「瘋狂」?簡直喪失人性底線
    二戰時期,日本女人究竟能有多「瘋狂」?簡直喪失人性底線眾所周知,我國近代史上,經歷了一場非常殘酷的戰爭,就是抗日戰爭。二戰時期,日軍在我國的殘暴行為,我們至今都不會忘記,即便現在中日友好,也不會將曾經的過錯全部給掩蓋住。而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更是瘋狂至極,讓人感到恐怖。
  • 二戰時期希特勒都不敢打此國,警告日本別動它,日本不聽下場慘烈
    在整個二戰時期,最為瘋狂,最為自大,目中無國的恐怕也就只有希特勒了,當時希特勒的德軍打遍歐洲,幾乎所有歐洲國家被徵服,也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希特勒使歐洲站了起來,所以,德國在希特勒的帶領下掃清障礙,一躍而起,成為歐洲霸主。
  • 二戰時期保護日本家庭的美國人
    翻譯:Paddy 來源:http://encyclopedia.densho.org/Bob_Fletcher/ Bob Fletcher,農民,消防隊員,以及社區歷史學家;但他最為人所知的是二戰期間在加利福尼亞的Florin
  • 日本二戰時期的「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有何特殊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曾兩次擬議實行軍銜制,一次是抗日戰爭初期的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一次是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共兩黨重慶談判之後。兩次擬訂的軍銜等級都與當時國民黨軍隊的軍銜制相同,但由於受當時環境的制約,兩次擬訂的軍銜制度都未能實行。
  • 二戰時期美日差距有多大?美國:輕輕鬆鬆打贏日本
    二戰之中,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重創了美國海軍,妄圖打一個時間差,利用美國海軍無力再戰的這段時間打通東南亞到中東地區的石油運輸路線,並且實現和德軍的大匯合。因此日本和德國才會瘋狂的想要打通連接中東地區的石油運輸路線,以保證自身能夠擁有充足的石油資源,這樣才有一絲機會獲得二戰的勝利,甚至有人說日本如果這個舉動成功了的話,有可能最終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實際上這種說法非常不靠譜,當時美國和日本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至於到底有多大?美國表示:即便是閉著眼睛都能打贏日本,輕輕鬆鬆,日本毫無翻盤的可能性。那麼美國當時到底有多強呢?一起來看看吧!
  •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指揮官胸前的望遠鏡為何要墊塊白布?
    電影《大和號》(男人們的大和號)描寫的是二戰時期日本大和號戰列艦最後的一次出徵戰鬥的電影,描述了「大和號」戰列艦的最後毀滅。在電影場景中有描寫日本軍官在用望遠鏡對空,對海觀察時望遠鏡下面有一塊白布。
  • 二戰時的英國海軍是否浪得虛名?其實放到太平洋比日本還猛
    二戰中,由於英國海軍表現比較平庸,不像日本那樣搶眼,加上其Z艦隊在馬來海戰中被日本海軍消滅,所以人們普遍認為英國不是日本的對手,英國海軍完全是浪得虛名。那麼實際真是如此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實際上如果把英國海軍放到太平洋可能比日本還要猛。作為世界老牌海軍強國、世界第一殖民帝國,英國的家底是非常雄厚的,特別是在海軍方面。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敢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
    日本曾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對中國、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造成過嚴重破壞。談起太平洋戰爭,一定要提到美國,畢竟,正是因為美國的介入,才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二戰的結束。有人認為,日本戰敗是因為中國儘可能地拖延了戰爭進程,但也有人認為,當時日本宣布投降,主要是因為美國當時加入了盟軍,給日本軍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嚴重的傷亡。那時,美國是怎麼加入二戰的呢?一般人都認為,美國參戰,是因為日本當時正打算偷襲珍珠港,正好讓美國有機會參戰。儘管許多人說日本的這一舉動是荒誕的,但不知是誰給了他們勇氣。
  • 二戰時期,倘若日本死而不降有何下場?美軍:統統消滅
    眾所周知,美軍在二戰末期使用了兩個原子彈加快了日本投降的進程。不過,經過我們的了解發現,美軍當時還有著另外的一個方案,那就是對日本本土發動直接的登陸作戰。而且,據當時的戰爭評估顯示,登陸作戰所造成的傷亡是相當驚人的,可以說如果當時日本拒不投降的話,恐怖就要被美軍統統消滅了。據公布的資料顯示,在二戰的後期也就是美軍已經基本消滅日本軍事力量的時候,制定了一個名為「滅亡行動」的計劃。其實從名字就能看出來,美軍這下絕對是動真格的了,是奔著滅亡日本的想法去的。
  • 二戰時期,日軍帽子上的「狗耳朵」實在太有用了
    在看抗日劇的時候,我們都會發現,日本士兵有個十分顯眼的特徵,那就是帽子上左右兩片耷拉著的黃布。不只是帽子,就連鋼盔上面都會有這兩片黃布。看起來十分搞笑,我們稱之為「狗耳朵」。日軍的這種設計在當時其他國家軍隊中並沒出現過,那麼日軍的帽子為什麼要這麼設計呢?
  • 二戰時期,各國研發夜間戰鬥機,戰機是怎麼瞄準的?
    人們之所以對二戰時期的戰鬥機的夜間戰鬥感興趣,是和雷達有關係。現在的戰鬥機和二戰時期時期的戰鬥機的最大不同就是具備夜間作戰能力,而讓戰鬥機具備這個能力的是雷達。二戰時期有雷達,但用在戰鬥機上的並不多,同時,二戰時期的雷達性能也不先進,雷達用在戰鬥機上正是從二戰開始的,而真正走向成熟卻是二戰以後的事情了。那麼二戰時期的戰鬥機又是如何進行夜間戰鬥的呢?下面談談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要從實戰角度解答這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理解當時的情況。二戰時期的夜間戰鬥機戰鬥機會很少,原因就是缺少支持夜間作戰的技術,這是一個前提。